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朝人會如此評價海瑞:“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

清ai小叄


對於海瑞這位神人,黃仁宇評價他為“古怪的模範官僚。海瑞是忠臣,又是孝子”。他自號剛峰,不畏強權,剛正阿直,集中表現在他終身堅守的“忠”和“孝”。



盡忠如螻蟻,最經典的必須是他的那道《治安疏》。值得注意的是,海瑞上這道疏的第一句話就是“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這可是六部職官的最低一級,這時是徐階當內閣首輔,他對勸諫嘉靖皇帝可沒一點主動,反而天天上青詞,希望皇帝一心沉迷修道,哪怕大興土木建道觀也在所不惜。內閣首輔尚且如此,天下事又如何輪到一個小小的海瑞來說三道四?



但海瑞不這麼認為,他當淳安知縣敢對胡宗憲的兒子不客氣,一點不給嚴嵩的黨羽鄢懋卿面子,靠的就是他打心底裡對皇帝的忠心,因此他在奏摺裡說“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直言進諫是做忠臣的天職,因此人人皆不敢痛陳時弊,那他海瑞就要萬死不辭。

其實通過上書攻擊皇帝,博取直名的大臣,嘉靖見得多了,海瑞在奏摺裡說他“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氣的嘉靖雷霆震怒,當即就要把海瑞抓起來。但海瑞早有準備,連棺材都買好了,他本就想一死來喚醒嘉靖心底裡比肩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夢,嘉靖聽聞後也嘆息,他並不想做紂王。

當年秋,嘉靖病逝,臨終前也未交待海瑞如何處理,這是給兒孫大赦天下,俘獲人望的絕佳機會。而海瑞在獄中得知皇帝去世,竟悲痛大哭,簡直比嘉靖的子孫都要傷心,是因為他自小喪父,儒家思想教育他將君王當作君父般忠誠,這也是他後來在隆慶、萬曆兩度出仕,即便遇到千難萬阻、家貧人病,都在所不辭,這樣的忠心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盡孝似禽獸,海瑞的孝道和盡忠相比,同樣苛刻,但他也當作教條一樣執行,連李贄都說他“與果木鬥春,則花不如,與果木鬥秋,則實不如”。



不過首先得解釋一個謠傳,關於海瑞故意餓死女兒,明代戲曲家何良俊的《何氏語林》有記載,但這件事絕對是假的。《何氏語林》是明代著名的史事性筆記,自稱仿劉義慶《世說新語》之體,“餘懼後世典籍漸亡,舊聞放失,苟或泥此,所遺實多。故披覽群籍,隨事疏記,不得盡如《世說》”。簡單來說就是標題黨,以達到標新立異吸引人的效果,在《明史》《明實錄》等正史中都沒提過。



但海瑞家教嚴倒是真的,海母靠祖傳幾口薄田辛苦將海瑞養大,母親堅毅的性格深深烙印在海瑞心裡,海母從小教其儒家經典的《孝經》《尚書》《中庸》,並且“有戲謔,必嚴詞誨之”。這造成海瑞極其極其自律,“言詞有板眼”,而他對母親也是特別尊奉,不僅做官也時時帶著海母以親自奉養,而且他還極度清廉,死守官俸,但為了給海母祝壽,還是擠出銀兩買了兩斤肉,這連胡宗憲都當成談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海瑞對其母親的孝在對妻子的態度上就尤為明顯,他先後有過潘氏、許氏、王氏三任正房妻子,還有韓氏、邱氏兩房小妾,就海瑞的家財而言,如此頻繁的更換妻子,只有兩種原因,一是海瑞的性格讓人難以忍受,二就是婆媳不和。而這兩者都與海母對海瑞的影響有關。潘氏無子嗣、許氏生兩女,她們因何被休難下定論,但還是能看出共同點。這可以視作海瑞對孝道禽獸般的堅守。



朱元璋說“未聞不孝而能忠者也”,海瑞忠孝兩全,但他的人生在那個混濁的時代過的尤為苦澀,官員當其瘟神,百姓奉其青天,但無論哪一條,都沒讓海瑞過的好受些。他用苛求於己的忠孝,成為了楷模,但沒能喚醒逐漸沉淪的世俗,隨著他的逝去,大明再無可迴天的清白之人。


