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的弟弟为何背叛东晋?换成你肯定也会反!

提到祖逖,可谓家喻户晓。但对于他的弟弟祖约,名气就小太多了,但是,他做出的事情,惊人程度却一点也不比祖逖差,只不过是选择了造反。长期以来,史学家对祖约持批评态度,最终身败名裂。但是,细细看祖约造反的经过,觉得情有可原,或者说完全是东晋政府咎由自取。

祖逖的弟弟为何背叛东晋?换成你肯定也会反!

在我写的第一篇文章《祖逖北伐,民族大义暗藏一己私利》已经提到,北伐军是祖逖一手培养起来的,正当祖逖雄心勃勃想光复中原的时候,东晋派出戴渊,统领北方事务,实际祖逖就从一把手变成了副手,这明摆着就是想夺权,以至于祖逖非常不满,最后一病不起。但是,祖逖虽然职务比戴渊低,但仍然牢牢掌握着军队,所以,祖逖死后,部纵推举其弟祖约接位。而戴渊,表面职位高,但却掌握不了多少军队,以至于王敦之乱,带着自己的草台班子勤王,很轻易被王敦击杀。而祖约很好地保留了实力,最后为平定王敦之乱立下了功劳。

平定王敦之乱,加上长期和后赵打仗,觉得自己理应称为顾命大臣,然而事与愿违。这点实事求是说,祖约确实还是没有郗鉴、卞壶能力,虽然资历是够的。后来想开府,依然不被允许,这个我觉得东晋政府就有点过分了。开府仪同三司,在东晋更多是一个荣誉称号,以祖约的资历、地位(镇西将军)是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并且,开府能设置自己的幕僚,有利于管理,对于前线紧张的局势是有好处的。按道理,祖约在北方一直和后赵对抗,东晋应当要多多善待,可是其当家人庾亮偏偏不批。

祖逖的弟弟为何背叛东晋?换成你肯定也会反!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问题,还不至于祖约如此愤怒。真正让他愤怒的是东晋对于北方战事的消极态度。后赵国主石勒派遣大将石聪攻打祖约的大本营寿春,情况非常危急,祖约多次急电东晋派兵支援,然而却始终等不来援兵。应该说,寿春防御战祖约做得还是不错的,石聪久攻不克,最后祖约得到历阳内使苏峻(可以看看我之前关于真战神苏峻的文章)的帮助,击溃了石聪,解了寿春之围。然而,东晋政府再次作死,在祖约的后方修筑防御工事,明摆着想把祖约当成炮灰。这一系列动作,让祖约对东晋深感失望,觉得东晋应该是抛弃了自己。或许都是白手起家的流民帅原因,祖约和苏峻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东晋士族都有着极大的愤怒,为了共同的生存,从此绑到了一起。

当然,东晋政府的作死还在继续。开始向流民帅开刀,苏峻首先成为被制裁的对象。庾亮操纵的朝廷招苏峻入朝,表面是加官进爵,实则剥夺他的兵权,然后预谋加害(参照庾亮的对头司马宗,连皇室都能被杀,苏峻若去了朝廷更是九生一死)。如果苏峻死了,下了一个肯定要轮到祖约。于是,苏峻联合祖约,爆发了动乱,决意铲除庾亮。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严重打击了东晋士族的力量。

祖逖的弟弟为何背叛东晋?换成你肯定也会反!

失败后的祖约,带着族人逃亡昔日的对手后赵,起初石勒对待祖约还是蛮客气的,吃好喝好,但是后来经不住程暇(此人后来被石虎灭族)的唆使,被灭了全族(仅祖逖的一个儿子逃脱)。有人据此说活该。那么,不跑会有结果?铁定也是被东晋灭族,估计会更惨。与其这样,还不如博一下,或许有机会呢。

如果想了解五胡乱华的历史,希望各位点个关注,里面有很多原创的文章,以史为据,不吹不黑,欢迎点评和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