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在眾多三國人物中,每次說到魏延,總是會引起一番論戰。

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戰神魏延的面具,看看他的歷史事蹟。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貼一下,重點標註出來: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白話版就是: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他從荊州開始跟隨劉備,攻打益州時立下許多戰功,升為牙門將軍。

我們就從這段話裡分析一下。

魏延最初只是個親兵,一路跟隨劉備過來,憑藉著戰功被提拔為將領,可見他有多麼驍勇善戰。也可以看出劉備識人的眼光。

很多人都說劉備遇事之後只會哭,可他的這項識人的本領確實十分厲害。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小巖認為,劉備後來能夠當皇帝,跟他這項能夠一眼便從千萬人中,發掘出武力超過90的武將,有著不小的關係。

回到正題,再說牙門將軍。這個將軍的名號,是劉備自己設置的將軍名號,屬於雜號將軍。

劉備對魏延的安置,有些現代的企業老闆因人設崗的感覺。劉老闆認為魏延是個人才,可企業裡的正常崗位已經滿編,人才不能流失,那就設置個新崗位先上班吧。說不定哪天,蜀漢集團裡的哪個老員工,出個意外掛了呢?

雜號將軍倒是也好及時替補。

說到這裡大家也應該明白了過來,魏延即便立下不少功勞,也獲得了將軍的職位,但其實在蜀漢企業裡只是個備胎而已。

畢竟那時魏延的上面還有很多頂級牛人,關張趙、諸葛孔明就不需說了,簡雍、孫乾、麋芳等人恐怕也能在地位上甩魏延幾條街。

總的來說,這時的魏延只是個備胎而已。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不過,即便是備胎,前途還是有的。

蜀漢企業裡的雜號將軍還有第二個玄機。在魏延之前的上一位牙門將軍,不是別人,正事大名鼎鼎的趙雲。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所以在蜀漢集團中,牙門將軍這樣的備胎,還是很有上升空間的,有點儲備幹部的意思。表現優異者,未來自然會獲得重點栽培。

話說劉備打下漢中,成為漢中王。

當時荊州有關羽坐鎮,眾人都以為保衛漢中的重大責任,必定落在張飛身上。

張飛心中也是這麼想的,但劉備竟然破格提拔魏延當了漢中太守。

多年的魏媳婦終於熬成了婆。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大哥!你有想過俺的感受嗎!?

劉備做出這個決定時,全軍上下都驚呆了。只有一個人臉上沒有露出任何驚訝的表情,那個人就是魏延。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

劉備當眾對魏延問道:“文長,今日我將漢中交給你,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答道:“如果曹操舉天下精兵前來,我替大王當下他;如果曹操只派偏師十萬兵馬前來,我就替大王滅了他!”

魏延這番話當著全軍將士講出來,可謂豪氣干雲。

諸將都被他的壯志給撼動。

但魏延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他以“重門之計”防守漢中,在各個重要關口設下防禦工事,讓原本地形險要的漢川地區更是固若金湯。

魏延進拜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


之後,劉備過世,諸葛亮主政。

諸葛亮對於魏延同樣委以重任,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魏延都是代表性的頭號大將。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還有誰!

寫到這裡,有人便會問了。咦!諸葛亮不是討厭魏延、打壓魏延嗎?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小巖想說,這種說話根本沒有道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諸葛亮是如何“打壓”魏延的。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諸葛亮身為丞相,特別為魏延設立了“丞相司馬”這個職位。相當於丞相府的最高軍事參謀。

而且諸葛亮還讓魏延領涼州刺史,非常重用魏延、

大眾往往誤會他們不合,其實兩人只是對北伐的立場不同罷了。

這點我們後面再說。


《三國志·魏書·曹真傳》

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渡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

魏國大司馬曹真曾大舉伐蜀。

曹真率軍走子午道,另一支軍隊走斜谷,司馬懿帶兵走漢水,三路並進。但是遇上了連續大雨,曹真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也沒有走出子午道。最後只能撤退。


漢中原本就有地形的優勢,而在魏延重門之計的防守之下,更是無懈可擊。

曹真伐蜀,無功而返。

同年,魏延在進攻端反打曹魏一波。這也是魏延第一次獨自率領大軍作戰。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諸葛亮鎮守漢中,派遣魏延和吳懿出戰。此戰魏延以少擊多,大獲全勝。擊退了經驗豐富,被羌胡敬為天神的雍州刺史郭淮。

