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基層當正職好還是到上一級當副職好?

用戶5949240737416


那得看有沒有實權,縣委常委或者副縣長怎麼也比正科局長、鄉鎮書記好,但人大副主任、政協副主席就不一定。

01.基層正職協調事的本領可不是一般上級副職能比的。

就拿一個縣裡的單位來說,各個鄉鎮和縣直部門是正科級單位,縣四大班子、公安、法檢兩長才是處級職務。基層單位的正職就是縣直單位一把手、鄉鎮黨委書記,上級副職就是那些縣領導。基層單位的正職和副職比較,其實就是那些局長、書記和縣委、政府、人大、政協的副職相比。有些人感覺一個小小的正科幹部怎麼也比不上副處領導吧。

其實不然,要知道,正是這些小小的芝麻官構成了整個基層政權,上級所有的政策都得靠這些人去落實。一個縣的人社局長、財政局長等有實權的部門領導,他們的協調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到的。

02.上級副職也分有沒有實權,有的副職其實就是提前退居二線混個待遇。

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職務的晉升才是為官最大的追求,職務能不能得到提拔是衡量職業生涯有沒有成就最大的標準。所以,別看那些鄉鎮黨委書記、財政人社局長掌握著很多資源和權力,但為官久了也都想繼續晉升。如果有機會晉升縣委常委或者副縣長等實權副職的話,那自然最好不過。畢竟,這些縣領導都分管著好幾個部門,哪個部門的一把手不得聽從分管縣領導的指示安排。

除了這些縣領導以外,還有縣人大、縣政協的領導班子成員,雖然也是副處級領導職務,但其實也就是享受個待遇,縣裡開大會的時候能想起你來,平時真沒多少事。並且很多都是將近55歲的時候才提拔,然後一直幹到退休,可以比那些提前離崗退居二線的正科級領導多幹幾年。

03.對年輕人來說,上級副職肯定比下級正職更有前途。

我以前見過一個領導進步特別快,26歲就當了鄉長,29歲提拔鄉黨委書記,35歲的時候就已經歷了三個鄉鎮的黨政正職崗位,37歲的時候提拔縣政協副主席,40歲的時候轉任副縣長,42歲進縣委常委,現在又到了另外一個縣擔任常務副縣長,作為一個一步一步靠自己爬上來的幹部來說可謂進步特別快,將來肯定大有前途。也就是說,對於年輕人來說,肯定是職務越高越有發展前途。

04.結語

不過,對於縣以下基層幹部來說,正科就是天花板,如果有晉升副處的機會肯定要把握住啊,還考慮什麼好不好。


中省直遴選


我有親戚,鬱鬱寡歡,前不久住院了。我去看他,他告訴我實情,就是被明升暗降了,連個吃飯的機會都沒有了。原來這位親戚是分公司總經理,有奧迪專車,有秘書,吃飯喝酒簽單,逢年過節,家裡車水馬龍。後來單位提拔他當副主任,分管政策研究,就是掛起來了。他說,研究個毛線啊,每天連個來彙報的人都沒有,請吃飯喝酒的人都沒有,嘴裡都淡出鳥來了。你說這樣的提拔,跟發配有啥區別啊。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一定是因人而異的,關鍵看年齡和看發展。正常思維是,誰不願意提拔呢?從基層正職提拔到上一級副職,這是提拔重用啊。但是,提拔成虛職呢?明升暗降呢?尤其是年齡大的人,提拔半格掛起來,你還不如在基層當正職舒服。

所以,年輕人,一定要向上走,因為未來空間很大。年齡大的人,要求實惠、圖舒服。但是,往往人不由己吧,明升暗降,也不是你自己能決定的,往往是單位要求你這麼做的,你不走是不行的,就像我那位親戚,明知道明升暗降,但他只能服從。

年輕人不一樣啊,誰都擠破腦袋向上爬呢,只要有實職,一級比一級高啊。上一級的副職,照樣訓斥下一級的正職。集團公司副總訓斥分公司總經理跟訓孫子一樣,鄉鎮長見到縣委副書記還不是畢恭畢敬的。


