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一個國家向外國購買領土還有可能嗎?為什麼?

飛羽若鴻-彭成


當今世界,一個國家向外國購買領土還有可能嗎?

現在來看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領土買賣行為了,當今世界已有的領土範圍,除了南極洲之外基本上否被世界各國瓜分完畢,南極洲之所以沒有被劃為各國領土,是因為各國簽訂了國際公約,不得在南極洲開拓領土,加上這塊冰凍的大陸確實沒有人類居住過,任何國家都不被允許宣誓主權,作為動物的最後淨土的存在。



世界面積就那麼大,不可能再生擴大,每個國家都會對自己的領土格外珍惜,領土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基本的生存空間,出賣領土自就是一種極其敗家的行為,也是不被認可的,哪個國家領導人膽敢出賣自己領土就是賣國行為,離下臺入獄就不遠了。

倒是因為領土爭奪打的狗血噴頭,至今都是死敵的國家不少,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爭奪克什米爾地區引發戰爭和衝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土爭端,以色列與敘利亞戈蘭高地問題,以及日本和俄羅斯的北方四島問題,韓國和日本的獨島問題等等。一寸山河一寸血,現在想要購買領土根本行不通。



畢竟現在不是二戰以前,二戰以前的近代時期,領土變化非常大,還沒有現在這麼多國家,很多國家都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殖民地和領土的買賣倒是很多,最典型就是美國領土的擴張,近一半的領土都是美國花錢購買的,如美國1804年耗資1500萬美元購買法國的路易斯安那地區;1867年耗資720萬美元購買俄羅斯殖民地阿拉斯加地區;基本上都是不動刀兵,就拿下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實現極低的成本的領土擴張,現在就別想那好事了。

不過國與國領土買賣基本上沒有了,但是倒有國與國領土互換的。2016年11月28日,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荷蘭和比利時兩國簽訂邊界更改和領土互換協議,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共同出席簽字儀式。



根據協議,荷蘭邊境城市馬斯特裡赫特和艾斯登-馬赫拉滕和比利時的維塞市將進行領土互換。屆時,比利時可以從荷蘭獲得3公頃的土地,而交換給荷蘭的土地為14公頃自然保護區,協議在2017年1月1日生效。

另外還有2015年6月6日,印度總理莫迪與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共同見證了兩國領土交換協議的簽署,清理了兩國長達4000公里的邊界遺留問題。按照協議,印度和孟加拉兩國大約置換了200多個小型飛地,這些飛地大多數靠近印孟邊境,飛地上的5萬居民將被從新確認國籍。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當然可以了,而且已經發生過類似案例,購買領土雖然難,但是隻要滿足兩個條件就行,那就是購買領土的國家最終會融合成為出賣領土國家的一部分,或者不會對出賣領土的國家構成威脅。

購買領土比較典型的是基里巴斯,基里巴斯位於太平洋中部,全國總人口10萬人,分部在33個島嶼上,基里巴斯橫跨赤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就是說這個國家一半在南半球,一半在北半球,而且東西兩部分生活在不同的兩天。

由於冰川融化等因素導致海平面上升,基里巴斯的島嶼面臨被太平洋淹沒的危險,所以基里巴斯在2014年耗費830萬美元在鄰國斐濟瓦努阿島購買了24平方公里的林地,未來有可能在新西蘭或者澳大利亞購買領土。

除了基里巴斯,另一個典型國家就是瑙魯,瑙魯位於南太平洋中西部,領土面積只有21.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

瑙魯曾經很富,由於瑙魯獨特的地理位置,是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千百萬年以來,無數的鳥類在島上棲息,也留下了大量的鳥糞,經過長年累月的化學作用,最終在島上形成一層10米厚的磷酸鹽礦,也是優質肥料。



