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在角落的殘硯

殘硯

丟在角落的殘硯


幼時常見家父修禮公為別人書寫碑匾,有時也為各處書寫大字標語、對聯之類,因而筆墨紙張是家中常見之物。平日裡向父親請教關於作字的技巧,他總是讓我看他怎樣寫字,注意運筆,開口講的時候並不多。每逢他應邀去作字,總喜歡叫上我去抻紙、洗筆、調墨------直到後來長大後,才明白父親這是藉機給我示範。

彼時用的墨已多為墨汁,且質量多不太好,有的還散發著一股難聞的臭味。在那種物資匱乏的年代,既然人家已經買來了,遇到這種情況,他也只好皺著眉頭寫完。如果到鄉親們 家中去寫,寫畢立即起身告辭——連一杯茶也不喝!這是他秉承的原則——幫忙就是幫忙!

用墨汁寫字,基本不用硯,但每逢聽到父親慨嘆說:“過去用硯臺研的墨是香的”,我就想:以後一定給他買硯臺和好的墨-------

年輕時,喜歡上收集古書,經常往古董攤上跑。古書旁邊往往也有些舊硯臺,前後也買過十多方,除去自用的,其餘並不以為貴,多隨手轉贈他人。

丟在角落的殘硯


有一次,在一個鄉下老農的攤前舊報紙上,發現一方破的不成樣子的隨型古硯。硯的周邊多有磕碰,硯的表面也風化得厲害,一望便知——這是長期棄置於戶外的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麼價值了。

那時,正有位老朋友喜歡收藏硯臺,我便想買下送給他做個樣本用。賣硯的老漢開價35元,我連價也沒還就買下來。當我把這方硯送給那位朋友時,誰知他看了一眼就說:“這東西我用不著!還是你留著做個紀念吧。”我明白他的意思——無非是嫌太破了。我將它帶回家丟到一個紙箱裡,再也沒有拿出拉過。

丟在角落的殘硯


中年之後,慢慢又開始抽出時間來習字。這時漸漸明白墨汁與墨錠的區別——用墨硯出來的,效果可以更豐富一些,不像用墨汁那樣單調。試用了幾方硯,也買過十幾方硯,都不太滿意。前些日子,甚至還專程出硯的產地尋硯,好的硯石已是價格不菲了。

搬家後,收拾東西,近日偶然發現舊紙箱裡的這方殘硯,試著研墨一池。沒想到它卻下墨很快。

尋了好幾年,也買了不少硯,最好用的卻是扔在一邊、看不上眼的這方殘硯。

丟在角落的殘硯


硯縱22釐米,橫20釐米,厚近3釐米。色黃褐,層積狀巖,捫之若木,細看有均勻閃光金屬樣顆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