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學員比其他期的要厲害嗎?

上山吧廚神


黃埔軍校一共辦了23期,其中以第一期到第四期的名將最多。因為第五期時,國共已經分裂,蔣介石也通過前四期,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團隊,所以此後,蔣介石對黃埔軍校生的重視程度不如前四期。

說個故事,當年蔣介石最討厭汪精衛到黃埔軍校來。有一回,蔣介石正跟林彪談話,準備拉攏林彪,正好有人報告汪精衛來了,蔣一聽,很憤怒,來了一句江浙省罵就出去了,林彪覺得這個人怎麼隨口罵人啊,素質太低了,就此打定主意不跟蔣。當然,這可能是一個段子,林彪的選擇應該更為複雜,不可能一兩句話就決定了。

那一到四期,可以說是蔣最重視的時期,天天在黃埔蹲點,然後看有什麼好苗子,趕緊劃拉到自己碗裡。

從人員來看,一期確實比較牛,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是這是第一次辦,進來的人都是全國的精英,本身就基礎好起點高。另外,蔣也是最重視的,而且這些人畢業後,組成了教導團,是國民黨黨軍的前身,是最基礎的骨幹。

第一期畢業後,僅僅五年,到了1929年,國民黨軍隊開始縮編,很多老牌軍長師長下馬,黃埔第一期斬露頭角。有21人成為旅長級的軍官。這裡面有胡宗南、黃傑、李玉堂、李仙洲等等,都是蔣介石手下的骨幹,也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一批,所謂每到軍艱難多用一期。

他們獲得的資源、機會自然比後面的多,所以他們的軍職最高,資歷也最老。

投奔共產黨的一期生也有很多優秀人才。徐向前、陳賡、左權這些名字大家都聽過。

不過,一期裡最牛的叫蔣先雲,被蔣介石認為是自己的接班人,拿下學期所有考試第一,只是年紀輕輕就犧牲了。

一期可謂將星雲集,但後面三期,同樣有很多人才。最有名的是四期。四期裡有一個就足以撐起場面,這位當然是林彪。

後面,林彪百戰百勝,蔣氣得把自己的親信叫過來大罵,說你們都被自己的師弟打敗。

四期裡,除了林彪,還有張靈甫、胡璉。

另外,還有兩位跟林彪齊名的人,他們是四期的伍中豪,三期的黃公略。他們跟林彪一起被稱為井岡山三驍將。可惜都犧牲得很早,不然也是元帥級將領。

四期跟一期可以說是最為突出,但有個區別,一期是高級將領多,因為資歷老嘛,但一期是短訓班,只有半年,所以,如果論軍事能力,可能還是四期稍強。

第三期最有名的是王耀武,當年就有記者採訪王耀武,說:您戰功卓著,可以算是黃埔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了。


王耀武答:黃埔最優秀的學生都死在淞滬戰場了。我何及其十分之一!


腦洞歷史觀


黃埔軍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1924~1927)共同創辦的。蔣介石任校長,廖仲凱任黨代表(廖被刺殺後,周恩來接任),李濟深副校長,邵力子秘書長,汪精衛為第三任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何應欽總教官,鄧演達教育長,陳誠特別官佐,顧祝同戰術教官,聶榮臻政治教官,葉劍英教授部副主任……

黃埔軍校以戰將如雲而出名,戰將又以黃埔畢業而著稱。實際上,黃埔軍校原定兩年制學期,因北伐戰爭開始,改為一年制學期,最後又因形勢緊急,改為半年期。所以,前六期的學員基本沒有多少學時,沒學多少軍事理論、戰略戰術研究,就一批一批上戰場了。

但戰場上才是真正的軍事課堂,真正出將帥的地方。所以,黃埔一至六期出了許多國共將帥,尤其是一期、四期。特別是四期的林彪,在戰場上打敗了國民黨黃埔系的所有名將!(注:陳明仁是個例外吧)。



東之水32552593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事業培養了無數英才,自1924年建立到1949年底搬遷,一共開班23期,其中前6期質量最高,將星如雲,後17期青史留名者,寥若晨星,又以第1期最牛。