春秋正義


海瑞是一個大無畏的清官,說到他不得不說到一個女人,他的母親。海瑞的一切,永垂歷史的清名,一身不容玷汙的正氣,讓人詬病的婚姻觀,都是他的母親給予她的。同是一手將兒子養大成人的寡母,孟母會改變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而海母則是以打罵的形式給海瑞劃定一個忠孝的圈,將他強行從周圍的環境之中隔離出來。

海瑞是一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絕對的清官形象,為了大明,他連皇帝都敢罵。他死時一點財產都沒有留下,還要靠人接濟舉辦葬禮,海清天的存在簡直是對大明官員最大的恥笑。而人無完人,海母的教育讓海瑞的“忠”“孝”都走上了極端。

海母將忠孝二字作為人生教條,時時提醒著海瑞。然海瑞的忠並不等同於如今我們所認識的公民責任,孝也並非是簡單的報答和贍養父母,海瑞骨子裡對這兩個字的理解就是無條件的臣服。

有人要問,海瑞不是敢罵皇帝的嗎?他不是敢直言嘉靖“家家淨無財可用”?海瑞在罵嘉靖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棺材,他認定自己肯定離死不遠了。沒想到他熬了一年,倒先把皇帝給熬死了。當時牢中的獄卒請他喝酒,告訴他這並未斷魂酒,海大人馬上就要熬出頭了。但是海瑞卻因為嘉靖的死悲痛萬分,將喝下去的酒全部吐了出來,罵自己在國喪期間竟然喝酒。第二天他在牢中披麻戴孝哭天喊地,對帝王真乃一片螻蟻之心。

而對於他的母親,海瑞更是連反駁的話都不敢說一句。海瑞對於母親是一種畸形的依賴,海母對兒子的霸佔欲也是十分強烈,即使海瑞後來娶妻,海母依舊叫兒子和她一起睡。海瑞娶了三任妻子,納過兩房小妾,都沒有給家裡留下一個男丁。坊間甚至傳聞海瑞因為五歲的女兒隨便吃了家僕給的零食,將女兒關禁閉活活餓死。

海瑞有沒有將女兒餓死至今找不到正史佐證,但是海瑞確實有個女兒,因為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長大,後來嫁人之後極其懦弱,最後被丈夫打死在家中。我們在電視劇之中看到的海母還是比較正面的形象,而歷史上的海母曾經逼海瑞休了前兩任兒媳,三兒媳無故暴斃,一小妾因屈辱而自殺身亡。

從海瑞的女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海瑞和海母之間畸形的服從關係,這樣的男人放在今天一定是被網友們罵到脫一層皮的渣男,就連在禮教嚴苛的明朝,百姓和官員們都覺得他做得有些過。海瑞的孝比忠更加可怕,海瑞之忠尚且歸於正途,他的清正堪稱楷模。而他的孝是完全是背離一個正常人的道德、情感和人性的,可以說是他母親殘害他的妻妾的幫兇。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海瑞這樣的人,只能當一個道德標杆豎起來讓人尊敬,但是敬完了之後,卻還是會選擇疏遠他。

對於所謂的“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這個評價,究竟對不對呢?

先說一說海瑞的“盡忠”。

他對明朝忠不忠呢?當然忠,他一生為官,一心只想著能夠輔佐皇帝重振朱家江山,是一個頗為純粹的忠臣。

但也正因為他的忠,讓皇帝不敢用他。

嘉靖皇帝為國事操了幾年心,弄出了一個“嘉靖中興”的景象之後,便開始沉迷於修道,海瑞為了罵醒嘉靖,特上《治安疏》。

他怎麼罵嘉靖的?他罵嘉靖“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為了修道修得花光了所有的錢,為此不斷地增加徭役賦稅,肆意盤剝百姓,弄得民不聊生,然後抓住“嘉靖”這個年號,罵了句更狠的:“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皇帝呀,難道你用這個年號就是為了讓家家戶戶乾乾淨淨,沒有一分一毫可用?

嘉靖看完奏疏之後,頓時氣炸了,將奏疏往地上一扔,呼斥道:“來人,快去給朕抓了海瑞這廝,莫讓他逃了!”

