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最恐懼什麼,作為父母你瞭解嗎?

老左心理工作室


要回答這個問題,父母需瞭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

這個階段,孩子性激素水平及自我意識都出現質的發展,情緒變化快,能量滿滿,創造力強,自控力卻有待完善;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成為生命的主人。

而恐懼這種情緒,來自曾經的對其內在需求和價值的否定性經歷。

兩相對照,就清晰了:孩子青春期的恐懼感,通常來自:情緒的壓抑、想法無法表達或不被認可、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受損,遇事無法做主等。

至於其中之最,同每個孩子曾經在哪方面受挫的經歷有關。


心啟航系統思維課程


青春期的孩子最恐懼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16歲讀高一的孩子正好在身邊,我隨口問了一句:

“兒子,頭條有一個問題,爸爸想問問你,你剛剛經歷了青春期,青春期你最恐懼的是什麼?”

兒子抬頭看了我,很認真地說:“我沒什麼可恐懼的吧。”

“兒子,再想想,不著急回答我。”

兒子若有所思地說:“ 可能會有迷茫吧,爸,誰的青春不折騰呢!”

我抓住兒子的話題:“那個時候,你們都迷茫什麼?”

“比如很在乎自己的成績,為未來擔心;還有,就是人際關係,渴望在同學中被認可;其實,每個人的困惑都不一樣,就看當時遇到了什麼事。”兒子一臉認真地回答著。

“剛才,爸爸聽你說,誰的青春不折騰,你當時也感覺自己是在折騰嗎?”我反問兒子。

“爸爸,你忘了,我也折騰過,當時我和班主任對著幹,還被停過三個月課呢!回到學校的第一次考試,才230分。”兒子說到這,情緒有點激動。

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兒子被停課的三個月中,我和他媽媽對他的陪伴。

“爸爸,現在想想,主要是那個時候,我太有個性了,也不能全怪我們劉老師。”劉老師是當時兒子的班主任。

兒子接著說:“都過去了,要不是您和媽媽的支持和理解,說不定我現在還是叛逆期呢。”

“爸,你說我是不是很有經歷,那麼小,該經歷的都經歷了,離中考還有三個月回到學校,居然逆襲了。”兒子說這話的時候有點得意,並且笑了。

這裡,有必要解釋下,兒子離中考還有三個月時候回到學校,第一次考試230分,接著280分、350分,最後以中考480分的成績上的高中。

“兒子,你覺得當時爸、媽對你最大的支持是什麼?”我回到主題。

“不拋棄,不放棄,不嘮叨,不指責,還有不焦慮。”兒子一串排比。

“還有嗎?”我問。

“再有,就是對我的理解和信任!”兒子說完這話,我們都笑了。


黃國勝幸福宣講


針對這個問題,我採訪了幾個學生,每個人給的答案都不一樣:有的害怕考不好,有的害怕被別人否定,還有的害怕與集體脫節,也有的害怕自己控制不住的壞脾氣,害怕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等等。

青春期的孩子們最恐懼的無外乎是幾個方面。

一、關於自我認知方面的恐懼。

面對青春期的變化,孩子本身對自己也感到驚異和害怕,尤其是情緒上的起伏不定,搞不清楚自己這樣的壞情緒因何而來。

記得有一次,兒子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突然情緒爆發,嚎啕大哭,把我和他爸爸都嚇了一大跳。過了好一會兒,孩子才控制住了情緒,慢慢走到我面前說:“媽媽,我這是怎麼了?我控制不了自己。”

二、對與他人關係的恐懼。

很多孩子害怕被別人孤立,害怕別人否定自己的觀點和能力,害怕自己與集體脫節。所以有些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刷手機,就是想看看同學們、朋友們都在幹什麼。別人玩的遊戲談的話題,自己生怕參與不進去。

有些孩子非常害怕當眾出醜,例如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回答不上來,老師和同學們的目光像聚光燈一樣,讓自己無處遁形。這種挫敗感和尷尬都來源於孩子害怕別人對自己的否定。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害怕孤獨的,有些孩子特別愛刷存在感,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引起同齡人的注意,也證明自己沒有被同伴排擠在外。



三、對考試以及未來的恐懼。

今天放學的時候,我聽到兩個孩子的談話。其中一個孩子說:“我真怕中考哪兒也考不上,到時候我該怎麼辦呢?”另一個則說:“別說中考了,這次期末考試我都非常擔心!”

