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公莊:人民的革命鬥爭

第一章 響應辛亥革命的起義

第一節 起義前的情況

滿朝末年,由於政治腐敗,積弱無能,又跟各帝國主義訂立了很多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像一條條鐵鏈一樣束縛中國廣大人民。因為經常割地賠款,國庫空虛,清政府無止境地年年加重賦稅,橫徵暴斂。廣大勞動人民豐年難免飢餓之厄,荒歲更是流浪死亡。滿清朝,公然賣官鬻爵,地方官吏大肆剝削地括民,國家瀕於淪亡,人民陷於水深火熱。是時,真是國不成體,民不聊生。公莊屢遭清政府軍隊洗劫,不少人逃亡外地,流浪他鄉,因之生產不治,家園破碎,過著悲慘流離生活。居家人民也因時兵時賊,擾亂不寧。起義之前曾流傳著一首帶有鼓動性的民謠"冤枉冤、宣統登基已三年,暴政苛殘如猛獸,不反定無出頭天!"。

一九一一年三月,廣州黃花崗之役以後,革命浪潮震動全國,公莊人民更是急不可待。於是醞釀起義反抗清朝,進行密秘活動,暗中組織人力,準備武裝,製造標誌旗,併成立反清同盟軍第八支隊,準備出擊。

第二節 攻打龍門清朝官吏

一九一一年農曆八月,公莊反清隊伍八百多人正式起義,由陳端梧率領(獺子四甲人)。當時由於武裝缺乏,只攜帶粉槍五百餘支,另外組織一隊尖兵,手持炸藥,臂系一臂章,上寫"敢死隊"三字。其餘沒有武裝的人,就用牛奶罐、石頭、鴨蛋等用紅布包裹,偽稱炸彈,先遣部隊舉起上寫"反清同盟軍第八支隊",隊伍威風,軍容甚威,浩浩蕩蕩向龍門進發。隊伍抵達龍門,清庭縣官閉門扼守,待援兵解圍。是時,起義隊伍已將龍門城重重包圍,水洩不通。並向城內曉喻,警告清官,如果開門投降,確保全城安全,如果執迷不悟,抗拒義兵,馬上開始破城,城池一破,先行嚴懲官吏!清朝縣官懾於這支隊伍聲勢浩大,力量強壯,料難扼守,於是開門請降。這樣便接收了龍門縣城,繳獲了九響槍200多支,13響20支。光復了龍門。《博羅縣誌》第59頁:縣中革命軍張硯香、張善修、朱玉山、黃達原、黃相知、陳鳳、陳星安等合平陵劉濟乾千餘人,同盟會派員楊耀燊統之,攻龍門,噪而入城。---編者

第三節 乘勝分兵攻打新豐城誤中奸計致遭失敗

龍門光復以後,留下一部分人扼守龍門,辦理一切,然後揮師北指,攻打新豐,抵達新豐城後,清朝縣吏,假獻殷勤,偽作投降,而起義部隊當時又失於警覺,麻痺大意。於是魚貫入城。入城後即遭清官吏伏兵襲擊,起義隊伍雖然奮起抗擊,未幾清朝援兵趕來進行內外夾攻。起義軍看形勢不利越城逃走。這樣攻打新豐,便導致失敗。這一次,起義隊伍被打死48人。

第四節 勝利果實為軍閥陳炯明所竊取

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推翻了清庭的統治後,是時,駐在龍門公莊起義隊伍接粵軍都督陳炯明公事,須全副武裝開赴廣州改編為正式部隊。於是,起義部隊全部開往廣州聽候改編。同時,陳炯明派人接收了龍門。部隊到達廣州之後,全部武裝為軍伐陳炯明收繳,給起義部隊每人發三個月糧餉資遣歸農。這樣,公莊的起義隊伍便解散,各歸田裡。

解放前的公莊:人民的革命鬥爭


第二章 勢若洪流的農會運動

第一節 桔子各村先後組織農民協會

在共產黨的幫助下,一九二四年一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改組國民黨。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共合作建立統一戰線。此後,廣東省的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便如千軍萬馬之勢,雷霆萬鈞之力開展起來。

