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果不征伐東吳,三國會有怎樣的走勢?

曉磊愛文史


在三國中,蜀國的家底是最薄的。曹操佔據長江以北已經是稱霸,孫權在江東地帶也已經紮下了根基。但是關羽死後,劉備做了一件差點亡國的事,之後蜀國的國力是直線下降,蜀國的家底已經被劉備敗光了。

劉備創業前期還是比較慘的,他沒有任何資本,認識了張飛、關羽之後,張飛賣了所有的家產和田地,幫助劉備招募部隊,劉備才有了一點闖蕩天下的資本。

但是劉備的崛起,依然是十分的坎坷。當時陶謙請劉備駐守徐州,防止北方的曹操來襲。陶謙死後,徐州雖然落到了劉備的手上,但是劉備沒有能力守住徐州,反而讓呂布奪去了。

後來,劉備被曹操逼得五路可走,不得已去了荊州,於是他從此才開始爭霸天下。當時的劉備不僅有了五虎上將,還有孔明和龐統,可謂是春風得意,但是龐統在落鳳坡被殺死,而劉備當時也有了稱帝的打算。

公元215年,孫權趁關羽攻擊曹操樊城的時候,派軍偷襲了關羽,糜芳等人也叛變,關羽兵敗走麥城,最後被捕殺害。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隨後發佈了天子第一詔,興兵伐吳,要為兄弟關羽報仇。但是沒想到,張飛被部下斬殺,背叛的部下也逃往了東吳,當時的劉備非常的憤怒。轉眼之間劉備的兩兄弟都死了,而且都是東吳殺害的。劉備對東吳的仇恨更深了,劉備發誓“孤要傾全國之兵,誓滅東吳”。

趙雲聽後,安慰劉備。趙雲和諸葛亮都認為:當前的最大敵人是曹操,劉備這樣因私廢公肯定是不理智的。而當年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說了只能連吳抗曹,才有可能消滅曹操。但是劉備已經被衝昏了頭腦,不聽勸告,執意要攻打東吳,結果蜀國數十萬精銳全部耗光,蜀國差一點亡國。諸葛亮看到了:自己努力做了這麼多年在製造的三國平衡局面也被打破了,諸葛亮知道蜀國沒有希望了,當時他心灰意冷想要回臥龍崗。但是劉備在白帝城去世以後,出於責任感和使命感,諸葛亮仍然繼續輔佐後主劉禪,征討魏國。