聽到他的話,站在旁邊的太監黃錦忍不住說:“皇上,海瑞這廝素有痴名,他知道上疏定然會忤逆皇上而被處死,所以上疏前便已經讓人買好了棺材,和家中妻兒老小告別,也遣散了僕從,他根本沒想過要逃。”

嘉靖聽完這才放棄了殺海瑞的想法,只能無奈地感嘆:“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

後來,嘉靖病重時又覺得被海瑞罵了,心中愈發覺得不爽,所以將海瑞逮捕入獄。

當時,嘉靖駕崩之後,提牢主事收到了消息,也知道海瑞肯定會被釋放起復,所以拿著好酒好菜去巴結海瑞。

海瑞不知情,只以為是最後一餐,所以使勁地吃,吃到了一半,這個主事卻偷偷湊在他耳邊說:“海大人呀,皇上已經駕崩了,你很快便可以出去了,到時候必定能夠得到新帝的重用!”

海瑞一聽,愣住了,問主事是不是真的,主事說確實是真的,海瑞頓時傷心得哭了起來,哭暈了過去,醒來又繼續哭。

這樣的海瑞,誰能說他不忠?

但是,他太剛正不阿了,這一點從他自號“剛峰”也能夠看出一二,為了自己心中的忠義,他誰都敢罵,也誰都敢得罪。

他被任命為應天巡撫之後,受他管轄的地方屬吏一個個嚇得自己辭職。

他為了幫百姓追回被地方豪強侵奪的田地,即便是徐階,他也沒給一點面子,徐階是誰?曾經的內閣首輔呀!但是沒用,他還是要辦徐家。

張居正主政之時,也是對海瑞敬而遠之,不敢用海瑞。

所以,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海瑞空有一身清廉剛正之名,卻沒有一個人敢用他,只是將他捧得高高的。

這或許就是海瑞被評為“盡忠如螻蟻”的原因,雖然一生忠於明朝,但是卻只能被捧成一個道德標杆,對明朝只能起到如同螻蟻一般的作用,左右不了朝局。

再說一說海瑞的“盡孝”。

海瑞的父親早逝,是他的母親一手撫養他成人,他對母親孝不孝順呢?他作為一個被世人肯定的道德標杆,對母親當然也很孝順。

這麼說吧,海瑞的性格和人品就是在海母嚴厲的教育之下形成的,所以對於忠、孝二字,他一點也不含糊。

但是,海瑞太剛正,太清廉了,明朝官員的工資可是出了名的低,所以不像別人一樣貪汙的話,他想靠那點死工資,養活一家人,可不容易。

所以,他對母親的盡孝行為也會讓人感到驚奇。

胡宗憲曾經屢屢對人說起海瑞一事:“我昨日聽說,海瑞海縣令為了給他母親祝壽,卻只買了兩斤肉。”

這事在胡宗憲看來太驚世駭俗了,海瑞再怎麼說也是一縣父母官,給母親過壽竟然只買兩斤肉?這到底是窮,還是摳門?

海瑞當然是窮呀,他死了之後,僉都御史王汲用看到他家中用具破破爛爛,哭著找人湊錢給他辦喪事。

海瑞的女兒只因為吃了一個餅,便被他“勒令”餓死,這得有多窮,才窮得吃不起一個餅呀!

可是這麼窮的海瑞,卻為了給母親過壽,慷慨地買了兩斤肉,是不是很孝順?

海瑞的第一任夫人因為和海母關係不睦,他絕對地站在自己母親這一邊,毫不猶豫、也毫不留情地休了她。

這或許就是海瑞被評為“盡孝似禽獸”的原因了,為了給母親盡孝,不憚於成為一個極端對待自己的夫人、兒女的“禽獸”。


流浪的侯爵


歷史讀多了,會發現有些事情以訛傳訛久了,哪怕再離奇,大家也會相信,所謂“三人成虎”,絕非虛言。

我要替海瑞鳴幾句不平,海瑞的性格大家都知道,特別剛直,又特別迂腐較真,他這樣的人放到官場上,很容易得罪人。

↑海瑞其實是很簡單的人物,複雜的是人心

官場上的人自然要報復他,怎麼報復?抓他貪汙受賄,包養小三,生活腐敗?明顯抓不到小辮子的嘛,那就只能想辦法弄壞他的名聲,從“道德高地”向他開炮,把他的形象,人格打入萬眾咒罵的境地。

偏偏海瑞的性格和言行裡,存在很多不近人情的地方,比如海瑞的家庭生活:

海瑞父親早亡,從小是寡母謝氏帶大,母子感情深厚,直到34歲的年紀,還和母親同居一室,海瑞夫妻之間常有衝突,婆媳矛盾也比較多,這都是比較可信的歷史記錄,但海瑞家庭生活記錄下來的很少,其死後,野史中關於他家庭生活的記載卻如雨後春筍,多如牛毛,不但常被人拿來說道,而且記載特別詳細,宛如親見。

那麼,這些野史中的內容,造謠成分有多少,以及,更關鍵的是,有多少內容是海瑞的敵人炮製出來的呢?

