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班侯大師《亂環訣》詮說

楊班侯大師《亂環訣》詮說

太極大家楊班侯曾做“亂環訣”,它以陰陽學說為基礎,把動與靜內在有機的關係結合太極拳當中的實戰(或改成“技擊性”與“實用性”相對)、實用性進行了系統闡釋,深刻揭示了動與靜二者對立統一關係。

個人認為以此訣解動靜最為合適。


《亂環訣》

亂環術法最難通, 上下隨合妙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內, 四兩千斤著法成。

手腳齊進橫豎找, 掌中亂環落不空。

欲知環中法何在, 發落點對即成功。

在太極拳的諸般口訣當中,此訣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太極拳“環與中”、“動與靜”、“內與外”內在的那種真切的含義和關係。

首先,所謂“亂環”——亂者,無規律也;環者,圈也。再進一步看,所有拳術,如果說哪門哪派有著對“亂”的追求,那麼,此“亂”必非己亂,而是“示敵之亂”或曰“以亂示敵”;而舉凡是圈、是環,則其必有“中心”,無有中心何以成環?而有中心之物我們通常謂之有“(一)定”,有“定”則必不會“亂”,因此,僅從字面上看,亂環的本字就包含著對立統一。其具體意指,乃是以己方身心之定示亂於敵,使敵為“無的之矢”,己方可乘亂取之。

從技擊的角度來講,亂環的關鍵還在於求中、守中,因為,“環”存在的前提就在於有“中”,環之所以可以“亂”就在於它必須是多樣、變化的,但我們必須明確的是——“中”只有一個,“環”有無數,存“一中”方能安己,顯多環方可亂敵。

楊班侯大師《亂環訣》詮說

“中”只有一個,但圍繞著這個“中”可以有豎環、有橫環、有側環、有大環、有小環,這些環要在運動中交織在一起。但是,前面說過,亂環之亂是“敵亂己不亂”,“亂環”的難點即在於此,所以“亂環術法最難通”。

那麼,如何達到這“亂而不亂”的境界呢?就是亂環訣的第二句:“上下隨合妙無窮”。一上一下,此二者還是對立的,但此對立的二者還是要合——合者,一致也、“化一”也——也就是要合出個“一”來,在上、下這兩種對立的存在當中我們找到那個“一”、那個“合”,方可做到亂敵而不亂己,如能做到這一點,就會發現這個我們所追求的一致之“合”、我們所要堅守的這個“亂環之‘中’”,就是“靜”,“靜”為環心,但靜本身不出環,恰若圓必有圓心,但圓心(那個點)本身不是圓、也不會以任何方式等同於圓,即:陷敵者為環,而非中、而非靜。換句話說,守“靜”,則環不亂己,求動,環方可亂敵。因此,亂環之道即是“動靜”分合之道。

楊班侯大師《亂環訣》詮說

當然,從實際操作的角度,我們還必須明確一個問題:亂環訣裡的“上”、“下”指的究竟是什麼?如果“上”、“下”不明,我們何以求得“隨合”之妙?

上、下分為有形之上下和無形之上、下。有形之上下即是空間之上、下。從拳道修為的角度來看,空間之大,莫大過天地;空間之小莫小過四肢百骸。天地之上下即為“天上”與“地下”;人身之上下即為“頭頂”(上)與腳下。當然,對於後者,須知上下往往具有相對性,頭頂百會、足下的湧泉是上下,上肢和下肢亦是上下。具體到太極修為,設若肩為上,則胯為下;若肘為上,則膝為下。因此,在我們修為太極拳的過程當中,應該心悟天地之融通,體求上下之相隨。

楊班侯大師《亂環訣》詮說

但是,對內家拳的修為來說,更主要的是無形的上、下之分。對於無形的上與下,首先,說無形之物的上下之分我們首先要談“意”,而意的上下之分亦要“意會之”。當然,意會的上、下之“意”本身也是“意”,但此“意”是分上、下之意。“意”若能自覺上、下,其前提條件是意識的“自我意識”——意識首先要察覺到自身的存在,而意識若能察覺到自身的存在,那麼,“意識”會最先明確的一點就是“意”與“形”的區分。此區分隨不等同、但類似於心與身、靈與肉的區分。能完成這種區分,意才能完成初階段的上、下之分,即將自身置於上、將形置於其下;意識也只有完成這種區分,方可以“意”引“形”、方能“意”在“形”先。

在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太極拳論》上說“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動之分”,分什麼?首先就要分“意”、“形”——要分清“意”和“形”的不同,同時,又要明確“意”和“形”應有的位置。在此基礎之上,我們修為太極拳還要層層細分,這個“分”就要“動”,甚至,這個“分”就是在“動”,反過來說,那個“靜”就是“合”至於分:形上要分(上、下),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還要在“意”上細分。那麼對於“意”我們如何再行細分——細分“上”、“下”?以樁功為例:“上”“意”是什麼?也就是我們說的“頂要向上”的“懸提之意”;“下”“意” 是什麼?就是我們足下就有要“平松而落”之意。上有提意,下就要有落意,提之意和落之意,就是無形之“意”的“分”、就是無形之意的上下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