憑藉出口磷酸鹽肥料,瑙魯一度成為太平洋島國的首富,因為有錢,瑙魯人生活奢侈,每家每戶都至少有兩輛豪華汽車,雖然按照瑙魯的面積並不需要,而且瑙魯只有一條公路,此外,瑙魯從澳大利亞進口淡水和食品,政府高價購買,低價賣給百姓,不過這也算是政府福利。瑙魯人的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垃圾食品和菸酒橫行,肥胖率大幅度提高。


磷酸鹽賣的所剩無幾,瑙魯的經濟也出現問題,開始變賣資產用以維持生計,而且隨著磷酸鹽的開採,島嶼結構發生變化,不再適合居住,所以瑙魯人在澳大利亞購買一座大廈,如果哪一天瑙魯不適合生存,瑙魯人就會搬到澳大利亞。

以上兩個例子證明購買領土是可能的,但是購買領土的國家要麼最終融合成為出賣領土國家的一員,要麼不會對出賣領土的國家構成任何威脅。

如果是大國之間,購買領土是不現實的,因為經濟落後了,努力一下可以提高,但是領土一旦賣出去,幾乎永遠都不能收回。比如俄羅斯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雖然當時為了賣錢,也為了防止在加拿大的英軍入侵俄國遠東,但是現在想想,真的腸子都悔青了,但是自己白紙黑字賣的,後悔也晚了。


視野新觀


這事兒要放在200年前,領土買買買絕對行的通。

美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目前國土的一大半都是靠買回來的。

【一. 改寫美國命運的一刻-購買路易斯安娜】

美國領土擴張最為重要的一步,便是在1803年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法國手中購買了約214萬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

中間白色的就是路易斯安那。

在當時,這塊領土令美國國土面積一下子就膨脹了一倍,而每平方公里只花了7美元,相當便宜。

當時的法國拿破崙怎麼會賤賣這塊土地呢?

事實上當時法國並未完全控制路易斯安娜,管理權曾一度轉讓給了好朋友西班牙。

在此期間,拿破崙想要擴張西半球的版圖,令法國約四萬人的一支軍隊遠渡重洋前往了加勒比海島的多米尼亞。多米尼亞盛產蔗糖,一旦佔領了多米尼亞,不但可以殖民,還可以把內陸的路易斯安娜作為糖的中轉地和倉庫,然後把糖銷往整個北美洲和歐洲,這在當時看來絕對是門大生意。於是拿破崙又從好朋友西班牙手裡又重新拿回了路易斯安那,為糖運輸之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圖:拿破崙

而就在拿破崙以為一切就緒時,

卻傳來了不幸的消息:

四萬多法國將士在海上身染怪病全軍覆沒,多米尼加的當地人反抗激烈佔領無望!

恰逢此時,英法交惡,拿破崙也有頭疼的時候,眼下形勢只能先放棄擴張,集中精力對付英國了。

而美國政府此時又流露出想要出價1000萬美元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新奧爾良市的意願,

說到新奧爾良,

恐怕大部分人會想到這位老爺爺

除了新奧爾良雞翅很好吃外,

新奧爾良對美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出口基地,

美國的農產品出口都在這個港口,

可見地位十分重要。

拿破崙心想即便從西班牙手中接管路易斯安那也未必就能守得住,美國逐漸強大,而且法國軍隊正是缺軍餉的時候,還不如整個賣了。

於是決定向美國出售整個路易斯安那,要價1500萬美元。

花1000萬美元買新奧爾良市和花1500萬美元買整個路易斯安那。

顯然美國也不傻,後者的便宜大了去了。

於是雙方很快一拍即合。

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拿破崙後來依靠這筆錢打贏了一次次的戰役,把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推向了頂峰。

而對於美國買主,靠著這塊地得到了自主的海上貿易通道,並且把全球第四大河河--密西西比河納入了版圖,還成為了世界上最豐富糧食,燃料倉庫,並且為之後侵略墨西哥打下了地緣基礎。


【二.俄羅斯最虧本的生意--賣阿拉斯加州】

我們都知道阿拉斯加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佔了全美面積的五分之一,卻很少有人知道阿拉斯加其實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塊飛地。

它與美國本土並不相連,實際上隔了一整個大國加拿大。

那麼美國是怎麼將這片北極冰川收入囊中的呢?

