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祕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 成都回憶系列 029

題記

無縫鋼管攀成鋼,房價漲得心慌慌。白藥廠裡藏軍工,文創基地創業中。

紅光廠的顯像管,東郊記憶回憶展。柴油機變內燃機,廠區已成新社區。

造機器的肆貳零,變成商圈再揚名。造鋼材的五么二,建材市場養妻兒。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以前老成都人嘴裡一直有“東窮,西貴,南富,北亂”的說法。

這裡的“東窮”便是當時老成都東邊的面貌。彼時老成都的工廠和國企多聚集在東邊。改革開放以後,這些國營廠效益不如從前,在經歷了“關停並轉”(關閉、停辦、合併、轉產)後,下崗的工人多,低收入人群多,慢慢地就形成了成“東窮”的局面。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成都內燃機總廠((圖片源自網絡))


要說中國啥子時候開始有的工廠,大概要追溯到洋務運動時期,我們熟知的漢陽鋼鐵廠就是那個時候出現的。不過洋務運動和深處內陸閉塞的四川沒啥子關係。

成都工廠的大規模興起則要得益於抗戰時期:大量機關、企業、高校、工廠隨著國民政府遷往西南地區。這一時期成都的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根據資料記載,1942年,成都共有各類新式企業105家,其中化工工廠35家,捲菸工廠32家,印刷工廠13家,食品工廠4家,五金工廠8家,電氣工廠1家。到了1945年,成都的工廠數量就達到了330家。

這一時期被成為“大後方城市的黃金期”,成都很多工廠的雛形就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

如果說抗戰時期是成都工廠的萌發期,那麼上世紀60年代就是成都工廠的猛漲期。這一時期成都工廠身上都貼了一個鮮明的標籤:三線企業。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於“中蘇交惡“,”美國沿海發動的戰略攻勢“這兩個大背景下。中共中央決定將所有的軍工製造、機械製造、化工電子精密儀器行業的生產資源,逐步遷入雲貴等大陸腹地地區。由於西部地區在當時國防戰略中處於第三線位置,所以這些搬遷過來的企業被統稱為”三線企業”。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老廠房(圖片源自網絡)


但是這些搬遷過來的企業,受制於三線地區社會經濟落後的情況,且又習慣了計劃經濟。在改革開放後被市場經濟衝擊地七零八落,剩下的也就只有破產和兼併等幾條不多的路可選了。

現在很多我們熟悉的工廠都是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產物。諸如420廠、773廠、630廠這些只有幾個數字作為名稱的工廠,他們遺留下來的廠房、職工、宿舍以及特有的生活方式,都成為了老成都人寶貴的談資。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在老成都人的嘴裡,那時候這些廠的工服就是身份的象徵,就連普通工人都是香餑餑:工資比地方上的人高,身份比地方上的人高,連找對象都不用愁。身邊若是有當時廠裡的老輩子,聊起這些往事時都是一副自豪而神往的模樣。

不過千萬別和他們聊接下來幾十年的事情,因為後來留給這些廠的出路卻並不多。粗略地說起來也只有異地重建、廠房改造、出賣地皮幾條路可走。

說到賣地皮,就不得不提成都東邊的兩個著名片區:華潤二十四城和攀成鋼。這兩個繁華的社區都和曾經的兩個大廠有著直接關聯。

攀成鋼社區,一聽名字就曉得和攀鋼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要擺清楚攀成鋼的歷史,就要從1958年說起。因為1958年建立了成都無縫鋼管廠,這個廠曾經號稱是亞洲第一的大型企業,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大型無縫鋼管生產基地。三年後,這個廠的生產線正式建成投產,開啟了長達三十餘年的輝煌歷史,直到1999年被攀成鋼集團兼併,組建為攀鋼集團成都無縫鋼管有限責任公司。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圖片源自網絡)


這個公司壽命很短,三年後又與成都鋼鐵廠聯合重組,組成了攀鋼集團成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攀成鋼”。

攀成鋼的歷史有多久呢?

四年後的2006年攀成鋼正式停產,同年12月29日8時25分,攀成鋼成都廠區最後一根菸囪成功爆破,“249信箱“的這段記憶就算在這裡打了個總結。

值得一說的是,當初無縫鋼管廠選址的地方叫做烏龜壩,現在地圖上已經找不到了。後面很長一段時間裡,老成都人還是習慣叫這個區域為牛市口或者鋼管廠。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成都無縫鋼管廠內部貨幣(圖片源自網絡)

以前說起“我生活在鋼一區“,臉上是滿滿的自豪。

現在說起“我住在攀成鋼“,臉上會帶著得意的表情。

某種意義上來講,或許這也是一種奇妙的輪迴。

和攀成鋼一樣化身高檔社區的還有曾經的420廠,現在的華潤二十四城。

這個在1958年,是由瀋陽111廠整體搬遷至成都新建的工廠,曾經也是一代人的驕傲。

西南地區最大的軍工企業之一,輝煌時期擁有2萬多工人,主要生產飛機發動機。

420,是他們的代號,通信地址是77信箱……這些只有老成都人才知道的談資,每當他們說起來的時候,神情裡都充滿了淡淡的嚮往。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老廠房(圖片源自網絡)