職場火鍋


正職副職?主要看個人情況,按人力資源話說“執行力"。

哥跨五奔六了,想來有話語權。

我一同學,很好一哥們,畢業後我們吭哧吭哧當排長呢,人進機關當幹事了。那會兒,只知道進機關舒服,不用管兵,自然沒有直接責任,工資不少發,多滋潤。後來人一直幹事副職到退,挺好的。

另一哥們,性子綿,個性軟,當連長復員了,後來自學醫術,開診所掙錢嘩嘩的。真的,哥不善打逛語。

最後,哥本人,回想起來當正職那段時光是人生頂點,高光時刻。不吹牛,至今屬下見之仍恭稱“正義化身“,哥十分受用。走背點是圖舒服,進機關,從此人生走向沒落。好在哥知恥後勇,一舉突破司法高地,才有了今天的自由。

所以,哥推心一句,正職副職,全在自己適合,別搔情,別惰性。


浪子老乙老青有三枝槍


看到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使我不禁想起前十年我的一個老領導,他在縣政府直屬單位當主要領導,組織準備考核提拔到上級主管部門任副職,可以說既解決了政治待遇,也解決了工資福利待遇問題。可是,他始終沒有去,大家在背地裡都說不可思議。最後在一次聊天時他透露了真言,他說:“調上去雖然級別晉升了,工資也提高了一點,換了個地方購房,生活開支也承擔不起,生活質量將大幅下降,還看別人的臉色幹事,受別人管”。

以上這個例子,雖然有點片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證實在基層當正職比在上級單位當副職好。古人講“願當龍頭,不當鳳尾”,這句話說明了寧可在小單位當一把手幹出一番事業,也不願在大環境中當個職員。這也說明了一個單位當主要領導的重要性,也證實了正職與副職的區別。

那麼,正職與副職有什麼區別呢?

1、正職是單位的一把手,擁有人事任免權、經費的審批權和工作的決策權等,可以說在單位內部叫呼風喚雨。在上級領導及外界人的眼裡,單位幹出的成績其功勞基本上是一把手的。單位能否有功勞,有成績,也和單位的一把手有直接的關係。因此,選擇單位的一把手非常重要,事關整個單位的生存與發展。

2、副職是在正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執行正職的命令,服從於服務於正職的工作安排。副職沒有決策權,他是夾在正職與中層幹部中間,責任也大如山,如果正職工作抓得細,副職無法開展工作,如果中層幹部開展工作不力,正職說你不會安排工作,不會帶隊伍,甚至有些職場老鬼根本不聽副職的,有責任副職首先扛著,因此副職也不好當,處理不當會夾在中間“兩頭受氣”

我是文博自媒體,以上是我的一點建議,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若我的觀念對你有用,歡迎關注我,有什麼職場之事,歡迎共同分享。


文博自媒體


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要看你個人的需求。因為你在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1、基層當正職

第一,一把手,可以自己說了算。正職在一個團體裡,有著說話權,可以決定自己部門的所有事情。因此,你做事,可以不用時時都看別人的臉色。

第二,更容易根據自己的想法推動事情。對於正職來說,有職責把自己所管的部門的事情處理好。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可以更好地實施的。

第三,更容易獲得機會。因為正職是負責人,而且是基層,工作職責大,因此更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獲得更多的機會。

2、上一級當副職

第一,責任輕

副職的職責是協助正職做事,不需要對整個部門負責,因此責任較輕。不管怎樣,都是比正職會輕鬆很多。

第二,職位高

不管怎樣,上一級總是比基層的職位高的。而且如果你不是想長期在基層做的話,那你後期升職,也是往上一級去發展。有可能上一級的副職是你從基層繼續往上升的必經之路。因此,從長遠來看,選擇上一級副職會更好!

