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四個字概括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麼?

洛神崑崙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學的核心!

道家是中國哲學中最具哲學味道的學派。如果說儒家主要注重於人類社會的倫理,並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尋求人類的未來的話,道家則將研究的領域投向那遙不可知的過去與未來。道家更多地探索宇宙的起源和人的終極價值的問題。所以儒家是現實的哲學,時候腳踏實地的入世哲學,而道家則是深邃遙遠的追求精神的自由的出世學派。道家哲學中所含有的對立辯證、矛盾轉化的思想,將道家的思想推向了中國思辨哲學的最高峰,這樣的哲學就是與西方的哲學相比,他們是異曲同工的,而且是毫不遜色的。

按照道家的核心宗旨,如果我們用四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道法自然!

道家學派的名字,來自於道。而道的原意是道路,這是最淺層的最原始的本意,在道路的基礎上,有了外延更加廣闊的引申意,就是方法、途徑,在往外延伸,就有了法則、規律、最高理念的意思。所以說,道家的道,就是一種最高理念,至高無上的規律,是人類社會和宇宙萬物都遵從的一種規律。從自然社會上來說,這個道是天道,從人類社會來說,這個道是人道。在春秋時期,也許是在老子之前,鄭國的哲學家子產就已經提出了天道和人道的理論。子產在解釋一樁火災的時候,拋棄了那些神秘主義思想,他說,“天道遠,人道邇”。這是相當先進的思想。而老子則是在天道與人道的研究上,更進一步。他是第一個把“道”的觀念引進自己哲學理念的人,他非常明確地表達了“道”的概念,就是宇宙的本原和萬事萬物發展的總法則。

既然道是宇宙的本原和總法則,老子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是道從哪兒來的問題。首先道是宇宙本原,道生萬物,那麼道又從哪兒來的?老子給我們制定了一條萬物起源的範式。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另外還有一句話,就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說明,道是虛無的虛空的,是無,然後無中生有,有就是氣,氣生萬物。

道的問題解決了,那我們來說說自然的問題。這裡的自然,不是我們眼中看到能觸摸到的自然,比如你看到的春花秋月,看到的山川河流,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何為自然而然?就是說萬事萬物本來的那個樣子。這才是萬物包括人所應該遵循的法則。老子說,人與萬物都應該遵守道的法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我們要回到人類最為本原的時代,按照大自然的自己運行的規律行事,一切都是應該的樣子,自然該怎麼運行就怎麼運行,不要去幹擾不要去打亂。

所以說,道法自然就是老子道家哲學的最為核心的思想。從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出發,老子的道家哲學又生髮出了一系列哲學思想。比如他的政治思想,倫理思想,辯證法思想、人的精神價值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礎上的。

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沒有主觀意志,他產生萬物並推動萬物的發展,並沒有人命令它這麼做,也不是道本身要這麼做,道沒有主宰,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的。所以按照道的法則,一切都要無為,只有無為才是有為。這種思想延伸到國家治理的領域,就是無為而治的原則。老子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統治者不要去做那些擾亂自然人心的事情,一切都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發展。老子把無為當成最高境界。他說,我要是從來不與人爭,那麼天下就沒有人和我爭鬥,那我就是最厲害了。老子還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反正治大國如烹小鮮,你不折騰,老百姓才能開心生活。

2.清心寡慾的個人修行原則。既然老子認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既然真正的最高境界是無,那麼人生就應該做一個減法,因為去掉那些完全多餘的沒有必要的東西,才能更接近自然,更接近自然才有可能觸及大道的本質。所以老子說我們生活中的五彩五味等,他們只能迷惑人心。而那些所謂的智慧、道德、仁義等價值理念,只會把人心越搞越亂。而真正智慧的生活,是一個減法的生活。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減到什麼程度呢?按照老子的理想,就是減到復歸於嬰兒的狀態。因為嬰兒一切都是純淨的。

3.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思想中的無與有的關係,也催生了老子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有無、高低、貧富、貴賤、正反、生死等都是相對的,而且這些關係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這就是禍福相依的道理。所以,從反者道之動的角度來說,老子又提出了弱者道之用的哲學。老子認為柔軟的東西才會有生命力。因為只有柔弱才可以向偉大向剛強轉化。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學是一種貴柔的哲學。因此老子最崇尚的是水,上善若水。


好玩的國學


那就是這四個字:否極泰來


呵呵何大


清靜超然。

道家思想追求的是清靜無為,超然物外。因為道家群體中的人士,多是飽學詩書的士大夫和曾經想建功立業的棟樑之才,在紛繁的社會中,命運受盡煎熬、人生歷經坎坷,自己的抱負在所處的社會難以施展,大有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氣概,但骨子裡又有文人相輕、性格傲岸的知識分子情結,像魏晉“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文人,看淡了社會上塵囂甚上、利慾薰心的金錢社會和爾詐我佞,對互相傾軋的官場更是嗤之以鼻,所以把自己的抱負只能流露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流連於山水田園,寄情於松竹楊柳等。以期超脫於燈紅酒綠的社會和紛繁複雜的情感社會,幻想在極樂世界裡遨遊自己的人生,這正是道家思想學派人士的追求。


