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2011年的美國電影《傳染病》在豆瓣上的評分並不高,才6.9。只是因為最近爆發了疫情,這部電影又被翻出來引發了一波圍觀。

在最高讚的短評裡這樣寫道: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沒有什麼能比恐慌擴散地更快

電影的推進大概是這樣:當貝斯出差後,回家忽然抽搐不止,暴病身亡,緊接著是其兒子去世,幾天內,相同病症的患者在世界各地大規模出現,一場新型且高致命的病毒在人群中蔓延。

而就當醫生衝在前線,四處調查病情,並且為之付出年輕生命的時候,一個出乎意外的聲音開始網絡上傳播:

我得了病,但我喝了連翹,我沒事了。連翹可以治療新型病毒。(與雙黃連的故事何其相似)

發聲的是一位叫阿倫的自由記者(freelance),他拿著水杯,對著電腦前的攝像頭如是說。

次日,各個藥店的連翹被一搶而空,排起長隊的人們為一包連翹大打出手。

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市民在藥房搶購連翹

為了控制這種局面,CDC(美國亞特蘭大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與阿倫進行了一次電視對話。

CDC發言人呼籲民眾保持冷靜,表示醫療機構也研究過連翹,但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連翹能治療傳染病。

但是阿倫的措辭,看起來似乎比官方更加“有道理”。面對恐慌的大眾,他鎮定自若地說道:疾控中心和世衛組織隱瞞病毒真相。

他說,世衛組織與醫療公司是一夥的,他們不願意承認連翹可以治病,是因為他們不希望民眾知道這個事實,否則他們就無法從中獲利。

這種“背後有利益”的言論是不是特別熟悉?

但事實上,我們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利益相隨。

往小了說,是個人、企業的利益;往大了說,是國家、人類的利益。試想,沒有利益和好處,人們做事的動力又在哪裡?

而陰謀論則巧妙地將這一普世價值套用進“陰謀公式”,這一點幾乎能讓因深陷焦慮而失去判斷力的人直接掉入陷阱。

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一個最顯著的例子是,陰謀論中,美國911不是因為飛機撞擊而引發的災難,而是美國人自己埋的炸藥,因為他們想為打伊拉克、挖人家的石油找個藉口。

還有一個例子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西方陰謀論普遍認為只要是中國人做的事情就一定有問題,一旦中國強大便會對世界帶來威脅。這種論調至今存在,導致海外華人、中國企業常常被無端排斥。

早在2018年8月底,澳大利亞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中國華為參與其國家5G建設。華為澳大利亞董事會主席John Lord卻一語道破:“這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中國企業。”

另一方面,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常常不懷好意,甚至直接扭曲報道。繼丹麥《日德蘭郵報》將五星紅旗篡改辱華後,德國《明鏡週刊》封面圖上直接寫成病毒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以此讓不明就裡的人群感到恐慌。

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再回到電影中。

電影的結局比較積極,阻擋病情蔓延的疫苗成功研製出來了,加班加點地生產並運往各地。

可是,當全人類都把疫苗當作救命草的時候,阿倫卻在網上對著自己的千萬粉絲喊話,告訴他們不要去打疫苗,說疫苗沒有經過正常程序生產,打完會有後遺症

同樣,疫苗陰謀論不只是存在於電影中。

1998年,一位英國腸胃病專家在《柳葉刀》上發表過一篇論文,說疫苗可能導致兒童患上自閉症。儘管2004年《柳葉刀》判定這篇論文存在虛假描述,並將其撤銷。

但是,這番操作卻反而被廣大陰謀論愛好者視作“故意隱瞞真相”

大量家庭開始拒絕為自己的孩子注射疫苗,美國俄勒岡州不得不考慮推出3063號法案——未按要求接種的兒童將不被允許進入幼兒園和學校。但這一提議引發了眾多對此深信不疑的人的大規模遊行,導致法案不得不叫停。

拒絕疫苗的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跨入21世紀的第一年,已經在美國消失的麻疹重燃。到2019年,感染麻疹的人群已經超過千人。

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感染麻疹的兒童在測量體溫

2013年,西非爆發埃博拉病毒,世衛組織派人前去救援,併為當地易感人群注射抗病毒藥品。與此同時,不少人堅信所謂的藥品是美國傳播埃博拉、製造混亂的陰謀。

在陰謀論的煽動下,當地叛亂組織不僅襲擊醫療隊,甚至殺害國際醫生,讓救援工作舉步維艱。

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所以,你可以看出,陰謀論者往往分兩步走。

第一步,他們說這件事是背後有利益集團指使操作。

大多數人的認知直接而當然:資本的本能就是賺錢,“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固定思維造就了陰謀論邁向成功的階梯。

第二步他們會這樣說:官方做的事情,會對你的身體有害。

注意,不是針對別的,而是身體。他們會毫不客氣地拿你最親愛的家人做靶子,告訴你,對你的孩子有害,對你的父母有害,激發你最大的憤怒。

2019年5月底,澳大利亞爆發反“5G”遊行,從墨爾本到悉尼,“100倍輻射,100倍傷害”是民眾抗議的主要理由。

同樣,國內也有類似的例子,曾經某小區住戶堅信基站會輻射致癌,拉出了一道橫幅。

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還有一些特別反智的陰謀論更是令人感到可笑。

眾所周知,在晴朗的天空中,如果有飛機飛過,發動機的高溫噴氣與高空低壓低溫的環境相遇,會迅速結晶成冰。冰晶會在飛機劃過的航線上留下一條漂亮的 “凝結尾”。 如果大氣比較潮溼,這條尾巴能停留較長的時間。

但通過陰謀論的搭建,這條尾巴被解釋為:故意釋放的人體有害物,目的是控制人口。

可見,即使是最清楚不過的道理,陰謀論也能輕易地使用“利益集團”+“傷害健康”的連環套,將一些人騙到發瘋。

陰謀論為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傳播?

如同此次新冠病毒疫情面前,網上湧動出各種論調:美國人釋放的、研究所合成的、針對老年人的、封城晚是故意的……實際上,若任何一種論調站穩腳跟,帶來的都將是比疫情更可怕的、更為激烈的混亂。

那麼,陰謀論為什麼總是如此有市場?

也許是因為我們看到過罪惡與腐敗,對權威充滿質疑。

也許是因為這個世界發生過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讓我們寧可信其有。

也許是因為,沒有根據的胡亂猜測更加饒有“趣味”,刺激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讓人感到興奮。

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陰謀論背後的主導也往往另有目的。

陰謀論者一直嘗試在人群中播下不信任的種子,將人們從正確的科學觀價值觀上帶離,迷惑人們的思想,破壞社會秩序,並悄無聲息地暗中收割利益。

猶如電影臨近結局時,警察對阿倫說:

你通過你的粉絲效應,在這次傳染病中賺取了450萬美金,你會告訴大眾嗎?

阿倫露出了一個極度醜陋的笑容,他挑釁地望著警察,潛臺詞無非在說:

每次危機來臨時都有人從中搏利,我不過是其中之一。

(END)

關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