公元前


劉備不伐吳,三國還是三國,總體大勢不會變的。

劉備伐吳,慘敗與夷陵,徹底奠定三國形勢,這只是讓三國的趨勢明朗化,或者說讓三國分立的形勢提前到來了。

為何這麼說呢?除去伐吳,劉備集團在此之前的兩個行為其實已經埋下了三國分立的基礎。

一、關羽失荊州,劉備失去了最重要的基地

且不說荊州的戰略地位,劉備能夠奪取益州,也是以荊州為支撐的。

可以說荊州是劉備的大本營,丟了荊州,使得他麾下的很多人馬成為“遊子”,使得荊州系官員人心大動,劉備的統治基礎瀕臨坍塌。

所以劉備必須要奪回荊州,這也是絕大多數官員支持他伐吳的原因。

失去了荊州,劉備圖謀天下的大業基本落空,魏、吳堵在狹隘的四川盆地,割據有餘,爭天下不足。

二、稱帝過早,使得匡扶漢室成為虛偽口號

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期,是劉備集團最巔峰的時刻,也是劉備威望最空前的時刻。

這時候,那些心念漢室的人,真把劉備視為最後的希望。

但是劉備在曹丕稱帝不久,也就稱帝自立,操之過急。

劉備最佳的選擇是等待時機,利用漢中王的身份來招攬各方心念漢室的人士。

雖然他是以漢獻帝遭到殺害為藉口,稱帝,但是在北方知道內情的人看來,劉備暴露的他稱帝的醜陋一面,所謂的匡扶漢室只是他虛偽的口號。

古代十分講究譜系,劉備所謂的中山靖王后裔的身份,根本也不住人,北方的很多世族大家也都看不起這樣的身份。

別說他可能不是,就是也早家道中落,世族大家瞧不起十分正常。

而劉備稱帝,那些忠心漢室的人並不一定認同劉備的漢政權。

這一點孫權就靈活多了,先稱王,最後稱帝,期間因為劉備伐吳立刻向曹魏靠攏。

雖然劉備可能因為年紀大了,急著稱帝,但是他其實可以學習曹操的,讓兒子去這麼幹。

所以劉備不伐吳,也改變不了三國趨勢。

不過蜀漢集團內的人才可能不至於最差,畢竟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大量種子人才。


微史春秋


只要劉備的性格不變,破壞孫劉聯盟的“決心”不變,結局就不會有根本的改變!

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後,劉備集團由最初沒有立足之地,被曹操軍團追著滿世界地跑,發展到跨有荊益之地,可以與曹操軍團及孫吳三足鼎立的勢力。如果繼續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策》所制定的發展戰略,據“荊益之地”而待天下“有變”,然後聯合孫吳分兵出擊討伐曹魏,不斷削弱或消滅曹魏,甚至一統天下都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由於劉備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開始私慾大“膨脹”,導致在他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下,關羽進攻襄樊,最後大意失荊州父子二人遭到東吳捉殺。更糟糕傅士仁、糜芳、孟達、範疆、張達等接二連三地攜城背叛,蜀漢已經處於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而自以為找到了可以進攻東吳“理由”的劉備還不自知,粗暴地拒絕了東吳“歸還荊州、與蜀漢重修舊好”的要求,以至於舉“國”之力進攻東吳的劉備損兵折將,慘敗夷陵不得不白帝城遺詔託孤,使得蜀漢“國”力迅速衰弱,這一切非唯天時,主要的原因在於人為。

可以說,自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時候開始,蜀漢就已經錯過了蓄勢而發的最好機會,因此,只要劉備的性格不變,破壞孫劉聯盟的“決心”不變,不管他有沒有徵伐東吳,結局就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最大的可能就是讓迅速走向沒落的蜀漢“苟延殘喘”,多拖些時日,僅此而已!


油茶絲語


如果劉備不征伐東吳,他還有兩種選擇,靜觀其變和北伐曹魏,不過這兩種選擇都更加不符合他的利益。我仔細考慮後,覺得劉備不可能不征伐東吳。

一、靜觀其變

也就是說劉備在孫權殺死關羽,搶去了荊州之後,裝沒事人,裝鴕鳥。這個是不可能的。

荊州是劉備的戰略根據地,是重要的糧倉、兵源來源地和北伐的兩大支撐點之一。荊州到了孫權手裡,孫權力量一下子壯大了好多,劉備的力量一下子削弱了很多,此消彼長,劉備不可能坐視不管。


二、北伐曹丕

孫權奪取荊州,殺死關羽,孫劉聯盟已經破裂,就算劉備裝大度,說沒事,咱還是大舅哥和妹夫的關係,還是好朋友,那麼孫權會這樣想嗎?

所以,就算劉備自己去北伐,孫權絕對不會同時攻打曹魏,他最大的可能性是坐山觀虎鬥,看著劉備和曹丕拼命,誰快輸了,孫權就會趁虛而入,去攻打快輸的一方,去奪地盤;或者聯合快輸的一方,重新形成三國鼎立的模式。不管怎麼樣,在劉備北伐中原的初期,孫權絕對不會支持劉備的。他會開心的跳起來。

劉備在孫權剛剛殺死關羽、奪取荊州的時候,就放下孫權不打,去打曹丕,兩面作戰,那簡直是瘋了,傻了。

所以,劉備不會放著孫權不打,去單獨攻打曹魏。

三、攻打東吳是劉備最好的選擇,雖然打輸了,但是如果打贏了呢?