也就是說,你得看是誰提供的史料!

↑《萬曆野獲編》,一本如此厚的野史

明代萬曆年間文學獎沈德符曾寫過一本《萬曆野獲編》,裡面記載了一個名叫房寰的御史,這個御史專門和海瑞過不去,曾經上疏攻擊海瑞“居家九娶而易其妻”,“已耋而妻方艾”,房寰說海瑞在花甲之年納了兩位美妾,以至於引起妻妾爭寵,其中有兩人同一天自縊身亡。

這還沒完,房寰又說到,海瑞先後將長房潘氏,二房許氏休棄,逐出家門。

還有,海瑞的兒子海中行死的不明不白,以及,一直到現在都廣為流傳的——海瑞的女兒因為吃小童送的餅,受到海瑞譴責,結果這女娃絕食七日後活活餓死。

這些描述太生動了,讓人過目不忘。

房寰是何許人也,著名作家鄢烈山曾經寫過一篇《房寰的邏輯》,讓人看過之後大呼痛快!

海瑞73歲那年,他的下屬,南京都察院的提學御史房寰上疏彈劾海瑞,這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彼時的海瑞雖然早已經是花瓶閒差,但他作為道德模範,在全國擁有崇高威望和巨量的粉絲群,房寰上疏之後,立即被鋪天蓋地的口水淹沒。

你房寰不是去揭海瑞的老底嗎?好啊,那麼海瑞粉絲們就去揭房寰的老底,大家紛紛開始人肉房寰及其親屬。

果然,房寰攻擊海瑞的私德頗有點捕風捉影,但房寰自己的屁股可就極其不乾淨了——他兒子房應鬥在江南各地借遊覽為名廣收賄賂;他的親家翁嚴範“大通關節,賄濫滔天”。士子將他家的豪華比作終遭火焚的“阿房宮”,老百姓把“此‘房’出賣”的揭帖貼在他家的牆壁上。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海瑞粉絲護主心切,雖然查證出了許多證據確鑿的事情,但有些事情也存在過度誇大。

那麼,房寰他拿什麼理由攻擊海瑞呢?有三條:

一是“貶損主威”,即攻擊最高領袖;二是“損辱國體”,即損害國家形象;三是“攘臂疾呼而攻孔孟”,即向國家確立的至高無上的思想權威挑戰。

說實話,房寰腦子不怎麼好使,第一條,海瑞確實給嘉靖上過那封著名的《治安疏》,把嘉靖罵了個狗血淋頭,但天底下並沒有人認為那是攻擊最高領袖,而是凸顯海瑞正直敢言,為國謀事的精神,房寰要是藉此做文章,應該把攻擊點放在海瑞藉著攻擊最高領袖,想達成自己名垂青史的私人野心,攻擊海瑞虛偽,故意炮製大新聞炒作自己,明顯會更有效果。

第二條,損害國家形象,這就是純粹搞笑了,眾所周知,海瑞奉行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他的所作所為如果說是損害國家形象,那意思就是太祖皇帝也在損害國家形象了?這個攻擊點完全無效。

第三條,說實話,正是這一條讓房寰被打入萬劫不復之地——海瑞如果在攻擊孔孟倫理和綱常,那麼你房寰呢?你一個大貪官,代表了孔孟?去維護孔孟?底氣何在,自信何在啊!!

後來房寰傳三代後再無子嗣,很多批評者都說這是報應,可見人們對房寰的憤恨之心。

所以說,類似“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這樣的評價,我們首先得看看,想想是誰提出來的。攻擊海瑞的私德,當然可以,但如果攻擊者比如房寰這樣的,自己的私德就很不講究,反而去攻擊對方的私德,那還是洗洗睡算了。

總而言之,房寰說的這些海瑞的八卦,小編是表示嚴重存疑的,而且正史上沒有對海瑞逼死女兒的事情加以記載,其來源全是野史,偏偏野史的描述極為生動,更讓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怕不是沈德符等人腦洞大開的歷史發明吧?