缺點

1、基層當正職

第一,沒有發展

如果你永遠在基層當正職,那你就是個井底之蛙,沒有遠見。畢竟在基層,對你的歷練並不是很大。

第二,挑戰性小

當然,能把基層的工作做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相對來說,挑戰性會小很多。

2、上一級當副職

第一,無法實施自己的想法

雖然這個職位是高,但是,你的所有工作,都要受正職的約束。因此,如果你是個不想受約束的人,那副職就不適合你。

第二,容易被埋沒

副職一般是不受別人注意的,如果你不善於表現自己,可能會因此埋沒自己。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沒有邀請,剛好刷到了。

作為一個目前還在基層工作的苦逼,我想這個問題我很有發言權。

這裡說的基層正職我就當是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人大主席了。如果換作我,我會怎麼選?我寧可到市州當一個副科,我也不願意在鄉鎮搞正直(哪怕鄉鎮是副處級)

鄉鎮一級事多、責任重!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就是對鄉鎮最好的形容。很多人對鄉鎮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沒事做。現在的鄉鎮事情不是一般多。脫貧攻堅、徵地拆遷、拆舊復墾、信訪維穩、黨建黨統等等 ,那一樣不燒腦?就拿扶貧攻堅來說,有貧困戶找你要老婆的,我自己都沒有,我怎麼給你?總有一些農戶吧,一言不合就要上訪(而且動不動就說我要去省裡、我要去北京)一點沒處理好,小則通報,大則約談。檢查也多,公關攻到你想吐。白加黑5+2就是目前鄉鎮的現狀,這不是一句玩笑,這是事實。

權利好使的年代早已成為過去

看某機構的回答,是否實職,某評論寧可當雞頭,不願當鳳尾。說實話,我只能說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現在,手伸的長的都進去了,自媒體時代讓群眾監督的範圍更廣。

湖南xx吊裝公司、湘西某教師,全部都是媒體或自媒體爆出來。“作為小公真的怕媒體,也怕群眾不講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現在,體質內的工作也逐漸變得科學、合理、高效,這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改變。同時,也代表著,一手遮天的時代變得不可復返。想當好指揮棒,扣好每一粒釦子變成一個超級腦殼痛的事情。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職位高一級,錢也多一些。從正科到副處一年工資多個5-8w是沒有問題,這是實實在在到手的(你硬要說我朋友、某某有灰色收入,那我也沒辦法,前面就說了,今非昔比)而且多出5-8w是能實實在在提高你生活品質,何樂而不為呢?

權利有好使的地方嗎?有,“核心圈”,當然這不是你努努力就能進去的。這種東西對於普通人來說太過於飄渺。對於一個普通人,退休給個副處,就可以算是人生贏家了。還想著更高級職稱那不現實。

所以,別說給我提高一個職位,你平級讓我去縣市區單位、降半級讓我去市州單位,我都願意。每天下班就能回家多好。


GraysonWen


沒有前提條件的選擇都是扯犢子,沒有任何參考的價值與意義。

是在基層當正職好還是到上一級當副職好了,必須要根據題主的個人年齡、上一級的情況等來確定。

一、年齡問題。

通常來說,按現在新公務員法規定的提拔條件,年齡絕對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坎兒,而且現在也越來越年輕化。

如果題主現在的年齡已經比較大了,差不多50歲左右了。如果按現在新公務員法提拔的條件來看,即使題主能夠幹出比較優秀的業績,那也是很難得到提拔任用的,畢竟自己的年齡已經擺在那裡。況且作為50歲左右的人來說,身體狀況也不可能像年輕人那樣,無論在精力和身體素質上都開始逐漸走下坡。

那建議題主還是到上一級部門當副職的好。相對來說工作輕鬆,壓力沒有基層那麼大。

如果題主現在的年齡還比較年輕,只有30來歲或者是40歲左右,那麼題主年齡還比較小,上升的機會比較大。在基層做正職領導,可以很好的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來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只要幹出自己的一翻工作成績,那麼題主極有可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

若是到上級部門去做一個副職領導,那很多時候都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思想來實施,更多的是為配合正職領導的工作,因此你就很難出成績。

若是題主年齡比較年輕,那建議題主還是在基層當正職的好,儘管工作比較辛苦,但比較容易出成績,提拔任用的機會較大。

二、上級副職往往是下級正職將要退居二線時的常用手段。

我們都知道下級單位的正職都是有限的,相對來說它的競爭是比較激烈的。很多時候為了提拔任用那些比較年輕的同志,便將一些基層提拔無望的正職,平級調動到上級部門當副職,從而給那些年輕人讓路。