從最終成就看,黃埔一期學員確實首屈一指

黃埔軍校一期,1924年5月開學,入學499人,當年11月底畢業,及格者456人。由於湘軍講武學堂合併到黃埔軍校的158人,以及四川送來的20餘人編成的第6隊學生也歸入第一期,因此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實際為645人,其中號稱英才者至少有上百人,其他幾期無法媲美:

蔣先雲、徐向前、陳賡、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關麟徵、鄭洞國、陳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賀衷寒、許繼慎、黃維、桂永清、王爾琢、範漢傑、宣鐵吾、宣俠父、曾擴情、俞濟時、孫元良、周士第、餘程萬、劉戡、霍揆彰、侯鏡如……

黃埔一期學員英才輩出,無法逐一列舉,我們選出幾個成就最突出、最有影響力的。

中國共產黨方面

徐向前: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陳 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周士第: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明仁: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閻揆要: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彭明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侯鏡如:國務院參事、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左 權:曾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1942年犧牲

王爾琢:曾任

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參謀長,25歲英年早逝

許繼慎: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30歲英年早逝

中國國民黨方面

胡宗南:天子門生第一人,黃埔學員大師兄

杜聿明: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徐州“剿總”副司令

關麟徵: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黃埔軍校第二任校長

桂永清: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海軍一級上將

鄭洞國: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東北保安代總司令

陳明仁:華中“剿總”副司令、解放軍上將

宋希濂:華中“剿共”副司令、徐州“剿總”副司令

黃維:第十二兵團司令

蔣先雲:黃埔史上第一奇才,入學、畢業考試雙第一,與賀衷寒、陳賡並稱“黃埔三傑”,25歲英年早逝。

賀衷寒: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與蔣先雲、陳賡並稱“黃埔三傑”。

李默庵:第一綏靖區司令長官,黃埔一期中有“文有賀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之稱。

對群體而言,實力固然重要,機遇也很關鍵

黃埔早期特別是一期學員成就輝煌,這與他們的實力密不可分。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入校時,已有若干年參軍打仗的軍事經驗,加上軍事理論的學習訓練,然後再參加東征、北伐、抗戰、內戰等,歷史為他們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佳舞臺,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試想一下,我們把黃埔一期學員原封不動地放到黃埔其他特別是靠後的期次,他們很可能就無法達到如此成就,因為那些早期學員具備先發優勢,已經佔據了軍隊中的大小位置,而在軍隊中年齡、資歷和經驗十分重要,後面的新手很難有出頭之地。

綜上,黃埔一期學員的素質能力和最終成就明顯高於其他期次,此乃世所公認,無可辯駁,也是其實力和機遇共同造就,缺一不可。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孫中山在國共合作和蘇聯的幫助下1924年創辦了黃埔軍校,其目的是為了培養革命軍事幹部打造一支可靠忠誠的革命武裝力量,第一期學員由於正值軍閥割據時代學期都比較短,但名聲也比較大,成為了北伐時的中堅力量,誕生不少名將。而黃埔軍校從創辦至蔣介石敗退臺灣前一共辦了23期,其中第一至第六期是質量比較高的兩期。

黃埔第一期雖然學期短,都學員素質都比較高,都是一群懷著救過救民的熱血青年,名聲比較大的,我黨的有開國元帥徐向前、大將陳賡、上將周士第、黃埔奇才蔣先雲、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紅十軍團長劉疇西等。

國民黨的西北王胡宗南、關鐵拳關麟徵、東北保安(代)司令杜聿明(鄭洞國)、起義功臣、開國上將陳明仁、文武雙全李默庵、74軍首任軍長俞濟時、虎賁之師57師長餘程萬、還有黃維、宋希濂、範漢傑等。

黃埔二期名氣比較大的相對較少,例如我黨的周逸群,紅二軍團政權,與賀龍都是紅二方面軍的代表,還有任秋收起義的總指揮盧德銘,都英年早逝;國民黨比較出名的就是軍統的鄭介民,還有瘋子將軍邱清泉。