一九二六年四月間,廣東省農民協會負責人彭海、朱其、羅其綠、阮少先、邱鑑元等派出同志到惠州成立廣東省農民協會惠州辦事處。隨後,辦事處即派古柏桐同志到公莊領導農民運動工作。於古柏同以前在黃浦曾與桔子吉水圍朱玉田相識,通過這一關係,首先在桔子進行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後,就成立籌委會,籌備會委員朱玉田、朱坤、朱流明、張華等人。籌備會成立後,馬上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活動,貼標語,街頭宣傳,聲勢非常浩大。提出"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貪官汙吏"和"平均田權""節制資本","實現耕者有其田"等響亮口號。群眾初步發動起來後,就選擇吉水圍為重點 ,成立吉水圍農民協會。會員有一百七十多人。吉水圍農會成立時,舉行隆重的成立典禮。各個村莊也派代表參加,在會上古柏桐跟到會農民講話,閘明當時的形勢,並指出有了農民協會,農民才有力量反抗壓迫,爭取自由,才能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目的。通過這次成立大會,到會的農民和各村代表思想認識大大加深,覺悟提高了。後來,各代表又在各個農村進行宣傳活動,教育農民。沒有多久,田心、白馬埔、 白沙崗、近石、寨崗、埔子等村都先後成立了農民協會。聲勢一天天浩大起來,也經常聚會遊行,宣傳革命,土豪劣紳嚇得喪膽亡魂。不久桔子鄉農民協會員成立了,當時桔子總共有會為一千七百人(會員條件18-50歲的農民)。

第二節 農會會員消滅著名土匪羅卓山

一九二六年農曆八月二十日,著名匪首羅卓山率領匪徒十多人,持槍十餘枝,到桔子胡作非為。搶劫群眾財物,強姦良民妻女,並以桔子廣裕豐、有隆等商店為巢穴(店主陳紫繁與匪相通)企圖日潛夜出,貽害人民。同時羅匪在二十日晚還強姦桔子居民XXX妻子。於是農會負責人馬上集中會員幾百人,於二十一日夜包圍匪穴,將羅匪全部人槍俘獲。同時並將一個一貫橫行桔子,無惡不作的土豪惡霸黃連古(靄崗人)擊斃,為桔子人民除掉一害。二十二日中午便將生擒土匪十二人捆縛,在其頸項插青紙旗,押到街上游行,揭露其罪狀。遊行完畢,當天正午十二時,將羅卓山一行土匪十二人全部押赴獺子曬布壩執行槍決。在此同時,還警告了一批一貫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土豪惡霸。當時在場觀看群眾不下萬人,人人拍手稱快,喜氣揚眉。

將羅卓山一批土匪槍決後,馬上將廣裕豐、有隆等幾間匪穴商店的貨物及店鋪沒收,由農會接管。那時通匪店主陳紫繁逃往楊梅水鄒景家,農會發覺後,馬上勒令鄒景交出陳紫繁,否則,一併治罪,鄒景懾於農會威力,被迫把陳紫繁送交桔子鄉農民協會,然後農民協會將陳紫繁解送惠州辦事處。

第三節 區農民協會成立

通過消滅羅匪和警告當地一向騎在人民頭上的土豪惡霸,農會的威信日高、權力天天壯大。當時一切權力都歸在農會,同時施行了很多善政,如焚菸禁賭,廢除一些不合理的苛捐雜稅等。廣大農民非常擁護,並深深認識組織起來威力的強大,於是未入會的農民也紛紛要求參加農會。接著,獺子、顯村等地也先後成立農會。

一九二六年十月間,成立區農民協會,全區農協會員攜帶武裝在桔子舉行區農協會成立典禮,古柏桐同志擔任區農協主席。他在大會上號召全區農民:"大家團結起來擴大自己的隊伍,共同對付白軍和壓迫我們的敵人,掃清軍閥,打倒貪官汙吏和土豪劣紳,實現耕者有其田,人人有衣穿有飯吃,過幸福的生活。"到會農民個個心情振奮,歡喜若狂。接著示威遊行喊口號,聲音震撼桔子圩。從此,農民團結一致,積極擁護自己的組織,在政治有了保障,個個積極生產。區農會成立後,即將沒收廣裕豐、有隆等幾間店,設立辦事處,產生常務委員會,選出委員、駐會址辦事。駱瑜、宋坤、許耀明等為執行委員。

