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哈佛风雨路》豆瓣得分8.1分,影片在2003年4月7日美国上映,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由彼得·勒文指导,索拉·伯奇和迈克·里雷等人主演,并且在第55届艾美奖三项提名。

影片介绍的是一个叫丽斯的女孩,出生在贫民窟,丽斯家里环境很糟糕,肮脏的浴缸、过期的食物、破旧的衣服,母亲甚至为了吸毒,给两个女儿争抢家里的一点生活费,而同样是瘾君子的父亲,对于一切都不关心。

母亲还患有精神分裂,在丽斯15岁时死于艾滋病,妈妈死后,丽斯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她觉得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

后来,在戴维老师帮助下,丽斯凭着努力考上哈佛大学。丽斯的生活环境这么糟糕,怎么逆袭成哈佛大学生呢?源于她超强的复原力。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1,复原力的特征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说法,复原力,就是指一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或持续不断地重大压力下时,能够表达出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面对重大风险,他们能表现出一种出人意料的能力,尽管面对严峻的挑战,他们还是能够取得成功。

也就是在重大人生逆境中,不退缩,勇于去战胜,这中间不断吸取经验,越来越强大。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影片中,丽斯从小没有得到很好地照顾,反而要照顾艾滋病的妈妈,期盼有一天妈妈能够好起来照顾她,妈妈去世后,希望破灭,她想着必须去改变现状,她觉得有另外一个好的世界,不只是她在的只谈论性、毒品的世界。

考上哈佛大学后,她需要支付高额学费,不得不找遍各种奖学金,最后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面试当天,她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还是找姐姐借了一件大衣才能够去面试。

即使很糟糕的环境,丽斯也是没有放弃读书去改变命运,她是有很强的复原力。

尼采说:“凡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

而在同样环境下的丽斯姐姐,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安排,跟外公住在一起,外公强奸了他自己的两个女儿,违背伦理,丽斯姐姐却接受了一切,没有想过去改变。

丽斯的复原力比姐姐强,在困境中可以挣脱出来,等一个困境度过去,接下来,会更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困难。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在困境中找到出口,积极应对,积累人生财富,等有一天回头看,那些只是一段经历,一笑置之。由于我们的复原力,不断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那么具有超强复原力的人都有哪些特征呢?

黛安娜·库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一篇文章,介绍复原力的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直面现实。

冷静接受面临的事实,不逃避,用客观的态度对待,我们常说乐观对待事物,事实上,即使强调乐观也不能蒙蔽对于事实的客观认知。研究证明,面对困难,客观的认知很重要。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盲目自信有时候会招致灾祸。

海军上将吉姆·斯托克代尔曾经被囚禁越南8年,被问“什么样的人没有能够挺过去?”他说幻想主义者,幻想主义者总是在告诉自己下一个节日就可以出去了,给了很大的期待,复活节、美国独立日、感恩节、圣诞节一个个节日过去,他们的幻想一次次破灭,死于绝望。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第二,活出意义来。

当艰难时刻来临时候,不自暴自弃,不抱怨,而是想着,“经历就是财富”,我从中学到了什么,让自己在不确定中受益。

海伦凯勒,一岁半突发性脑充血病,连日高烧昏迷不醒,等她醒来,眼睛看不见,耳朵也烧聋,长大后,她不得不接受身体残疾的事实,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学习与记忆过程中,她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能够把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记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最终她成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面对逆境,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接受现实,如果一味的在困境中无法自拔,事实无法改变会不断的折磨自己,对于未来没有一点用处。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第三,灵活变通。

困难来临时候,发挥创造想象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解决问题或者防患于未然。

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尽可能的利用所有资源,去度过去这段时间,惊慌失措没办法使我们的大脑冷静思考问题,把应该做的尽力周全,接下来就是顺其自然。

2, 如何提升自己的挫折复原力


法国皇帝拿破仑曾说过:“军人的第一美德是忍受疲劳,勇气辞职。”他说的就是复原力。

复原力有天生的跟后天培养的,研究表明,后天培养的复原力,在困境中更能够很快恢复状态。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强复原力呢?