看來三四百年前攻擊他人的方法和現在幾乎如出一轍,先從私德入手,道德上打倒對手,細看微博上那些明星之間的離婚,撕逼大戰,都能看出這樣的手法。

但是要注意,你攻擊別人私德的時候,也要做好自己被人人肉,挖掘你私德的準備。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可惜,房寰們卻不知道這樣簡單的道理。


我見青史多嫵媚


明朝人這樣評價海瑞,有失公允!

我想說的是:

第一,當時社會情景使然,海瑞是清官能吏,效忠皇上,可以說是願效犬馬之勞!在封建時候這種想法,作為一個讀書人,儒家文化流水線教育出來的基層官員,是很正常的,三綱五常約束他控制他!忠孝不能兩全,盡忠用的時間經歷多了,自然就沒有更多時間精力去盡孝!說他是禽獸有點誇張了!

第二,海瑞的性格使然!性格至剛,不會變通,對其母親極其孝順,對其妻女則視若無物,絲毫不放在眼中心裡,女兒吃不好,妻子純粹勞動工具,想當個生育工具都不得。沒有人情味,沒有男人擔當!

第三,不公正評價使然。海瑞調到中央後,被稱為海青天,老百姓喜歡他,誰不喜歡他呢,當時的達官貴人貪官汙吏,這些人是有話語權的,編史記錄,可信度高,他們害怕厭惡海瑞,能說海瑞好嗎?他們說出的話,老百姓覺得是真的,就這麼形成了對海瑞的評價。你說能中肯嗎?

所以對這個評價,我的觀點是,有道理但是有失偏頗,不夠公允!

你說呢?


敏學訥言


用人話翻譯過來就是當官效忠皇帝就像公蟻一樣只知道辛勤的工作,從來不問為什麼,把皇帝的旨意不折不扣的完成,把為官作為的原則不折不扣的堅持下去;說到盡孝,就是孝順起父母來不管不顧,認死理,會把孝道文化唯命是從發揮到極致,就像禽獸一樣沒有自己的思想。(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兩句話說白了不是什麼好話,反而更似罵人的話,事實也的確如此,海瑞不畏權貴,不依附權貴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汙,寧願罷官也不願意玷汙自己的“羽毛”,這樣的清官不管是古今還是中外,的確都很難找出幾個。

但明人對於海瑞的評價並沒有因為海瑞一絲不苟的嚴肅而相應的提升,反而給自己的招來了“螻蟻”、“禽獸”的汙名,何以如此?大概還是與海瑞生活的時代背景相關,這兩句話說的很深很準,基本上反映了海瑞一生兩個方面的態度和作為。


海瑞做官,可以做到風清氣正,能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連老百姓的一針一線都不碰,同時不允許別人碰,也就是說下屬的行為也被嚴厲控制,最後海瑞發現自己就剩個孤家寡人了,熟悉古代管制的應該知道縣衙裡面當差辦事的都是非財政供養人員,身份地位低下,沒有工資,就靠著藏汙納垢補貼家用呢,不讓把黑手伸向老百姓,吃什麼喝什麼,最後大家索性罷工。

當然,海瑞是清官,就是把大家都餓死,他也不可能想著還是應該讓大家多少拿點的事情,這是對下,對上海瑞也是耿直不阿,認準的事情誰說都不好使,有官員下來視察,一般按照慣例,地方官要孝敬一筆的,海瑞不,還把人家當成假官,暴打一頓,海瑞的機智,可見一斑。

再說到孝,海瑞的孝主要就在於對母命的唯命是從,海瑞的嫁娶都是他老媽說了算,娶誰是他媽看好的,休誰也是他媽看好的,海瑞是一個聽媽媽話的人,基本上母親說的,海瑞都能不折不扣完成,因此也就有了“禽獸”的說法了!


