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耗費國力讓鄭和下7下西洋,朱棣死後,鄭和下場如何?

姑孰侯


鄭和,又稱為“三保太監”,不過他雖然是明朝的一個太監,但同時他也是外交家、航海路。他雖然叫鄭和,不過他卻本姓馬,因為他年輕時就在朱棣的燕王服,後來又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立下功勞,故而他被賜姓為鄭。



鄭和在軍事上也頗有成就,而他最著名的就是鄭和七下西洋,他的這個行動也是歷史上的偉大壯舉。

鄭和因為有軍事才能,又深受朱棣的信任,同時那時鄭和年齡更值壯年,再加上鄭和又對佛教、伊斯蘭教的背景多有了解,所以在朱棣決定下西洋時,鄭和就被定為下西洋的正史太監。

那朱棣讓鄭和七下西洋,朱棣駕崩後,鄭和的下場如何呢?


其實鄭和七下西洋,並不都是是在朱棣時期下西洋的,鄭和下西洋是從朱棣永樂時期到宣德年間這段時間。第一次開始於永樂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最後一次結束於宣德八年,也就是公主1433年。

鄭和下西洋,帶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太倉聚集,然後到福州長樂太平港,遠去西太平洋、印度洋,他去了三十多個國家、地區。

而鄭和的最終結局,是在他第七次下西洋時,返回的時候,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所以鄭和是死在他的下西洋的事業上,並且是返回的時候,也可以說是沒有什麼遺憾了。


中孚鑑


朱棣依靠著“靖難之役”成功的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完成了從燕王都永樂帝的轉變,不知其在攻破了南京後,會不會有大夢初醒的感覺在裡面。

在朱棣攻破了南京後,朱允炆失蹤了,這一下便打破了朱棣原本所有的打算,因為如果朱允炆在破城之日被抓到還好,朱棣還有所準備去應對,可壞就壞在朱允炆失蹤不見了。朱棣在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先是慌了,因為這是朱棣萬萬沒有想到的結局,可他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了,什麼樣的陣勢沒有見過,在鎮定了一會後,當機立斷的讓人對外通報,並發表告示,說建文帝已經在大火中喪生了。因為朱棣心中清楚的知道,如果在這個時候讓外界知道建文帝沒有死,而是失蹤了,很可能會讓別有用心的人以此來鑽空子,畢竟在清朝的時候,一個朱三太子就能把大清朝給攪和的天翻地覆。

另一方面,可如果建文帝出去後繼續聯絡沒有被征服的省份,很可能會形成力量來對付朱棣,因為當時的朱棣並沒有完全的攻破全國省市,他為了能夠取得勝利,便直接瞄準了南京,大明朝的首都。

所以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好不容易取得的地位,他秘密召見了鄭和,要求他以下西洋的名義去尋找朱允炆。鄭和奉朱棣的命令只下過6次西洋,而第7次是奉朱瞻基的命令

第一次下西洋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攜帶的兵甲人數為二萬多人。他先是從蘇州出發,然後在到福建、爪哇、蘇門答臘最後到達了古裡,並在哪裡立下石碑刻下了“去中國十萬餘里”。

第二次下西洋

在1407年的時候,鄭和進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下西洋,在這次航行的路線中,鄭和來到了錫蘭和波斯,並在波斯的大地上交換了兩國表達關係良好的珍貴文物。

第三次下西洋

在1409年的時候鄭和與姚光孝等人去了越南、馬來西亞以及印度,都與各國表達了大明王朝的威嚴和友好。

第四次下西洋

鄭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時間是在1413年,在這次旅行中鄭和的船隊第一次來到了東非境地。在1415年的時候回到大明。