1、自我同情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她的新书《另一种选择中》写道,我们在犯错的时候,最好用自我同情来对待自己,它能让我们带着关心和理解去处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自责和羞愧。

桑德伯格写这本书是因为丈夫戴夫突然去世,她失去了重要的精神支柱,曾一度认为自己无法再开心起来,在沃顿商学院心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等朋友帮助下,一步步的走出痛苦,这是她在复原过程中得到的认知。

生活中遭受亲人离世重大痛苦,我们是伤心无助的,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关心,这只是暂时的脆弱,接受这样的自己,给自己安慰和关心,身边人是无法身临其境的体会的处境,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自救,自己也是最了解自己的。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导致了严重后果,这时候自我同情最重要的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为上,不是人格,也就是“对事不对人”。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责怪自己可以让自己变得内疚,从而想着下次去改正错误,而耻辱,是对自己整个人的否定,让人攻击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易怒。

自我同情的另一个工具是写作,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回忆他们糟糕的经历,比如在重要的考试中不及格,输掉比赛,在台上表演时突然忘词等。他们要给自己写一封信,表达他们对有同样经历的朋友的理解。

结果表明,和那些只写了自己积极体验的人相比,这些自我同情的人幸福程度更高,愤怒程度更低。

心理学家发现,把感受变成语言能帮人度过悲伤,克服悲伤带来的影响,超过100个实验证明了写日记的治愈效果。

很多人会一直沉溺于过去的困境,没有意识到过去的沉默成本也是成本,接受过去存在的事实,可以接受自己确实遇到了困境,有时候失去比拥有更踏实,因为选择少,只有向上努力。

2、重建意义

有时候创伤不意味着伤害,也意味着成长的机会,重启人生的时刻。

人在创伤下,必须去发展出新的认知结构,否则你可能变得怨天尤人,埋怨世界的不公平,埋怨命运的残酷。

婚姻的灾难有时候是人生的开始。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一旦踏入婚姻,很多女人认为就是一辈子,自认为自己的婚姻是最幸福的,不会发生出轨狗血的事情,她的生活就是努力工作,照顾家庭,100%的心交付于家庭,没有留一点余地给自己。

朋友小梦就是这样,直到小梦的老公出轨别的女人,逼她打掉肚子里的二胎,婆家要求她净身出户,娘家已经没有她的位置,她毫无防备的彻底崩溃,不断攻击自己,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崩溃。她说,那段时间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觉得是行尸走肉,恨所有人,更恨自己,折磨自己。

一个警察朋友告诉她,你的所有认知已经崩塌,你需要一点点的去重建三观,她才恍然不悟,所有的一切,我必须接受,所有的人和事需要重新去认识。

她开始接受自己糟糕的生活,通过读心理书籍,不断梳理自己,心里也在不断地变得坚强,她说,很感谢那段糟糕的生活,让她重新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现在她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跟女儿过着简单开心的生活。

小梦的复原力使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找回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正念的修炼,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智力,对于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了抵抗的能力。所谓正念,即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于当下所发生的的一切。正念下,将心带回身体,回归当下。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写道,无论在哪儿,你都应当百分之百地活在当下。

也就是如果我们没有时间,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一心一意,不分散心神,专注可以带来幸福和喜悦。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专注于我们说的话,不想其他的事情;

当我们写作的时候专注于写作,不去思考生活的杂事;

当我们画画时候,沉浸其中就好。

3、找到支持系统

如果在你低谷的时候,有个朋友能够陪着你,能够给你带来安全感与信任,可以暂时把心寄托在朋友那里一段时间,等心休息够了,也有能力去处理创伤。这时候也可以中心认识朋友的意义。

《风雨哈佛路》:增加复原力,升级人生的抗逆性


平时我们想去结交比我们牛的人做朋友,或者朋友的定义就是吃吃喝喝,但是当我们真正遇到人生劫难时,身边还有谁,我们也能够重新认识朋友的定义。

结语:接受自己暂时的无助,重塑认知,找到身边的温暖,不断地对人生有更多的把控能力。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断增加复原力,为自己的人生增加抗逆性,一件一件面对过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