第四節  農民協會被迫解散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工農群眾,那時蔣介石匪幫出動大批反革命軍隊,到處鎮壓農民運動,省農會被強建解散了。不久,反動軍閥鄒三龍到公莊進行清黨清鄉,並拘捕農會負責人,強迫解散農會。是時,農會負責人,四散奔逃,以避兇危。朱坤、朱翰如因逃跑不及,被鄒三龍逮捕,在惠州坐牢半年,後由其村捐款一千多元才續回來。這樣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就被反革命扼殺了。但革命種子已在公莊撒下,廣大人民認識到要想得到解放過幸福生活,必須在共產黨領導下,團結起來,進行革命鬥爭。

第三章: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鬥爭

第一節 公莊人民英勇截擊日本軍

"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後,抗日戰爭的炮火震撼了每一個有正義感及有愛國熱忱的中國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內戰,槍口對外,但蔣介石反動集團卻採取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致使日本軍在蔣營區內橫行無忌,差不多一彈不發直下廣東。

一九四四年五月間,日寇軍二百多人由柏塘竄入公莊官山,其目的是由官山取道往龍門與其部隊匯合。當日本白旗軍未到達官山時,官山群眾情緒激昂,義憤填膺,組織了一百多人的武裝預先埋伏在大塘嚳三條徑地方截住敵人。當敵人竄入埋伏地區,埋伏的武裝馬上給予迎頭痛擊,日寇當場也開槍還擊,官山群眾集中火力大肆掃射,和敵人激戰兩小時。後來,由於彈藥用盡,而且日寇又用重炮轟擊,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只得安全撤退。後來日軍進入大塘嚳村,該村來不及轉移的牛、豬、雞、鴨等畜牲幾被宰殺殆盡。

第二天,只見日軍走過的道路血跡斑斑,丟下了很多帶血的藥棉,擔架抬了不少被打傷的日軍。這說明了那次截擊雖然沒有全殲敵人,也給了這夥強盜一定的打擊。同時也給敵人一個嚴重的警告,"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向來有反抗白軍的優良傳統"。給日本白軍者幻想滅亡中國的迷夢重敲一次警鐘。

第二節 黨組織的建立及領導群眾開展鬥爭

一九三八年上半年,桔子小學校長林道行,聘請一位教員鄧少華(紫金人,共產黨員)在桔子小學教書,鄧到校後即進行秘密活動,發展地下組織。首先吸收林道行和職員張奕生參加中國共產黨。隨後又在學生中吸收學生林石群、陳群英、陳夠英等人。在此同時又由林道行介紹一位教員葉紹君(梅縣人,共產黨員)到桔子田心教書。葉到了田心後,積極進行發展地下組織工作。首先吸收許志鵬參加中國共產黨,經過幾個月的教育和調查,於一九三八年六月又吸收了許子如、許桂興、許容等人參加。於是,成立小組,開始過黨的組織生活。

黨小組成立後,即進行研究群眾切身疾苦,領導農民開展鬥爭。一九三九年,田心黨小組為了更好地領導農民進行鬥爭,以田心貧苦農民為核心,組織了一個四十二戶人的生產合作社,耕種40多畝田。同時為減輕農民給奸商的中間剝削,又成立了一個消費合作社。同年七月一日,田心黨組織發動農民向地主許祥麟清算高利貸剝削,從地主許祥麟手中退回稻穀一萬八千斤。接著又組織62戶人向地主吳月林減租,退回稻穀四百五十擔。這樣,農民的思想覺悟漸漸提高,開始認識到地主階級的殘酷手段,對革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一九四零年二月,黨小組已經擴到十名黨員,上級黨委韓景星、葉紹如給田心成立黨支部。許桂興負責支書,吳月友、許子如、許契如、許容等進行組織活動。並經常與上級黨委取得聯繫,積極領導農民群眾進行生產,儲備力量。同時也積極學習游擊戰術,經常領導農民向地主階級展開鬥爭。於一九四四年五月間,成立了武裝隊伍14人,組織農民協會。同年十二月,東江抗日遊擊縱隊曾生第三支隊劉培、高子良部隊到達田心、白馬布領導農民群眾進行鬥爭,田心黨支部與抗日遊擊隊取得聯繫,並且積極協助部隊,發動群眾支援部隊。

