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2020年“鐵飯碗”公務員、三支一扶崗位確定擴招啦!


好消息!2020年“鐵飯碗”公務員、三支一扶崗位確定擴招啦!

3月23日,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刊發文章《山東:精準打好穩就業“組合拳”》,報道稱,山東是人口大省,也是勞動力大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對就業影響,山東把穩就業作為最大民生、重大責任,迅速出臺24條政策措施,穩存量、擴增量、防變量、保質量,精準打好穩就業“組合拳”,確保就業局勢穩定。詳情如下:

實施惠企之策 聚力加大減負穩崗

山東堅持穩企業就是穩就業,針對形勢變化、企業困難,迅即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20條、穩就業24條,從企業最關心的社保費入手,著力做好“減緩返補”四篇文章,以更大力度減負穩崗,幫助企業渡難關、保生存、謀發展。

——“減”

制定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按照最大減免幅度,實行“五免三減半”,預計今年為企業減免社保繳費473.4億元,其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分別減負436.8億元、21.6億元、15億元。3月1日起,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費率階段性降低1個百分點。暫免徵收在職職工30人(含)以下企業殘保金。允許生產經營困難中小微企業按最低標準繳存住房公積金。

——“緩”

出臺社保費緩繳政策,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允許緩繳最長6個月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費,免收滯納金。國家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出臺後,第一時間印發通知,暫停徵收企業社保費,讓各類企業吃下“定心丸”。

——“返”

推廣“靜默認證”“無形認證”,採取據實撥付、“先預撥、後承諾、再清算”等方式,加快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淄博市在36小時內將3900萬元穩崗返還資金撥付737家企業,企業“零填表、零申報、零跑腿”。今年以來,全省已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1.7億元,惠及企業9.4萬家、職工403.3萬人,返還規模超過去年全年。要求各級3月底前,一般企業的穩崗返還資金全部到位。

——“返”

推廣“靜默認證”“無形認證”,採取據實撥付、“先預撥、後承諾、再清算”等方式,加快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淄博市在36小時內將3900萬元穩崗返還資金撥付737家企業,企業“零填表、零申報、零跑腿”。今年以來,全省已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1.7億元,惠及企業9.4萬家、職工403.3萬人,返還規模超過去年全年。要求各級3月底前,一般企業的穩崗返還資金全部到位。

加快發展之道 聚力擴大就業空間

山東把發展作為穩就業根本,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通過穩增長穩定擴大就業。

借勢發展“四新經濟”

充分利用疫情影響倒逼發展方式轉變機遇,化“危”為“機”,緊盯“四新四化”,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著力釋放“宅經濟”新潛能,集中培育線上零售、在線教育、網絡培訓、居家辦公、遠程服務、虛擬會務等功能性服務平臺企業。聯通釘釘流量數據顯示,3月9日至14日企業網上辦公是年前(1月6日至10日)4.2倍。企業用電數據顯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復工電力指數居各行業之首。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熱點,加快實施“數據賦能”行動,發揮浪潮集團龍頭帶動作用,按照“產業+配套、平臺+生態、技術+賦能”思路佈局,打造“中國算谷”,壯大數字經濟產業規模。

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措施,著力解決交通物流不暢、上下游銜接不通、員工返崗不及時、資金鍊緊張等突出問題,打通企業復工復產堵點。針對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用工難問題,建立用工保障制度,向企業派出用工服務專員,“一企一策”,“一對一”地提供用工指導、協調和服務,多渠道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全省人社部門共設立用工服務專員4000名,已對接服務企業和項目4761家,為富士康科技集團(煙臺)工業園解決用工15000餘人,為歌爾股份有限公司解決用工10000餘人,為阿里巴巴(山東)有限公司、山東順豐有限公司、餓了麼騎手幫助解決用工4875人。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

有項目、有投資、有企業,就有用工需求、有就業崗位、有群眾增收。山東按照“四個一批”思路,推動“要素跟著項目走”,破解土地、能耗、資金、用工等要素瓶頸制約,加快重大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謀劃確定274個省級重點項目,總投資近9000億元,今年投資超過10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標誌性工程——裕龍島煉化一體項目全面進入建設實施階段;山東重工百萬輛整機整車綠色智造產業園、濰柴新百萬臺數字化動力產業基地項目,以及總投資28.6億美元的16個外資項目相繼開工開業,為擴大就業提供重要支撐。

