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導語:在市場需求行情好的情況下,競爭壓力比較小,養殖附加值比較大,即便養殖成本高一些,對自己的養殖事業影響不算大。但是,任何養殖行業只要比較賺錢,就會有養殖“跟風”情況的出現。一旦市場飽和,競爭壓力就會很大。而往往能夠堅持下去的養殖戶,要不資本雄厚,要不養殖技術雄厚。一種是在用錢支撐市場行情低谷期,另一種是以技術為基礎,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成本而獲利。這就是老話所形容的那樣:“有同行,沒同利”。養殖黃顙魚也不例外,如果能夠從魚種繁育為基礎,可以出售魚種又可以自繁自養,那麼以技術支撐,多種經營魚塘的情況下,養殖成本就會有效下降,能夠在市場需求低谷期,以較低的價格出售,才能夠堅持下去,而養殖成本高的養殖戶,就要三思而行了。因此,願意在黃顙魚養殖業深耕的養殖戶,要根據自己的養殖條件,不斷積累養殖技術和經驗,瞭解掌握黃顙魚的繁殖技術,優化自己的水產養殖結構,降低綜合養殖投資成本,才能在黃顙魚的養殖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培養黃顙魚親魚。

從零開始,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其親魚主要來自於我們的河流、水庫和湖泊等水域中,當然也可以在養殖池內挑選親魚。在親魚的選育上,我們應選擇純種、個體大、體質健壯、魚鰭完整、魚體無病無傷、性腺成熟,2齡以上的個體黃顙魚。以雌性親魚體重100g以上,雄性親魚體重200g以上為佳。雌雄親魚的區分,通常成熟個體的雄魚體型健壯,個體又大又長,在臀鰭前有一突出0.5~0.8㎝的生殖突,洩殖孔在生殖突頂端;而雌性黃顙魚沒有生殖突,生殖孔和泌尿孔是分開的,生殖孔圓而紅腫且比較大,另外雌性黃顙魚魚體呈短粗狀,腹部膨大且柔軟。

黃顙魚在2~3齡達到繁殖條件,產卵期在每年的6月份左右,水溫21~28℃,在水底產卵。在野生環境條件下,產卵之前,雄魚先用胸鰭在水底清理出來一片地方,形成一個蝶形產卵魚窩,魚窩通常直徑20~25㎝,深10㎝左右,然後雄魚和雌魚先後在此排精產卵。雄魚會在產卵的魚窩洞口看護魚卵孵化,一直守護到仔魚能夠自由遊動,在此過程中,雄魚就是“魚媽媽”,保護受精卵的孵化安全事宜,幾乎不攝食,而雌魚產卵以後,就不在負責孵化後代的責任。瞭解一些黃顙魚的繁育特性,為人工繁殖黃顙魚提供助力。

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親魚池的面積2~3畝,其總設計:水深1.5~2米,以沙質平坦池底、排水方便為宜。如果有條件以長流水、保持池塘水體清新、水草茂盛、透明度25~30㎝,pH值7.2~8.0的養殖環境則更佳。放養親魚前,需要用3.5%左右的食鹽水給魚體浸洗消毒10分鐘,再入池,防治一些魚病。放養每667㎡120~150尾,雌雄配比1:1.2,雄魚稍多一些,通常3月上旬拉網,將雌雄親魚分池培育。在投餌管理上,以水體水溫15℃以上,再開始投餌,有條件的養殖戶,投餵新鮮的小魚小蝦等,用絞肉機把小魚蝦製作成小肉粒,投餵親魚;當然,也可以投餵人工配合飼料。通常日投餌量的多少把控,以親魚體重的3%~6%做考量。進入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每天投餵2次,由於此時水溫升不高,開始投餌量以魚體重2%~3%為宜;五月中旬以後,白晝明顯變長,水溫增高明顯,魚活動量比較大,每天早、中、晚投食3次,投食量以魚體重的5%左右為宜,投食量通常以親魚群一個小時吃完為宜。親魚培育,必須要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水質管理工作,前期親魚池塘以水深1米左右為宜,後期以1.2~1.5米為宜,定期加註新水,一次加深15㎝左右,透明度控制在30~40㎝為宜,溶解氧保證4㎝/L以上為宜,pH值控制在6.8~8.5的範圍為宜。