第五次下西洋

在1417年的1月,鄭和的船隊又再次啟程了,他們海華絲按照原來的路線進行訪問,現是爪哇、東非最後是麻林。

第六次下西洋

這是鄭和在永樂年間的最後一次下西洋,於1421年的時候出發,後來因為大風,取消了此次的訪問任務,回到了大明國。

鄭和在朱棣在位期間,一共駕船出使了國外六次,在這六次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創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航海外交的典故。後來在朱棣去世後,明仁宗將下西洋的任務取消了,命令鄭和率領下西洋的部隊子在南京部署。後來仁宗因病去世,明宣宗繼位,在這位皇帝繼位後,又繼續要求鄭和帶領他曾經的船隻去進行下西洋的大業。

第七次下西洋

此次下西洋的時間是1430年,這是鄭和第七次受命下西洋進行外交,據史料記載,在此次下西洋的任務中,共計有兩萬人,雖然這個時候的鄭和身體依然強壯,但是他畢竟已經老了,精力沒有當年旺盛了,在進行完這最後一次下西洋時,鄭和卻因為勞累過度,加上長時間漂泊在海上,最終在船隻返航的時候在印度的西海岸去世。

鄭和在雖然是朱棣委派和任命的官員,但是在朱棣死後其的前途依舊沒有收到影響,最後他的骨灰被埋葬在了南京。


木劍溫不勝


朱棣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曾六次派鄭和下西洋,但是都是一無所獲。鄭和所到之處,各國百姓都看見了大明的強盛,紛紛派出使臣來到大明,大明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萬朝來賀。雖然鄭和下西洋讓大明王朝聲名遠揚,可也耗費了巨大的國力。

在朱棣死後,明仁宗朱高熾登上帝位,他下令停止鄭和下西洋的活動,至於他的原因很簡單,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而朱高熾又不想尋找建文帝,自然就沒有必要去耗費巨大國力繼續讓鄭和下西洋了。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明仁宗朱高熾僅僅登基一年便駕崩了,繼位的皇帝是明宣宗,明宣宗又再次派遣鄭和下西洋,這就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明宣宗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很簡單,僅僅只是簡單的一次外交活動。


鄭和這一次駕駛著大船來到了阿拉伯半島,他早就聽父輩提起過伊斯蘭聖城麥加,不過就他的身份而言,他不太適合去麥加朝拜,所以鄭和派了七個人前往替他朝拜,也算是滿足了他的這個願望。鄭和這一次下西洋沒有能夠回到大明,他在古裡病逝,古裡在現在的印度半島,一代航海家就這麼結束了一生。


傳奇歷史觀


鄭和七下西洋的事蹟讓世界都覺得大明國力空前強盛,要知道當時明朝是海上力量最強的國家。因此鄭和才有機會去下西洋彰顯大明的國威,七下西洋期間有六次都是在永樂帝出洋的,成祖病死後。仁宗上位,認為下西洋勞財傷民,因此停止了下西洋。宣宗皇帝即仁宗位後,恢復了下西洋。此時的鄭和接到下西洋命令後,非常的開心。不過誰也沒想到這是他最後一次下西洋。成祖死後,鄭和的下場到底如何呢?

公元1425年,仁宗即位。鄭和當時在南京正準備第七次下西洋,可惜沒想到等來的是仁宗皇帝擺手罷停下西洋之事。鄭和心中面臨絕望,因為他認為下西洋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南京守備太監

下西洋的部隊駐紮在沿海區域,仁宗擺手罷停下西洋之事後,被仁宗下令留在了南京。成為了第一任南京守備太監,主要任務職責為補修南京城。此後五年期間,鄭和都生活在鬱鬱寡歡之中。


不過好消息是仁宗只在位短短十個月,宣宗即位後,並沒有徹底打消鄭和心中的念頭。而是說待國內安定後,便可繼續下西洋,彰顯大明國力之強,自然能與更多的國家產生交集,讓更多的西方國家認識到大明王朝。

這給了鄭和活下去的信心,要知道鄭和從小便追隨朱棣即成祖。從第一次下西洋使得西洋諸國,畏懼大明,想要與大明交好的時候,鄭和便認為自己這一生並沒有碌碌無為。因此鄭和將下西洋視為一生中的頭等大事。

