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昏庸到什么地步?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汉族政权,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康熙晚年昏庸到什么地步?


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晚年昏庸到什么地步?


康熙晚年倦勤,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一百一十二人。康熙说"朕反复思之,终夜不寐,若将伊等审问,获罪之人甚多矣"。最后只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则勒限赔款。

晚年的康熙到底昏庸到什么地步?

关于康熙晚年的昏庸,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康熙曾两次废立太子,导致了九龙夺嫡,兄弟相残的惨状。

大清自建立到顺治入关以来,就没有在老皇帝生前立太子的说法。这就导致了每次新老皇位交替的时候,都会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

康熙晚年昏庸到什么地步?


康熙帝在皇后生下胤礽后,就把胤礽给立为了太子。

但是,由于康熙皇帝在位的时间太长了,这就导致了胤礽和康熙之间的矛盾频发。为此,康熙还两次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

太子废除,康熙又没有立刻宣布另立新的太子。这就导致了康熙其它儿子对太子之位的窥视。

晚年的康熙到底昏庸到什么地步?

再加上康熙的儿子中,有九个都是比较优秀的人选,他们都觉得自己可能会是太子的候选人。

这就导致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水火不容的局势。然后到了康熙去世,雍正登基,他就开始对自己的兄弟痛下杀手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骨肉相残的现状,都是和康熙的犹豫不决,废除太子有关。

康熙晚年昏庸到什么地步?


到了雍正当了皇帝后,他就开始想了办法,解决了这种骨肉相残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