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韓擒虎,隋朝開國猛將,原名韓擒豹,估計是其父認為武將之勇猛、敏捷莫過於"豹",能擒豹就是對韓擒虎最大的期望了。

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韓擒虎

只是沒想到的是,韓擒虎年僅十三歲,就曾生擒猛虎,之後更名為韓擒虎。

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當時的北周太祖皇帝宇文泰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大為震驚,於是便命韓擒虎入宮,陪皇子們一起讀書和習武。

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宇文泰

宇文邕繼位後,派遣少時玩伴韓擒虎攻打北齊,當時北齊的守將獨孤永業正在國內受到排擠,韓擒虎抓住這個機會派遣說客曉以利害,最終說服獨孤永業舉城投降。

此次不費刀兵而得城池,令宇文邕大為讚賞,封其為上儀同、永州刺史。

當時南陳軍隊經常過長江來襲擾北周,宇文邕便派韓擒虎為合州刺史駐守江北,以防南陳。

讀史至此,始終不解的是,宇文皇族對韓擒虎可謂不薄,但是在隋文帝楊堅篡位的時候,韓擒虎竟然不發一言,沒有任何反對的表示,甚至在楊堅登基之後,還為楊堅衝鋒陷陣,可謂"不知恩"。

估計如果要是楊堅被篡位了的話,這位韓大將軍恐怕也不會吱聲吧?

真的是有些人走茶涼的齒冷啊。

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宇文邕

直至隋文帝楊堅登基後,始終有吞滅江南一統中原的雄心。

於是派遣楊廣為行軍總管,另一位位次更高的名將賀若弼和韓擒虎分別為左右先鋒。

韓擒虎匯合杜顏(貞觀名臣杜如晦之叔父),襲擊採石磯、強攻朱雀航,南陳軍隊被韓擒虎打得四散奔逃。

而此時,賀若弼正與南陳軍主力決戰,牽制了南陳的主力兵團,而自己也被困在戰場,失去了生擒陳叔寶立下不世之功的機會。

韓擒虎藉此時機,率五百輕騎,兵不血刃,直入南陳都城,生擒了陳後主陳叔寶。

因此,賀若弼與韓擒虎就南下第一功到底歸誰,始終爭執不休。

隋文帝見兩位愛將因此事鬧得不可開交,就出面來和稀泥,將二人都評為首功,各有封賞。

封韓擒虎上柱國大將軍,壽光縣公,食邑一千戶。

後因有人秘奏韓擒虎縱兵劫掠,穢亂南陳後宮,隋文帝楊堅遂對韓擒虎有所不滿。

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陳後主與張麗華

後來,有一次,突厥派使臣來隋朝出使,楊堅便在朝堂上,向其介紹滅陳的韓擒虎。

突厥使臣,也是聽說過韓擒虎的威名,但是見到了真人的猙獰面貌,也嚇得很深發抖。

此後,隋文帝便派韓擒虎為涼州總管,都督北方邊防諸軍事,專門防備突厥。

後因年邁,被隋文帝召回長安,頤養天年,享年五十五歲。

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韓擒虎

韓擒虎死後,因其戰功卓著,戾氣甚重,且面貌猙獰,後世百姓便附會其被陰間委任為"閻羅王"。此為笑談,姑妄聽之。



縱觀韓擒虎一生,少年擒虎,壯年滅陳,老年備禦突厥,可謂是戎馬一生,戰功彪炳。

從個人能力和最終成就來說,韓擒虎絕對是在中華歷史上當之無愧前一百名猛將之一。

但是,從為人來看,韓擒虎先生的為人,我是真的不敢恭維。

第一,不忠、不知報恩。

在北周宇文氏皇族如此厚待於韓擒虎。他卻在危難之際,對宇文氏未伸援手,甚至未發一言。

這樣的手下,只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在政權穩固的時候,他會兢兢業業,但是在局勢不穩的時候,你想指望這樣的手下來為你出力?基本就是做夢。

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宇文邕

第二,坑爹、搶人頭。

在南下滅陳的戰鬥中,楊廣事先確實擬定了一個作戰計劃,就是在所有軍隊都打到南陳都城建康之後,再一起攻打。

這個作戰計劃好壞暫且不論,但是,戰場局勢是瞬息萬變的,這一點,我們有點常識的人都是知道的。

當時,賀若弼軍已到達建康城下,且守軍沒有防備,賀若弼擔心"如果等韓擒虎等人到來,南陳軍就會做好守城準備,到時候就難攻了,不如現在打他個出其不意"。

於是,賀若弼就率領自己的部隊先行攻城了。

南陳軍隊,也自然的集中主力與賀若弼對抗,兩軍直打到天黑,賀若弼才勉強取勝。

而韓擒虎的大軍早就已經集結在建康城下,但是,未發一兵一卒,而是自己率五百輕騎,瀟瀟灑灑的"走"進了南陳都城,輕而易舉的活捉了陳後主,搶了人頭。

請問,最後的結果是賀若弼打贏了,如果是賀若弼輸了的話,賀若弼豈不是枉死了?

而韓擒虎也就成了貨真價實的見死不救坑爹隊友了。

中華百將譜,第97名,活著擒猛虎,死後做閻王,大隋猛將韓擒虎

賀若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