因為成績,孩子承受著來自於老師和家長給的壓力,也引發對未來的擔憂。每次到考試前後,很多孩子會變得焦慮,內心忐忑不安。



作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首先要做孩子心裡垃圾的回收站。很多家長喜歡嘮叨,喜歡宣洩自己的情緒,喜歡指責孩子,這相當於把自己的壞情緒轉嫁到了孩子的身上。非常因容易引起孩子的壓力過大,內心焦慮、煩躁。不妨試著多傾聽一下,讓孩子每天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傾訴出來,就像把心底的垃圾傾倒出來一樣。對孩子的恐懼心理,我們要學會適時的引導,幫助孩子排解。
  • 多給孩子一些自信和肯定。自卑的孩子往往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從小就一直被父母否定,那麼在他的內心深處,就會伴隨著深深的自卑。例如有的父母經常說自己的孩子多麼醜,那麼這個孩子在與人交往方面就會存在著障礙,覺得自己不如他人,情感敏感而脆弱。
  • 鼓勵孩子有自己的小圈子,尊重孩子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乎同齡人對自己的認可,沒有朋友的孩子是孤獨的,這種孤獨經常和抑鬱作伴。所以鼓勵孩子去交朋友,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有自己的小交友圈,有自己談得來的朋友。我們要做的不是橫加干涉,只是正確引導。



總結:青春期的孩子很像一隻刺蝟,外表堅硬並且帶刺,但是卻有著極其敏感而脆弱的內心,經常會感到恐懼、彷徨、迷茫,害怕被孤立,被拋棄,被否定。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應該做孩子心理上的堅強後盾,同時也要培養孩子具有強大的內心,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軒老師談教育


青春期——孩子一生最難的坎



12——18歲,孩子都會進入青春期,由於心理的發展速度跟不上生理的發展,再加上學業繁重,在這個階段,很多孩子眼前一片迷茫,內心深處充滿恐懼。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怕什麼呢?恐懼什麼呢

一、父母感情不和

父母感情不和有很多表現:為了一件小事兒就大吵大鬧,誰也不讓誰;夫妻之間一方過於強勢,壓迫對方的家庭地位;夫妻之間冷暴力,藐視對方,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夫妻離婚,讓孩子父愛母愛殘缺。

表面上看這些都是夫妻之間的事兒,當事雙雙認為與孩子沒關係,但青春期的孩子在這樣折騰的家庭中感知到的是對家庭的恐懼!對愛的恐懼!這種恐懼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二、媽媽的嘮叨

做媽媽的大部分都有這個體會,兒時的孩子像個跟屁蟲,一會兒不見就嗷嗷叫;到了小學與媽媽仍然特別親切;但到了初中以後親子關係好像是陽春三月轉寒冬臘月!

青春期的孩子怕媽媽嘮叨,更反感媽媽的嘮叨,因為媽媽的嘮叨是在忽視孩子的成人感!

三、爸爸的愛的暴力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總是逼迫孩子越來越優秀,不能容忍孩子的缺點與懈怠。

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事事均嚴格要求,鼓勵少,批評多、指責多、比較多,甚至有動手現象。這些愛的暴力使得孩子傷失自信,恐懼前途未卜。

四、別人的不認可

青春期的孩子最在意別人的感覺,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讚美、鼓勵!

家長不認可——傷失自信

老師的不認可——會產生厭學情緒

同學的不認可——關係緊張,難以合群

五、同學的孤立

青春期的孩子,反叛家長與老師正常,但如果在同學中沒有朋友,甚至被孤立,會讓孩子產生孤獨感、無助感、被拋棄感!就像被狼群鼓勵的小狼一樣,可憐巴巴!

六、前途的迷茫

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也會有很多不由自主的多愁善感。

學習成績不理想——學業上迷茫

同學關係緊張——友情迷茫

不知道知己未來能幹啥——行動沒開始呢,心理上就迷茫!

總之,孩子的青春期,名字好聽但實際上危險,家長、老師、社會需要積極配合,努力幫助孩子度過危險期!

那麼,怎樣幫孩子度過一生的最難的坎,克服這些恐懼心理呢?

