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空調品牌被低估,面對格力美的“夾擊”,卻創下“傲人佳績”

說起家電行業,一定要拿出來談經論道的,必定就是在家電行業裡排行老大的格力和排行老二的美的。格力和美的可謂是國貨之光,不得不說家家戶戶都在使用這兩家家電企業的電器,小到廚房的電飯煲,大到冰箱空調。然而,在我看來,許多家庭對格力和美的的認識,都是從格力空調和美的空調開始的。我們也不難發現,格力和美的這兩家家電企業在電視或者網絡投放的廣告大多是對各自空調的宣傳和推廣,所以我們對格力空調和美的空調就更是耳熟能詳了。

國產空調品牌被低估,面對格力美的“夾擊”,卻創下“傲人佳績”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董明珠與雷軍的10個億賭局,那一年,董明珠與雷軍約定,5年之後,倘若格力的營收超過小米,雷軍就給董明珠10個億。眾所周知,董明珠是格力電器的董事長,而雷軍則是小米手機的董事長。

​此外,那一年也是董明珠上任董事長職位的第2年。對這兩家企業來說,無論是格力還是小米,在那個時間點兩家企業都是在起跑階段。後來,董明珠領導的格力電器以2000億的營收穩超了雷軍的1700億營收,董明珠的實力也在此彰顯了出來。

國產空調品牌被低估,面對格力美的“夾擊”,卻創下“傲人佳績”


在這一場賭約中,董明珠以多出的300億營收贏過了雷軍。董明珠的獲勝,對於瞭解格力的人來說不足為奇。因為格力能成為家電行業的老大,在於董明珠對技術和營銷的重視。在董明珠擔任董事長之後,便加大對格力科研團隊的投入和擴建。正因為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技術帶來的產品優勢,讓格力很快因為質量好和品牌響,收穫越來越多的用戶,搶佔了大片的市場份額。用戶對格力品牌的認可,即使格力空調在價格方面比美的空調高出兩百到三百左右的費用,格力依舊能在溢價之後擁有第一的市場佔有率。

國產空調品牌被低估,面對格力美的“夾擊”,卻創下“傲人佳績”


隨著經濟不斷全球化和國內市場的飽和,近幾年來,格力和美的開始轉向國外市場,但與國外的家電企業如通用電氣、西門子等比起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且數據顯示,無論是格力還是美的,兩家企業的國外市場都遠不及國內。相反,既不是行業老大,也不是行業老二的“海爾”,卻悄悄地攬下了十項全球第一,不得不讓人驚歎這個被低估的國產空調品牌到底是憑藉什麼實力在海外市場大獲全勝的。

在全球市場上,海爾不僅一直堅持“三位一體”,還非常重視品牌策略。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堅持,讓海爾在走出國門的道路上,最終收穫了10項全球第一的好成績。這10項全球第一包括了海爾在互聯空調、智能空調和自主品牌家用空調等多方面的成功,這也足以看出了海爾花費在空調製造、生產和銷售上的眾多精力。

國產空調品牌被低估,面對格力美的“夾擊”,卻創下“傲人佳績”


說起海爾,人們更多是想到海爾冰箱。許多人對海爾的印象,也許就是海爾冰箱上的標誌,而這個標誌是“海爾兄弟”。另外,海爾的砸冰箱事件也是家喻戶曉。當時有用戶反映海爾生產的電冰箱有質量問題。作為海爾的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便突擊檢查了倉庫,還做出了一個有悖常理的決定。這個決定就是他在員工面前,當眾砸掉了電冰箱。張瑞敏的這個做法並不是心不心疼的問題,而是他要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海爾絕不生產帶有質量問題的冰箱。可見,有如此負責和遠見的高層,海爾的成功也就更顯得合乎情理和意料之中了。

國產空調品牌被低估,面對格力美的“夾擊”,卻創下“傲人佳績”


在海爾悄悄逆襲的過程中,海爾長期堅持的品牌策略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眾所周知,海爾始終堅持創牌策略。創牌就是自己創立品牌,即海爾包攬了製造、生產和銷售產品的全過程,而不會將其他廠商生產的產品貼上自己的標籤後出口。這也是為什麼海爾能在國外市場取得比格力更多市場份額的原因,因為格力只生產空調,其他都是貼牌銷售。

此外,在決定走出國門後,海爾在美國花巨資設立了自己的獨立大廈,即使起初幾年國外市場是虧損經營。而海爾寧可損失還堅持建立海爾大廈的原因,便在於海爾想讓國外人知道,這是“海爾”品牌。可見,海爾對品牌的重視,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它在全球市場上悄然逆襲並取得成功。

國產空調品牌被低估,面對格力美的“夾擊”,卻創下“傲人佳績”


海爾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努力在智能家居上求發展。這讓海爾在海外享有名譽的情況之下,又能緊跟時代潮流,和海外品牌競爭同時,又能把握住自己的海外市場。所以,海爾因為自身雄厚的技術底蘊,獲得了海爾互聯空調連續兩年全球銷量第一,和海爾智能空調連續4年為中國市場第一的好成績。眾所周知,科技是最大生產力,科技的變革會帶動產業的變革。

21世紀是一個新的時代,是一個科技時代,各個行業都在探索大數據、AI等新技術,試圖藉此取得行業發展新的突破口。在智能家居建造上,海爾與百度合作,努力聯動百度的“大數據庫”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發明,來分析消費者畫像和海內外市場情況。還有,海爾與魅族手機合作,努力打造一款能隨時控制家居開關等操作的智能手機。

國產空調品牌被低估,面對格力美的“夾擊”,卻創下“傲人佳績”


最後,海爾努力從傳統家電企業向互聯網家電企業轉型,此項舉措也成了海爾能攬下10項全球第一的原因之一。在互聯網大戰中,海爾聯合技術團隊,打造了自己的線上平臺。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不是你擁有平臺,就是平臺擁有你。擁有自己的線上平臺,能更好地服務客戶、避免用戶流失,而後臺每天積累的用戶數據又能幫助分析消費者行為,從而制定相應的銷售策略和營銷策略。所以,海爾創建自己的線上平臺是聰明也是正確之舉。後來,美的也學習了海爾,創建了自己的線上平臺。

總而言之,就像海爾一直堅持貫信的那樣,“找到了路,就不怕路遠”。海爾一直走創建自身品牌的道路,即使沒有格力和美的在國內的行業成績,但重要的不是起點,而是最終能抵達終點。作為國產空調品牌,海爾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終有一天會創造讓人想象不到的奇蹟,之歌奇蹟也許就是超越美的、超越格力,成為行業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