阿拉斯加的18世紀是註定與俄羅斯綁在一起,由於阿拉斯加州地處高緯度,氣候寒冷,人跡罕至。而俄羅斯人卻看到了這裡豐富的皮草生意,海豹皮,熊皮,都可以賣好價錢。於是後來,俄軍跨過白令海峽來到了這片冰川,徹底征服了阿拉斯加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建立了俄羅斯殖民地。

圖:阿拉斯加原住民

直到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損失巨大,軍隊傷亡慘重,國內經濟持續低迷。

這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

而阿拉斯加對於俄羅斯而言,當時北冰洋完全沒有開發,航路不通,基本上全年結冰,除了打點海豹皮,啥也沒有。

在位置上也離核心的歐洲部分太遠了,並且隨時可能會遭到英國的報復而被搶走。

因此,阿拉斯加這跟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在如此缺錢的情況下還不如賣掉,變現,搞點錢。

俄羅斯想,賣給英國和加拿大是萬萬不可能的,如果賣給美國還能牽制英國在北美的勢力,於是,第一時間聯繫了美國。

當時美國議員大多數都是反對的,認為買這樣一塊無法居住的地一點也不值得。

圖:阿拉斯加冰川

而美國當時的總統是約翰遜,他主張要買阿拉斯加,而事實也多虧了他的政治遠見和力排眾議。

終於在1867年4月美國僅僅用720萬美元將這片不毛之地買了進來。

就在買地後不久美國人在上面發現了大量的金礦資源和大型油田,一下子阿拉斯加又成了香餑餑。

現在北冰洋地位日趨重要,並且加上旅遊業的展開,資源豐富的阿拉斯加成了美國人的聚寶盆,再加上2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美國人簡直賺大了!

這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虧本的生意,阿拉斯加州僅720萬美元賣給了美國。


【三.當今世界,美國要買格陵蘭島可能嗎?】

美國《華爾街日報》15號報道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想買下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特朗普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購買格陵蘭島的興趣,並且已經就此向白宮的顧問們進行了諮詢。

因為該島的自然資源,並且會給他一個留下“政治資產”的機會。

對於這一報道是否屬實?

特朗普開玩笑還是來真的?

目前還無法證實。

不過,如果假設當今世界,如果美國要買格陵蘭島可能實現嗎?

我認為美國想都不要想。

除非丹麥亡了。

早在1946年,美國人在阿拉斯加嚐到甜頭後就對格陵蘭島有過想法,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以1億美元購買格陵蘭島,當時就被丹麥無情拒絕了。

領土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完整性,如果不是破產,不是戰爭失敗,誰又會主動賣領土呢。特朗普真是痴人說夢。

即使這次美國處再高的價,估計也沒戲。因為世界早就不一樣了,想要買格陵蘭作為戰略跳板,先問問歐洲國家和俄羅斯答不答應吧。


我是大事君,每天分享一件有意思的大事,帶你瞭解世界變化。


大事件兒


誠邀,如題。國土的廣袤與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因為國土面積大,一方面可以給國家帶來更大的戰略縱深,二戰時期的中國和蘇聯就是這樣拖死了法西斯;另一方面也可能會使得國家有更多的資源。歷史上國家領土的獲得方式無非兩種,一是戰爭,二是購買。那麼問題來了,當今世界,一個國家向外國購買領土還有可能嗎?