劉備攻打東吳,道義上為了義氣,利益上是搶回荊州,甚至吞併東吳。

因為劉備輸了,所以千百年來,大家都說劉備不應該打東吳,但是如果劉備重新奪回了荊州呢?如果劉備滅了東吳呢?大家還會說劉備錯了嗎?

再說,孫劉聯盟破裂在先,孫權殺關羽奪荊州在先,讓劉備當鴕鳥,那麼劉備和五虎將都一天天的在衰老,如果全都死了,蜀國的滅亡是必然的。

劉備肯定是思前想後,考慮再三,只有打東吳最符合他的利益。

三國裡面,最不能等的就是蜀國,曹魏和孫吳都可以據險而守,都可以靜觀其變,只有西蜀等不起。劉備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去爭奪天下,諸葛亮活著,一定要去北伐,這是西蜀的宿命。


陳健4396


劉備征伐吳國與不征伐吳國結果都是一樣

蜀國在三國時期是地處偏遠的芒荒之地,蜀國多山僅僅是四川盆地是平原地區更多靠近少數民族邊疆地帶,複雜的民族問題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維持國家安定,再聚集能力去逐鹿中原實在是勉為其難。諸葛亮在隆中對已經分析的十分透徹,三分天下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打破格局,劉備的戰略是建立以蜀國為基地的國家基本框架再謀發展。也就是說劉備的蜀國是一個機會主義者,如果魏國出現重大國家事件出現分裂也許蜀國就有機會問鼎中原,沒有機會蜀國只能偏安一隅與魏國和吳國形成對峙之勢。


觀經濟


如果劉備不征伐東吳,三國的走勢會怎樣?

導言:

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是蜀漢走向衰敗的重要轉折點。

“夷陵之戰”是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三國時期三大戰役的一次歷史意義重大的戰役。

“夷陵之戰”過後,蜀漢幾萬久經戰陣的精銳老兵損失殆盡,大將張飛身死,只有趙雲所部後軍成建制保存。此後的幾年內蜀漢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戰事。

因損失過於慘重,劉備羞愧難當一病不起,白帝城託孤之後就一命嗚呼了,蜀漢進入後主劉禪時代。

劉備為什麼伐吳

劉備對外聲稱,征伐東吳是為了給他的好兄弟關羽報仇,那麼果真如此嗎?

  • 劉備伐吳真是為關羽報仇嗎

我們來看時間線:

219年,孫權派人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就此結仇;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為魏;

221年,劉備緊隨曹丕的步伐,在益州稱帝,國號為漢;

同年,劉備集結大軍,宣稱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親率大軍攻打東吳。

  • 劉備伐吳的真實目的

從關羽被殺到劉備伐吳,中間隔了兩年的時間,劉備還抽空稱了個帝,這是報仇心切的表現嗎?

顯然,劉備伐吳,奪回荊州是真,為關羽報仇則只是個藉口。

荊州對於當時的蜀漢而言,其重要性可比關羽重要的多。

劉備為什麼敢於伐吳

劉備在外有強敵魏國,內部失去關羽和荊州軍實力大損的情況下,為什麼敢大動干戈攻打吳國?

  • 漢中在手,防守無虞

219年5月,蜀漢已經牢牢佔據了漢中這座入蜀的門戶,並以漢中為中心建設完整的防禦體系。

曹操一方損失大將夏侯淵和大量物資後,短時間內也沒有再次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漢中爭奪戰的能力和可能。

蜀漢派一員上將,以少量軍隊駐守就可以保障漢中的安全。

  • 東吳人才凋零,山越作亂

劉備敢於伐吳,當然還有東吳方面內部的原因。

一方面,東吳歷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都已經隕落,大將黃蓋、周泰、甘寧、太史慈等人也都死了。

另一方面,東吳後方山越作亂,大量兵力被牽制。

劉備認為此時的東吳實力不濟,而己方還稱得上是兵強馬壯,攻打東吳勝算很大。

  • 吳蜀交戰魏國會乘勢發兵

一旦吳蜀兩國在荊州一線交戰,實力最強的魏國不會簡單地作壁上觀,曹丕一定會抓住機會乘勢發兵,從合肥方向進攻東吳。

夷陵之戰劉備為什麼會輸

其實劉備準備伐吳的時候,諸葛亮等人一直是反對的,但勸不住,所以後來諸葛亮說如果法正不死,一定可以勸阻先主。

不過諸葛亮反對伐吳也是從大局考慮的,對於戰勝東吳這一點,諸葛亮本人似乎也沒有懷疑。

那為什麼夷陵之戰劉備的蜀漢一方會輸呢?

