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悠悠皋城千年,往事隨流水。在六安,因為不是歷史名城,相對的來說,它的歷史底蘊就顯得相對薄弱。但是,在六安這樣的城市,也有著一些古建築,走過風雨,走過文人的關注,也代替著六安人的悠悠鄉愁。

想要與一座城市對話,最直觀的感受往往就落在建築本身。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在六安淠河之畔,有兩座塔,分別是南門錐、北門錐,任憑風雨如何洗禮,南門錐位於黃大街,北門錐位於北大街。

而關於這兩座塔,有很多的民間故事。流傳最多的則是兩個徒弟學藝出師門的收工作業。其實,這兩座塔源自於唐宋其間,距之已有千年時光。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北塔,又稱多寶庵塔,古稱藥師塔,位於市區北大街,俗稱北門錐子,時代為北宋。貞觀16年前後,為表彰李藥師的功績,尉遲恭奉旨在六安州監造“藥師寺塔”。後稱為多寶庵塔或稱北塔。

南塔,又稱觀音寺塔,位於黃大街觀音寺內,俗稱南門錐子。在唐代武德年間(618—627年)僧人元通化緣而造,原名浮屠寺塔,宋代重修,改現名觀音寺塔。

六安人習慣稱之為北門錐子、南門錐子。南北雙塔是六安的一道著名風景,歷史上一直有“雙塔摩青”之喻。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走過千年風雨的南北雙塔,保佑著六安人們的生活喜樂健康,希望這兩座寶塔依然保護著我們,一直走下去。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毛坦廠中學是全國聞名,嚴苛的教育體系讓六安很多父母趨之如騖的趕來。

可是,在毛坦廠還有一條有600年曆史的明清老街,建於元末明初,全長1320米,南北走向。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如今,老街裡留下的都是老一輩的人。木門、石頭路、手寫對聯,每一樣東西都在敘說這條街的老。

可隨著毛坦廠中學的聞名,老街裡的一些房屋開始租住給學生們。正值芳華學生每天的進入,為這座黑白色的老街帶來了一絲絲鮮亮。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蘇埠,是六安的“小南京”。可以想見,蘇埠當年是由多麼的生意火爆。而,蘇埠老街在當時估計也火爆一時,人流如織。

排排木質結構的商鋪,一條條青石鋪成德街道,十字長街,縱橫交錯,這裡是蘇埠鎮老街,始建於元,興於明繁盛於清,已有千年歷史。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歷經幾個世紀的風雨滄桑,老街老了,街上的房子也老了,房子裡的人也老了。這個保留著大別山區傳統風貌的老街,在人們的視野中漸行漸遠,太久沒有見過青石板鋪滿的街道,沒聽到過雜貨郎的吆喝聲,城市的喧囂和不眠的夜生活,早已代替了那些寧靜的老街。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在老街上走一走,依稀可見歷史斑駁的光影,投射在雕廊畫棟和琉璃青瓦之上。如果你有時間,不妨來蘇埠的老街,偷得浮生半日閒。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昭慶寺在六安市孫崗鎮,每年農曆二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有一場盛大的廟會。人流量超多,車子根本進不去,路兩邊都擺滿了商品,真的是目不暇接。

昭慶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系唐太宗李世民敕建的皇家 “四大昭慶”之一,由唐開國元勳尉遲敬德奉旨督造。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在寺內有一棵古樹,上面掛滿前來祈求心願的紅絲帶。還有一個古井,斑駁的苔蘚每年都會長出新的生命。寺內有幾個老的廟宇。

隨之這幾年香火的旺盛,昭慶寺在後面又擴建了很多,新蓋了廟宇,一副新的模樣,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昭慶寺現在不僅是六安的一張名片,也是一方水土所眷念的寄託。心之所寄,也是家的方向。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李家圩地主莊園,是全國聞名的四大地主莊園之一。解放前的土地佔有面積居全國地主莊園之首,號稱20萬畝,其政治勢力僅次於四川省大邑縣大地主劉文彩,分佈在今皖豫的霍邱、金寨、潁上、固始等地。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李氏家族從清咸豐初年(1851)開始發跡,到1949年結束,歷經四世,稱霸一方,長達百年之久。莊園主人李夢庚曾炫耀“馬跑百里不吃人家草,人行百里不喝人家水”,且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地開設工廠、銀行、當鋪、學校、戲院45處。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現在,只有部分風雨飄搖的房屋上,那些畫龍雕鳳的翹簷廊柱,可以去想見當年的榮華富貴。行走其間,空落的房屋,洞開的門窗,都似乎在訴說著什麼,令人感嘆。和煦的春風,依舊無憂無慮地,與參天的古木快樂嬉戲,在靜寂的庭院裡四處遊移。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舒城中學南樓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是首任校長王仁峰和當時名賢宋竹蓀等共同募捐興建的,當時建成有南樓、北樓、東樓和小禮堂,現僅存南樓。南樓為二層西式磚木結構樓房,坐南朝北,總面闊53.37米,總進深11.39米,佔地面積607.23平方米,建築面積1214.46平方米。整棟建築青磚黛瓦,以青色為主要基調。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經過多年的教育浸染,南樓已在不知覺中變得知性起來。迎接了不知多少學子的求學路,也送走了多少學子。不管過了多少年,南樓所代表的老一輩子對於教育的熱忱,一直都在默默的傳承給每一位來舒城中學求學的學子。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在這裡,南樓所代表不只是一棟建築物,而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可以傳承很多年的教育精神。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霍山文廟,位於霍山縣城中。圍繞著文廟的,都是現代的高層建築物。只有紅色的文廟靜靜的立於中央,看著四周車水馬龍的人流與車流,有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恬靜。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文廟,前稱聖廟, 亦稱聖宮、孔廟、夫子廟 ,始建於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佔地面積約4027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2052平方米。

文廟現存主體建築大成殿(又稱聖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大殿後為崇聖祠、明倫堂,左後為藏經閣;殿左為東廡,右為西廡;殿前為戟門,戟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共45間均為小瓦、磚、石、木結構,現保存基本完整,整個建築群古樸典雅,端莊宏偉,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築特色。現為國家AAA級景區,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文廟內,只有靜謐一片。霍山縣的博物館也在偏於一隅。廟內有一座狀元橋,橫跨在水上,不知是不是每當高考都會有學子才來走上一兩遍呢?

文廟位於鬧市,以自身的內斂凌於現代繁華之上,不疾不徐,有一種笑看風雲的自由與豁達。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一進霍山,左側有一座廣場,叫文峰廣場。在文峰廣場的上方有一座塔,是文峰塔。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霍山文峰塔建設於清道光五年(1822)。塔身為磚石建築結構,六面七級仿樓閣式實心,青銅葫蘆形鎮頂,塔身高三十一點四四—米(一說高二十一米,底層圍長二十二米),底圍長二十四米,塔基佔地面積四十八平方米。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塔基層嵌有篆書“文峰塔”,字跡清晰,每層還嵌有當時名人雅士的詩詠題詞,邊緣還鑲鏤人物、佛像、異獸和花卉果實等紋飾。其鏤刻紋飾獨特,且內容繁多,在安徽省境內古塔並不多見。

六安這些百年建築你知道嗎?


文峰塔位於霍山入口處,似一位守護者,守護霍山一方水土人們的安全與平安。它,是一種象徵,一種圖騰,已印在了霍山人們的腦海中,不可抹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