一、家長應該做的

夫妻之間搞好夫妻關係,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

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多鼓勵!多讚美!

不把期望壓在孩子身上幫你實現,不把面子與孩子的學業掛鉤。

做爸爸多參與孩子的生活,陪伴是真正的愛!

二、老師應該做的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認可、鼓勵,咱們做老師的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也要頓讚美、多鼓勵,不以成績論英雄,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怎樣自我克服恐懼心理呢?

一、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二、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三、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明確目標,為興趣而學習


天地之間孩子王


青春期的孩子會變得很敏感、多疑、情緒波動很大,他們一方面需要父母的幫助,一方面又拒絕父母的幫助。

他會在你面前表現他的煩惱,甚至他會說給你聽,但是他又不允許你說話,甚至會粗暴地讓你閉嘴。你也會發現以前那個乖孩子不見了,你也會很詫異他為什麼會變化這麼大,所以,你和青春期的孩子之間的裂痕才越來越寬。

如果對於未來,孩子們充滿恐懼,他們必定會用最輕鬆的辦法來處理問題,可是,這些簡單的方法都是沒有用處的。

我們越是對孩子施加命令、告誡、批評,他們就越感覺到迷茫;我們越是推他們向前,他們就越是匆匆後退。

以這些行為都是沒有意義的,有時候甚至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為孩子們提供適當的鼓勵,我們不能只是安靜地等待他們自己努力奮鬥,因為青春期中他們往往是悲觀而怯懦的。

所以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就需要真的瞭解他們,幫助他們更好的過度和成長。


小小思維家


家長朋友們:

你們真的懂自己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嗎?你們知道他們最恐懼什麼?

如果你們不懂這些,那還怎麼更好的陪伴孩子度過青春迷茫區呢?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最恐懼什麼呢?

第一、學習方面的超負荷壓力

現在的孩子都不輕鬆,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好到了中學階段,學習壓力就更大。這種壓力來自於方方面面,除了學校老師方面的壓力以外,更重要的還有家長方面的壓力。除了要完成學校內的學習任務以外,還得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補課。考試壓力,升學壓力,成績壓力,名次壓力,無時無刻不在敲擊著青春期孩子的心靈。學習壓力成了青春期孩子壓力之中的核心壓力,也是青春期孩子最為恐懼害怕和煩躁的事情。適當的壓力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但過度的壓力卻是有害的。

第二、生活方面的煩躁煩憂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自我存在感也在不斷的增加,他們想獨立,想自由,想擺脫各種控制,時常會感覺到無端的煩憂,煩躁,焦慮。他們想與人訴說,又怕與人訴說;想與人分享又怕與人分享。他們會越來越疏遠父母,越來越拒絕交流,喜歡獨處發呆,喜歡把小心思藏在心裡。生活中一點小小的坎坷挫折,往往會被他們無限的放大,有很多孩子甚至都邁不過去生活中這些小挫折和小困難的坎,從而產生一些極端的行為。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溝通和疏導,最需要的是真情陪伴和交流。

第三、人際關係的無端緊張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把人際關係弄緊張。因為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規律和規則。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的青春期孩子,往往會以個人為圓心,以個人為核心,去建立自己的人際交往。往往會表現出自私霸道的一面,也會表現出不接受不容納他人的情況。人際關係緊張,也是青春期孩子最恐懼的一個方面。他們既渴望交朋友,但又害怕交朋友。即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又不願意被別人冷落和疏遠。所以常常處在矛盾之中。

第四、自由與限制無休爭鬥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獨立,渴望擺脫學校、教師,以及家長對他的各種限制和束縛。但在現實之中,他們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接受這樣的限制和束縛,於是常常在自由與限制之間進行無休止的鬥爭。他們討厭這種限制,反感這種限制,甚至是痛恨這種限制,所以,這種限制也是他們內心最恐懼的一個方面。

第五、迷茫無助,沒有明晰的目標和願景

迷茫無助是青春期孩子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徵。他們不知道自己這樣玩命的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到底是什麼?所以,他們一直都處在迷茫中,一直都處在糾結和無助的心理狀態上。這讓他們變得非常煩惱,非常煩躁,這也是他們內心恐懼的一個方面。

