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海峽那麼長,為什麼唯獨新加坡繁榮,馬來西亞和印尼不行

馬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海峽是馬來西亞近代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港埠,他的貨物進出量是蘇伊士運河的三倍,巴拿馬運河的五倍,每年約有10萬艘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被稱為世界第一海峽。馬六甲海峽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海峽長度有800km,為何佔據海峽大部分地區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沒有港口繁華起來,唯獨新加坡成了世界第一中轉站,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幾位呢?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的南部,馬六甲海峽的東南部,由60多個島嶼組成,面積 724.4平方公里。在60年代,新加坡的面積約為 581.5平方公里,後來陸續的填海造陸行動,面積不斷增長。新加坡計劃到2030年,陸地面積達到766平方公里。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中為何只有新加坡繁榮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歷史原因,在近代英國控制了整個馬六甲海峽,並在這建了三個港口分別是檳城、馬六甲、新加坡,合稱為海峽殖民地。最初1826年英國將殖民首府設在了濱城,此後大批的華人來到濱城撈金,隨後檳城迎來了最為繁華的時刻。後來隨著英國在遠東的擴張,新加坡作為國際中轉站的地理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後來海峽殖民地的首府遷移到新加坡但檳城還未衰落。檳城衰落新加坡繁榮的節點在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之後,馬來西亞想將檳城發展成馬來西亞的硅谷而不是航運中心就這樣檳城失去了航運中心發展的地位。新加坡後來居上,獨立之後充分發揮其大港口的作用,實行了符合其國情的內政外交政策,使新加坡的地位又上了一個臺階。

第二個原因就是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與馬六甲海峽的其他港口相比,新加坡位於海峽東南端的海峽最窄處,是進出南海的關口。新加坡也是天然的良港,水深無礁,適於大型船舶停靠。而印尼一邊則正好相反,水淺多石,不適於建港。而馬來西亞的幾個港口多位於海峽的中部,不是停靠的好位置。

第三個就是因為新加坡的華人非常多,在新加坡獨立後許多檳城的華人也來到了新加坡。據統計新加坡人口有554萬華人佔據了其中74%。新加坡雖然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中文在新加坡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華人和東南亞民族相比普遍更加能吃苦耐勞,也更加聰明機智,所以新加坡的管理水平也是世界一流。這些原因導致新加坡的服務業很發達,停靠人員在此可以享受到優質服務。停靠的船還可以加水加油,補充物質,整修船隻,可以裝卸商品,存儲貨物。新加坡不只是中轉站,金融行業全球領先,新加坡是除倫敦、紐約外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這些都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不具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