公元1425年至公元1430年這段期間,大明王朝發生了很多變故。公元1425年十月仁宗暴病而亡,宣宗即位後雖想要下西洋,可下西洋的確需要消耗很多的財力、物力。當然帶來的回報也是非常豐厚的。

最後一次下西洋

因此終於在公元1430年,宣宗下旨命令駐守南京修繕宮殿的部隊,下西洋。領導人自然還是鄭和,這也就是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歷經三年,據記載,公元1433年返程過程中鄭和病逝於印度西海岸古裡國(今印度城市卡利卡特)。

此次下西洋所用船隻,讓當時世界各國歎為觀止,船隊的龍船,大者可承載數千人。且船上火炮極為強悍,船體大如海市蜃樓。各國紛紛讚歎大明船隊威武雄壯,到第七次下西洋之時,各國都主動願與大明交好。

要知道此前有幾次遇到西方國家,對待大明船隊並不友好。這一切都是源於鄭和一次又一次下西洋的努力,當然這些都離不開成祖、宣宗的支持。

成祖走後,鄭和的下場還是比較好的,首先在成祖離世後成為了大明南京首任守備太監。這一期間待遇還是非常好的,這一工作連續了五年。在公元1430年後開始了歷時三年的航海,這也是鄭和一生的夙願,最終葬身大海。鄭和一生也算的上是功成名就,何況他本是就十分樂忠於航海事業,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歡迎關注,講述大明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荊襄名士


鄭和下西洋,有六次都是在永樂年間奉旨出洋。成祖死後,即位的仁宗洪熙皇帝中止了下西洋,仁宗死後,宣宗皇帝又恢復了下西洋,鄭和於宣德五年(1430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也是最後一次,鄭和最後病卒於此次下西洋返程途中。




鄭和年輕時候即在燕王府侍從燕王朱棣,他有謀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是少數能文能武有才學的宦官。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出訪海外諸國,宣揚大明國威,所到之處皆得外邦之國熱情接待。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自鄭和起,世界其他國家才逐漸興起大航海熱潮。鄭和下西洋,推動了中外經濟、文化上的交往交流,而鄭和本人,也展現出了其傑出的外交才能和軍事謀略。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的仁宗皇帝覺得歷年下西洋耗費國家大量財力人力物力,於是下詔停罷下西洋之事。當時明朝剛遷都北京沒多久,南京保留了一整套和北京差不多一樣的領導班子。鄭和奉詔率下西洋的軍隊就近鎮守南京,鄭和也成為首任南京守備太監。

仁宗在位不到一年,便於洪熙元年(1425年)十月駕崩,即位的宣宗朱瞻基並沒有讓鄭和回北京的意思,而是讓他和另一個太監王景弘繼續守備南京。鄭和還受命負責修繕南京宮城,從洪熙元年(1425年)到宣德五年(1430年)的這幾年時間裡,鄭和都盡心盡責守備南京,督造工程,但是下西洋事業並沒有徹底中止。



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皇帝下詔,命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此次下西洋規模為歷年歷次規模之最。船隊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後,於次年一月十九日正式從南京下關出發,在福建長樂做短暫侯風,船隊所用之龍船,大者可載千人,高大堅實,威風虎視,這一次下西洋的人數,達到了27550人之多。



據記載,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共歷時三年,於宣德八年(1433年)返程過程中病逝於印度西海岸古裡國(今印度城市卡利卡特),船隊由副使王景弘率領返程,同年7月22日順利返回南京。

鄭和把一生都獻給了大航海事業,最後一次下西洋圓滿結束,卻不幸病逝於回程途中,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出使過的國家和地區多達36個,最遠處竟到達非洲的不刺哇(今索馬里境內),鄭和所率領的大明船隊,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洋船隊。