而黃埔三期也比較少,但質量都很高,例如我黨的黃公略,與林彪、伍中豪被稱為井岡山時期毛主席的三大驍將;國民黨的抗日鐵軍74軍靈魂人物王耀武、海鷗將軍戴安瀾、泰山軍軍長方先覺等都是抗日名將

而黃埔四期是唯一可以與一期相提並論的,也是我黨出將領比較多的一期,例如林彪、劉志丹、伍中豪、段德昌、曾中生、陳毅安、郭化若等;國民黨的胡璉、劉玉章、張靈甫、李彌、謝晉元、邱維達等,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戰神林彪,解放戰爭橫掃國民黨黃埔系眾將,蔣家王朝的顛覆者之一;而國民黨名氣比較大的一是胡璉,“狡如狐、猛如虎”,我軍最頭疼的一位將領,二是國軍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被粟裕圍殲於孟良崮,三是金三角的元老李彌。

而第五至第六期也出不少名將,特別是我黨的將領不少,例如許光達、宋時輪、趙尚志、楊志成、郭汝瑰、廖運周、楊至成、陶鑄、羅瑞卿、程子華、張宗遜、陳伯鈞等,可以說這兩期蔣介石是專門為我黨培養人才的。而第五至第六期國民黨的就寥寥無幾了,除了軍統頭目戴笠和後起之秀、新六軍軍長廖耀湘。

要說黃埔哪一期最厲害而且質量最高的當屬第一期,雖然第四期質量也很高,一個林彪就足夠了但量相對比較少,而毛主席曾說過徐向前,要不是身體原因足以和林彪一決高下,所以我認為黃埔一期要比其他其要厲害。


賽門軍略


黃埔第一期的名將太多了,:左權、陳庚、徐向前、蔣先雲、杜聿明、關麟徵、鄭洞國、陳明仁、宋希濂、李仙洲、賀衷寒、黃維、王爾琢、範漢傑、俞濟時、孫元良、周士第、餘程萬、侯鏡如等等,第一期的名將是最多的,質量也非常高,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大都位高權重,陸軍將軍、海軍司令、開國元帥開國大將都有,當時蔣先雲,賀衷寒,陳庚號稱黃埔三傑,都在國共兩黨高層擔當重要職務。

第二期也有鄭介民、邱清泉、周逸群、盧德銘等大家熟知的名將 ,但這期的名將不多,但出了兩個特殊的人才,一個是鄭介民,戴笠之後的第二任軍統局局長,去世後被追認為陸軍一級上將;第二個是邱清泉抗戰初在德國進修回來 統領德國裝備王牌師,是杜聿明第五軍主力,在崑崙關重創日寇。

第三期:王耀武、戴安瀾、黃公略、曾澤生、李天霞等,這期數量也不多,但質量不低,王耀武、戴安瀾,都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尤其是後兩人的經歷,絕對感天動地。共產黨方面,黃公略曾與彭德懷齊名,就是犧牲過早。

第四期:林彪、張靈甫、謝晉元、胡璉、李彌、劉玉章、賴傳湘、高魁元、唐天際、郭天民、曾中生、劉志丹、伍中豪等,林彪這裡不便多說,劉志丹創立了西北紅軍根據地,為我們黨在西北站住腳提供了基礎,不是英年早逝應該是大將以上人選吧,張靈甫在抗戰時期也立下了赫赫戰功,解放戰爭時期的整編74師也是國民黨五大主力,胡璉抗戰的絕命家書現在也為止動容,指揮能力也驚人,被毛主席贊為“猛如虎,狡如狐”……


後期黃埔也有名將,但是太少,主要是一期四期最多吧,一期最多也和資歷有關係吧,就像同一個企業上班,先去幾年和後去的領導也會先提拔先去的吧。


噓別逗492


準確地說,無論從個人能力還是成才比例來看,黃埔前六期的差別都不算太大。雖然黃埔一期確實出了包括左權、杜聿明、陳明仁、範漢傑、徐向前、蔣先雲、宋希濂、餘程萬、陳賡等一大批名將,但更多的學員卻也是默默無聞,其中有不少甚至退出軍界,服務社會。同時,前六期的其他各期中同樣有大量名將,比如二期的盧德銘、周逸群;三期的王耀武、楊傑、劉安祺、戴安瀾;四期的林彪、伍中豪、謝晉元、劉志丹等等。

