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哈佛風雨路》豆瓣得分8.1分,影片在2003年4月7日美國上映,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由彼得·勒文指導,索拉·伯奇和邁克·裡雷等人主演,並且在第55屆艾美獎三項提名。

影片介紹的是一個叫麗斯的女孩,出生在貧民窟,麗斯家裡環境很糟糕,骯髒的浴缸、過期的食物、破舊的衣服,母親甚至為了吸毒,給兩個女兒爭搶家裡的一點生活費,而同樣是癮君子的父親,對於一切都不關心。

母親還患有精神分裂,在麗斯15歲時死於艾滋病,媽媽死後,麗斯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她覺得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

後來,在戴維老師幫助下,麗斯憑著努力考上哈佛大學。麗斯的生活環境這麼糟糕,怎麼逆襲成哈佛大學生呢?源於她超強的復原力。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1,復原力的特徵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說法,復原力,就是指一個人面對逆境、創傷、悲劇、或持續不斷地重大壓力下時,能夠表達出很強的自我適應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面對重大風險,他們能表現出一種出人意料的能力,儘管面對嚴峻的挑戰,他們還是能夠取得成功。

也就是在重大人生逆境中,不退縮,勇於去戰勝,這中間不斷吸取經驗,越來越強大。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影片中,麗斯從小沒有得到很好地照顧,反而要照顧艾滋病的媽媽,期盼有一天媽媽能夠好起來照顧她,媽媽去世後,希望破滅,她想著必須去改變現狀,她覺得有另外一個好的世界,不只是她在的只談論性、毒品的世界。

考上哈佛大學後,她需要支付高額學費,不得不找遍各種獎學金,最後獲得《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面試當天,她都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還是找姐姐借了一件大衣才能夠去面試。

即使很糟糕的環境,麗斯也是沒有放棄讀書去改變命運,她是有很強的復原力。

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

而在同樣環境下的麗斯姐姐,接受了這樣的命運安排,跟外公住在一起,外公強姦了他自己的兩個女兒,違背倫理,麗斯姐姐卻接受了一切,沒有想過去改變。

麗斯的復原力比姐姐強,在困境中可以掙脫出來,等一個困境度過去,接下來,會更有勇氣面對生活的困難。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在困境中找到出口,積極應對,積累人生財富,等有一天回頭看,那些只是一段經歷,一笑置之。由於我們的復原力,不斷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那麼具有超強復原力的人都有哪些特徵呢?

黛安娜·庫圖在《哈佛商業評論》一篇文章,介紹復原力的三個顯著特徵。

第一,直面現實。

冷靜接受面臨的事實,不逃避,用客觀的態度對待,我們常說樂觀對待事物,事實上,即使強調樂觀也不能矇蔽對於事實的客觀認知。研究證明,面對困難,客觀的認知很重要。在極端惡劣的情況下,盲目自信有時候會招致災禍。

海軍上將吉姆·斯托克代爾曾經被囚禁越南8年,被問“什麼樣的人沒有能夠挺過去?”他說幻想主義者,幻想主義者總是在告訴自己下一個節日就可以出去了,給了很大的期待,復活節、美國獨立日、感恩節、聖誕節一個個節日過去,他們的幻想一次次破滅,死於絕望。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第二,活出意義來。

當艱難時刻來臨時候,不自暴自棄,不抱怨,而是想著,“經歷就是財富”,我從中學到了什麼,讓自己在不確定中受益。

海倫凱勒,一歲半突發性腦充血病,連日高燒昏迷不醒,等她醒來,眼睛看不見,耳朵也燒聾,長大後,她不得不接受身體殘疾的事實,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習,學習與記憶過程中,她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能夠把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記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最終她成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面對逆境,事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只能接受現實,如果一味的在困境中無法自拔,事實無法改變會不斷的折磨自己,對於未來沒有一點用處。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第三,靈活變通。

困難來臨時候,發揮創造想象力,充分利用現有的一切資源解決問題或者防患於未然。

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儘可能的利用所有資源,去度過去這段時間,驚慌失措沒辦法使我們的大腦冷靜思考問題,把應該做的盡力周全,接下來就是順其自然。

2, 如何提升自己的挫折復原力


法國皇帝拿破崙曾說過:“軍人的第一美德是忍受疲勞,勇氣辭職。”他說的就是復原力。

復原力有天生的跟後天培養的,研究表明,後天培養的復原力,在困境中更能夠很快恢復狀態。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強復原力呢?