大國布衣


朱棣讓鄭和7下西洋,使得當時的大明王朝聞名於海內外,也充分展現了鄭和本人的做事能力,體現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優秀的精神品質。這一次次的下西洋,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而功臣莫過於就是鄭和了。


說起鄭和,年輕時的他就從侍燕王朱棣。後來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鄭和在戰鬥中也立下了功勞,之後就被升任為內官監太監。由於自己的人品端正、才能卓越、知識豐富,在加之自己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所以被朱棣看中派遣他7下西洋。

鄭和的7下西洋對當時的明王朝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歸結起來有以下四點:

一、下西洋期間推行和平外交,穩定了東南亞的國際秩序;


二、震懾了當時比較活躍的倭寇,牽制蒙元勢力,維護了國家安全;

三、鄭和下西洋帶了很多中國本土的特產,從而發展了當時的海外貿易,傳播了中華文明;

四、鄭和下西洋也開拓了中國古代的海洋事業,鋪平了亞非的航路。


從以上來看鄭和的下西洋穩固了朱棣皇帝的統治,對於朱棣來說這無疑是對自己非常有利的,同時朱棣對待鄭和肯定會是更加看重,當然也就更加信任鄭和。

得到了皇帝的信任,鄭和當然內心想不能有辱使命,所以自己在第七次下西洋歸國的途中積勞成疾最終倒下了,享年62歲。也正式完成了他鞠躬盡瘁的一生。


阿強的美好時光


鄭和死後,骨灰被安葬在南京宏覺寺地宮,在我看來,還埋葬了華夏民族的第一個航海夢。


宣德八年四月,大明著名航海家、外交家鄭和在印度西海岸的古裡國去世,死在了他第七次的航海路上。

鄭和的病逝,意味著明王朝最後一次大航海的落幕。此時已是宣德年,永樂皇帝的繼承者們,顯然沒有朱棣那般遠大的眼光,加之大明的北疆再次出現隱患,於是偉大的華夏大航海時代被無限擱淺。

關於鄭和的身世,其實史書上所載了了,根據史學家吳晗的推測,鄭和是在明軍1381年收復雲南時被俘,遭受“宮刑”,並在1384年被派往燕王府做侍從,在那裡遇到了他一生追隨的貴人:朱棣。


靖難之時,因在鄭村立功,被賜姓鄭,1403年,被道衍和尚姚廣孝收為弟子,從此篤信佛法。

1405年,對鄭和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永樂皇帝朱棣為“尋戈異域”,命令造寶船,進行國家級的航海行動,而這支遠航船隊的統帥,便是三寶太監鄭和。

從1405年的第一次航海,道1433年死在航海路上,鄭和一共進行了七次遠洋航海,鄭和的寶船隊伍,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遠洋艦隊,一艘船需二百人方可啟航,可容納千人吃穿用度,而這樣的船,據史料記載,又63艘之多。

比鄭和去世更加遺憾的是,在他死後的3年後,英宗皇帝便下了詔書,禁止建造海船,而已有的鄭和寶船,則在擱置中慢慢腐朽潰爛,雖然在隆慶年間,又有了允許民間出海的詔令,但其規模和國家的重視程度,都遠遠的不如鄭和時代。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明成祖朱棣是個雄略之主,他20歲的時候就藩燕京,開始了他在北方的藩王生活,在此期間他統帥北方軍隊與元朝殘餘力量進行鬥爭,取得了很多大的勝利,招降蒙古乃兒不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這使朱棣聲威大震,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大大增強。這為朱棣進一步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創造了條件。

由於太子朱標等三位年長於他的皇子先後死去,使得朱棣成為諸位藩王中最年長的一位。但是朱元璋堅持立嫡,於是朱允炆成了皇位繼承人。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導致燕王朱棣為首的藩王擁兵自重,朱允炆登基後,朝廷勢力孤弱危急。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和大臣商議削藩。結果朱允炆派去逮捕朱棣的張信投降,導致朱棣起兵造反。

