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过敏?让我们一起大声说“NO”!

百草回芽,百病易发。伴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体内的循环系统功能增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皮肤变得润泽而敏感,如果再碰上人体内某些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就特别容易引起过敏症状。

春季过敏?让我们一起大声说“NO”!

春季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1.春季荨麻疹

皮肤上出现浅红色风团,有瘙痒或烧灼感,时起时消,反复发作,消退后不留痕迹。主要是由于接触某些致敏食物(如鱼、虾、蟹、牛奶、海产品等)或药物,冷热变化,日光等致敏因素所致。

2.春季“桃花癣”

春暖花开之时,不少人(尤其是女性)会感到周身肌肤有些奇怪的变化,特别是脸上的皮肤,有时会布满红血丝,甚至会出现红斑,上有米粒大小的丘疹,并伴有轻度的脱屑。通常到6月下旬后皮疹能自行消退,有的则会留下色素沉着。这种过敏跟桃花并无关系,而是由日光照射所引起的,医学上称为“光感性皮炎”,是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骤然增高所导致的。

3.春季蔬菜日光性皮炎

吃了某些蔬菜(含有某种感光素的蔬菜)后经太阳照射的部位(如面部及背部等暴露在外的皮肤)会出现水肿。可伴有瘀斑和水疱,局部有麻木、刺痛、灼热、瘙痒、发炎、面部绷紧和头痛、头昏、乏力、怕冷、发热等症状。

4.春季过敏性鼻炎

每到春季,有些人就觉得鼻中发痒、喷嚏不断,清涕如水或头昏头痛,这通常是散播在空气中的花粉刺激所致。

5.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双眼奇痒。同时伴有轻度异物感和白眼球发红(即结膜充血)的症状,而到秋季又自然好转。反复发作几年后,症状会逐渐加重。除了奇痒难忍、结膜充血外,还伴有怕光,眼有灼热感,眼皮红肿,黏液样分泌物不时出现在睑缘和眼眦部。这些就是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

预防过敏有良策

春季过敏?让我们一起大声说“NO”!

针对这些春季过敏性疾病,主要有以下措施:

1.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尽量做好防护。外出时要戴上口罩、眼镜等。以往有过日光性皮炎、季节性皮炎的人,要注意尽量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不要使用碱性的化妆品和香皂。在春季少晒太阳,少去花粉、柳絮较多的地方。回家后认真洗脸洗手,把皮肤上的过敏物质及时清除掉。

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流通。

3.勤洗晒衣服及被褥,减少螨虫繁殖。另外衣服被褥尽量不要放在树下晒,收回时要弹打一下,把可能沾上的小虫子及花草弹掉。

4.注意饮食宜忌。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最好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食海产类食物,忌食有特殊气味或特殊刺激性的食物。从中医角度说,过敏还要防止接触发物,如动物的头肉、蹄肉等。

5.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适量的体育运动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有充分时间吸收养分、进行新陈代谢,并可调节体温和血压及荷尔蒙的分泌。

6.不要滥用药物。出现过敏后,不要滥用药物和化妆品。应到正规医院就诊,搞清楚自己是对哪些东西过敏,查清病因后再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正规治疗。

1. 养生月刊 《春意渐暖防过敏》

2. 健康人生 《春季过敏来袭,你如何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