其實就一點,輕敵!

一向看人很準的劉備看走眼了,他看輕了兩個人:孫權和陸遜。

  • 劉備沒料到孫吳會向曹魏稱臣

雖然一直以來孫權都在表面上臣服於曹操,但當時的曹操代表的是東漢朝廷,各方諸侯名義上都是受朝廷節制的。

但曹丕稱帝之後,對於身為漢臣的孫權來說就是亂臣賊子了,而且一向與孫權實力相當的劉備也稱帝了,這時候孫權還能向曹丕低頭稱臣,這實在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 劉備過於輕視陸遜

名不見經傳的陸遜臨危受命,被孫權任命為新的大都督,劉備看不起這個沒有什麼名氣的年輕人。

大概以為孫權是向世家大族勢力低頭,才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將大都督這樣的重任交給了陸氏家主陸遜吧。

劉備全然沒有想到,陸遜是個深藏不露的天才統帥。

  • 百里連營昏招迭出

本來陸遜最為忌憚的是蜀漢軍水陸並進,讓東吳一方首尾不能相顧。

可是輕敵且求勝心切的劉備被堅守不戰的陸遜氣得完全喪失了耐心,不但將水軍悉數撤到陸地,還中了對方誘敵深入之計,進入陸遜預設戰場,將部隊帶到二三百里的崎嶇山路上,在深山密林中佈下了百里連營。

以至於被陸遜抓住戰機,果斷出手一場火燒連營,斷送了劉備的蜀漢精銳大軍。

如果沒有夷陵之戰,三國走勢會怎樣

夷陵之戰後,吳蜀兩國沒有贏家,屬於兩敗俱傷,此後的四十年間雙方的同盟反而更加穩固,再也沒有成規模的“菜雞互啄”,而是同心協力共抗曹魏。

如果沒有夷陵之戰,三國走勢又會怎樣呢?

其實夷陵之戰前,曹魏一家獨大已成定局,吳蜀兩國一面結盟抗曹,一面又互相攻伐。

如果沒有夷陵之戰:

1.蜀國實力不會進一步受損,將有更多人力物力財力經營漢中,以更短的時間將漢中打造成銅牆鐵壁,成為蜀漢北伐的穩固的前沿陣地。

2.先主劉備不會早亡,不會託孤諸葛亮,蜀漢內部各派系能夠和諧共處,力往一處使,蜀漢實力進一步加強。

3.諸葛亮不會油盡燈枯累死,劉備與諸葛亮都有足夠的時間培養接班人,不會導致蜀漢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

所以,如果沒有夷陵之戰,蜀漢的實力會越來越強,在魏、蜀夾縫中生存的東吳會越來越弱。

而蜀漢在實力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就會有機會實現諸葛亮隆中對的設想,坐以待變,等到時機成熟,伺機出兵,或蠶食或鯨吞。


歷史痴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另外兩個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也是蜀漢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點(此前分別是關羽死,荊州丟,上庸三郡亡),直接影響了諸葛亮的北伐。

伐吳之前,諸葛亮的哥哥,吳國南郡太守諸葛瑾曾經給劉備來信: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可是劉備深恨東吳殺關羽,奪荊州,憤而不許,一意伐吳。

這場戰爭給蜀漢造成了近乎致命的打擊,僅僅表面上的損失有:數萬百戰精銳(有說五萬,有說八萬);包括張飛,黃忠,吳班,馮習,黃權,傅彤在內的多名高級將領的損失;馬良戰死,本來這該是諸葛亮最好的接班人的!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深層次的影響,則表現在諸葛亮執掌大權後,要花費五年的時間去平定叛亂,訓練士卒,而且還面臨著北伐缺兵少將的不利局面,此後蜀漢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對外戰爭能佔據主動,真是多虧了葛公千年一遇的大才!