此時的朱棣兵精將勇,而朱允炆卻沒有驍勇善戰的精兵猛將,只得派出朱元璋手下大將耿炳文抵擋,最終不敵。朱棣的軍隊獲勝,並生擒寧王,奪得朵顏三衛騎兵,實力大增,到朱允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破南京,宮中失火,從此建文帝朱允炆失蹤。

之後朱棣登基即位,他是個有才幹的皇帝,在政治上,加強君主專制,設立內閣,集中權力;在經濟上,疏通大運河,恢復南北交通,促進經濟發展,促進了明朝的國力迅速恢復,百姓的生活比較穩定。

在文化上,編修《永樂大典》,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規模最大的百科全書,而且所選書目全都未經刪改,這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比《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要早三百年。

為了遷都北京,建設了規模宏大的故宮建築群。在軍事上大力打擊元朝殘餘力量,組織了五次北征,基本上消滅了蒙古殘餘軍隊的主力,加強對安南的征服,將安南納入明朝版圖。加強民族交往,朱棣曾接見過文都千戶家族的首領賞思,並予以封賞,在朱棣的兩次邀請下,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派自己的弟子前往南京朝覲,並在南京生活兩年後帶著豐厚的賞賜返回。

在這樣全面的改革,內政外交促進民族融合交流的背景下,鄭和下西洋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鄭和本姓馬,小名三寶,也叫三保。1681年大將藍玉平定雲南時10歲的馬和被擄,閹割後成為太監,後進入燕王府。朱棣很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於是留在身邊聽用,同時對他進行文化教育。

在朱棣奪位的靖難之役中,馬和在燕京鄭壩村立下大功,攻佔南京後朱棣親書鄭字賜他姓鄭。永樂二年朱棣封鄭和為內官監太監,次年開始航海出使,前後七次。鄭和被朱棣派往西洋的原因,除了宣傳明朝的國威,促進海外貿易,還有一項秘密使命就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其實靖難之役攻破南京,建文帝在大火中失蹤,這是朱棣始終放不下的一塊心病。建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一定是逃走了,這一走誰知道將來會鬧出什麼亂子來,那畢竟是名正言順的天子,一旦在某個地方紮下根來,振臂一呼,難保不會雲集士兵,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這個明朝皇帝恐怕就坐不穩了。

朱棣認為應該未雨綢繆,那就先下手為強,利用一切機會尋找建文帝,在他權力所及的明朝版圖內,誰也不敢私藏前朝廢帝,而且通過他的努力,百姓生活明顯好轉,剷除了建文帝發難的社會基礎,但是化外之地就難說了。所以,朱棣頻頻對蒙古殘餘勢力用兵,還大力打擊安南使之重回大明版圖,目的就是擠壓建文帝可能的生存空間。


而派鄭和下西洋也是這樣,鄭和的船隊都是按照艦隊的標準建造和裝備的,明著說是為了防海盜,實際上就是要對可能支持建文帝的勢力開戰,最起碼也能威懾一下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所以朱棣花了大把的銀子支持鄭和下西洋。

結果到朱棣死也沒有找到建文帝,最後一次下西洋,是在明宣德年間進行的,鄭和也死在了第七次下西洋後的返回途中,病逝於古裡即印度卡利卡特,回國後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小小嬴政


鄭和的結局還不錯,是死於海上,死於他奮鬥一生的事業之上,未受迫害。

1399年,皇叔朱棣因不願坐以待斃地被皇帝朱允炆削藩,於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揮師南下,發起了“靖難之役”。

可憐朱允炆能力稍遜,左右親信之人又非能臣,齊泰、黃湜不過兩個急於立功之輩,李景隆更是難堪重任,乃至於他雖然佔據了絕對優勢,卻也將一手好牌打爛,稀裡糊塗地輸給了朱棣。