因此通常將下級的正職調往上級做副職,往往是一個即將退居二線的過渡處理方式,這也往往意味著上級組織部門已經把你開始慢慢的“閒置”起來。注意這是一般情況下不處理。

如果是從基層單位的副職被調到上級部門做副職,那明顯的就是屬於提拔任用。即使是作為上掛鍛鍊,那也意味著組織在對你進行考察,將要提拔任用你。若是這種情況下肯定願意去上級部門做副職。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說的就是作為基層的正職領導,相對來說具有自己的獨立性和決定權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意圖來開展工作。

三、如果是去上級比較重要的部門做副職領導,也是可以考慮。

所以通常情況下,只要能夠做基層的正職領導,是不會去選擇做上級副職領導的。當然也要具體看是做上級什麼部門的副職領導,如果是一些比較沒有發展前途的部門,一般都沒有人願意去的。

我曾經有一個熟悉的朋友,他就是宣傳部的副部長,後來他選擇到一個比較大的鄉鎮做了基層的正職領導。

如果上級副職領導是一些比較有發展前途的部門,或者是公權力比較大的部門,那也是值得去的。畢竟像這些部門,它不僅可以為自己積累較好的人脈資源,而且還可以很好的鍛鍊和提升自己的協調與溝通能力。

例如上級的組織部、財政局等等一些部門都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分量,這些部門不僅可以結識和積累廣泛的人脈,而且也更容易得到提拔任用。

我曾經有一個女同學,就是在33歲的時候,去組織部做副部長,幾年之後便坐上了部長職位,並順利進入了縣委常委,她也一時之間成為人們口頭談論的焦點,然後在40歲左右被調到市裡的司法局做了副局長。

所以這個問題需要根據題主自身的個人情況,以及上級部門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你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在基層當正職好,還是到上一級當副職好?如果是在體制內,作為個人來說,壓根沒有選擇基層正職與上級副職的權力,組織上讓你幹,不想幹也得幹,挑肥揀瘦、討價還價就是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那就等著挨處分吧。

如果僅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價值上作探討,這根本不需要考慮,人往高處走,單位級別越高、平臺越大越有利,上級副職當然更好。因為上級副職不僅是個人升遷進步謀求更好前程的必經之路,也是提升級別和待遇的現實需要。而直接從基層正職提任到上級正職,這樣的好事屬於痴心妄想,即使有也是鳳毛麟角。

下面以鄉鎮黨委書記為例來作說明。鄉鎮作為最基層的政府機關,鄉鎮黨委書記絕對是有職有權的實權崗位,在管轄區域內也是說一不二的“官”。就其升遷路徑來看,最理想是提任縣委常委,次之為提任副縣長,如有這樣的好事,鄉鎮黨委書記誰會不喜歡?那提任縣人大副主任或政協副主席呢?雖不如前兩種,但對鄉鎮黨委書記來說,仍是實打實的提拔重用,而非所謂的“明升暗降”。

體制內,上級別遠比搶位置更為要緊。縣委常委和副縣長的職位有限,不是每個鄉鎮黨委書記都有機會升任,而鄉鎮黨委書記止步於正科級的也不在少數。縣人大副主任或政協副主席可是貨真價實的副處實職,也是名副其實的縣領導職務,甭管實權大小,該享受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工資待遇絕非鄉鎮黨委書記可比。其對縣委、縣政府領導及縣直部門的影響力也遠大於正科級的鄉鎮黨委書記,並非坊間認為的純屬閒職和擺設。

關鍵還在於,早一步把職務級別升上去,能贏得仕途晉升的年齡優勢,還可從縣人大或政協副職轉任縣委常委或副縣長,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有人或許會說,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後,鄉鎮黨委書記晉升四級調研員並非難事,那也屬於副處級待遇。但也要想到,鄉鎮畢竟是正科級機構,其主官晉升到四級調研員已差不多到了極限,而縣人大或政協是正處級機構,其副職晉升到二級調研員基本沒難度。職級上相差兩個小等級,無論是在職時的工資福利還是退休後的收入待遇都差距較大,孰優孰劣不言而喻。

總而言之,能從基層正職升任上一級副職絕對是好事,進退都更為有利。如有機會,切莫錯過。拿到手的實惠才是真實惠,充滿變數的預期,用來自我安慰都有自欺欺人之嫌。

歡迎關注職場李論,更多職場思悟解析,期待與您分享!