知道了劉備伐吳的不利影響,那我們就可以反推一下,假如劉備不伐吳的話,三國的走勢會怎樣。

孟達,叛蜀歸魏,後又叛魏歸蜀

既然不打,必須要和吳國交好,啞巴虧只能先認了。而且先前孫權向劉備求和,可以趁此向吳國要求一些利益。

給孟達修書一封,勸降三郡。讓同為東州人,和孟達關係親密的李嚴共同守三郡,費禕出使吳國,約定共同取襄陽,牽制宛城魏軍。東吳為主,李嚴孟達為輔。

此時曹魏持節都督關中的是夏侯惇之子,著名的“主婿”夏侯楙,“楙性無武略,怯而無謀,而好治生”,對蜀漢來說,這是一個最理想的對手。

夏侯楙,酒囊飯袋

劉備以馬良為軍師,帶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等大將出秦川北伐,魏延帶一支精銳走子午谷。

狠狠地打一仗吧,打贏了關中,雍涼,戰馬,騎兵都有。就能穩下來不急不躁的和魏國打持久戰了。打輸了退回漢中,休養生息。重回諸葛亮的北伐老路,不過有劉備在,大概率不會有馬謖的失街亭了,街亭不失的話,一伐還是大有可為的。


煮酒放歌


導語:

東漢末年,漢室昏庸,先有十常侍亂政,後有董卓弄權,天下有能之士紛紛揭竿自立,起先以冀州袁本初最為勢大,後曹操於官渡大敗袁紹,至此北方以曹操最強;孫氏家族雄踞江東,已歷三代;劉備先與孫權聯合於赤壁大敗曹操,後奪取益州千里。從此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而後,劉備自領兵於益州,派心腹大將關羽率精兵屯於荊州,結果呂蒙白衣渡江、夜襲荊州,致荊州喪失,關羽身首分離。於是劉備一怒之下率大軍討伐東吳,最後慘敗,在白帝城託孤孔明。

如果劉備不討伐東吳,那他也就不會大敗,不敗也就不會亡,三國能否會有新的形勢?

01孫劉聯盟之間的諸多矛盾

孫劉聯盟即孫權與劉備的聯盟,主要目的是為了抵抗實力最強大的曹操,而孫劉聯盟與曹操交手的最經典戰役就是“赤壁之戰”了。

在赤壁之後,劉備佔據荊襄五郡,後又以龐統之計攻取了益州,從劉備攻取益州起,孫劉聯盟之間的矛盾便逐漸浮出水面,直到徹底分裂。

1、矛盾之一:勝利成果分配不均

赤壁之戰最大的勝利成果便是荊州的分配。

赤壁之戰中,在兵力上:劉備勢力出兵約兩萬人,而孫權勢力出兵三萬人;在勢力上:孫氏家族三代盤踞江東,深得人心,而劉備沒有根基,如浮萍般四處飄零。

由此可見,在赤壁一戰中,孫權一方出的力比劉備是要大的。

但是在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了荊州南方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四郡,外加江夏一部分;而曹操仍佔據了北方的南陽、襄陽、南鄉,再加江夏一部分;出力最多的孫權只佔據南郡和江夏一小部分。(東漢時荊州本只有七郡,在三國時期劃為了九郡,多出襄陽、南鄉、武陵三郡)

後來劉備向東吳方面借取南郡之地,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由來。此後劉備佔據五郡和江夏的一部分,而出力最多的東吳只佔據江夏一部分,由此生起矛盾。

