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啥還手?”兒子被打還手後被叫家長,寶媽直接給老師一耳光

文|李莉育兒日記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孩子們好好的學習,開拓自己的人脈,同時去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可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習慣是不一樣的,在學校裡打打鬧鬧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雖然我們常會教導孩子不要打架,要和同學和睦相處,但也總會有一些熊孩子出現。

陶陶是鄰居家的孩子,平時在生活中是一個非常聽話和懂事的孩子,在學校不管什麼事情也都知道讓著同學,因此在學校的人緣還是不錯的。但前幾天,陶陶媽媽卻遇上了煩心事。

“你為啥還手?”兒子被打還手後被叫家長,寶媽直接給老師一耳光

就在前幾天,寶媽接到了學校老師的電話,說是陶陶在學校犯錯了,需要家長過去了解下情況。到了學校,寶媽看到陶陶的胳膊上被劃了一個大口子,眼看著血都要流下來了,便走上前摸著胳膊問陶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還沒等陶陶回答,老師就說,陶陶今天和同學打架了,雖然是受了傷,可他依然還是把別的同學給打了。等老師說完,陶陶又把事情描述了一遍,原來是因為別人先動手才導致他打了別人。寶媽二話沒說就給了老師一耳光,而老師下意識的便還手。

“你為啥還手?”兒子被打還手後被叫家長,寶媽直接給老師一耳光

還問,為什麼要打她,這下寶媽抬起頭,回了老師一句:“你為什麼還手?你都知道回過來,那別人打陶陶,還不能還手了?”不得不說寶媽這一做法太鋼了,但最後雖說寶媽為陶陶出了氣,可也不得為了這樣的尷尬而轉了學校。

當著孩子有這樣的做法還是太激了,對於孩子日後的發展也會有影響。

“你為啥還手?”兒子被打還手後被叫家長,寶媽直接給老師一耳光

其實孩子在學校裡受欺負,家長可以試試這幾種教育方式,或許更為合適:

1.平復孩子的心情

孩子在學校捱了欺負,心裡肯定是非常委屈的,對於他們講述的事實肯定是帶著情緒描述的,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做到的是先讓孩子把情緒平復好,這樣孩子才能客觀的描述事實,不會誤導家長做出錯誤的判斷。

2.認真地描述事實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作為家長一定要理智,要讓孩子講清楚事情的原因以及經過。在孩子描述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分析,主動找出問題所在,分出對錯,孩子在這件事情中有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從中正確的教育孩子。

“你為啥還手?”兒子被打還手後被叫家長,寶媽直接給老師一耳光

3.觀察孩子的表情

有的時候,孩子學校惹了事兒,在描述事情的時候,為了避免家長的批評,會把自己的錯誤有意地隱藏起來,只講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對自己不利的地方,只是微微一過。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學會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轉變,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及時和老師溝通

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無疑是最清楚的,所以不管孩子在學校受到了什麼樣的欺負,只要不造成很大的傷害,家長一定要記得找老師溝通原因,找出問題。要讓老及時的關注孩子們之間的問題,照看到每個孩子的成長。

“你為啥還手?”兒子被打還手後被叫家長,寶媽直接給老師一耳光

5.分析事情的全過程

孩子描述完打架的經過後,家長在這個時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自動過濾掉孩子假話的部分,保留孩子真話的部分。如果孩子受傷了,那就得單說了。一定要詢問班主任或者當時在場的老師說明理由。

結語:

其實不管怎麼樣,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家長首先要做到冷靜,不能意氣用事,否則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你為啥還手?”兒子被打還手後被叫家長,寶媽直接給老師一耳光

今日話題討論:您家孩子在學校惹事兒,您是怎麼應對的呢?歡迎分享。

——————————

關注【李莉育兒日記】,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