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是毒藥?還是神藥?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說起他汀,很多人可能並不陌生:

它是心腦血管患者的必備藥品。除了能降低血脂,還具有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抗炎、保護神經和抗血栓等多種功效。

它是風靡全球的明星“神藥”。在美國,4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一都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全世界大量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從中廣泛受益。

它是醫藥界的“重磅炸彈藥物”。僅2008年,他汀類藥物的銷售額即佔全球醫藥市場總銷售額的5.5%。

他汀是毒藥?還是神藥?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然而,自古豪門多質(si)疑(bi),頂著主角光環的他汀身世更為坎坷。

自它“出世”以來,關於這類藥物安全性的討論便根本停不下來,近些年甚至有專家學者站出來大聲呼籲:不要服用他汀!它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完全無效!

這讓不少正在服藥的患者一臉懵逼,而對於剛接觸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來說,更像是晴天霹靂。

他們發出了靈魂三連問:這藥到底能不能吃?安全性到底如何?有沒有停藥的必要?

他汀是毒藥?還是神藥?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別急,這篇文章,解答你的疑問,帶你八卦,啊,不對,是走進他汀“家族”的“愛恨情仇”。

01

他汀家族,發跡於43年前,英文名statin,學名叫做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由於學名太長,一般臨床點名時,都把它這一大家子人,統一稱呼為他汀或他汀製劑。

他汀家族人丁興旺,目前在中國“定居”的家族成員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如果我們仔細瞭解他汀“家族”的“發家史”,就會發現第一個“家族成員”的誕生並不容易。

1966年,獲得博士學位的日本學者遠藤章前往美國進修。他對膽固醇生物合成研究抱有濃厚興趣。

在當時,膽固醇過高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也已經為人所知,膽固醇生物合成的機制因更是研究熱點之一。

他汀是毒藥?還是神藥?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經過多次失敗和不斷重複,1976年,遠藤章宣佈,自己從桔青黴裡成功分離提取出抑制HMG-CoA活性成分的物質——美伐他汀。

1978年11月, 日本Sankyo製藥公司開始了美伐他汀的I期臨床試驗。1979年,美伐他汀 II期臨床試驗開始。

若不出意外,美伐他汀本應正式成為他汀“家族”的第一個“成員”。

但遺憾的是,由於小鼠活性實驗結果不佳與實驗犬致癌等因素影響,美伐他汀的研發進程最終於1980年宣告“流產”。

但故事並沒就此結束,就在美伐他汀開展II期臨床實驗時,遠藤章和美國默克公司研究人員先後發現了一種新的具有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物質—— 洛伐他汀

1980年,默克公司開始對洛伐他汀進行臨床研究。但由於受到美伐他汀“流產”影響,同年9月,向來重視安全性的默克公司宣佈中止實驗。直到確認洛伐他汀無致癌毒性後,他們才重新開啟臨床實驗。

終於!1987年!在經歷了八年的蹉跎和等待後,洛伐他汀被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正式成為他汀“家族“第一個“成員”。

他汀是毒藥?還是神藥?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而後隨著研究不斷深入和發展,他汀家族一系列“成員“也相繼問世,如辛伐他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面有一個“屌絲逆襲”的典範,那就是阿託伐他汀。

1985年才被研發出來的阿伐託他汀在家族中排行“老五”,當時的市場早已被其它“兄弟”瓜分,加之自己“母親” — Warner-Lambert的子公司市場開拓能力欠缺,所以一直被“冷藏”。

直到1996年,它在“義父”輝瑞公司(製藥行業巨頭)的鼎力支持下,才被FD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立普妥。

上市後的立普妥表現可謂是大放異彩,由於它的療效與安全性相當卓越, 僅上市一年,就佔領了18%的市場,並且成為第一個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大關的暢銷藥物, 也成為迄今藥物史上銷售額最大的藥物。

可縱然是表現勇猛的阿伐託他汀,也逃不過“家族”的噩夢 —安全性存疑的折磨

02

自他汀“家族“成員上市起,關於他汀類藥物安全性的質疑從未間斷。

有些“黑粉”更是將其徹底“妖魔化”。不但把他汀說成是傷肝、傷腎、傷肌肉、導致糖尿病、加快衰老、誘發心力衰竭的毒藥,而且完全否認他汀在預防心梗、腦梗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預防作用。

很多患者受到輿論影響,停止服用他汀類藥物。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的確,有不少臨床研究結果證實,他汀“家族”可能會引起肌肉毒性、糖尿病高發風險、肝酶異常以及出血性腦卒中等不良反應。

2001年8月8日,他汀“家族成員”之一 — 拜耳公司的西立伐他汀 (cerivastatin, 商品名拜斯亭, 1997年由FDA批准上市) 就因出現嚴重橫紋肌溶解不良反應,從全球市場撤出。

但客觀上講,人無完人,藥物也一樣。任何藥物都是“雙刃劍“,作為明星藥物的他汀“家族”自然也不例外。

但那些惡意中傷他汀家族,大肆宣揚其在預防心血管疾病完全無效、只有各種可怕副作用的言論,就有些過分了。

闢謠一:他汀“家族“對於ASVCD預防完全無效

血漿膽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這種“壞膽固醇”早被公認為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 “罪魁禍首”之一。

大量研究已證實,降低壞膽固醇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預防起關鍵作用。而他汀“家族”是目前臨床調脂藥物中降LDL-C作用最強、安全性和耐受性最好的藥物。

