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轉安置:50萬的安置費和一個公務員編制,你會選擇哪一個?

關於軍轉安置,近年來也是一個關注度很高的話題,國家對軍轉工作非常重視,特別是在退役軍人事務機構成立後,施行了系列保障退役軍人的措施和制度,退役軍人包括軍轉幹部的權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對於軍轉幹部安置日趨多元化,除了以前的按計劃分配以外,近年來先後新增了鼓勵創業、轉文職幹部、提前退休等措施,軍轉幹部的選擇較大。從實際情況來看,軍轉幹部選擇就業安置和自主擇業的比較多,特別是團營幹部,幾乎都選擇這兩條路,選擇提前退休的一般是師級幹部。

從小編掌握的情況看,選擇按計劃分配,一般會得到一個公務員編制,而自主擇業,安置費大約50萬元(以營職幹部計算),在這兩條路面前,究竟該怎麼選擇呢?隨著小編一起去探究探究。

軍轉安置:50萬的安置費和一個公務員編制,你會選擇哪一個?

兩種安置各有好處和優勢

兩種安置方式應該說各有側重、各有千秋。從各地的安置情況來看,雖然安置政策有差別但大同小異,只要是軍官身份,轉業的時候一般都是安排到公務員單位,具有行政編制,而且各地在安置的時候還會根據在部隊的職務和級別來進行安置,一般會實行對應級別的安置。如果在部隊上屬於正團級,那麼到地方上會一般安置為二級調研員,如果是正營職,那麼安置的就是二級主任科員。當然,職務和職級是兩回事,按照軍轉安置規定,職務安排由地方根據人員條件和工作所需進行安排,可以安排實職,也可以安排非領導職務,也可以降職進行安排,一般情況下不會實行對等級別安排,會降一級或兩級安排職務,比如正團職,可能安排為縣處級副職的崗位,也可能是正科級的崗位。

軍轉安置:50萬的安置費和一個公務員編制,你會選擇哪一個?

而選擇自主擇業就不會再安排工作,而是給一筆不菲的安置費。這個費用的數額可不小哦,小編專門請了軍轉幹部安置的部門進行測算,以營職幹部為為例,軍轉的安置費多達40餘萬元接近50萬元,而如果是團職幹部的話,肯定超出50萬元。當然,50萬元對於買房來說,可能就顯得捉襟見肘了,但是50萬還是可以做很多事的,比如作為創業資金等,而且拿了安置費之後,也可以找一份喜歡的工作,工資可能比公務員高,約束還沒有公務員大,何樂而不為呢?當然,各個地方、軍種、服役地域等不同,會產生一定的差別,具體以各地的政策為準。

軍轉安置:50萬的安置費和一個公務員編制,你會選擇哪一個?

兩種安置各有前途和風險

兩種安置的職業前景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應的風險也不一樣。選擇計劃分配的,會得到一個公務員編制,甚至會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領導,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福利待遇較好、生活比較安定。當然,在體制裡也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把軍人那種優良的作風帶到工作中來,風風火火開創一番事業。但是,軍轉的幹部一般都是在部隊上工作了10多20年,對地方工作非常陌生,地方工作不像部隊那樣單純,是綜合性的、非常複雜的、各種矛盾交織的,非常考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軍轉幹部去幹專業的事和打仗肯定沒問題,但如果要他去處理這些複雜局面,可能會顯得力不從心,這也是為什麼軍轉幹部到地方工作都會很不適應的原因,他們往往會很長時間找不到存在感,沒有成就感,而且看不慣地方的很多工作方式,最後當然也無法大展宏圖了。


軍轉安置:50萬的安置費和一個公務員編制,你會選擇哪一個?

而選擇自行擇業安置,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職業。可以把安置費用作為自己創業的基金,也可以把它作為自己養老的基金,而另外的去找一個工作,很多軍轉幹部在這方面其實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的。特別是創業,雖然軍轉幹部對地方不太適應,但是他並沒有和社會完全脫節,而軍轉幹部那種良好的作風,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在創業的時往往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大家看看目前國內的很多企業家都是軍轉幹部,如王石、任正非、柳傳志等,都是軍人出身。當然,創業有風險,選擇也有風險,選擇自主擇業可能會帶來工作的不穩定,而且一旦創業失敗,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軍轉幹部具體選擇哪一種安置方式,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來進行。在安置前,不但要了解當年安置政策,還要了解所去地方的安置政策,要根據地域、政策、家庭情況以及自己的綜合能力、性格特點、工作愛好等情況進行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在軍轉安置之後獲得更好的成就和更大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