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做好親魚的培養,是人工繁殖黃顙魚成功的基礎條件。因此,養殖戶一定了解一些知識,要認真對待,加強飼養管理措施,確保親魚長勢健康優良無病。

◆人工繁殖黃顙魚。

人工繁殖黃顙魚,會採用催產藥物。這種操作需要有這方面經驗的老手、或者更專業的人員操作。參考選用:腦垂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地歐酮、促排卵素2號、以及多巴胺等藥物。通常採用2種或者3種混用,用藥劑量隨著溫度和黃顙魚的成熟情況,具體操作時適當性增減。雌性魚催產藥劑用量一般每㎏20mg,雄性魚減1/2或者減1/3用量。

雌性親魚分兩次注射。第一次注射總用藥劑量的1/10,給魚體適應期反應,第二次注射剩餘的藥劑量,時差相差10個小時左右即可;雄魚在雌性第二次注射的時候,一起注射。注射方法可採用:在親魚的胸鰭基部注射,或者背部肌肉注射。不過事實操作中,通常採用胸鰭基部注射,注射針頭進入魚體2~3㎜,注射方向與魚體軸腹面呈45°角,注射完畢,將親魚放置在準備好的產卵池中。

參考產卵池:以4mx2.5mx1m長方形水泥池為宜,水深以0.65m左右為宜,需要定期加註新水,用棕片做魚巢,把棕片吊在竹竿上,紮成排以後,用磚塊壓平在池底。此時要注意嚴格控制水溫在26℃左右為宜,便於黃顙魚快速產卵,效應時間大致在13~20個小時,黃顙魚就分次產完魚卵。

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人工授精。將達到效應時間的親魚,體表用柔軟乾淨的毛巾擦拭乾,輕輕壓其腹部,使得其魚卵流入乾燥容器內。然後將成熟的雄性親魚體表擦拭乾,用乾淨的剪刀剪開其腹部,將靠近生殖器孔兩側,樹杈狀乳白色的精巢取下,放置在乾淨的小研器中,用剪刀快速剪成糊狀。同時,用0.7%的生理鹽水將剪成糊狀的精巢與卵子混合,使得它們充分接觸融合。雄精巢和雌魚卵比例通常控制在1:1.2為宜。

人工孵化可選用。1受精卵自然孵化:黃顙魚受精卵呈黃色,黏性重,輕易沉入巢低。通常採用微流水孵化,在此期間,用10mg/L亞甲基藍溶液中浸泡消毒2~3次,受精卵孵化溫度控制在23~28℃。受精卵通常會在56~60個小時後,開始脫膜且沉入水底,自然孵化仔魚。2、黃泥漿脫黏孵化:有優質黃泥做黃泥漿,黃泥與水比例1:5做好,用黃泥漿4.5㎏左右,放入乾淨的盆內,用手不斷攪動,同時,將20~30萬受精卵輕入黃泥漿中,經過5~6分鐘,將脫黏後的卵粒,按照每立方米水體40~60萬粒卵,置於孵化環道進行流水孵化,孵化池壁要保持光滑整潔,水質要清新,池中水體溶解氧要達到5mg/L以上,孵化池內環道水流速度不宜過快,能夠維持受精卵粒能夠均勻翻動最佳。要時常清洗過濾紗窗,通常情況下,黃顙魚受精卵粒經過2~3天,就能夠孵仔魚。

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人工繁殖黃顙魚,要注意的是催產藥物選擇、把控和操作,以有相關技術操作經驗的人員執行為宜;同時,保證親魚的產卵水體環境優質,且溫度維持在25℃左右為宜,認真做好孵化受精卵的工作內容,即可孵化出來仔魚。