其實,黃埔軍校前三期應該都算是一批人。1924年初,黃埔軍校開始招生,當時全國的進步青年都紛紛趕往廣州。但由於路程有遠近、各人情況有不同,所以抵達廣州的時間也有先後。基本上,最優秀的、意志最堅定的,一般都會被優先選送前往黃埔,所以,開學最早的黃埔一期中,確實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但二、三期學員差不多也是和一期前後看到通知出發的,所以嚴格來說差別不大,入學時間也都是1924年。

之所以黃埔一期後來出的名人多且影響大,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當然是出道早。黃埔一期生1924年5月進校、11月底就畢業了,隨即進入軍隊,有部分甚至留校當了教官。而這個時候,二期生才剛剛進校不久,三期生甚至還沒入校。也就是說,一期生中有不少甚至還是後面幾期的老師或者教官,這個段位的差距就大了。而且一期生畢業之後馬上在國民革命軍中擔任了下級軍官,參與了幾乎所有的戰鬥,資歷、經驗也相當可觀。相比之下,二、三期生參加東征、討伐楊劉的時候都還是以學兵的身份出戰,差距明顯。

同時,一期生中有不少其實是有過從軍經驗,甚至是在別的軍校受過訓練的,基礎較好。而且,黃埔軍校草創之初,很多規則都不完善,事實上,一期生本身也參與了軍校的規則制定、完善和管理。地位相對於後來的學生而言,自然更高。

正因為這些原因,黃埔一期才出瞭如此多的名人、名將。T


聯合防務


從軍事才能看,黃埔一期的學員未必比其它期的就怎麼出色,但黃埔一期畢業生的確生逢歷史的風雲際會,所以參加戰爭機會較多,在軍隊中升遷自然較快,從而產生了國共雙方的一批名將。

1,兩次東征。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廣東革命政府1924年5月開設的,在廣東東部盤踞著與孫中山翻臉的軍閥陳炯明部,一直威脅著廣州政權。1925年2月蔣介石就領導黃埔學生軍進行了第一次東征,這樣黃埔一期的學生入校才七個月就匆匆結業編進了教導團,開始了自己的戰爭生涯,這個條件是其它期學員所不具備的,象“黃埔三傑”的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就全部參加了東征。

當年10月,黃埔學生軍在回師廣州打垮楊希閔和劉震寰的叛亂後,又開始了第二次東征,戰鬥中一期學員傷亡也不小,但是表現勇敢的全部得到提升,陳明仁以排長參戰,經過東莞與惠州兩仗 ,已經升為營長。



2,北伐。

根本不喘氣的,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就誓師北伐,黃埔學生軍從最初的一個教導團已經擴編為第一軍,黃埔一期學員水漲船高,大多已是營團級幹部了,把其它期學員甩開了半條街,比如胡宗南就已是教導師第二團上校團長,宋希濂是少校營長。

北伐軍打到華北時,以黃埔教導第一團為起家本錢的第一軍已經發展為第一集團軍,何應欽從軍長變成了總司令,兵力擴大了將近20倍約40萬人,那黃埔一期學員再次紛紛擢升,胡宗南幹到了少將旅長,杜聿明是教導第二師上校團長。



3,中原大戰。

蔣介石最終取得勝利,馮玉祥40多萬大軍覆沒,蔣軍論功行賞,1931年1月,天子第一門生胡宗南率先升到了第一師師長,距離北伐開始不過四年時間,而這個時長在和平時期,至多升一級軍銜,及至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黃埔一期的學員大多是師旅級幹部了,少數已經是軍級,讓後面的學員很難有機會超越。


度度狼gg


黃埔軍校大概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所軍校了,無論是內戰還是抗戰,基本上都是黃埔學生相互在一起鬥智鬥勇。當時許多人評價說“一部民國史,半部歸黃埔”“中國的戰場其實就是黃埔軍校的考核場”。那麼黃埔軍校那一期的學生最厲害呢?