暢通創業之路 聚力支持創業帶動就業

山東把扶持創業作為穩就業支撐,組織實施齊魯鄉創計劃、創業金服計劃、創業引領計劃,優化創業生態,加大創業扶持,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實施齊魯鄉創計劃

結合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大力推動返鄉入鄉創業。規定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在創業地享受與當地勞動者同等創業扶持政策。推動鄉創載體建設,為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提供低成本、多要素、便利化創業服務。將返鄉創業項目確需的新增建設用地納入鄉村振興用地指揮優先支持。評選表彰“十大返鄉創業農民工”,給予每人5萬元獎勵。鼓勵支持勞務輸出地在省外和省內重點市設立返鄉創業服務站,根據服務效果給予獎補。菏澤是山東省勞務輸出大市,全市1019萬人中有140多萬人在外就業創業。該市大力實施“歸雁興菏”行動,在北京、上海、天津、濟南等大中城市建立市級返鄉創業服務站36家、縣級返鄉創業服務站196家,每個服務站最高給予3萬獎補,累計吸引19.03萬人返鄉創業就業,領辦創辦實體7.09萬家,帶動就業45萬人。

實施創業金服計劃

加大金融支持,要求各級城商行、農商行縣域吸收存款優先用於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對符合條件的個人借款人合夥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的,允許申請最高4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複製推廣創業擔保貸款“一站式”服務、信用擔保貸款、“創貸+商貸”試點成果,推動建立信用鄉村、信用園區、創業孵化示範載體推薦免擔保機制。

實施創業引領計劃

開展省級創業創新示範綜合體認定培育,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五鏈統籌”、深度融合,打造雙創升級版,最高給予5000萬元補助。針對疫情影響,鼓勵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降低、減免創業者場地租金,對在疫情期間為承租的中小企業減免租金的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園區)、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給予最長3個月的運營補貼,最高50萬元。籌辦全省創業大賽,最高獎勵20萬元。實施20個省級創業型城市(縣區)、60個省級創業型街道(鄉鎮)創建,以點帶動,提升全域創業活力。

夯實就業之基 聚力抓好重點群體就業

山東聚焦重點群體就業難,堅持因人施策、分類幫扶,著力織牢就業經緯線、穩住就業基本盤。

支持農民工返崗復工

大力開展線上“春風行動”、農民工務工暢通行活動,建立全省統一的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用工對接服務平臺,及時發佈企業復工和農民工返崗信息,並協調指導勞務輸入地與輸出地主動對接、靠前服務。聚焦成規模、成批次外出農民工,開展“點對點”專車(專列、專廂、專機)運輸服務,形成“出家門、上車門、到廠門”的一站式服務機制,確保返崗農民工輸出有組織、健康有檢測、承運有防護、到達有交接。累計開行務工人員包車近9600次(趟),接送務工人員18萬餘人次。加強東西扶貧協作,通過“點對點”包機、包車方式,幫助441名渝籍貧困人口來魯務工。青島市通過包機方式,組織155名安順籍務工人員來青務工;濟南市通過專列組織498名四川籍、河南籍務工人員來濟務工。

幫助高校畢業生儘早就業

搭建“就選山東”高校畢業生求職招聘雲平臺,推動網上招聘所有院校全覆蓋、招聘服務每位畢業生全覆蓋“兩個全覆蓋”。73所高校通過山東高校畢業生求職招聘雲平臺在線舉辦招聘會,參會企業2.14萬家,發佈崗位信息34.75萬個,訪問人次達12.23萬。出臺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8項便利措施,啟用電子報到證,推行網上籤約“秒辦”服務,實行報到證遺失補發“簡辦”服務,允許畢業生在就業地託管檔案。增加公務員招錄數量,擴大“三支一扶”計劃、青年見習計劃規模,將就業見習補貼標準提高至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截至目前,全省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高於上年同期1.3個百分點。

促進失業人員就業

將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至最低工資標準的90%,將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政策延長一年。完善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制度,延長公益性崗位政策享受期限,首批開發疫情防控臨時公益性崗位941個,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等開展即時就業援助。截止目前,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2.31萬人,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1.6萬人,為7萬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提供社保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