2、矛盾之二:劉備方面攻取了益州

在赤壁之戰後,劉備攻取了益州千里,對於此事,東吳方面是有很大不滿的。

在210年(建安二十一年),周瑜就有意攻取益州,只是因周瑜突然病卒,此事才暫時未提。

《三國志·周瑜傳》:(周瑜)瑜乃詣京見權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周瑜認為曹操雖敗,但實力仍舊是三者中最強的,所以他們要趁曹操剛剛敗退,攜大勝之勢攻佔益州,然後吞併張魯,如此就有進軍中原的機會。

不過周郎的計劃沒有實現就病卒了,而之後劉備卻奪取了益州,且這件事情是不通過孫劉聯軍的,而後東吳方面屢次向劉備討還荊州卻不得,因此懷恨在心。

但這只是矛盾所在,不至於使兩方放棄合作,後面發生的一些事情才是導致聯盟分裂的主要原因。

02從一方壓力變成來自於兩方的壓力,孫權的自救之路

三國中,蜀國實力最強盛的一段時期就是佔據荊州和益州的一段時期。

當時劉備手下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主要軍師,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主要將領,又打敗曹操佔據漢中,風頭一時無二。

而孫權在合肥一戰中被曹軍打敗,差點連自己姓名也交代在了那裡,張遼也於此戰威震逍遙津。所以東吳勢力看著劉備勢力越來越強的情況下,自方卻屢次戰敗,孫權的心中對劉備開始恐懼。

於是在公元215年,東吳趁關羽攻取襄樊之際,派呂蒙暗襲荊州,殺害關羽。

先遣蒙在前。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在此之前,孫權曾意圖與關羽聯姻以維護聯盟穩固,而關羽卻以“虎女焉得嫁犬子”之由將東吳使臣轟了出去,因此孫權更是懷恨在心。

03劉備討伐東吳的幾點原因

劉備伐吳絕非僅僅因為關羽戰死的原因:

  1. 荊州之失:如果荊州還在,劉備可以益州為大後方,以漢中、荊州為前線,進可攻取魏吳、退可固守西川,所以荊州一失,益州方面積攢下的優勢就蕩然無存,因此劉備決心伐吳。
  2. 攻取東吳,與曹魏形成南北對歭的局面:荊州之失讓一直順風順水的劉備感到危機,孫權在一旁如如鯁在喉,所以劉備決心一舉攻取江東,然後與曹操形成南北對歭局面,以此決定天下歸屬。
  3. 孫權成為吳王,從大義方面,劉備需要討伐他:劉備一直號召的就是“漢賊不兩立”,但是一直以來的盟友卻成為了吳王,這是劉備所不能忍的,所以他有必要討伐孫權。

但劉備最後失敗了,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守將陸遜大敗,從此蜀漢勢力出現轉折點,由盛轉衰。

(陸遜)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結語:劉備若是不攻吳,局勢走向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當是時,曹操佔據北方,兵多將廣,又實行屯田,所以府庫充盈;孫權佔據東吳,已歷三代,得江東百姓擁護;而劉備佔據荊益,在軍事上常常主動出擊,多次大敗曹軍。

然而在荊州被奪以後,一切都變了,劉備伐吳失敗,蜀漢勢力開始由盛轉衰。

如果劉備不伐吳,是否能改變走勢?

