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是如何被发现的

“延安时期”故事之

南泥湾是如何被发现的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一首抗战时期的歌曲《南泥湾》,把这个原先荒无人烟,如今是陕北好江南的南泥湾唱的家喻户晓,唱的举世闻名。是的,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下,延安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苦之中,广大军民曾经面临着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境地。为了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党中央在延安适时地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战略构想,号召边区的广大军民行动起来打破国民党的封锁。120师的359旅在王震旅长的带领下,高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用豪迈的热情开进南泥湾,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硬是把一个遍地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那么,南泥湾这个地方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有人说,南泥湾是朱总司令发现的。其实,发现南泥湾另有其人,他就是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乐天宇。

提起乐天字,因为他不是名人,也非名将,所以,知道他的人很少,乐天宇,原名天愚。1901年2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宁远县官桥乡薪池糖村。1921年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在上学期间结识了邓中夏、何孟雄等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成为李大纠组织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的积极追随者。1922年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他出任因支部书记。1923年3月8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4年1月,乐天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冬,乐天宇只身弃赴延安,参加抗日救国斗争。

南泥湾是如何被发现的

乐天字到达延安后,组织上安排他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作。中共中央提出了号召边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后。乐天宇于1940年6月,组成6人的考察团,从延安出发,途经甘泉、志丹等15个县,东自固临、西至曲子、南至淳耀、西北到志丹,考察了九源、洛南、华池、分水岭、南桥山、关中、曲西等6个林区,于7月底返回延安。他不仅了解了南泥湾、槐树庄、金盆湾一带的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并收集重要植物标本2000余件,写出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报告》。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边区森林资源和可垦荒地的情况,提出了开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的建议。报告还对陕甘宁边区“五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农业环境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边区森林改善边区农业气候的观点。认为:一是北面大沙漠的干燥寒冷气候的影响,二是西边甘肃台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三是南面桥山平台地的小高原气候的影响。还有我国东部沿海的海风吹入内地,第一步为河南大平原的大陆性气候所吸收,第二步为太行山、吕梁山所阻隔。南面向北来的重湿度的空气,第一步为秦岭、太白山、终南山阻隔,第二步为协山台地所吸收。这样,在边区境内,便成为外部恶劣气候影响的焦点......也就是说,这一带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所幸的是有千万平方是的森林,与各方面的恶劣气候进行着抗争,从而改善了边区的气候。乐天宇经过考察发现,在较大的林区内,便有优美的农业环境,气候变动小,农作物长势必好,他从多方面论述,保护好这千万平方里宝贵的森林,充分发挥它的调节气候的作用,是边区农业发展的关键。

李富春看后在《报告》上批注:“凡关心边区的人们不可不看……凡注意边区建设事业的人们不可不依据的材料。”不久,朱德总司令派邓洁会见乐天宇,专门了解南泥湾详细情况,并要他分别向毛泽东和朱德当面汇报。汇报中,乐天宇提出开垦南泥湾的建议,并三次陪同朱德总司令视察南泥湾。最后,朱德同志决心调120师359旅进驻南泥湾,一面垦荒种粮,一面进行军训。

南泥湾是如何被发现的

就这样,沉睡百年的南泥湾被发现了,被利用起来了。359旅因在南泥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而声名大振。朱德因曾经几次到南泥湾去进行实地调查,被人们误认为南泥湾是他发现的,而南泥湾真正的发现者却被人们所淡忘。

后来,乐天宇在开垦南泥湾,发放耕牛、农具和植棉贷款、改良作物品种、指导植棉、种稻、扑灭牛瘟、防治谷子螟虫以及发展养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选自《烽火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