諸葛亮上表後主劉禪,為魏延請功。魏延被升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南鄭侯、假節。

假節:君王授予臣子符節,可視為軍政大權和榮譽的象徵。

蜀漢當時有假節榮譽的,只有諸葛亮、李嚴、魏延三人而已。

再一次證明了魏延的地位。

可惜的是,魏延最光榮的時刻,也就到此為止了……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亮適卒,秘不發喪。

延、儀各相表叛逆。

……遂夷延三族。


諸葛亮北伐壯志未酬,病死五丈原。

由於諸葛亮病逝,蜀漢引發了一場爭權內鬥。

魏延和楊儀互相指責對方造反,最後魏延因為“叛亂”而死,死後被誅殺三族。

在《三國志》中,這段描寫有不少疑點。

而在《三國演義》中說魏延有反骨,這當然是小說的創作需要。

究竟真相如何?以下進入小巖的辨案環節!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魏延“叛亂而死”事件的兇手是誰?

關於兇手倒不用賣關子,《三國志》明白寫出了:儀遣馬岱追斬之。

在楊儀的指揮之下,馬岱斬殺魏延,兇手非常明確。

不過魏延可是蜀漢的頭號大將啊,怎麼會被馬岱說砍就砍呢?”


魏延“叛亂而死”事件的殺人動機?

前面說過了,諸葛亮和魏延並沒有深仇大恨,兩人只是對北伐有不同的戰略想法。

事實上,楊儀和魏延才是真正的死對頭。

三國志·蜀書·楊儀傳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楊儀文采好、反應敏捷,受到諸葛亮的器重。楊儀是丞相長史、魏延是丞相司馬。

一文一武,兩人都是難得的人才,可謂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

可是偏偏這兩人的性格都十分高傲,且水火不容,諸葛亮常常為此苦惱。只能儘量公平對待,希望楊、魏二人都能發揮所長。

然而,魏延跟楊儀還是常常吵架,而且情況越演越烈,場面越來越火爆。

魏延甚至還拔刀對著楊儀揮舞……

三國志·蜀書·費禕傳

值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儀泣涕橫集。禕常入其坐間,諫喻分別。

楊儀只能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告狀,這時候,往往是手腕手軟的費禕出面勸架,拉開這兩個天雷地火。

因為有諸葛亮和費禕在,楊儀、魏延兩人勉強相安無事、為國家效力。

不過,當諸葛亮過世,情況便完全不同了。

這是不再是打打鬧鬧,而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權利爭奪之戰。


魏延“叛亂而死”事件的行兇手法?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

諸葛亮臨終前找來楊儀、費禕、姜維,交代退兵由魏延斷後,姜維次之。

於是楊儀請費禕去試探魏延的口氣,詢問魏延有何當算?

當大軍撤退,原本作為前鋒的魏延,退兵時在後方斷後,算是合理的調度。

但楊儀和費禕玩了個陰謀,他們並不是傳達明確的命令,而是去故意探問魏延,讓魏延掉進陷阱。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魏延果然怒吼說道:“丞相不在了,但這裡還有我在啊!難道就這樣放棄討賊了嗎?況且我魏延什麼身份地位?楊儀竟然敢指揮我!?叫我斷後!?”

費禕假裝附和,對魏延說道:“長史楊儀本來就不是掌管兵的啊,我挺將軍!現在應該以將軍的部署為主。我回去叫楊儀和眾將士聽將軍的號令,就這麼說定了。”

魏延看著費禕離去的背影,心中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糟糕,他們都是文臣,而且一向交好,如果該他們現在聯合退兵,反而對眾將士說我不停丞相號令,我根本無法證明,他們在弄我啊!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魏延的這個不祥的預感果然成真了。

楊儀和費禕調動軍隊、開始撤退。

魏延大怒,他想要證明自己的清白,於是連忙跟著退兵,搶在楊儀之前南下,並且沿途破壞道路,想要阻礙楊儀的軍隊。

楊儀見狀,上表指控魏延造反。

魏延不服輸,也上表指控楊儀造反。兩封書信在同一天到達了成都。

到底誰在說謊呢?

唯一看透真相的是,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卻過於常人的名偵探阿斗!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阿斗拿著兩封書信問道:“蔣琬叔叔,你覺得誰比較可疑呢?”

文官蔣琬沉吟片刻,回道:“嗯……我想楊長史應該是無辜的。”

阿斗轉頭再問:“董允叔叔,你覺得呢?”

文臣董允想都不想,馬上回道:“自然是楊長史最可信。”

阿斗扔了書信,一拍桌案,“那麼,兇手就是魏延了!”