在我看來並不能,因為在當時曹操的實力仍然是最強大的,但憑孫劉一方力量是決計勝不過曹操的。

而東吳奪取荊州已成定局,劉備自然與江東貌合神離,聯盟也名存實亡。只待蜀國的老臣逝亡之後,就再也無人能抵抗來自魏國的打擊。


無古無今


若劉備忍下憤怒不去義伐東吳,三國結局會不會改變?答案很明顯

在三國時期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劉玄德,關雲長,張翼德三兄弟的兄弟義氣,當初關雲長被孫吳暗算,被斬殺於荊州之地,劉玄德為了給義弟報仇舉全國兵力征討東吳,最開始的時候孫權數次求和但是怒火正旺的劉玄德拒絕了這個提議,結果到戰爭後期他被東吳新任大都督陸伯言擊敗,損失了大批良將謀臣自己也鬱鬱而終。很多人回想如果沒有這場戰爭,那麼三國的結局會不會和現在的歷史不同,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暗按照當初諸葛亮隆中對所圖謀的天下大勢,荊州應該被劉玄德牢牢的掌握在手裡,當時當時的孫吳為了奪取荊州三郡已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東吳和曹魏聯繫的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劉玄德對東吳的威脅太大。於是孫權為了遏制當時劉玄德勢力不斷壯大的勢力發展趨勢,才派呂蒙去討伐關雲長,所以當時的孫劉聯盟已經變得不再像赤壁之戰的時候那樣可靠已經無法對曹魏形成以前那樣大的威脅。

劉玄德在與東吳作戰的時候雖然大敗而歸,但是當時蜀漢的名將,像五虎上將中在世的諸位猛將的去世,大都不是死在了與東吳作戰的時候。而是因為年齡大了而去世,哪怕是不與東吳打這一場仗劉玄德的蜀漢。還是沒辦法彌補後期沒有獨當一面大將的尷尬局面。而兵力上一個蜀漢能養活的軍隊就那麼多,雖然在與東吳的這場戰爭中蜀軍死傷眾多,可是等到五年過後諸葛亮領軍開始北伐的時候蜀漢的軍力也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可諸葛亮北伐卻沒有成功,自己也死在了北伐的途中。

所以說若當時“劉備忍下憤怒不去義伐東吳,三國結局會不會改變?”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很明顯,三國最終的結局並不會因此而改變。對此你覺得呢?


古行生


走勢不會變。但歷史進程會發生變化。三國鼎立是一個以孫劉聯盟共同抗曹才能保證的一個弱勢平衡,這是由三方的綜合國力決定。孫劉聯盟任何時候破裂或者相互攻伐只能削弱彼此,加速彼此的滅亡,保持聯盟只能延續他們存續的時間。最終被統一是由社會發展大趨勢決定的。

一、三國鼎立的形勢

三國鼎立的分水嶺是以三方戰略實力真正角逐自古兵家必爭的戰略核心區荊州的決戰結果劃定的。這一決戰就是赤壁之戰。

1、赤壁之戰曹操的實力情況

公元200—207年11月,曹操消滅了袁紹的勢力,徹底統一了北方。便積極做著南征荊州的準備,因荊州牧劉表病危,怕寄投他麾下的劉備趁機奪取荊州,採納荀彧的建議,率領輕騎趕赴宛、葉,在劉表二兒子劉琮繼位不穩時討伐荊州,劉琮攝於曹操威勢,再加上荊州士族懼戰,開門投降了,曹操接著擊敗劉備,輕易得到荊州。

劉備敗走夏口,有與孫權聯合的傾向。曹操本意希望孫權投降或保持中立,等他徹底消滅了劉備,再回頭解決東吳問題。出於威懾目的給孫權寫了一封信,核心意思自己率大軍:“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東吳上下一時恐慌,戰、和紛爭不下。

2、赤壁之戰前孫劉的實力情況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割據東吳,雖然政治清明,經濟物產豐富,文有張昭、魯肅,武有周瑜。但與曹操的戰略實力相差太過懸殊,內部“文主降,武主戰”爭論異常激烈,孫權也猶豫舉棋不定。這時劉備新敗,軍卒兩萬多人,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張飛、趙雲,在就是自己的一點可憐的仁德名義成就的政治資本。諸葛亮建議聯合孫權一起曹操。並親赴東吳商定聯盟大計。

最後,孫權在東吳大都督周瑜和謀臣魯肅的堅持下,在諸葛亮舌戰群儒,縱論形勢的分析下,下定決心孫劉聯合與曹操決一死戰。當然孫權也看到了曹操常年征戰,南下準備不足,曹操的信也無非是想嚇住自己,像輕易收取荊州一樣收取江東。孫劉聯軍5萬多人在周瑜的統領下,與曹操在赤壁一帶相會相持,尋機決戰。

