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溫和通脹就對經濟有利


並不是溫和通脹就對經濟有利

即使是溫和的通脹(每年CPI漲3%)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是一種“掠奪”,有些人把通貨膨脹稱之為“鑄幣稅”並不為過。通貨膨脹使得貨幣購買力越來越低,財富只能向國家和少數富人手中匯聚。現在廣大民眾希望看到的是物價的長期穩定,而絕不是溫和的通脹。可能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通貨膨脹被認為是在“掠奪”窮人呢?首先,物價上漲,對富人的生活影響不大,他們照樣過樣高質量的生活,而且富人們往往揹負一身的債務,通脹來了正好是能夠稀釋掉自己的債務。不過通脹來了,窮人工資卻沒有上漲,除了生活質量下降外,還要繼續過節衣縮食的生活。再者,如果通貨膨脹真的來臨,窮人只能把錢存銀行,或者購買理財產品,也沒有實質性對抗通脹的能力。而富人往往依靠他們所掌握的人脈和信息去投資。曾經有一位老闆告訴我,他拿出來1000萬,投資了5個項目,每個項目投入200萬資金,當然其中會有一些項目投資失敗。但是如果有二至三個項目成功就可以賺到大錢了。富人可以投資風險項目較大的領域,因為富人輸得起。窮人投資渠道有限,應對通脹能力也很差。

並不是溫和通脹就對經濟有利


再次,對於通貨膨脹,富人階層並不害怕,因為他們本來就揹負著大量的銀行貸款。通脹來臨之時,富人最先從銀行貸出資金,購買他所需要的商品,這個時候通脹還沒有真正起來。而等到窮人拿到工資要去消費之時,通貨膨脹已經基本完成,窮人也只能是默默接受。所以,貨幣超發最先拿到貸款的是富人,富人可以用於投資或消費,此時物價並沒有起來,而真正到了窮人手上有錢時,往往通脹已經漲了很高了。最後,通脹使窮人抵禦風險能力削弱了。窮人好不容易賺了10萬元錢,準備以備家庭不時之需,如果每年以3%的通脹水平貨幣貶值速度,10年後,手裡的10萬元只剩下現在7萬元的購買力,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通脹無疑是一種掠奪。這意味著窮人辛苦工作,想給自己家庭留點保障都很難。而富人只需要到處借錢投資炒作,只要房價漲了,富人就輕鬆跑贏了通脹。長此以往,誰還願意辛苦勞作,大家都去投機炒作在所難免。

為什麼說通脹在掠奪窮人的財富?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窮人存點錢不容易,往往是為了應對不時之需時用的,通脹來臨,存的那點錢的購買力下滑,窮人抗風險能力受到影響。二是,窮人抵禦通脹的能力不強。富人面對通脹也無所謂,但窮人面對通脹生活質量會下降。三是,富人可以從銀行提前貸到資金,可以提前投資和用於消費,而等到窮人拿到現金之時,物價早已上漲,購買力早被侵蝕了。所以,並不是溫和通脹就對經濟有利,相對穩定的物價走勢才更有利於經濟發展。


並不是溫和通脹就對經濟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