當然,歷史上還是有不少國家通過各種辦法買過不少領土,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

1803年,美國在拿破崙手裡花8000萬法郎買到路易斯安那區域,嚐到甜頭,美國如法炮製,1867年3月30日,美國政府與俄國政府正式簽署了購買阿拉斯加領土權的協議,美國支付了720萬美元就獲得了阿拉斯加,相當於每平方公里4美元74美分,1919年500萬美元將東佛羅里達強行購買。

當然,現在肯定是不行的了。

1945年,也就是二戰將要結束的時候,美中英法蘇為了避免類似二戰再次爆發,於是成立了聯合國組織,聯合國和國聯不同,他是依靠五個大國作為後盾,有實際限制能力的組織。在聯合國憲章中已經規定了,國和國之間應當保持既有分界,不得以某種手段吞併他國土地,所以像美國那種購買土地的工作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問題問的是“領土”。正常情況下,國家之間有領土互換(比如印度和孟加拉國互換一些飛地)、領土歸屬變更(比如對爭議地區的重新劃界等)等,一個國家用錢來買另一個國家的領土,使之成為自己國家的領土,在現有國際環境下是很少見的,這是典型的“引狼入室”啊。

即使是那些因為氣候變暖陷入災難甚至可能在將來失去家園的國家,比如基里巴斯、圖瓦盧之類,他們最多也只可能向國外買地用來居住,並逐漸融入到當地國家,說白了就是隻能漸進式移民,買塊地建立新國家的可能性很低,可能這2個國家以後慢慢就莫有了。圖瓦盧貌似就剩幾千人口了,這點體量,就不要搞國家了為。

下圖,兩邊都是海水,不要多少年,這個島就沒了。

還有那個瑙魯,純粹一個被自己作掉的國家,之前在澳洲買了個瑙魯大廈,日子曾經過的吃喝不愁,人均GDP世界前列,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萬人口,家家恨不得都有2輛高級小轎車,最大的樂趣就是開著車花半個小時沿著環島公路把祖國轉一圈。

如今磷酸鹽礦幾乎枯竭,坐吃山空,政府對外的投資也幾乎失敗,能賣的也都賣了,把國家航空公司的幾架飛機也賣了,最近替澳大利亞看管非法移民,每年收點人頭費餬口,那個瑙魯大廈也拍賣了抵債。

下面講講兩個國家,一個國家利用自己的領土生財有道,一個國家懇求自己被美國收編。

這領土雖然不能賣,畢竟也丟人,但可以租給外國啊。

比如吉布提,位於非洲東北部,扼守亞丁灣、紅海、蘇伊士運河要道,雖然國內幾乎是一片炎熱的熱帶沙漠,連草也難長的國家,國家非常窮,但老天賜給他們一個好位置,尤其是“亞丁灣打海盜”之後,它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引起了各國的興趣。

目前,吉布提就靠著出租領土來獲得大部分的經濟來源,主要有中美意法日五國的軍事基地或補給基地。

大家一租都是幾百上千畝地,吉布提每年都能得到2-3億美元的租地收入。

各國不光是給租地錢,為了籠絡吉布提,各國也常年為吉布提提供各方面的援助,美國在1991年,在吉布提建立非洲第一個軍事基地之後,每年都要提供數以千萬計美元的援助,累計到現在都要幾億美金了。

吉布提人口僅僅94萬,去年GDP僅僅18億美元,靠出租土地帶來的綜合收益幾乎接近一半,現在在各國的幫助下,積極發展港口貿易經濟,不過萬事開頭難,就那接近原始社會的基礎設施,這國家要發展,道阻且長也。

波多黎各,一個拼命想要加入美國的“國家”。

它作為美國聯邦的一個自由邦,雖然波多黎各人名義上擁有美國公民身份,但沒有相應的公民權,他們不屬於美國領土範疇,他們也無權參與美國總統競選,自己內部自治,美國人負責外交和國防。

2017年,波多黎各人舉行全民公投,超9成民眾贊成把波多黎各領土併入美國,成為美國的一個州。

不過美國政府一直也沒給出什麼積極表態,反應和冷淡,畢竟,此時的波多黎各負債高達730億美元,這對於一個僅僅幾千平凡公里,300多萬人口的波多黎各來說,是極其沉重的負擔,外界也普遍認為,波多黎各人這次這麼積極的表態要加入聯邦,是想聯邦政府來幫忙解圍。