知道了解這些後,作為家長是不是得根據青春孩子的心理特點來改進自己的家教方式呢?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和有效的溝通。

作為家長,應當完全能夠掌握和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和心理,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實施有效的教育引導和幫助輔助。

陪伴青春期的孩子是一門科學,這需要家長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不斷的改進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才能真正幫助青春期孩子走出迷茫區和危險區。


教育探微


首先說一下,我不是父母。但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覺得我應該對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為一個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心智漸漸成熟。帶著對於未來生活的憧憬,他們渴望從不停管教,嘮叨的父母身邊逃離(這裡的逃離不是指獨自生活,而是指在人格上獨立,不再無論何事都聽從父母的指教。)但是父母出於對孩子的不放心,甚至於控制慾會不自覺的去打擊孩子的獨立性。我覺得這就是孩子在青春期孩子最恐懼的,也是父母最頭疼的。

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父母確認為孩子還小。這就會產生我們平時所說的逆反期。在逆反期的孩子令父母頭疼不已。父母管教的越嚴,孩子反抗的就越激烈。所以父母在這段時期,最好不要去刻意的壓迫孩子獨立性。孩子們正在形成自己的人格和三觀,父母應該去積極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三觀,這才是對於他們一生都有益的事。


嘉言易行


記得破洞牛仔褲剛剛流行的時候,很多男生穿著招搖過市,家長們看不過眼,好好的褲子,幹嘛非得弄破呢,常常訓斥他們:穿得這叫什麼玩意兒?

一個男生跟朋友躲在牆角抽菸,被自己老爸碰見了,老爸怒氣衝衝地衝過去,一個耳光打在男生臉上:“兔崽子,揹著我不學好是吧?!!”男生在朋友戲謔的目光下,被老爸拽走了...

一個女生和男生互有好感,被老師發現苗頭後,告訴了家長,家長大發雷霆,沒收手機,禁止他們繼續來往...

青春期的孩子最恐懼什麼,作為父母你瞭解嗎?

一、粗暴的管教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三觀,對這個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們會按照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做出一些不被家長看好的行為。

例如:早戀、抽菸、沉迷遊戲等等。

而家長在處理這類情況時,往往不知所措,常常用截斷式的暴力手段,企圖改變孩子,卻把孩子推向更遠的方向。

孩子們對這樣的管教方式非常不滿,他說:“我為什麼要聽你的,你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和獨立性,在這樣針鋒相對的管教方式下,孩子只會跟家長對著幹。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藺秀雲說:“雖然在即時的管教中,打可能是有效的,但長期來看,它造成了孩子情緒和行為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孩子長大了之後,他向內攻擊的話,就容易出現抑鬱問題,向外攻擊的話,就是打別人殺別人的問題。”

二、不被父母理解

很多家長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變了,以前雖然也調皮搗蛋,但還算聽話的小孩,怎麼突然就大變樣。回到家就躲在自己的小屋裡不知道倒騰什麼,家長喊三五遍沒有回應,什麼事情都不跟家長商量。

問孩子,孩子就一句話:“說了你也不懂。”

其實孩子想表達的意思是,說了,你們也只會責備我,說我不務正業,為什麼還要跟你們說?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身體迅速發育,精神世界也日漸豐富,他們對自己對世界有很多的困惑,這些困惑亟待有人理解並解答。

而父母卻經常因為忙碌或者沒耐心,打斷孩子的疑問,讓他們別整天沒事想些有的沒的。時間久了,孩子在父母那裡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理解,就會向外通過各種行為尋找答案,而對父母則關閉的那扇想要傾訴的心門。

去年,一篇名為《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12年春節不歸,拉黑父母6年》的新聞刷爆互聯網。新聞中的主人公從小成績非常好,被北大最好的專業之一生物專業錄取,本科畢業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然而,他在控訴父母的長文中,多次提到自己與家庭決裂的原因是父母“替自己做一切決定”、“向父母求助從未得到支持”、“總以大原則要求自己,卻忽略了自己的想法”。此言論引起網絡上不少網友的廣泛“共鳴”。

三、父母的嘮叨

其實,小孩子現在都不喜歡家長嘮叨。就像我8歲的兒子,如果因為一件事我多重複兩遍,就會聽到他說:“媽媽,我知道了,能不能別再說了?!”

