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長征(下)

——岷洮西戰役。根據中共中央要求紅二、四方面軍北出甘南的指示,中共中央西北局於8月初在求吉寺召開會議,決定紅二、四方面軍走出草地後,稍作休整,立即發起岷(州)、洮(州)、西(固)戰役。紅四方面軍從8月5日起開始實施《岷洮西戰役計劃》。

8月9日, 前鋒紅88師攻佔天險臘子口, 紅89師隨後攻佔大草灘、哈達鋪,打開了進入甘南的通道。接著,紅四方面軍在前,紅二方面軍跟進,6萬大軍挺進甘南。在30多天的時間裡,先後攻佔和控制了漳縣、臨潭、渭源、通渭4座縣城及岷縣、隴西、臨洮、武山、宕昌等縣的廣大農村,共殲敵7000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物資及馬匹,粉碎了敵人阻止紅軍北進的企圖,開闢了甘南臨時革命根據地,創建了一個新戰略區域,獲得了休整補充機會,為三大主力紅軍會寧大會師創造了有利條件。

紅四方面軍長征(下)

——西進北上之爭。毛澤東根據敵情變化和共產國際來電精神,決定提前實現三大主力紅軍會師,以便集中力量在靜寧、會寧地區全力阻止胡宗南部西進。但張國燾卻對中央的戰略部署頗有微詞,特別是對決定由紅四方面軍擔負戰役主力大為不滿,主張紅四方面軍西渡黃河進入甘肅西北部作戰。


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岷縣三十里鋪召開會議,討論紅四方面軍的行動方向問題。會上,朱德、陳昌浩擁護中央的指示,主張立即北上靜、會地區,與紅一方面軍會合,與敵決戰。張國燾卻主張西進甘西。會議開到第3天,張國燾突然宣佈辭職,帶著他的警衛員住到岷江對岸的供給部去了。朱德氣憤地說:“他不幹,我幹!”他找來作戰參謀,掛起地圖,著手製定部隊行動計劃。當天黃昏,張國燾又派人通知繼續開會,陳昌浩此刻完全站到了朱德一邊,堅決反對張國燾的方案,這對於會議的結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張國燾的意見被否定,被迫同意北進。9月18日晚,西北局以朱德、張國燾、陳昌浩名義聯名發佈《通(渭)莊(浪)靜(寧)會(寧)戰役綱領》,部署紅四方面軍各部向西蘭大道靜、會段前進。

紅四方面軍長征(下)

張國燾雖然被迫統一部隊北上,卻沒有放棄其西進的主張。9月2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漳縣鹽井鎮召開會議,就西進還是北上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但張國燾推翻岷州會議決定,命令部隊開始西進,史稱漳縣風波。9月2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會議召開,在中共中央的明令禁止及朱德等西北局成員的堅決反對下,加之黃河對岸大雪封山,氣候寒冷,道路難行,張國燾才被迫停止西進,同意繼續北上。9月28日,朱德、張國燾發佈《通莊靜會戰役計劃》。9月29日,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向各部隊下達北進靜、會地區的命令。至此,北上、西進的爭論告一段落,張國燾所挑起的風波才告平息。9月29日,朱德下達了北進命令。自9月30日起,紅四方面軍分為五路縱隊,由甘南向北面的莊浪、通渭、靜寧和會寧前進。


1935年3月底,紅四方面軍為了向四川、甘肅邊界發展,配合中央紅軍在川、黔、滇邊的作戰,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揭開了萬里長征的序幕。8萬雄師浩蕩,破堅陣,摧強敵,挺進川西北,在雪山腳下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但因張國燾陰謀奪權,導致紅軍分裂,英雄的紅四方面軍踏上了更為曲折艱難的歷程。在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間輾轉達1年之久,數萬將士血灑征途,終於戰勝惡劣環境、反動武裝和錯誤路線三大敵人,贏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1936年10月9日,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縣城,結束了歷時一年零七個月,長驅1萬餘里,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4省,進行大小戰鬥80餘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