第三節 東縱部隊在公莊的活動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間,東江抗日遊擊縱隊曾生第三支隊劉培、高子良部隊到達公莊,開展敵後遊擊活動。一九四五年一月,游擊隊領導公莊人民開展大規模的對敵鬥爭。田心支部積極發動群眾一起攻打桔子偽鄉府,寅夜攻入桔子圩,繳獲長短槍12支,軍用品、子彈一批,並張貼標語,散佈傳單。同年二月,群眾又協助部隊攻打駐在桔子圩邊石屋的鹽警,繳槍三支。接著又攻打駐在大水瀝村的反動鹽警,進行破侖,擄鹽警七名,繳獲三萬多斤鹽分給農民,緊接著又打反動地主林兆富,繳槍5支,谷三萬多斤,乘勝又破反動政府桔、獺二處糧倉,組織農民擔谷三萬餘擔支援部隊和解決群眾的困難。當時,由於軍民團結一致,真是所向披糜,反動派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狽奔逃。同年三四月間,反動地主林兆富、鄒景等又組織反動武裝一百多名,與我游擊隊對抗,偽大隊長林瑞珍、黃銳旺把守桔子進行反抗,我東三支部隊又將它打得丟盔棄甲,呼天喊地。一直追到南坑肚鄒屋,反動武裝盤居鄒屋又企圖頑抗,我部隊又將匪軍重重包圍,經過一天一夜的劇烈戰鬥,終於將反動武裝全部繳械,並擄獲偽大隊長林瑞珍、偽中隊長林漢先二名。

一九四五年五月間,反動地主林兆富、鄒景等還不甘心失敗,繼續組織反動武裝,並勾結反動軍隊梁桂平、葉達枝來公莊掃蕩我游擊隊。為了確保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由東江部隊副司令員王作堯同志親自領導下,積極發動群眾,田心黨組織馬上組織了一百六十多人在桔子圩東北門挖濠溝,築炮臺。並在紅花寺一帶大路上埋地雷50多個,準備全殲反動軍隊。

一切準備就緒後,梁、葉匪軍一千五百多人打到紅花寺,步步進入,不意當時竟有兩個特務分子葉榮林、馬雲山兩個壞蛋打進我部隊,兩個壞蛋去埋地雷時,竟不裝上雷管,致使地雷不能爆炸。結果匪軍進入我防線,那時我部隊奮起敵人射擊,由陳景星同志在田心指揮作戰,指出目前戰爭十分緊張,必須分成小隊,派一隊人星夜到寨崗、寺前一帶拖敵人尾巴,另一隊和田心、白沙崗常備隊林榮壽、許茂元、許祥、許成木等到光頭嶺和赤公嶺防止敵人包抄。當抵達赤公嶺時,馬上接上火線,向敵人衝鋒,直衝到三墩社地方,那時敵人兵力增加,並從敦子一帶包抄過來,兩面夾攻我游擊隊。是時,只得扼守陣地,抗擊敵人,敵人連三次衝鋒,都為我軍打退。那時,同志們的鬥爭情緒非常激昂,常備隊員許成木說:同志們!有敵無我,有我無故,堅決死守陣地,不讓敵人進一寸,沒有子彈就進行肉搏!戰鬥一直堅持了十個小時,最後彈藥用盡,才由寨子嶺常備隊來支援掩護,安全撤退。結果,由於敵我力量懸殊過大,竟被反動派衝入桔子圩,大肆進行燒、殺、搶、劫了大批民財,襄滿筐脹而去。

