新基建帶領新興領域起飛,數據中心有望爆發

疫情期間,密集的互聯網應用宕機讓“服務器”、“帶寬”、“擴容”成了熱門詞彙。而為視頻、遊戲、教育等眾多公司提供在線服務的則是隱藏其後的數據中心。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為何此次政策大力推動的新基建要將數據中心囊括其中?多家機構研報稱,由於雲計算、5G、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迅速發展,對數據中心的需求或將顯著提高。

“未來數據量或有一個‘漲潮式’的發展。”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呂天文如此預期。為了應對快速增長的數據量,數據中心需要加快建設,呂天文表態稱,在這一過程中,數據中心帶寬資源、電力資源等重要資源的協調問題、前期審批和後期管理掛鉤的問題,以及部署速度的問題都亟待解決。

新基建帶領新興領域起飛,數據中心有望爆發

可能呈現“漲潮式”發展

受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影響,國內數據中心近年來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狀態。民生證券指出,2019年中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達到1560.8億元,同比增長27.1%,遠高於11%的世界平均水平。

但國內數據中心產業總體起步較晚。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美國佔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市場40%份額,而中國緊隨其後,佔比全球排名第二,但僅佔8%的市場份額。

此次受疫情居家隔離影響,遊戲、視頻等流量大幅增加,而未來5G網絡等也將助力數據中心發展。多家研報指出,數據中心將迎來發展提速時代。

華創證券預計,2025年移動端產生的流量將是2019年的4倍,其中,視頻(含AR/VR)、社交網絡兩個領域的應用會佔據流量前二名。

4倍流量增長是否會引發數據“海嘯”?對此,呂天文表示,對於數據海嘯這種提法,主要看數據是否有大幅度的斷崖式新增變化。單純從5G、雲計算的發展來看,沒有所謂的“數據海嘯”之說,不會憑空創造出爆炸式的數據增量。但從車聯網、邊緣計算等新增業務來看,確實會帶來數據的大幅度增長。

“但是邊緣計算不會等到2025年才爆發,車聯網應該在2025年左右應用,自動駕駛滲透率慢慢提高,不能一下就把手動駕駛都替換了。我認為,數據量在2025年會發展得非常迅速,但對‘海嘯’的提法我保持謹慎態度,‘漲潮式’的數據量更符合發展特點。”呂天文說。

新基建帶領新興領域起飛,數據中心有望爆發

數據中心多個難題待解

儘管多家機構看好數據中心發展,但數據中心自身也面臨多個問題亟待解決。近年來,數據中心耗電量過大廣受公眾關注。實際上,能耗過大也關乎數據中心的成本。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華北電力大學2019年聯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的數據中心‘吃’掉了1608.89億千瓦時電量。”這比上海市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1567億千瓦時)還多,佔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的2.35%。

隨著數據中心建設的提速,多個一線城市也在出臺嚴控數據中心能耗的措施。其中,北京中心城區全面禁止新建和擴建數據中心。上海則要求到2020年,全市互聯網數據中心新建機架控制在6萬個,總規模控制在16萬個。近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論文顯示,在2010年~2018年,全球數據中心的業務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能源效率也在不斷提升。

除了能耗問題,工信部發布的《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8)》顯示,西部地區數據中心的上架率普遍偏低,而云計算大客戶大多位於一線城市,因能耗指標比較緊張,供需缺口有擴大的趨勢。

中國信通院方面發文稱,對於一線城市,如何在有限的指標內提供更多的計算能力是業界需要考慮的問題,對於西部地區,則該重視如何利用好存量數據中心,並適度建設高水平數據中心。

呂天文表示,未來加快建設數據中心一定要解決數據中心部署速度的問題。預製化、模塊化是一個重要的趨勢。數據中心的前期審批和後期管理掛鉤的問題也需引起重視,要避免“嚴進寬出”,後期管理跟不上的情況。

新基建帶領新興領域起飛,數據中心有望爆發

第三方IDC企業被看好

儘管數據中心目前仍面臨能耗過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呂天文也表示,在未來的國家競爭中,數據資源將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

多家券商研報稱,隨著5G商業化進程加速,流量持續增長,雲計算和邊緣計算需求增加,將產生大量數據中心建設需求。其中,第三方IDC企業因具備數據中心資源壁壘、資金壁壘及豐富的運維經驗和服務能力備受機構看好。

提供IDC服務的上市公司數據港便在近期進行大規模招聘。據上證報報道,數據港表示,這兩年是數據中心的建設大年,市場預期需求或將更加旺盛。另一家國內第三方IDC龍頭企業光環新網則在2月初表示,就2020年需求端情況來看,預計今年會進入一個正常的、平穩的發展階段,增速基本上保持25%左右,“如果有一些個別的特殊應用突然火了,會帶來很短暫的小爆發,但是從宏觀來看還是平穩的。”

此前市場預期,疫情期間居家隔離帶來的在線需求,目前或尚未傳導至數據中心方面。光環新網此前就表示,雲數據需求暫未因疫情獲得增長。

不過,位於IDC產業鏈上游的服務器被機構認為會率先受益。東方證券認為,互聯網廠商、雲服務商和電信運營商設備擴容以及信創採購直接推動服務器業增長。2020年及未來3~5年,我國服務器行業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本文轉自每經網,內容有改動)

新基建帶領新興領域起飛,數據中心有望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