而特朗普總統也一直表態,不會救助波多黎各,特朗普的預算主管在去年5月,也表態說將在程序上確保保聯邦資金不被用於償還波多黎各的債務。

波多黎各的總督裡卡多·羅塞略倒是不離不棄,他強調說:希望特朗普政府不要拒絕波多黎各人民的意願,未來我們還會繼續爭取,直到美國政府願意接受我們的請求為止。

特朗普笑了~,在我任內,你能加入聯邦?


雲中史記


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即便是荒漠,即便是隔壁,即便是寸草不生的荒郊野外,恐怕也沒有哪個國家捨得賣敢賣,當今世界已經沒有了出賣領土一說的存在空間,任何一次領土問題,都可能引爆大規模的戰爭。(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種說法並不是危言聳聽,歷史上滿清政府對於沙俄的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左宗棠對於割據新疆的阿古柏反擊戰、以及建國後的幾次自衛反擊戰,其實都是因為領土糾紛(歸屬權亦或是爭奪歸屬權)而大打出手。

放眼世界同樣如此,中東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南亞的印度與巴基斯坦,都是因為領土問題而發展為世仇關係,進而不共戴天,欲除對方而後快。

在歷史上,尤其是資本主義擴展的十七、十八世紀,買賣領土還是比較可能的,當時“先進”的西方殖民者,發現了很多無主土地(除了西方人。

原著民像美洲的印第安人、南亞的印度人以及非洲黑人都不算人,只能說是奴隸,與牲畜無異,不能享有土地)。

當時的殖民主義強國對於這些土地的歸屬權十分模糊,還處在你爭我奪的地步,有些雞賊的國家就想著,反正我也佔不住,乾脆賣給別人好了,這時候是有領土買賣的,美國從沙俄手中購買入阿拉斯加、從墨西哥強買新墨西哥、德克薩斯等領土,都屬於這一現象!

當今世界,已經沒有無主之地了,就是一個彈丸之地,可能就會因為歸屬不清而致使相關的聲索國結緣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這與民族國家的發展、世界人口的膨脹密切相關,任何一個政府膽敢動議出賣領土,都會被當做民族的罪人,國家公敵被對待,因此,現在並不具備一個國家向外國夠開領土的可能!


歷史三日談


從國際(公)法的原則上來說,國家對其領土擁有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所以是有權力對其領土進行買賣的。同樣,對於買受國來說,購買也是取得領土的合法手段,如果當下美國將阿拉斯加賣給俄羅斯,那也是合法的。

合法歸合法,在當下的情況,只要是外匯儲備足夠、國庫充盈,想必很多國家都是願意購買領土的。那會不會有國家願意賣呢?正常情況下,肯定是不會有的;但在極個別情況下,還真有這個可能。比如說,太平洋小國基里巴斯、瑙魯,這兩個國家在海水侵蝕、資源匱乏的困境下,已經難逃亡國的命運,如果此時有大國願意購買他們的土地,我想他們還是有可能願意出賣的——畢竟,島嶼周圍還有領海、專屬經濟區,比如咱們國家買下來,再人工擴張一下,那不是等於在太平洋上有了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想想就很開心。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該領土本來就有主權爭議,其中一個爭議國趕緊將其賣給第三方,這當然為的不是收入,而是藉此取得爭議地的主權。不過遇到這樣的事,也不一定找得到買家嘍!