歷史三日談


螻蟻,禽獸,在現在看來,是極具侮辱性的名詞,而明超人對海瑞的評價就是“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如此評價,是否有貶低海瑞的意思?說是貶低,有。但更多的,確實誇讚。



說起明朝的清官,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也莫過於海瑞,然後,清官海瑞卻得不到史家的認可,換句話說,史家不否認海瑞,但卻也不認為海瑞是一個值得稱頌的人物,這是為何?因為海瑞的為人處世,太過極端,正如句評價一般,盡忠如螻蟻,說的就是海瑞,就像是一隻螻蟻一般為國家盡忠,眾所周知,螞蟻是一種極其團結的昆蟲,或許以螻蟻比喻海瑞略有不妥,但卻也是對海瑞最好的認可。而盡忠似禽獸,同樣是在誇讚海瑞,禽獸之名雖然不好聽,但虎毒不食子,禽獸最本質的同樣也是親情,很多時候,人尚且做不到的事情,禽獸卻能做得很好,正如盡孝這件事,以禽獸比喻海瑞雖然不好聽,但也是對海瑞孝心的認可。算是一種誇讚。



儘管這兩個比喻同樣是在誇讚海瑞,但這種比喻確實極端,但其實之所以會用這種比喻形容海瑞,與海瑞極端的性格也不無關係。

海瑞就像是一個媽寶男一般,自幼父親早逝,海瑞的童年活在了母親的陰影中,母親對海瑞的要求極高,或許這是一種好事,養成了海瑞堅韌的性格,但這也讓海瑞變得偏執,極端。

盡忠方面,做一個清官真的好嗎?就像是為人處世,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對錯,但在海瑞的世界中,世界由黑白兩部分組成,正是因為母親嚴苛的教導,在海瑞的心裡,世界只有這兩種顏色,非正即負,對於君王而言,海瑞這樣的清官是榜樣,可以應用於制裁貪官,但也僅此而已,君主對海瑞的認可也僅此而已,但也足夠海瑞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遠,以至於,海瑞被多次閒置,甚至一生難以步入高層。史家對其的評價也是如此,雖清廉,卻無用。

在盡孝方面,海瑞更是如此,未婚時已經對母親百般照顧,寡母養子不易,海瑞生母更是如此,但在娶妻生女以後,海瑞更是偏執,為了照顧母親,海瑞甚至不與妻子同住,而是夜宿母親屋中,為了照顧母親,海瑞更是不惜休妻虐女,這樣的價值觀,或許足夠孝,但卻不值得提倡。

海瑞在母親的教育下越發極端,雖然極端在了忠義與孝上,但卻也不值得大力提倡,用極端的比喻來誇讚海瑞,也是一種獨特的手法。


魏青衣


海瑞歷來是口口相傳的大忠臣,但他的一封諫書間接氣死了嘉靖皇帝,幾十歲的人還和母親睡在一起,所以後來也有人認為他在忠孝兩方面都存在瑕疵,也就有了“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的說法。

在1566年二月,時任戶部雲南司主事的海瑞和家人做了告別,還備下了一口棺材,然後給嘉獎皇帝上了一道《治安疏》,就是這道奏疏,把嘉靖皇帝氣的半死還留下了病根,再加上常年服用重金屬超標的“仙丹”,當年末就一命嗚呼了。

臨死前,嘉靖還對海瑞憤恨不已,對身邊人說:我的確有不檢點的地方,要不然怎麼能讓海瑞如此羞辱呢? 這封奏疏的大概內容就是罵皇帝。

奏疏開篇還是保持了一定地剋制,說了幾句嘉靖皇帝的好話,無非是天資聰穎,具有成為聖君的潛力之類的溢美之詞,還肯定了嘉靖皇帝繼位之初的一些作為,認為嘉靖皇帝開局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隨後,海瑞就徹底放飛了自我,把皇帝罵了個狗血噴頭。首先說皇帝一心修道,追求長生不老,這是十分扯淡的事,因為修道而多年不上朝更是昏君的做法,正因為修道,導致了吏治腐敗朝局混亂,也才有了嚴嵩父子的權傾朝野危害天下。再加上修道是要花錢的,天下百姓的民脂民膏都讓你用來修仙了,你根本不是個稱職的皇帝。

他直言不諱地問皇帝,修仙修了一輩子,真修成了什麼結果?