李景隆之流更是無恥至極,眼看朱棣打到南京來了,竟然跑去給朱棣開城門,朱允炆用這樣的人焉有不敗之理。

朱棣一路攻入南京城,打入皇宮,只是皇宮之中卻已經沒有了朱允炆的身影,只有量具被火燒得焦黑的屍體。

為了安定天下人心,朱棣也不管焦屍是不是朱允炆了,只是急忙對外宣佈消息說朱允炆已經自焚而亡。

為了讓人相信朱允炆已死,朱棣還有模有樣地安葬了朱允炆。

當時,鄭和已在靖難隊伍之中,伴隨在朱棣的左右,為朱棣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朱棣在坐了江山之後才賜他姓“鄭”。

朱棣雖然親自對外宣稱朱允炆已經自焚死了,可是當時盛傳朱允炆早已經偷偷從暗道逃出了皇宮。

他雖說是朱允炆的叔叔,對朱允炆的體貌特徵有一定的瞭解,可是對於一具被燒得焦黑的屍體,真讓他去認,他也不敢確認一定是朱允炆,加之皇宮內外謠言四起,說朱允炆逃出生天,他當然更加懷疑了。

後來,又傳出了朱允炆乘船出海的事,朱棣就更加疑神疑鬼了。

於是,如《明史》所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朱棣開始讓鄭和出海,去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但是這事畢竟不能擺在檯面上,所以只能假託“耀兵異域”為由。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樂三年,朱棣特意選出了27800士卒隨同鄭和一起出海,更有長44丈、寬18丈的船62艘,浩浩蕩蕩下西洋而去,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返回南京,真可謂是一場盛事。

只可惜,鄭和此次下西洋雖說宣揚了明朝國威,可是卻沒有找到朱允炆的蹤跡,這是朱棣最為遺憾的地方。

鄭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也沒能帶回朱允炆,而朱允炆又已經成了朱棣的心病,非找到朱允炆不能病除。

所以,鄭和回到南京休整不久即再次揚帆西下,仍然還是一邊宣揚明朝國威,一邊暗中探訪朱允炆之蹤跡。

此後又於永樂七年、十年、十四年和十九年率船隊下西洋,只可惜,終無所獲。

所以說,鄭和成規模地下西洋,朱棣活著的時候只有六次,永樂二十二年的時候他雖然又去了一次舊港,但只是為了帶去朱棣發給舊港宣慰使施進卿的兒子施濟孫的官服和官印而已,並非此前六次之下西洋。

等到鄭和將官服官印交給了施濟孫之後,回到明朝之時,朱棣已經去世了。

朱棣一死,朱高熾即位當了皇帝,為了儘快恢復民生經濟,朱高熾廢除了朱棣時期的不少政策和戰略,鄭和下西洋之事也在被廢除之列。

鄭和的事業在海上,下西洋的戰略被停,他也就無事可做了,再加上他又是朱棣時期的宦官,所以也難免遭到了一定的排斥,被打發去了南京,成為了南京的第一任守備太監,至少沒被清算和迫害。

鄭和原本已經認命了,認為自己餘生再無出海之可能的時候,朱高熾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之後一命嗚呼,他的人生將因此再次轉變。

朱瞻基即位之後,雖說在政治上和朱高熾一樣施行仁政,但是行事卻比朱高熾更放得開,也更有“脾氣”一點。

為什麼說朱瞻基更有“脾氣”呢?宣德五年,他即位已經五年了,可西洋那邊稍遠一點的藩屬國竟然沒有派使臣來朝貢、恭賀,朱瞻基頓時怒了,你們這些蕞爾小國,是不是不將朕放在眼裡,不將大明放在眼裡!

再遠,你也不至於五年了還沒到吧?