◆黃顙魚魚種苗培養。

黃顙魚孵化以後,其仔魚需要在暫養池暫養。暫養池通常用小水泥池,或者用40~50目的網片做成的小網箱都行,要求水深0.7米左右,池底光滑,進出水口用40目以上網布攔住。在暫養過程中,要求養殖黃顙魚魚苗的水體水質清新,水體富含溶解氧。然後讓帶卵黃囊的仔魚放置在暫養池內,每立方米放養1.5~2萬尾仔魚。如果小網箱暫養仔魚,水深控制在0.3~0.8米的範圍為宜,每立方米放養0.8~1.2萬尾黃顙魚仔魚為宜。

黃顙魚育苗池不宜過大,以1畝左右的池塘為宜,最大不宜超過2畝,培育黃顙魚魚苗池水深維持在1米左右為宜。培育池塘位置應選擇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排水方便的地方為佳,池底以平均10㎝左右深度的黏土汙泥為佳。在魚苗下池前半月,需要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對魚池消毒,滅殺池水中的各種黴菌、寄生蟲以及蟲卵等危害物。然後每平方米用充分腐熟的糞便500g左右,撒在池塘水體中,培育大量的蜉蝣生物等,供給下池的魚苗豐富的採食需求。

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剛剛投放育苗的時候,通常水深控制在50㎝左右,放養密度,根據養殖戶的養殖條件,養殖目的以及出塘規格來定。通常在育苗培育期,會加大放養密度,放養密度大致在5~8萬尾。這種育苗,通常採用專用育苗池專業培育。也有在黃顙魚育苗投放培育池後半月,每畝水域搭配規格10㎝左右的白鰱450尾左右,充分利用水資源,獲得更好的養殖效益。

黃顙魚魚苗體長在3㎝以下時,攝食以濾食為主要方式;當體長到達5㎝左右時,攝食方式以濾食和吞食相結合;當其體長達7㎝以上時,攝食方式以吞食為主。養殖戶應根據黃顙魚魚苗不同時期的食性特點,進行飼養管理。當育苗轉入培育池後,就要在培育池四周合適的位置或者飼料臺附近,集中投餵以小魚小蝦、或者螺蚌肉為原料攪碎的肉,或者專業魚苗飼料等;當魚苗長到4㎝左右時,便可以粉狀飼料用水攪拌成團狀,定時投餵到魚池中採食臺上即可。

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投餵魚料要定時,使得魚群養成定時集中採食的習慣,提高飼料利用率,便於飼養管理。飼養管理魚苗,要做到少量多投,在水溫20~32℃時,每天根據天氣變化投餵3~4次。當魚苗體長5㎝左右時,投餵破碎的人工配合飼料,粒徑範圍控制在1.2~1.5㎜的範圍為宜。人工配合飼料營養需求:粗蛋白42左右%、碳水化合物22%左右、粗脂肪7%左右、維生素4%左右。每次投餵量以魚苗在1小時內吃完為宜。

魚苗日常管理中,要定期注入新水,要求池塘水質優良,維持在“肥、活、嫩、爽”質量最佳。培育池初期,水深控制在50㎝左右,以後分期階段性加註新水,直至加深到1.4米左右為宜。堅持每天早晚要巡視池塘,投餌管理要定位、定時、定量和定質,還要定期清理魚苗採食臺。根據水質情況,通常每10天用漂白粉給水體消毒一次,做好魚病防治工作,減少疾病發生。

人工繁殖黃顙魚魚種,花三分鐘瞭解相關知識,助力水產養殖發展

在培育魚苗的過程中,養殖戶在勤於巡視池塘的過程中,要及時清除魚苗池塘邊的雜草和池塘裡的腐敗汙物,及時清除和驅趕池塘裡的別類敵害生物,比如蝌蚪、水蛇、水蜈蚣、烏龜和鱉,以及水鳥等,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當魚苗培育至10g以上時,就可以出售或者放入成魚池養殖黃顙魚了。有條件的情況下,養殖戶可採取不同生產模式,優化養殖黃顙魚的產業結構,提高養殖戶的抗風險能力,加大養殖產業的創收能力,才能在市場行情好的情況下,獲得更大養殖效益,市場行情低谷期,處於不敗之地,這樣才能更健康的深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