他還對皇帝的迷信思想提出了批判。嘉靖皇帝連續有幾個兒子夭折了,更離奇的是都是在他去看過之後才死掉的,這讓嘉靖皇帝相信了術士的說法:王不見王。意思就是如果他再去看兒子,不是兒子死就是他駕崩。從此嘉靖除非到了萬不得已,根本不和兒子相見。海瑞認為嘉靖皇帝這是沒有人倫的做法,根本不配做天下的表率。同時他還建議皇帝,有修仙的時間還不如多和嬪妃們造人,這樣就可以讓皇室開枝散葉。


奏疏中最惡毒的一句話是諷刺嘉靖皇帝的年號,所謂“嘉靖”,真是搞的天下百姓家家都乾乾淨淨啊!("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據說這封奏疏送到皇帝面前時,正修仙的嘉靖看完之後直接跳起來說:快把他抓起來,千萬別讓他跑了!可見皇帝當時的憤怒。 皇帝旁邊的宦官早就知道海瑞的德性,也知道他上奏疏的經過,向皇帝彙報說:這個二愣子是買了棺材後才上奏疏的,嘉靖皇帝生了半天悶氣,估計眼看要腦出血了!但畢竟海瑞說的都是真話,嘉靖皇帝也知道自己乾的那些蠢事,最後只能把奏疏留中(不做反應)處理。

不過雖然如此,嘉靖皇帝這口氣憋的那是相當難受啊,當年秋天就生病了,在召集大臣商議後事的時候說:我這身子骨不爭氣啊,不然怎麼會讓海瑞如此羞辱呢? 嘉靖越想越生氣,又不願承擔殺忠臣言官的名聲,乾脆將海瑞關進監獄懲罰一番。最後直到嘉靖去世後,海瑞才被放出來。

年初海瑞上奏疏罵皇帝,秋天皇帝重病冬天駕崩。從整個過程看,很難說嘉靖是駕崩和海瑞沒關係,起碼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後來有人說他“盡忠如螻蟻”,是有幾分道理的,但我們不能不佩服海瑞的膽量,也不得不承認他看問題的深度,這是一位忠臣、直臣。

再說說海瑞“盡孝似禽獸”的事。

海瑞才四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母親謝氏性格剛強之極,獨自撫養海瑞長大,對他的教育也及其嚴格,以致於童年的海瑞已經十分成熟,身上完全看不到平常孩子的童真。海瑞對他的母親也孝順到了極點,在處理家庭內部矛盾的時候,毫無原則地聽從母親的命令。

他曾有三位夫人,第一任夫人和第二任夫人都被他先後休掉了,因為海瑞的母親認為她們沒有生男孩,是海家的罪人。而海瑞的第三任夫人離奇暴斃,海瑞說是生病而死,但有的人認為是婆媳矛盾爆發後,他的夫人自盡了。在這之前,海瑞的一個小妾也自殺了,外人猜測是同樣的原因。

更讓人詬病的是,海瑞在成年後還和母親住在一個房間裡,這讓人多了很多暗室之中的猜測,也就有了“盡孝似禽獸”的說法。

不過對於海瑞,我還是很尊重的。在皇帝比天大的年代裡,他有勇氣把嘉靖嗎個狗血噴頭,的確是忠心可嘉膽氣過人!


李飛叨


明朝人這樣評價海瑞,是因為海瑞過於極端,不論盡忠還是盡孝。可以用一句我們現在的段子來說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的意思是:忠君愛國如螻蟻一般匍匐於國家機器之前,將國家利益最大化;作為孝敬母親如禽獸一般,近乎於禽獸一樣出自於本能的孝敬。這句話用於比喻盡忠盡孝的堅定程度無人可比,事實上海瑞確實是將忠孝表現的淋漓盡致的一個人。然而,凡事過猶不及,須知水至清則無魚。

然而,是什麼促成海瑞近乎偏執的性格呢?為什麼史家對他的評論並不高呢?

偏執性格的養成

海瑞這種性格的養成以至於越行越遠,主要由於兩個原因,一個是自小的家庭教育對他無時無刻的洗腦,一個是帝王需要這麼一個標榜


  • 1.嚴母出孝子、忠臣

父親早逝,海瑞出身於單親家庭,寡母對他的期望很大,要求自然異常的高。自小開始,海瑞犯了一點錯誤,海瑞的母親就會對他進行嚴厲的處罰,讓他反思己過。因此海瑞是在他母親的陰影里長大的,在他生命中目之所及全是他的母親。


正是這樣的生長環境影響,海瑞與母親的感情異常深厚,以至於結婚之後還在母親房間過夜。為了孝敬母親,他甚至不惜休妻虐女,為世人所詬病,這一點仍然讓後世唏噓不已。“盡孝似禽獸”,不外如是。