一九四五年七月初旬,游擊隊部隊在田心,白馬埔一帶活動,組織群眾進行鬥爭。當時桔、獺兩圩均駐有反動軍隊,桔子駐著匪軍林營三四百人,大肆欺壓人民,搶劫財物。為了保護群眾利益,我游擊隊第三支隊長彭鬱,第五支隊長劉培率領隊伍,由副司令員王作堯指揮分三路襲擊反動軍隊林營。於七月二十二日星夜出發,一路由吉水圍涉水爆炸朱元利店後,由田心支部黨員吳運康帶路,另一隊由成子前到下陂新屋仔林贊集樓角爆炸,由田心支部許連帶路,一路由田心、白沙崗進攻寨子嶺。當時,開始激烈的戰鬥,駐在桔子的反動軍隊被我軍猛火攻擊下,退出桔子圩。駐在寨子嶺的反動軍隊,因當時月亮太光,不能摸進敵營,故不能全殲敵兵。天亮後,因其他兩路不能進入桔子匯合,而且當夜被打退駐在桔子圩的林營軍復進桔圩,在當時不利的形勢下,只得撤退。這次戰役雖沒有完全消滅敵人,也給予反動軍隊重大打擊,把敵人的囂張氣魄大大壓下去。

東縱部隊在公莊活動幾年,積極領導公莊人民打擊反動派,搬地主物資救濟貧苦農民,而且組織農民常備隊、農抗等組織,保衛家鄉。公莊人民在游擊隊的影響和教育下,對革命認識天天加深,團結在黨的周圍,在當時惡劣環境中不懈地鬥爭著。

第四節 東縱北撤後的遊擊的活動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反動集團發動大規模的反革命內戰,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二日,東縱奉令北撤。當時,還留下骨幹曾光、張奕生、黃華章、陳光天等埋伏地下進行工作,在官山、白馬埔一帶組織群眾進行秘密鬥爭。又留下黨委同志謝光埋伏在田心許桂興家進行工作。當時國內第三次革命戰爭剛開始,國民黨反動派暫時有點囂張,故活動非常秘密。為了解決謝光同志的伙食和其他費用,田心支部同志許子如、許桂興、許契盛、許連、許成求、許鬱明、吳月友、吳運康、吳偉壽等幾位同志,一連上山砍柴三天,砍了五千七百多斤柴,來支援謝光同志的活動,為了革命甘願備嘗一切辛苦,在砍柴時,許連和許鬱明等同志還唱出幾首山歌:

一、辛苦辛,擔挑掛頸汗淋身,今日砍柴來為黨,黨是直接為人民。

二 不怕苦,苦盡甘來定有時,今日多流一滴汗,早日翻身樂怡怡。

三、心花放,有了英明共產黨,不日打挎反動派,幸福生活甜過糖。

留下公莊活動的同志經過一段時間的組織活動,繼續恢復武裝鬥爭,成立江北人民游擊隊,至一九四七年隊伍又擴大了。接上級指示給罪大惡極的反動地主林兆富以嚴重打擊。在六月二十六日早晨,隊伍化裝小商販,到地主林兆富商店,"和蘭"假裝買生油豆,進入店堂後,馬上將林兆富捆縛,並將經常刺探我遊擊情況的反動走狗林明擊斃。同時又將一個當我遊隊進入桔子圩時企圖蠢動的偽鄉公所所丁擊斃,繳獲槍枝十餘枝,子彈、物資等一批,提林兆富到官山罰款二億七千億元(偽法幣)。

一九四八年農曆一月初五,游擊隊協同人民群眾,打擊反動地主吳福生、黃茂豐,繳獲機槍三挺,步槍二十餘支,駁殼手槍五支。發動群眾搬油、糖、谷、布、藥材等貨物一大批,這不但充實了游擊隊的活動經費,而且大大地解決了群眾在生產和生活上的困難,群眾歡天喜地,與游擊隊的關係更為密切,當時田心農民許善昌感激地說:"若不是共產黨和人民部隊的領導,劫富濟貧,今造我耕田的谷種,石灰也沒辦法解決。"又如白馬埔農民吳亞康說:"我家六口人,沒有一粒種子,肥料全無,家中無三日糧,若不是共產黨和部隊呀!我今造的生產一定不能耕下去,生活更難解決了" 。的確,農民群眾與游擊隊建立了骨肉相連,唇齒相依的關係,游擊隊鬧得熱火朝天,不少青年農民紛紛參加游擊隊。反動地主、官僚、土豪等嚇得亡魂喪膽,有的畏罪潛逃,尿在尿裡的也不敢再作威作福胡作非為了。