這個時候,我也覺得很尷尬,雖然我盡力不去嘮叨,但是作為母親,總是本能的想叮囑到位,生怕孩子哪一點沒注意,吃了虧。

事實上,有用的話說一遍就夠了,沒用的話說一百遍都不管用。

之前看過一則小故事,馬克.吐溫聽牧師慈善演講,一開始聽著很好很激動,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在講,他煩了,心想就捐一部分吧;又過十幾分鍾,牧師還沒講完,馬克.吐溫生氣了,決定不捐了;最後,終於等牧師講完,他不僅沒捐,還生氣地從募捐盤子裡偷走了2元。

馬克.吐溫的這個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百科

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本來說的話挺有道理,重複的多了,就沒人喜歡聽了。

四、被同學孤立或欺負

除了來源於家庭教育方式帶給孩子的壓力之外,孩子還承受的人際關係帶給他們的影響。有些孩子比較善於交朋友,這方面的壓力就小一些。而有些孩子則容易陷入被同學孤立和欺負的境地,而家長和老師經常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前段時間,上海某中學14歲初二學生自殺事件,背後原因令人唏噓。他來自農村,父母離異,在上海市郊住著臨時搭建的窩棚,跟著種菜的爺爺相依為命。其貧困的境遇成為城市人嘲笑和看不起他的原因。他們或許不會受到身體霸凌,卻時時刻刻經受著精神欺凌。

自卑,被人孤立,無法融入身邊的環境,是每一個孩子的噩夢。

五、被老師放棄

老師是孩子們人生中的重要他人,對孩子的評價和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由於現下的教育體制,成績仍然是衡量一個學生“好”與"壞"的標尺。

成績好的孩子,用成績來獲得在老師那裡的存在感。而成績差的孩子,則通過惡作劇、搞怪、不聽話來獲得老師的關注。

這往往是個惡性循環,在老師眼裡這樣的孩子不僅成績差,紀律也差,難以管教,老師就會放任自流,對孩子來說,也無異於是一種冷暴力。

瞭解了孩子們最恐懼的事,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家長又該做些什麼呢?

一、平視孩子

從孩子呱呱落地,我們教他學會坐、學會爬、學會走、學會跑、學會說話,我們已經習慣了俯視孩子。在我們心中,很多事孩子還做不了,需要我們的幫助。怕孩子吃虧、怕孩子浪費時間、怕孩子不知道怎麼學習,怕這怕那,不由自主的把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下,想要張開的大一些再大一些,替孩子遮擋風雨。有時候,我們忘記了,孩子不是溫室裡的花朵,他們總要接受風雨的吹打,才能開出最美麗的花。

平視孩子,不是視線上的平視,而是心理上的平視。真正把孩子當成思想和行動獨立的個體,不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和善、民主的跟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即便孩子的有些想法在我們看來是幼稚的,那也是他們成長的階段。無傷大雅的想法,我們不妨支持。有點危險的行為,也要溫和的跟孩子討論,讓他們意識到事情的風險。

二、支持孩子

孩子最希望獲得的是父母的支持,即便是最調皮搗蛋的孩子,也希望獲得父母的關愛,希望父母看到他們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而不是隻針對他當下行為的不斷責備與呵斥。

有一位性格潑辣的女孩小艾,愛打抱不平。她們班有個男生總愛欺負女生,有一次,她看不下去了,抄起凳子向那個男生砸去,結果把老師的三角板打折了。老師把小艾媽媽叫到了學校,讓家長賠償。小艾媽媽沒有急於責備小艾,而是詳細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知道原因後,媽媽當場表態,賠償是應該的,哪怕多賠幾個也行。但孩子這種見義勇為的精神和幫助弱者的行為,值得肯定。

三、聽見孩子

學校是個小社會,孩子們在學校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性格開朗的孩子會跟家長彙報,內向的孩子往往自己悶著,不跟任何人訴說。

家長們應該多觀察孩子每天的情緒和身體狀態,看看孩子是否突然情緒低落,或者身上帶傷。

引導孩子說出在學校一天的見聞,不要急於對一星半點的信息作出判斷,而是要不斷地問問“還有其他的嗎?”