切割地球


那是不可能的!所謂的買下領土實際上是一種停戰協議或者割讓協議,這是建立在“買方”已經或者有能力控制了該地區,而該地區名義上還屬於賣方,於是買方提出出點錢補償給賣方,雙方達成停戰協議或者割讓協議。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動買賣。

歷史上總共出現三次領土買賣,最早一次買地賣地是法國將路易斯安那地區大約260萬平方公里土地賣給美國。這是因為當時的法國海軍被英國海軍封鎖在歐洲海岸根本出不去,這時候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面臨被切斷後援的問題,駐加拿大的英軍則一直虎視眈眈。法國拿破崙想到賣美洲的殖民地扶持美國來夾擊英國,拿破崙的原話是即便把這塊地白送給美國也不能便宜了英國。因此可以這麼理解,法國賣地給美國是不得已的。

第二次買地賣地是在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賣地阿拉斯加給美國。這同樣是因為英國的原因,當時的英法聯軍與奧斯曼土耳其結盟與俄羅斯開戰,英國軍隊想要從加拿大出髮夾擊俄羅斯。這時候俄羅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才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從而斷絕了跟加拿大(英國)的領土交界。俄羅斯這時候賣地是一種謀略手段,也是不得已的。

第三次買地賣地是猶太人向英國買的的以色列地區。這是因為當時的中東地區開始獨立了,巴勒斯坦地區也要獨立了。這時候猶太人跳出來說想跟英國買自己腳下的土地,不願意被併入巴勒斯坦,對於英國來說這塊地白送給巴勒斯坦還不如賣一半給猶太人,這才有了以色列的買地成功。否則就算出多少錢向阿拉伯買地人家阿拉伯人也不會賣的。


優己


這個可能性不大。領土作為一種資源,已經為世界各國認同,雖然現在看此沒價值,將來可能價值更大。

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在殖民擴張過程中,霸佔了很多領土和領海。因為當時條件限制,有些認為是不毛之地,因而放棄。也有些因為經濟困難,不願承領。這裡,比較特別的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就是美國在十八世紀從沙俄購得。而蘇丹與埃及邊界內陸有一小塊區域,是荒漠亂石地區,沒有植被、人口等,雙方都放棄,不願承領。現在名義上為埃及,埃及卻也不願管。

對於其它資源豐富的領土,民眾心理認同感較強,因而都不願放棄。以前,存在國王、皇帝的情況,領導下決定後,民眾基本沒有反抗權利,出現一些賣買領土行為。現在,國王、皇帝情況,基本消失,賣買領土,群眾阻力大。當然,一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睛噱頭,報道些根本不可能的消息,娛樂嬉戲,如說什麼委內瑞拉欠中國大量債務,將以加勒比海某小島贖還債務方式“賣給”中國。呵呵!


憤怒野虎


有可能,但是很難很難。對於現在的主權國家來講,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鳥一個籠子”,籠子再大都不嫌大,咋會輕易賣領土。不過有一個國家很奇特,該國約40%的國土是通過“購買”而來的,這個國家就是當今的美國。1776年,英國在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塊殖民地宣佈獨立,這時美國的面積大約有80萬平方公里,宣佈獨立後,雙方就是開始幹仗,最後在1783年,美國英國簽訂了美英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這時美國獲得了密西西比河以東,阿巴拉契亞山脈(英國曾以此山脈為界禁止十三塊殖民地往西發展)以西的大片土地,面積增加到了230萬多平方公里。後來美國又不斷擴張,擴張的方式無外乎就兩種,一種是通過戰爭的方式割佔和兼併,另一種就是“購買”,1803年,美國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法國人手中購得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路易斯安那,面積約215萬平方公里。1819年,美國和西班牙籤訂條約,美國花了500萬美元購得了面積15萬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1867年,美國又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俄國人手裡購得了面積150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

