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九回,發生在鐵籠山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姜維、司馬昭和郭淮。故事梗概如下: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在姜維斬殺徐質的同時,夏侯霸又將徐質的部下悉數殲滅。姜維命手下將士換上曹軍軍服,打著曹軍的旗號,前往司馬昭的營寨。守衛營寨的曹軍以為是徐質所部得勝而回,打開寨門。北伐大軍進入營寨後,立即發動進攻,司馬昭大驚,慌忙上馬逃出,途中遭到廖化的追殺,慌亂之間逃到了鐵籠山上。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等司馬昭來到山頭才發現,山上的泉水僅夠一百多人飲用,而部下將士多達六千餘人,下山的道路又被北伐大軍封住。危難時刻,山上泉水的出水量突然大增,取之不竭。就這樣,司馬昭手下將士的飲水困難意外地得到解決。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得知司馬昭被困鐵籠山,郭淮打算出兵援救,陳泰卻認為這樣做必將令南安落入姜維之手。陳泰建議,應該先向羌兵提出詐降,將羌兵殲滅後再解司馬昭之圍。這一計策被郭淮採納。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陳泰率領五千兵馬來到羌兵營寨詐降。羌王迷當不明真相,輕易相信了陳泰的詐降,並與俄何燒戈與陳泰一起偷襲郭淮營寨,結果俄何燒戈被殺,大部分羌兵都變成了郭淮的俘虜。隨後,郭淮與陳泰一起殺入羌軍營寨,活捉了迷當。經過一番勸導後,迷當答應隨郭淮一起解鐵籠山之圍。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此後,迷當讓曹軍混在自己的軍隊中前往姜維營寨,並迅速在營寨前發動攻勢。北伐大軍將士猝不及防,傷亡慘重。姜維倉皇而逃,郭淮緊追不捨,姜維一箭射中郭淮面門。郭淮翻身落馬,姜維因此逃脫,全軍被迫退回漢中,此次的北伐之戰也宣告結束。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小說中描述的此次北伐之戰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不過,這只是姜維為了配合東吳太傅諸葛恪的北伐而展開的牽制性作戰。故此,戰爭的規模並不大。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小說中提到的司馬昭被困鐵籠山的故事情節,並非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相關傳記記載,姜維的此次北伐開始後不久,司馬師便將司馬昭調到了西北戰場,擔任徵西將軍一職,負責指揮西北戰事。不過,司馬昭一直駐紮在長安,並未親臨前線,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的鐵籠山被困之事。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小說中的這段司馬昭被困鐵籠山及脫險的過程與第一百零三回司馬懿被困上方谷口非常相似。作者為何會在作品中設計了兩個雷同的情節呢?原因很簡單,都是為了預示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姜維,都無法改變北伐徒勞無功的事實。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在小說當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那便是姜維在大敗期間射殺了曹魏將領郭淮。這是不是歷史的真實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據《三國志•郭淮傳》載,郭淮的死亡時間是在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也就是此次北伐之戰的兩年後。為什麼作者要讓原本病逝的郭淮死在姜維的箭下呢?這與歷史上郭淮的經歷有著極大的關聯。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按照《三國志》相關傳記記載,郭淮是曹魏將領中對蜀漢對抗時間最少的將領。自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開始,郭淮開始出現在西北戰場,直到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郭淮病逝為止,郭淮在西北戰場的時間長達四十年之久。

此人鎮守西北四十年,三次擊敗諸葛亮,成為姜維的剋星

在郭淮紮根西北的這四十年間,他與劉備、諸葛亮、姜維都有過較量。其中,他曾經在街亭之戰、北原之戰、陽隧之戰中三次擊敗諸葛亮,又多次擊退姜維的入侵,不僅是曹魏的一代悍將,同時還是諸葛亮和姜維的剋星。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