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苏蔺村,距市东15里,村西距古山阳城里许。

战国时赵国丞相蔺相如能言善辩,完璧归赵,泽被后世,他随军作战路过焦作时不幸得病,百姓盼他复苏,所以山阳区有地名苏蔺。当年蔺相如积劳成疾在这个村病故,当时这个村叫小孔庄。

人们都盼望蔺相如这位忠良之士苏醒过来,就把村名改为苏蔺村。清代《修武县志》记载:“古代赵国宰相蔺相如行故此地,众盼其苏醒过来,取名苏蔺村,沿用至今。”

据清代《修武县志》所载:战国时期,宰相蔺相如的墓,即在“城西20里之苏蔺村”。当地人还传说:赵国与秦国在长平大战时,蔺相如随军在此地患了重病,经医治病愈后,命“苏庄”村名,取“病重复苏”之意。

另一传说是,相如病故此地,众盼其苏醒过来,才起名“苏蔺”。经查证,村东有“蔺相如冢”(现已不存在)、“廉颇冢”、“韩王冢”、“双冢”等。单说蔺相如冢,在其冢南不足百米,有一石碑。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当地人说:相如冢与石碑,皆是50多年前,即民国十几年间立的。那时,修武县政府派人请村上老年人,到村东头野地寻找原土冢。后来,为让众人皆知,便在村南的东西官道上,立了石碑。

其二说的是当年蔺相如死后,他手下有一个叫苏义的仆人见主人归天,也一头撞死了,人们念及苏义的忠心,把村名改为蔺苏村。但蔺相如的母亲得知后,按捺住痛失儿子的悲伤说:“苏义是为我儿死的,我们全家应该尊敬他,所以应该叫苏蔺村。”村民尊重她的意见,遂又更名为苏蔺村,就这样一直沿用至今。

其三,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人,当初苦谏赵王不要用赵括的蔺相如闻讯后在云台山下心痛而死。后来,白起直扑邯郸,赵亡国在即,也采用“反间计”,让苏秦之子苏代入秦对秦国权臣范雎说:“如果赵国被灭,白起的功劳就会在范雎之上。”范雎听后,立即劝昭王下令让白起撤军。苏代回赵国时路过蔺相如墓地,哭死于此。人们为了纪念蔺相如这位创造出“完璧归赵”、“渑池斗秦”、“将相和”、“刎颈之交”、“负荆请罪”等成语典故的一代名相和纵横家苏秦之子苏代,将两人所葬之地称为“苏蔺”。


苏蔺村人代代相传,当年蔺相如死后,有人为了向秦王邀功,偷偷割下他的人头给秦王送去。赵王得知后,遂赐给蔺相如十七颗银“头”,分十七个地方掩埋,连抬棺材的人都不知道哪个装着蔺相如的真尸。20世纪70年代初,这里还有大大小小八九个坟茔,后因修铁路、开荒等原因都消失了。

据传说与史籍分析:公元前260年间,赵同秦在长平之战赵军40万人马被秦军坑死,这期间,赵国宰相蔺相如,并没有随军到此地。

所以,《修武县志》载有“传:相如赵人,但言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相如病笃,而不言其卒葬名,苏蔺苏亦无考”。

其四,古时候,原有两个村子,在东的叫苏庄,在西的叫蔺村。相距较近,并且中间有条南北大道。

后来,两个村子的人口、房子逐渐多了,连接成了一个村,合称为“苏蔺”村了。为此,至今还传有“东苏庄,西蔺村”哩。

如依“苏庄、蔺村”之“苏”与“蔺”姓而定“苏蔺”村名,也是事出有因,而查无实据。因今村无一姓苏或姓蔺的。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据民国时《修武县志》“氏族表”查证:苏蔺村姓李姓马者为大户,是从山西凤台县野坂村迁来的移民,民国20年(公元1931年)已传19代。另外,已传14代姓李者,部份迁李范村,11代姓李者迁至岗庄。其他姓氏,毫无历史记载。

不过现今当地人,多数人赞同“苏庄蔺村”之说,究竟对否,尚待落实。

据民国《修武县志》记载:苏蔺李巷、东李巷、孙巷、东王巷、马巷、新李巷共252户、男姓776 ,女姓471人,共1247人。其中东王巷14户,68人;孙巷仅有6户,35人。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焦作苏蔺村,竟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名相蔺相如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