職場李論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規律。所以,是在基層當正職還是到上一級當副職,面對這樣一個選擇,我建議你最好去上一級任職。

關於科層制學說的理解

馬克斯·韋伯的組織社會學理論中提出了“科層制”這一概念,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框架當中,註定都有不同的層級,所以這個概念也被稱作是“理性官僚制”。那麼很顯然,科層制就是鼓勵大家通過努力工作不斷往更高的層級去發展,這個晉升渠道也確保了組織架構的穩定性。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面臨這樣一個矛盾的境地。比如在下一層機當正職領導,往往權利相對比較集中,手下分管的下屬人員也比較多,綜合起來看的話,個人工作的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那麼這個時候你喊他去上一層級去任副職,很多人其實是不怎麼願意挪動位置的。

成大事的人往往善於抓住機會

可是我還是想說,假如有往上級晉升流動的機會,一定要抓住,因為這種機會不會經常有,而一旦錯過,那就意味著很可能幾年時間內你的工作不會有任何的變化,但是在現今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幾年時間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更多人參加工作,更多人想要晉升,更多的機會可能會錯失。

而且,為什麼我鼓勵你儘可能往上層級走?因為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一級有一級的水平,就是你越是往上一層級走,你會發現你的視野眼界,接觸的人脈圈子等等都會發生質的變化。比如你在基層單位,每天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處理一些很瑣碎的事情,但是等你到了上一層級,你會發現你大多數時間所從事的可能是一些制度層面的宏觀設計,而這對於豐富你個人的工作閱歷和提升個人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對於自己要有個準確的定位,比如從下圖可以看看出,你對於自身的定位,幾乎影響到你的職業取向系統、職業機會系統甚至你的商業價值系統。所以換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假如你在基層正職和上一級副職之間的選擇有矛盾的話,說明你對於自身的定位可能還需要進一步修正。

不要因為惰性而忽視長遠發展

另外,大家都知道,其實人是有惰性的,所以很多人在基層當正職領導久了以後,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惰性,覺得日子過的也不錯,工作上大多時候自己說了算,所以往往不願意挪窩,尤其是比如調動你去上級單位任職,但是上級單位跟你現在的家庭比較遠甚至是在異地的話,很多人就更不願意去了,畢竟求穩也符合大多數人的追求。

但是我覺得,這種想法其實是有些“短視”的,因為這樣的考慮過於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發展,等到哪一天你回過頭來審視的時候,可能就會後悔,但是等到那時再後悔的話,機會卻永遠不會再有了。也正因為如此,人力資源管理學中提出過,求穩、求好、求全往往會導致你進入一個擇業誤區,而這個誤區又會直接導致你的人生走向失敗,因此,該果斷作出決定的時候請不要猶豫。

不過說實話,在跟你聊起這些建議的時候,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也經歷過這樣的糾結,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他也沒有去上一級任職,而是選擇繼續留在現在的崗位上,不過我們很多朋友現在想起也都覺得有些可惜,因為能有上升到另外層級的機會,真的並不多。

所以,假如你現在在基層任職,如果有機會去上一級任職,要相信那是有貴人幫你說了話的,或者是你的能力被上一級所認可的。因此,請不要猶豫,更不必糾結,果斷選擇去吧。


九品職麻官


要是我就選高一級別的副職。打個比方,副縣長和正鎮書記,同一級別,誰管的範圍大?表面級別起碼比較高。第二離領導近,提拔重用,總比下一級別的能更有便利。第三,如果喜歡清閒自在,那副職總比正職壓力沒那麼大,責任也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