解放戰爭期間,江北人民游擊隊伍在公莊活動,給了公莊人民的啟發和教育是深刻的、巨大的。在艱苦鬥爭的日子裡,公莊黨組積極領導和發動群眾大力協助自己的部隊,狠狠地打擊敵人,使部隊一天天的壯大發展。同時還給部隊偵探敵情、帶信、撈軍等一系列工作。不少時日夜住山頭,捱飢抵渴,進行艱苦的革命鬥爭。

第五節  名震博羅的上坪大捷

一九四九年一月,偉大的淮海戰役結束後,在華中戰場上的蔣匪有生力量已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消滅殆盡,殘匪紛紛竄入華南,企圖妄藉長江以南頑抗,阻繞我軍南渡。是時,敵人雖是絕命的前刻,還是作垂死的掙扎。於是,廣東的反革命軍隊一時又囂張起來。三月間,獨立二團反動軍隊一千多人,由龍門分三路掃蕩駐在官山一帶的人民游擊隊。我部隊瞭解這一情況後,就著手準備一切,選擇上坪的有利地點、布好防線、準備關門打狗,全殲敵人。三月十七日上午七時,獨立二團偽營長申江率領匪軍三百多人,由茅田進入上坪,企圖掃蕩我官山人民游擊隊,豈知我軍早已布好陣營,枕戈以待,當申江匪軍進入上坪包圍圈內,我部隊指導員一聲令下,無情的炮火驟雨飛煌猛烈的射擊敵人。此時,預先埋好的地雷也接二連三轟隆地響起來,頓時山鳴谷應,殺聲震天。此時,匪軍驚慌失措,東奔西竄狼狽尋逃,可恨爹孃沒有多生把翼可以飛奔逃命。由於我軍在周圍山崗把守得象鐵桶一般,且又是居高而下之勢,匪軍雖是四處亂竄,始終不能逃越我包圍圈。那時,我軍曉喻反動派:"欣迎投降,繳槍不殺,人民軍隊優待俘虜",敵人在進退維谷之際,絕大部分繳槍投誠,唯有匪營長申江率領三十餘人掩敝在上坪水口山林處,拒不投降,企圖等待援兵解圍。於是我軍遂將包圍圈漸漸縮小,集中兵力包圍,給予致命打擊。延至當天下午五時左右,殘匪眼看絕望,才被迫繳械投降。

這次戰役,在軍民通力合作下,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擊斃敵軍四十多名,其餘全部俘虜,繳獲敵人六零炮二門,八二炮一門,機槍十二挺,步槍一百五十多支,駁殼五支,左輪一支,六零炮彈五十多發,八二炮彈二十多發,步槍子彈二萬多發,駁殼子彈一百多發,手榴彈二百多枚,活捉匪軍營營長申江及兩個連長。

戰役結束後,部隊進行評功表模,軍民集中在佛子坳舉行隆重的慶功大會,會上正式宣佈江北東三支一團成立,曾光同志任團長、鄧子庭同志任副團長,各個解放了的農村的農民,敲鑼打鼓,擔著豬肉食品慰勞我人民游擊隊。

五月間,博羅人民政權成立,由曾光同志兼任縣長,張奕生同志為副縣長,縣政府暫設在公莊。

解放前的公莊:人民的革命鬥爭


第四章  千秋不朽的革命烈士

革命的成功、新中國的建立,是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全國人民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歷盡風霜和不少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而換取得來的。在各個革命時期中和各個戰場上,公莊有不少革命同志為了祖國,為了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這些永遠使人們敬佩的烈士,有的是在戰場上作出犧牲,有的是做革命工作活動被敵人逮捕後堅貞不屈,英勇就義的,在廣大人民面前樹立了永不磨滅的顯赫型儀。

“好山好水好公莊” 是今天公莊的真實寫照,它是幾代公莊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飲水思源,撫今懷昔,公莊人民對革命烈士永銘肺腑,從未稍忘,並循著烈士們的光輝榜樣永遠前進!前進!

解放前的公莊:人民的革命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