孩子如果能夠感受到家長的認真傾聽,會慢慢向父母敞開心扉,而父母可以在這些對話中,判斷孩子在學校的處境是否順利,是否需要自己的幫助。

青春期只是一個人必經的階段,不代表永遠。在這個階段,孩子們需要的不是父母的不斷否定和教育,而是父母的理解與支持。

如果十幾歲的孩子能夠在一種支持的氛圍中完成自己個性化的過程,他們到二十幾歲的時候,便更可能迴歸家庭的價值觀。

而他們如果遇到的不尊重的評判、懲罰和控制越多,就越可能卡在個性化的過程中,就越不可能迴歸家庭的價值觀

——《正面管教》

我是@素人遠兮,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兒童成長問題。


素人遠兮


我覺得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最恐懼的就是父母過多的干涉他們的事情,這個時候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會像小時候什麼都聽你的。他們有自己的同學,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也些想法和事情不想和父母說,因為他們覺得說了父母肯定是不支持,是反對。青春期的孩子還怕父母否定他們,不認可他們,因為一次考試不好就不停的嘮叨,全用成績來評判他們的好壞。其實作為家長有個良好的心態很重要,我們可以多讀一些有關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書籍,正確的引導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信任你,願意和你分享他的喜怒哀樂。


孩子自律說


別控制,更別忽視


▋好的親子關係,要學會保持距離

在家庭養育中,愛能給人安全感,但包裹得嚴絲合縫的愛卻會讓人窒息。

前段時間,臺灣女星狄鶯的兒子孫安佐因揚言恐攻在美國被捕的消息被大肆報道,與此同時,她早年在電視臺說的“育兒經”也被挖了出來。

比如吃飯,她會嚴格掌控兒子的飯量,兒子必須按照她的要求進食,一個月要養胖5公斤。如果孩子吃不下飯,她會用7個小時的時間盯著兒子吃飯。

這種控制慾也延伸到了孩子的交友上:媒體曾報道過,狄鶯因兒子去朋友家做客吃的是稀飯,就勒令兒子下次不要再去。

至於學習成績,她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80分以上,不然就會打孩子。作為一個媽媽,狄鶯根本無法接受孩子有一點點“失敗”。

她還說,在兒子小學畢業之前,不允許他單獨出門——連去門口的便利店都不行,18歲之後才可以獨自出去旅行、玩手機等。


像狄鶯這種沒有邊界的母愛,簡直令人窒息。她從來沒有把兒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只是把自己的需求、態度和觀念硬塞到了兒子的生活中。

這樣的親子關係,不可能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如此密不透風的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慢性謀殺:把孩子的生命力扼殺掉,讓他只會(只能)完全依靠媽媽。

龍應臺在《目送》中說過: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不必追”三個字道出了邊界的真諦。父母再關愛孩子,也要學會分清楚與孩子的邊界,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尊重並且接納孩子有自己的選擇,不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情感孤兒”


從前,我認為父母忽視孩子的情感是粗心大意,實在算不得事。

後來,學習了心理學,開始明白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懲罰不是打罵,而是視而不見。

最近了解到,長期被情感忽視是一種創傷經歷,輕則引發認知和情感困擾,重則造成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等精神類疾病,甚至可能引發自殺。

情感忽視已成為父母不可忽視的事情。我們所說的情感忽視,是指在相處的過程中,一方沒有給另一方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

新時代的父母應該如何養育孩子

如今物質極度豐富,合格父母的標準已不僅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而是培養心理充盈、富足的孩子,不再為社會製造“情感孤兒”。

理解孩子的需要。作為父母需要重新調整以往的認知,意識到情感對於孩子大腦結構、情感發展和人格形成的影響。只有情感被滿足過的孩子,才有可能成長為一個有活力、有溫度、有理想且情感飽滿的人。

給予孩子更多陪伴。父母在場,對孩子來說極為重要,這讓他們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是重要的,自己是被愛的。既然選擇做父母,就需要讓渡一部分自己的空間給孩子,創造屬於你們特有的親子時光。

關注孩子的感受。父母應擴展視線範圍,對孩子的感受保持敏感,比如,孩子放學時,如果不是很開心,跟他聊聊在學校遇到了什麼;當孩子養的小動物死掉了,去安慰他,而不是嘲笑;孩子被小朋友排擠時,抱起她,給她理解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