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現代需求之間的矛盾?

一沐豆芽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現代需求之間的矛盾?

一、什麼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它是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一種稱謂。有時,也稱為“文化遺產”。

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雜家、縱橫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陰陽家等文化意識形態,具體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以及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體”的合流思想對中國傳統影響最為直接而深刻。

傳統文化,比較廣泛,我們不妨將她的核心思想歸納為東方的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的文化,儒家學者們強調“禮”,佛家講求明心見性,道家強調清心寡慾,具體表象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無為而治,以和為貴、相互尊重、人的生命大於天等等。

二、什麼是現代需求?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決定了無論百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度化,這是它的必然趨勢。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現實中,現代需求就赤裸裸地展現在你我面前。

那麼,現代需求,具體表象又是什麼呢?人類的現代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

1、生理上的需要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

2、安全上的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

3、情感和歸屬的需要

友情、愛情、性親密。

4、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

5、自我實現的需要

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接受現實能力 。

三、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現代需求之間的矛盾

兩者之間,有無矛盾?答案是肯定,請勿質疑,原因是資源的有限性與人的追求無限性,必然就會有矛盾或衝突。

有矛,就有盾,如何解決呢?不論是個體,還是組織,甚至是一個國家、全人類,都有自己的需求,但要把握一個度,否則,個體與組織的日子都不會好過。比如,2020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病毒來了,怎麼辦?一個人得了這種病,必須立即隔離,比起原來,肯定是限制了自由,但對其他人就是好事,反之,為了這一個人舒服、自由,最後是這個人、他周圍的人全軍覆沒。

但兩者之間,也並非只有矛盾,就沒有聯繫,割斷傳統文化,是不可能的,也不是現實的,現代是由傳統演化而來的,沒有傳統,就不可能有現代,他們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將傳統和現代中不合時宜的,特別是糟粕儘量去掉,發揚傳統和現代中精華和優秀的內容,全社會才會向更文明程度進軍!


醉紅天下


首先,傳統文化的內核是“以群體為本”,是追求群體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從西周的周公開始就強調“禮教治國”,由此而形成中國人的倫理思想體系,這些都是通過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而形成和諧共處的環境,最終保障社會穩定。為了這一目標是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的,最為有代表的說法就是孔子的“克己復禮”。

其次,傳統文化還強調“厚積薄發”,例如《道德經》裡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儒家在這個基礎上還強調“中庸”。

這些跟現代人們的需求其實是格格不入的。現在的市場營銷就是激發人們的欲求,使得人們“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由此造成了追求物慾的社會心態。而對於物慾的追逐進而導致以個人為中心、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

學校沒有體育、美術、音樂課;中醫養生被視為糟粕;談戀愛先看對方家底;網紅稱為年輕人熱衷的追求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成年的亦然成年,只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多傳承一些傳統文化,能夠迴歸傳統親近自然的生活狀態。


騏說


傳統思想倡導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核心是儒家思想的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但是價值體現仍然是立德立功立言。現代需求難道能逃離這三條嗎?儒家給人的成長列出三綱八目,明明德,親民,至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代需求把金錢擺在首位,沒有錢寸步難行,把性解放作為人生自由的標誌,孝親敬老成為地位和名利的炫耀,追求快餐生活,追求物慾至上的享樂,但是,不修身,不長本事,不能與時俱進,厚德載物,這一切都是虛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