黃埔軍校在大陸一共開辦了二十三期,厲害的名將基本上都在前六期,後幾期的學員因為參加的戰役少,戰功積累的不多,所以出名的也很少。不可否認的是,在前六期中,一期的名聲算的上是比較大的,因為一期名將的確很多。

從第一期畢業的有蔣先雲,徐向前,陳庚,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陳明仁,鄭洞國,宋希濂,孫元良,桂永清,孫元良,範漢傑等等。僅僅從這份名單你就能看出一期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了吧,且不說徐向前,陳庚,一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帥,一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將,只看國民黨這邊就出了不少上將,大多數都是手握重兵,戰區司令長官,綏靖公署主任層出不窮。

相比之下黃埔其他幾期畢業的學生似乎就有點比不上第一期了,但是其實還有一個黃埔四期畢業的學生,這一期絕對不比第一期差。

從這一期畢業的有林彪,張靈甫,謝晉元,胡璉,伍中豪,邱維達等人,如果僅僅看名將數量的確比不上第一期畢業的多,但如果看名將質量的話,我敢說第一期真的比不過第四期,單單一個林彪就讓一期畢業了多少老前輩都栽在他手裡,還有一位被毛主席評價為“狡如狐,勇如虎”的胡璉,張靈甫和謝晉元這兩位更是成為眾人皆知的人物,所以第四期畢業的不比第一期差,也是唯一可以和第一期比較的一期。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在抗日戰場上這些黃埔學生都是好樣的,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威風,為抗日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都是值得我們銘記的前輩。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嗎?各位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一樹梅花一放翁


黃埔一期指的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因為第一期的畢業生當中湧現了一大批國共兩黨的高級軍事將領,所以在後人看來,黃埔一期就是一個軍事史上的神話。1924年5月5日,黃埔軍校第一期開學,6月16日,第一期開學典禮舉行。據統計,第一期一共招收了640名學員,其中現在有史料可查的是500多名。

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員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中共的徐向前、蔣先雲、陳賡、左權、周士弟還有國民黨方面的胡宗南、黃傑、陳大慶、關麟徵、杜聿明、鄭洞國和桂永清,其中徐向前後來成為了解放軍的元帥,陳賡成為了大將,蔣先雲因為犧牲在了北伐的路上,否則也肯定會是一名閃耀的將星,左權也是因為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了。而國民黨方面哦胡宗南、杜聿明、鄭洞國、桂永清等人都是後來蔣介石所倚重的心腹,這幾人皆官至上將,獨當一面。

雖然黃埔軍校在廣州一共辦了六期,但是從成材率和知名度來看,第一期都遠遠高於其他幾期,這與黃埔軍校第一期受到特殊關愛也有一定關係。

蔣介石在黃埔軍校成立的時候任黃埔軍校的校長,對於黃埔一期,他非常重視,不僅視黃埔軍校一期為國民革命事業之關鍵,也將其視為其個人事業開展的起步,因而在黃埔軍校的學員中間尋找自己信任的心腹,蔣介石的軍事班底多是在黃埔軍校形成的,特別是黃埔一期。

其次,黃埔一期的湖南和廣東籍學生幾乎佔了一半,近代中國,湖南人和廣東人是最活躍的兩個團體,湖南人務實,廣東人有理想,所以在國民革命的大潮中必然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共在黃埔一期當中也做了很多工作,這也是為什麼黃埔一期湧現這麼多傑出人才的原因。

所以,以上種種因素都決定了黃埔軍校是近代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和神話。


青年史學家


肯定不是,黃埔四期一個林彪足矣!

單以軍事能力和成就而論,林彪是現代史上強的,從紅軍之鷹到八路軍三大主力師師長,再然後從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擊敗國軍衛立煌、傅作義、白崇禧三大集團。


林彪遠勝他的那些一期學長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