Smile定格180387151


道家的思想精髓應該是,《崇尚自然》。自然而然,順其自然,遵行宇宙萬物,自然運行的規律。


邵啟光


心平氣合


正大光明王樹華


道經頌:

天人合一道律生,人不認知在朦朧。

合道至鴻天生辰,天生龍人天性靈。

科學探索知乾坤,認知膽識道律融。

龍治盛世得道行,道順華夏萬世春。


星辰書法


道法自然。道就是道路,是通往精神的最高境界,法是法力,到達最高境界的道路因佈有了各種各樣的荊棘,這些荊棘就是人的各種私慾,迷惑了人的夲性致使不能昇華,只有通過修行去除了這些荊棘,才能到達最高境界,具有無上之法力。翻江倒海,移星換鬥,易如反掌。正如達摩祖師修行,聽門前蟻鬧,猶如雷吼。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成道之時,法力自然廣大。修道為的是達到最高之境界。在儒教稱為聖賢,道教稱為神仙,佛教稱為佛、菩薩,耶、回稱為清真認主。神聖仙佛或主都已達到最高境界,沒有高低之分,沒有遲早之分。神聖仙佛有眾神、眾聖、萬佛之稱,非一神、一聖、一佛之謂。儒、道`佛`耶、回教,教者:教也、教育也。教你如何才能到達最高境界,方法不同,目標是一個,即道也。在道教、佛教都有一定的入教限度,而儒教則有教無類,只要有心修道,人人都可以學。而且是自覺自願,沒有任何強制性。其它各教都有各自的教義。丨|


山河1944


無為而治,法道自然,天然去雕飾,才能做到天人合一。

道家思想是真正發源於中國的一種宗教,卻一直沒有佛家香火鼎盛。

我個人認為是道家側重於個人修養,主要思想主幹是人從世間萬物中得到教益,從而提高個人境界,也就是“修仙派”。

佛教側重於因果報應,來生往世,是“現實派”

統治階級可以從佛教中挖掘出利於自己統治的理論。

相比之下,李耳主張百姓比君王貴重的理論,顯然不是他們所需要的。



荒野上的野薔薇


道,就是自然運行規律!

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可以規避災禍,逆天改命,病者治癒了。

為什麼道,稱為“道法”?

就是參悟天地自然,陰陽五行運行的自然法則!

現在的醫術,只能稱為術,

而道醫的醫法則稱為醫法。

這是天,地,人三才結合自然規律得來的法則!是技術的聖級理論,得醫法者,只要辨證準確,運用得當,就可以逆天改命,起死回生了!為什麼很多藥方並無奇花異草,而具有神奇的療效?全是靠順應天地人自然組合,各種藥物相補相成之後,發揮了異想不到的效能,才得以成功的!

歷代的中醫大家,都是雜學豐富,悟性天份極強者,見多識廣,洞察細微,能預測社會發展前程的高人。


古醫探秘


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道家思想的精髓,我認為是“清靜無為”這四個字。

為什麼說“清靜無為”這四個字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呢?小編為大家細細說來。

大家都知道道家思想起源於老子所著作的《道德經》,道家思想和道教都是以它為核心而發展起來,然而《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就是“清靜無為”,所以我認為這四個字它代表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大家可能對“清靜無為”這四個字理解不深,無法在字面上體會它,讓人無法想象它表達的是什麼,小編以下就為大家詮釋什麼是“清靜無為”。

清靜,通俗的說法就是心無私慾,無所求、無所爭、無所執而達到的清靜心,道家的說法就是“無我”境界。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是聖人已是靜靜心,無我。沒有人見、我見的偏執與天下渾其心。老子後面又說:“聖人無身,貴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這便是《道德經》說的道。何為道?老子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教修真經文中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便是天人合一的無我境界。

無為,不是不作為,是不妄為,它是根據事物的發展而為。守其中,法其自然;又說道法自然便是如此。無為之法就是《道德經》中說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通俗的理解就是,守其中不偏向任何一方,不加自己的思想去幹擾,順事物的發展而為。

小編從《道德經》中摘出幾句放在一起,大家反覆讀,從中細細品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鄒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鄒狗。是以聖人以百姓心為心,貴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與天下渾其心;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功成而不名有。


總結:“不欲以正,天下將自正;以正治國,以無事取天下”這句話便是《道德經》中對清靜無為思想的詮釋,也是老子所講修身和治國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