海瑞的忠,也是寡母自幼教導的結果。歷史上,海瑞的母親沒有什麼文化,但是經常將海瑞父親的成就掛在嘴邊,以此來警醒海瑞。而向父親看齊,破落的官宦家庭就是要拼命讀書。


海瑞在母親的嚴厲督促下書讀的很好,也把書讀死了,世界在他眼裡就是黑白分明,太過於極端化了。以至於事事苛求自己,同樣也苛求他人,作為理想主義者眼裡容不得沙子。


  • 2.政治的需要

中國的封建社會,幾乎全部都是以武開國,文臣守國。為何?因為孔孟先賢早就制定了一套道德框架,十分利於維護國家的安危。


帝王需要榜樣,在貪官汙吏盛行的時候拿出來曬曬,敲打敲打某些人。


海瑞在明朝無疑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選,一方面只要是為了國家好,就能讓他肝腦塗地,指哪打哪,另一方面,這個榜樣豎立起來,可以告誡一些貪官、權臣,海瑞是帝王向下級傳輸的一個信號。而沒有什麼事情的時候,海瑞這種忠臣還可以為國家省糧食,閒置一旁就可以。

但是,一旦被重用,這種忠臣就會腦補,自己的德行堅守沒有錯,並且一路走到黑,從而得到史家“盡忠如螻蟻”的評價。


評價不高的原因

  • 1.清官作用有限

歷史上,當國家盛世的時候,縱使帝王雄才偉略,囊外安內厲害的一塌糊塗,為什麼卻還是會出現一些大貪官、大權臣呢?你又聽過,哪個盛世王朝,是靠標榜清官才國泰民安的呢?


就是因為貪官和權臣,只要在帝王的制衡範圍內,就會放任他們一些權力和慾望,他們同樣能帶給國家利益,幫助自己管理好一個諾大的國家機器。


清朝史上,乾隆是一個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然而,為什麼會出現和珅這麼一個大貪官呢?和珅雖然貪,乾隆知道但是仍然給他權利和財富,就是這個原因。

而清官呢?清官只適合約束極少部分人,大多數人都有人性的弱點,不給他利益和財富,當官一輩子圖什麼?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馬群會暴走的。


  • 2.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同僚對海瑞,是憎惡、害怕勝於尊敬和愛戴的。海瑞調升巡撫應天十府時,他的任命文告一公佈,應天十府有點頭臉的官宦便紛紛請求改調它處,有的甚至自動離職,寧肯丟掉烏紗帽,也不與他共事觸黴頭。


在巡撫應天十府時有所作為,但時間暫短,僅半年而已。除了疏通郡治的江河,“以工代賑”的成果外,餘事皆在他離任後就廢止了。脫離了官僚系統,沒有人幫他幹事,造訪一方都是難事,更遑論造福整個國家了。


試想一下,一個對自己都如此苛刻的官員,讓下屬怎麼辦?長官吃白米飯,下屬好意思山珍海味嗎?有的官員還要故意將衣服做的破舊,以迎合長官。這樣的風氣,下屬做事的動力從哪裡來呢?

海瑞忠君體國,孝敬父母。這樣的人正是朝廷需要立起來的標杆,然而海瑞在一條路上走到極端,只能孑然一身,對整個社會的造福不大。畢竟,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古影


首先應該分清幾個問題,

第一,當官的責任是造福一方百姓,而造福一方百姓的首要就是要想辦法讓老百姓吃飽穿暖吧。所以一個好官的標準是應該看他是否能提高當地百姓的生活質量;

第二,當官不貪汙受賄,是一個當官本分和義務,不是判斷一個當官的好壞的標準;

第三,一個人的當官的才能和他的品德是兩回事。

第三,一個眼裡只有道德沒有人情的人,骨子裡也就是個冷血無情的偽道德的偽君子;

海瑞當官的政績在明史上有著清楚的記載,算個廉吏,但不是個能吏。有句話叫“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就這一點海瑞就不算個好官吧。

打個比方吧:某地方一任長官,雖然道德上有一定瑕疵,但在他的治理下,一方百姓能吃飽穿暖,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加好。而另一個地方長官,雖然是個道德上的聖人,但是他治下的百姓,勉強混個溫飽,只能說餓不死,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大家都過得差不多的日子。其它的就不要想了。那麼,做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希望能在哪個長官的治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