3、赤壁之戰

曹操其實應該按照謀臣賈詡和程昱的建議,安撫百姓,進一步擴大荊州勝利的政治優勢,東吳將不戰而降。結果一封“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戰書,沒想到孫權不買賬,只能實施決戰。為克服北方士兵不習水戰的缺點,把所有戰船鐵索相連。東吳老將黃蓋詐降,火攻曹操水軍大寨,曹操水陸大寨大火連片。曹操在孫劉聯軍的夾擊之下,只能將餘船焚燬,領兵撤退,敗走華容道。

二、魏、蜀、吳各自的戰略策略。

1、總體情況

赤壁之戰曹操元氣大傷,實力聚減。劉備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之下,從征戰多年還沒有根據地的困境,一舉奪得非常富足的荊州荊南四郡戰略要地,實現了《隆中對》跨有荊益,聯吳抗曹的戰略第一步。孫權也乘此機會擴大了很大的地盤。赤壁之戰是三方一次決定歷史走向的大決戰,是三國鼎立的一個分水嶺,赤壁之戰後基本奠定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割據。三國也進入各自在自己勢力範圍發展和鞏固周邊開拓的局面。

2、各自策略

曹操北歸鞏固北方和西方的馬超和韓遂;孫權向西圖謀益州不成,而向南征討膠州;劉備控制荊州南部四郡,處於曹操和孫權虎視眈眈之下,孫權和周瑜還多次設計想消滅劉備。劉在張松周旋,龐統運籌下向西收取益州和漢中。曹操和劉備兩家在漢中打得精疲力盡,最後曹操遷出全部漢中民眾,而放棄漢中。

3、歸結

三方間決戰都是政治、經濟、軍事、甚至人才實力的大碰撞,赤壁一戰後三方實力的增長到彼此碰撞性的大決戰就是關羽北伐與魏吳的決戰,關羽敗走麥城,被俘身死;孫權佔據荊州,北向曹操稱臣。

三、劉備東征伐吳

1、劉備東征

公元220年,劉備稱帝第二年,劉備既為關羽報仇更為奪回荊州,不顧諸葛亮和趙雲的苦勸,發起了對東吳的東征。孫劉之間的一次對決,劉備被火燒連贏,夷陵兵敗,損失慘重,一大批久經征戰的老將或病死或陣亡,損失精兵4萬多人,元氣大傷,血本無歸。實際上,不管是吳國或蜀國,從政治、經濟、軍事上經過此次戰爭造成的損失,從比較實力的消長變化看,都更加不可能具備打敗魏國的實力了。

2、劉備不伐吳

假如劉備不伐吳,就不會有夷陵兵敗,就會保存軍事實力,但只能是在荊州失陷後,還有一些家底自保。再加上益州易守難攻,周邊是崇山峻嶺,中間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產豐富,避難可以,守城可以,出擊困難,都足以讓蜀國存續壽命延長。

荊州歸了東吳後,按照自身綜合實力增長基數比較都不可能超越魏吳的,蜀國不管從哪個角度都是三國當中的最弱者。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可能積累到足以消滅另外兩方的實力。他們之間的攻防只是彼此實力增長動態調整而已,並不足以實現統一。

綜上所述: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魏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發展潛力巨大,三國鼎立平衡態下,只要北方持續休戰恢復農耕,北方就越來越具備對孫權和劉備的壓倒性優勢。諸侯割據民不聊生,只有統一,社會生產力才能得到發展。因此三國實力增長必然碰撞,而蜀國因實力懸殊只能採取速戰速決的打法,魏國有足夠的實力和縱深,必定會拖垮蜀國。其實《魏略》諸葛亮臨死留給魏延的遺言:“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說明諸葛亮也看到了問題。

因而,蜀國自保猶顯不足,更不要說戰爭消耗,最終滅亡是必然的。歷史也證明,蜀國最先滅亡。吳國一直拖到西晉才滅亡的。

這段歷史給我們的啟示:一定要善於培植和保護戰略力量,不能輕易啟動戰略力量,要保持足夠的戰略定力,做好科學決策,保持事業健康發展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