誠然,那個時候一身藍色的工服就是身份的象徵,不僅處處享受眾人羨慕的眼光,工資由於保密費都要比地方上的多4塊錢,而且根本不愁找不到對象,廠裡面的男娃娃都是搶手貨。

420廠和攀成鋼一樣,在輝煌了幾十年後,同樣面臨著市場經濟的嚴酷考驗。各國有企業正掀起“軍轉民”高潮,紛紛開始涉足民用領域,420廠也不例外。420廠先後推出了“雙燕”牌洗衣機和“雙燕”牌電冰箱,雖然當時銷售一時火爆,但是對於這個翻身不便的龐然大物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萬幸2005年時,420廠(成發集團)將老廠生產片區、被媒體譽為“東調地王”的840畝土地公開掛牌出讓,最後被華潤以每畝255萬元、總價21.4億元拿下這片地,最後成為了成都知名的“華潤二十四城”片區。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圖片源自網絡)

而420廠拿著這救命的20多億,帶著旗下10多個子公司,僅剩的幾千名員工,開始了異地搬遷改造。萬幸成發集團靠著紮實的老底子,讓這個老牌的軍工企業起死回生了。2006年銷售收入就突破了10億元,利稅約1億元。

成都許多老工廠在繁華過後,靠著出售的地皮,給人們留下了最後一點談資。成都人說起二十四城、攀成鋼片區的時候總還會帶上幾句昔日工廠的盛況。而像很多規模不太大的工廠,在倒閉出售地皮後,或許連名字都無法留下來。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24城片區(圖片源自網絡)


除了出售地皮,這些老工廠很多還以“廠房改造”的形式繼續存活著,比如城東著名的東郊記憶、紅倉.完美文創公園等等。

東郊記憶算是外地遊客來成都必打卡的一個景點,經常有人把它和北京成名已久的“798藝術區”類比。

在東郊記憶裡閒逛的時候,看到遺留下來的紅光電子管廠的老廠房和設備,腦袋裡經常會幻想起當年的盛況。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東郊記憶內的老廠房(圖片源自網絡)


和攀成鋼、420廠一樣,紅光電子管廠也是1958年在成都生根發芽的。

紅光電子管廠身上也是掛滿了榮譽勳章。

“蘇聯援建中國的156個項目之一,國內第一家最大的綜合性電子束管骨幹企業,我國顯像管行業的母廠,我國軍用電子束管玻殼生產的最大基地,曾研發和生產出中國第一支黑白顯像管和彩色顯像管,曾享有“北有首鋼,南有紅光”的美譽。研究“兩彈一星”時所使用的儀器屏幕也是由紅光電子管廠所生產。”

幾十年後,紅光電子管廠又獲得了一個新的榮譽: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

紅光電子管廠可能也沒想到,幾十年後自己又化身為東郊記憶繼續活躍在城東的舞臺上。

中國的倫敦西區,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園區、國家工業遺產旅遊基地名單……一長串的榮譽背後,留下的只有時代的記憶和廠房的印記。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東郊記憶園區(圖片源自網絡)


逛園區的時候我在幻想,當身著藍色工服的工人們,旁邊站著一位身著lo服的少女時,是怎樣一副情景。(lo服即Lolita服裝,東郊記憶經常舉辦動漫展)

這種奇怪的違和感經常會在園區內出現:毛主席標語下站著身著西服婚紗的拍照新人,碩大淺綠色機械旁是咖啡館,以紅磚為背景跳街舞的少年們。或許這種反差感就是東郊記憶令人著迷的魅力。

和紅光電子管廠命運相似的廠房在成都還有很多,比如成都白藥廠改建的1906創意工廠,成都醫藥廠房改建的U37創意倉庫,成都三江鞋廠改建的無裡創意工廠等等。某種意思上來講,原成都512工廠(成都冶金實驗廠有限公司)改建的512建材市場也可以歸在此處,只是後來“北改”的時候,512建材市場整體搬遷了。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成都那些神秘代號的廠哪兒去了


420廠、773廠、630廠,512廠,7322廠……當這一串串神秘的數字代碼從我們眼前消失的時候,有多少人能記住他們曾經的輝煌,有多少年輕人還知道他們為國家作過的貢獻,

廠房拆掉了,地皮賣掉了,或許運氣好還能留下一個過去的名字。

廠房留下了,廠區翻新了,或許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重生。

成都城一直在這兒,成都人一直在此,老成都的記憶又在哪兒呢?

[1] 蘇培瑋(兼) 主編 ;國營紅光電子管廠[Z];成都年鑑;1990年

[2] 三線建設企業選址的變遷與博弈研究——以四川三家工廠為例[J]. 張勇,肖彥. 貴州社會科學. 2017(05)

[3] 成都近現代工業建築遺產的研究[J]. 李沄璋,盧麗洋. 工業建築. 2015(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