美國為什麼能夠“購買”這麼多土地,這是有特定的歷史條件的,別人都沒法學的。當時的北美大陸多數地方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英國、法國、西班牙、俄國),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數量並不是特別巨大,還遭到歐洲殖民者的大量屠殺。而當時的美國,大西洋沿岸的原英國的十三塊殖民地在工農業上與北美的其他地方相比明顯是鶴立雞群的感覺,剛剛獨立的美國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另外對於歐洲列強來說,殖民地畢竟不是本土,在美國的擴張中與其被美國佔了還不如“賣”了,比如路易斯安那,就是法國人不賣,美國也會佔領的,但是阿拉斯加卻是俄國人主動找到美國“賣出的”,這事現在俄國人一提起來估計都是後悔的哇哇的。後來的墨西哥從西班牙手裡獨立了,但是被美國割去了很多土地,而當時英國的自治領加拿大基本“安然無恙”,畢竟當時大英帝國的實力在那裡擺著。所以這真的是一個特例,就算在美國買地的那個時期,美國購買面積約215萬平方公里的法國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以,但是如果購買法國本土的土地,估計連1平方公里法國都不會賣。

到了20世紀,亞非拉美殖民地紛紛開始獨立,到現在英法等國的海外領地海外島嶼,你給再多的錢也不會賣了。但是美國人還是在買,估計是買上癮了,1917年,美國與丹麥政府達成協議,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美屬維爾京群島。就現在而言,就算購買一點點領土估計都屬於“天方夜譚”的事情,土地意味著生存空間,意味著財富,意味著戰略位置。如果能購買土地,以色列也不用和眾多阿拉伯國家在半個多世紀裡進行多次戰爭了。要是能購買土地,東南亞的島國新加坡早就買了,它最缺的就是土地。做個比較,新加坡面積719平方公里(也就咱們一個縣的面積大小),人口約560多萬,2017年GDP為3229億美元,它的鄰居馬來西亞面積約3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3100多萬,2017年GDP為3145億美元。新加坡明顯是地少人多,錢多,但是再有錢也沒人賣給他一點點土地。其實更著急的是南太平洋上一些很小的低地島國,如果全球氣候變暖,他們就有被淹沒的危險,比如瑙魯(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1萬多),圖瓦盧(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1萬多),基里巴斯(面積811平方公里,人口11萬)等。大家都在各自想招,瑙魯在澳大利亞買了一塊土地(不算領土)建了一座52層的瑙魯大廈,萬一有一天被淹了估計舉國人口就會搬進去。圖瓦盧的遷移目標則是新西蘭,而基里巴斯則想購買鄰近國家的領土,這個難度大。

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後,雖然購買領土很難,但是也有奇蹟發生,1958年,巴基斯坦用300萬英鎊的價格從阿曼手中購買了瓜德爾地區,並在這裡建立了深水港瓜德爾港。解釋一下,瓜德爾明明就位於巴基斯坦境內,為什麼在1958年巴基斯坦需要從阿曼購買呢?這事得從200多年說起,在18世紀末期,一位阿曼王子逃到了卡拉特漢國(位於今巴基斯坦西部),卡拉特漢國的國王把這瓜德爾一帶約800平方公里就贈給了這位阿曼王子,後來這位王子又回到了阿曼,再後來瓜德爾這800平方公里的地方就一直屬於阿曼直到1958年。

再講一個例子,歐洲的小國摩爾多瓦,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摩爾多瓦獨立。作為一個內陸國,摩爾多瓦的進出口貨物基本經過鄰國烏克蘭的敖德薩港口或者羅馬尼亞的康斯坦撒港口轉運。為此,摩爾多瓦百折不撓地爭取獲得能過出海的地方,經過與烏克蘭多年的談判,摩爾多瓦終於獲得了其最南部同烏克蘭接壤處位於多瑙河的部分土地(約1千多米的河岸線)。2001年,摩爾多瓦決定在這個叫朱朱列什蒂的地方建立一個港口,2007年基本建成,該港不僅實現了與多瑙河和萊茵河上的100多個港口的連接,大型船舶在該港通過多瑙河也可以駛向廣闊的海洋,海洋上的船舶也可駛進該港。這個應該不屬於購買的例子,是雙方協商談判的結果。不過這樣的事情應該屬於特例,在寸土寸金,寸土必爭的時代,購買哪怕一點點的領土都已經很難很難,比較現實一點的就是租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