自1994年北歐4S研究公佈後,包括中國冠心病二級預防研究等一系列臨床試驗均證實,對確診的冠心病患者,無論壞膽固醇是否升高,他汀“家族”治療能夠顯著減少再發ASCVD事件,降低心血管病死率。

他汀“家族”在ASVCD二級預防作用“毋庸置疑”。

而在ASVCD一級預防方面,一系列研究也證實他汀“家族”治療不同血漿膽固醇水平及不同心血管高危人群中也具有巨大臨床價值。(

此外,他汀家族在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方面,還具有穩定斑塊,甚至逆轉斑塊的功效)。

他汀是毒藥?還是神藥?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闢謠二:他汀“家族”“是引發多種可怕副作用的“毒藥”。

  • 肝損傷

他汀主要作用在肝臟,以減少肝臟合成膽固醇。少數患者接受他汀治療後會出現肝酶水平升高情況,但停藥後肝酶水平即可下降。

只有極少數可能引起不可逆的肝損害。

建議:患者在他汀治療開始後4-8周複查肝功能,若無異常,則逐步調整為6-12個月複查一次。若肝酶超過化驗單上正常範圍上限三倍,應暫停給藥,且仍需每月複查肝功能,直至恢復正常。

  • 肌肉毒性

他汀可能引起肌病、肌痛、肌炎。但導致嚴重後果的橫紋肌溶解症罕見。

建議:服用他汀出現肌肉不適或無力症狀以及排褐色尿時,應提高警惕,如發生或高度懷疑肌炎,應立即停止他汀治療。

  • 血糖升高

他汀引發肌細胞、脂肪細胞、胰島B細胞中的線粒體功能障礙,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並增加外周胰島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可能會增加新發糖尿病。

但他汀“家族”

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作用遠大於新增糖尿病風險,每增加一例新發糖尿病,可挽救9個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死亡。

  • 心力衰竭、加快衰老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他汀會引起心力衰竭和加快衰老。

他汀是毒藥?還是神藥?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03

為了更加了解他汀“家族”的“愛恨糾葛”,我們採訪了業內知情人士:

Q:豪門多恩怨,那他汀家族成員之間會“內鬥”嗎?他們到底哪裡不一樣?

A: 他汀家族成員就像皇族一樣,雖然都叫愛新覺羅,流著皇室血脈,但生母不同,長相不同,性格不同,為了爭奪皇位(利益),當然在市場上也免不了爭鬥。

至於差別,洛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屬於第一代他汀,來源於天然產物;第二代他汀普伐他汀為天然藥物, 而氟伐他汀為人工合成;第三代產品阿託伐他汀則屬於人工合成藥物。

Q:那些“黑粉”到底是什麼人啊?

A:這些“黑粉“成分複雜,有些是無良商人,他們為了銷售自己降脂保健產品,聯合一些“磚家“刻意抹黑他汀”家族“。

他汀是毒藥?還是神藥?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Q:他汀可以用於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那我們是不是都可以吃喔?

A:當然不是,話能亂說,藥可不能亂吃!

中國及歐美各國的權威臨床指南均明確建議:綜合考慮患者血脂水平並結合其它危險因素,對ASVCD風險處於中高危或更高的人群應及時啟動他汀治療。

具體來說,適用於以下人群:

1、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或LDL-C>4.7mmOL/L的患者,立即開始他汀類治療。

2、 對大於50歲的中年和老年患者,只要 ASCVD風險達到中危或高危以上,應在生活方式改變基礎上,儘早啟動他汀類治療。

3、 對年紀較輕,LDL-C水平在1.8- 4.7mmol/L,但存在多種危險因素,應採用ASCVD長期(至80歲)風險評估,提高各種ASVCD危險因素的管理和控制率,尤其及早啟動他汀降低壞膽固醇水平。

喔,對了!

ASCVD風險評估可通過網站(www.cvdrisk.com.cn)和心腦血管風險手機app軟件進行評估。

Q: 如果吃了他汀血脂降不下去是不是要加大劑量?

A:如果有少數經常規劑量他汀類治療壞膽固醇下降仍不達標的患者,可考慮聯合應用調脂藥物,他汀類+依折麥布作為首選或考慮加大劑量。

Q:那如果血脂降下去了是不是就不用吃了?

A:他汀降膽固醇的效果服藥幾周就可顯現。但患者即使血脂正常了也不應停服,應當長期堅持服用。

因為血脂正常只是數值的降低而非代謝功能的恢復,是依靠他汀類藥物作用的結果。

一旦停用,血脂將很快反彈且更加難以控制。而且短期服藥根本達不到穩定逆轉斑塊效果,三高人群心腦血管發病風險仍然沒降低。

從他汀“家族”第一名成員正式誕生起,整個“家族”就在不斷髮展壯大。

作為一類抗動脈粥樣硬化有效安全的一線明星用藥,世人一直給予他汀“家族“極高關注度,甚至有人將之與青黴素發明視為一個級別的藥物成就。

現在他汀仍是國際醫藥市場上的重要“大家族”。包括貝特類及其他降血脂新藥均難以撼動他汀類“家族”在降脂藥物市場上的“霸主”地位。

他汀的確是明星,但不是“神藥”。無限風光的背後,是坎坷不斷,質疑不停。

對於他汀家族的狂熱粉絲來說,應理智追星,保持克制,適度追捧。

對於他汀家族的路人粉來說,也應做到不造謠不抹黑,客觀看待。

畢竟,降脂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用藥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