於是,朱瞻基氣呼呼地給鄭和發了一道命令,讓鄭和再一次率領船隊出海去宣揚國威,讓西洋小國看看明朝的厲害,而這也成了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

這一次,鄭和死在了返航的途中,死在了海上,或許這也算是為他的人生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倘若鄭和能夠活著回到明朝,不說明朝的財力能否支撐,以當時明朝的政策和戰略重心來看,鄭和也不可能再有出海的機會。

所以,第七次下西洋之後死於海上,對鄭和而言,最為圓滿。


流浪的侯爵


我來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一般認為,永樂皇帝朱棣生前,鄭和是六次下西洋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永樂二十年(1422年),鄭和總共六次下西洋,當時有一個絕密使命,就是要在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負責在國內暗探建文帝下落的胡瀠回到北京。《明史》記載:“禮部左侍郎胡瀠於永樂十七年復出巡江浙湖湘諸府,是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瀠至,急起召入。瀠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瀠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譴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永樂帝與胡瀠交談了什麼,並沒有明說,不過肯定與建文帝的下落有關。此後,朱棣就釋疑了,心裡石頭落地了。也許是胡瀠打探到建文帝已經死了,也可能得知其下落,但認為沒有威脅了。因此,派鄭和出使西洋就沒有必要了。

次年(1424年),永樂帝去世。這一年,鄭和還有一次短暫的出洋,出使地是舊港,由於這次出海的時間短暫,而且僅限於南洋地界,一般並不列入七下西洋之列。當鄭和返回國內時,永曆皇帝已去世,皇太子朱高熾繼承大統,史稱明仁宗。

第二,明仁宗上臺後,詔停下西洋

明仁宗上臺伊始,便下了一份詔書,明帝國的遠洋戰略徹底改變了,這份詔書中寫道:“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各處修造下番海船,悉皆停止。”

這則詔書,宣告了大規模下西洋外交活動的終結。其實並不意外,如果當年朱棣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那麼現在連朱棣也死了,自然用不著再做這種徒勞的努力;如果從下西洋的結果來看,固然帝國聲威遠揚,無遠弗屆,萬國來朝,可是代價卻是耗費了帝國大量的財富,厚往薄來不對稱的外交方式,最終成為帝國沉重的負擔。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以政府主導的大規模遠航沒有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皇帝的詔令便是國家的最高指示,此時的鄭和也許認為,自己的海上航行生涯,大概就此終結了吧。然而,歷史又一次出現變化。詔停下西洋的明仁宗朱高熾僅僅在位一年便去世,明宣宗朱瞻基的上臺,使得航海事業又出現一線轉機。

第三,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遣鄭和等賚詔往諭諸國。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明宣宗絕無尋找建文帝的初衷,這次遠航純粹是外交使命。這一年鄭和已經六十歲了,青春不再,步入老年了,雖然他身體一直非常強壯,可是不要忘了他是一個殘疾人,十幾年的海上漂泊也多少損害其健康。顯然鄭和的經驗與非凡的領導才能,使得明宣宗不能不把這個重擔再次交給他,這也是鄭和最後一次西洋之行,同時也是明帝國大航海時代的迴光返照。

沉寂多年後,帝國的寶船隊又一次在遼闊無邊的海洋上昂首前行,這次航行又一次抵達了阿拉伯半島與非洲東海岸。

在鄭和年幼的時候,就聽說過伊斯蘭教的聖城麥加,他的祖父與父親都曾不遠萬里,前往聖城朝拜,年過六旬的鄭和是否在心裡湧現出少年時期的夢想,夢想著前往父輩憧憬嚮往之地呢?雖然我們對他的內心世界一無所知,但可以揣測兒時的夢想並沒有消亡。作為明帝國的主使、遠洋艦隊的總指揮以及受過菩薩戒的佛家子弟,他的身份並不適宜朝聖麥加,但他還是派了七人前往麥加,了結其內心的夙願。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資料頗多,可是他的死卻成了一個謎。

一種說法是鄭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於古裡(印度半島西海岸的卡利卡特),時間是宣德八年,即公元1433年;另一種說法,鄭和七下西洋歸國後,曾在宣德九年(1434年)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後來就沒有紀錄了,估計不久後即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