1、自我同情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在她的新書《另一種選擇中》寫道,我們在犯錯的時候,最好用自我同情來對待自己,它能讓我們帶著關心和理解去處理自己的錯誤,而不是自責和羞愧。

桑德伯格寫這本書是因為丈夫戴夫突然去世,她失去了重要的精神支柱,曾一度認為自己無法再開心起來,在沃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等朋友幫助下,一步步的走出痛苦,這是她在復原過程中得到的認知。

生活中遭受親人離世重大痛苦,我們是傷心無助的,這時候最需要的是關心,這只是暫時的脆弱,接受這樣的自己,給自己安慰和關心,身邊人是無法身臨其境的體會的處境,我們更多的時候需要自救,自己也是最瞭解自己的。

如果是因為自己的一些失誤導致了嚴重後果,這時候自我同情最重要的是聚焦在自己的行為上,不是人格,也就是“對事不對人”。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責怪自己可以讓自己變得內疚,從而想著下次去改正錯誤,而恥辱,是對自己整個人的否定,讓人攻擊自己,覺得自己很渺小,易怒。

自我同情的另一個工具是寫作,一項實驗中,研究者要求參加實驗的人回憶他們糟糕的經歷,比如在重要的考試中不及格,輸掉比賽,在臺上表演時突然忘詞等。他們要給自己寫一封信,表達他們對有同樣經歷的朋友的理解。

結果表明,和那些只寫了自己積極體驗的人相比,這些自我同情的人幸福程度更高,憤怒程度更低。

心理學家發現,把感受變成語言能幫人度過悲傷,克服悲傷帶來的影響,超過100個實驗證明了寫日記的治癒效果。

很多人會一直沉溺於過去的困境,沒有意識到過去的沉默成本也是成本,接受過去存在的事實,可以接受自己確實遇到了困境,有時候失去比擁有更踏實,因為選擇少,只有向上努力。

2、重建意義

有時候創傷不意味著傷害,也意味著成長的機會,重啟人生的時刻。

人在創傷下,必須去發展出新的認知結構,否則你可能變得怨天尤人,埋怨世界的不公平,埋怨命運的殘酷。

婚姻的災難有時候是人生的開始。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一旦踏入婚姻,很多女人認為就是一輩子,自認為自己的婚姻是最幸福的,不會發生出軌狗血的事情,她的生活就是努力工作,照顧家庭,100%的心交付於家庭,沒有留一點餘地給自己。

朋友小夢就是這樣,直到小夢的老公出軌別的女人,逼她打掉肚子裡的二胎,婆家要求她淨身出戶,孃家已經沒有她的位置,她毫無防備的徹底崩潰,不斷攻擊自己,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崩潰。她說,那段時間感覺不到自己的心,覺得是行屍走肉,恨所有人,更恨自己,折磨自己。

一個警察朋友告訴她,你的所有認知已經崩塌,你需要一點點的去重建三觀,她才恍然不悟,所有的一切,我必須接受,所有的人和事需要重新去認識。

她開始接受自己糟糕的生活,通過讀心理書籍,不斷梳理自己,心裡也在不斷地變得堅強,她說,很感謝那段糟糕的生活,讓她重新去尋找生命的意義。現在她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跟女兒過著簡單開心的生活。

小夢的復原力使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找回自己。

我們可以通過正念的修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心智力,對於未來更多的不確定性,有了抵抗的能力。所謂正念,即我們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於當下所發生的的一切。正念下,將心帶回身體,迴歸當下。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寫道,無論在哪兒,你都應當百分之百地活在當下。

也就是如果我們沒有時間,專注於當下的事情,一心一意,不分散心神,專注可以帶來幸福和喜悅。

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專注於我們說的話,不想其他的事情;

當我們寫作的時候專注於寫作,不去思考生活的雜事;

當我們畫畫時候,沉浸其中就好。

3、找到支持系統

如果在你低谷的時候,有個朋友能夠陪著你,能夠給你帶來安全感與信任,可以暫時把心寄託在朋友那裡一段時間,等心休息夠了,也有能力去處理創傷。這時候也可以中心認識朋友的意義。

《風雨哈佛路》:增加復原力,升級人生的抗逆性


平時我們想去結交比我們牛的人做朋友,或者朋友的定義就是吃吃喝喝,但是當我們真正遇到人生劫難時,身邊還有誰,我們也能夠重新認識朋友的定義。

結語:接受自己暫時的無助,重塑認知,找到身邊的溫暖,不斷地對人生有更多的把控能力。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不斷增加復原力,為自己的人生增加抗逆性,一件一件面對過後,發現自己越來越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