名偵探阿斗三言兩語之下,輕鬆解決了這個案子。

在這場不公平的審判過後,魏延只能面對哀傷的結局。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

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魏延退兵到了南谷口,駐軍等待;而楊儀有朝廷的支持,他派出王平、馬岱迎擊。

魏延的將士們自知理虧,不敢交戰、四處逃逸。

魏延最後死於馬岱刀下,屍首分離。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

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楊儀得意洋洋地笑道:“蠢笨的武夫,這下你再也不能為非作歹了吧,哈哈哈!”

楊儀一腳踏在魏延的首級上,一邊露出了大魔王一般的笑聲。這聲音在荒郊聽起來格外蒼涼。


魏延“叛亂而死”事件,兇手不只一個人?

在這整個事件之中,魏延主要是第一步走錯了。

因為他拒絕退兵,引發了後續事件,但這件事大概早在楊儀的算計之中。畢竟最瞭解你的,永遠是你的敵人啊。

魏延若是要造反,肯定會往北叛逃。他往南方撤退,心中所想的只是要除掉楊儀這個小人。

雖然魏延心高氣傲,與同僚相處不來。但大家都知道,當諸葛亮過世,魏延就是接任北伐大業的最適合將才。

這一切線索都指向魏延是被陷害的。

而楊儀與費禕,正好就是魏延死後,能夠獲得最大好處的人。

《後主傳》中根本沒有出現反叛兩個字。

《三國志·後主傳》

徵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

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

書中說的很清楚:魏延和楊儀爭權,互相攻打。

這算是最真實的記載,也是當時成都接收到的狀況。


總結歸納“徵西大將軍魏延之死”全案

楊儀是首謀;

費禕是幫兇;

馬岱是下手的劊子手;

當然還有推動這一切發生的共犯結構,包括後主劉禪、蔣琬、董允、吳懿、王平等人。


魏延“叛亂而死”事件的最後兇手?

各位聰明的讀者,看到這裡,你猜到最後一個害死魏延的兇手了嗎?

還有一個人,小巖將他放在壓軸的最後是有原因的。

或許你猜到了,這整起事件的發生,當然與那個人有密切的關係,那個人……

那個人就是魏延自己啊!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高傲的脾氣,讓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

唯有楊儀不肯退讓,所以兩人時常爭吵。但不只是楊儀,其他人對魏延也都沒有好感。

以籃球來做個比喻。

魏延就像一個單打無敵的明星球員,他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性格偏激。生氣時還會拿刀威脅隊友、對著教練大吼大叫。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簡單來說,魏延就是顆不定時炸。

前面說過了,諸葛亮並非不重用魏延,只是不採納魏延分兵進攻的戰略。魏延對此非常不滿。

這裡先不談諸葛亮北伐戰略是對是錯。

一場比賽,總教練自然有大局的戰術規劃,魏延也可以在作戰會議上提出他的意見,但總教練不用他的戰術,他就批評教練沒有膽識,抱怨自己無法發揮……這實在是有點搞不清楚狀況啊,性格上有點缺陷。

至於魏延最著名的子午谷之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魏略》

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

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子午谷之計出自《魏略》,並不是蜀漢的官方記載,而且這個奇襲的計謀需要達成三個條件:

第一:魏延帶領五千士兵走子午谷小路,十天一定可以到達長安。

第二:夏侯楙看到魏延,一定會逃跑,棄守長安。

第三:另一路的諸葛亮軍隊不會受到任何阻礙,一定能夠迅速與魏延匯合,守下長安。

其實子午谷之計成為三國的熱門話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姑且不論這個計劃可不可行,光是子午谷之計是否真實存在,就應該打上問號。

今天說了魏延的生平故事,他最大的缺點,就是火爆的脾;而最大的優點,就在於擅長行軍打仗。

小巖實在很難相信,擅長作戰的魏延會提出這種奇襲,這個計劃幾乎是斷送五千士兵和自己的性命啊。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魏延真正提出的戰略是,他率領一萬人馬,和諸葛亮兵分兩路進攻,兩軍相會於潼關。

然而,北伐最怕的就是糧草不濟。如果讓魏延分兵進攻,還要另開糧道,諸葛亮考量到蜀漢的兵力與軍糧分配問題,恐怕難以負擔。


最後小巖還是引用一句名言:性格決定命運。

魏延的性格導致了他自己的悲劇,其實他不曾背叛蜀漢。

魏延天不怕、地不怕,他根本不把曹魏放在眼裡。然而,他也不把同事放在眼裡。


魏延是蜀漢的猛將,還是反骨的叛將?還原歷史中的魏延

這就是魏延,一個充滿爭議性的戰神。

直到今天,魏延以及子午谷之計總是一再被提起,不曾被人們忘記。

今天就寫到這裡,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還請為小巖關注、轉發、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