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農村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專家學者、政府工作人員包括農民本人,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從我們一貫的政策執行來看,都是把發展放在第一位的.

農業是根本.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必須把農業放在首要地位,大力發展農業。這不僅因為農業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農業的發展能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發展提供勞動力等.而更重要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國絕大多數人口在農村,農業生產的發展直接關係廣大農民生活的提高,直接關係到本世紀末能否達到小康水平。農產品又是城鄉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關係到城鄉人民生活的提高,物價穩定,社會安定。

隨著我們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我們的國民經濟得到了極大地發展,但是我國農業生產相對落後,已成為國民經濟最薄弱的環節,它已很難支撐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快速發展。

正因為如此,從最早的要致富先修路,到後來的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以及如今的脫貧攻堅等等,都是以提高農民收入為目的的發展之路。這個發展之路是必須的也是正確的。

經過這些年國家的大力扶持,現在的農村,即使是比較偏遠的村落,基本上都實現了“村村通"。電就不用說了,水泥路、自來水也都已通到了各家各戶。寬帶有線等現代設備也基本達到了全覆蓋,手機更是普及到幾乎人手一臺。雖然農民離全面小康還有一定的距離,但老一輩農民被描繪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好生活,其實已經超早超好的達到了。

所以說,農村現在面臨的最大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並不是快速發展的問題,而是日益迫切需要養老保障的問題。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的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現象日益嚴峻。許多的村子平時除了極少數的青壯年幾乎全是清一色的留守和空巢老人。隨著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行動遲緩、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越來越多。有些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成了問題。

我們不能把這些都簡單地歸結為子女不孝。不孝有沒有,肯定有。多不多,真的很少。除了極少數賭博吸毒喪心病狂,絕大多數的子女對自己父母還是盡心盡力。但由於農業的發展空間有限,提供不了太多的就業機會,大部分農村子女很難長期留在父母的身邊,生活習慣和經濟壓力也不允許他們把父母帶入打工的城市。

發展是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經濟一直都在高速的發展,但農村養老發展的速度卻相對滯後。我們的國力已經足夠強大,如何是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幸福地頤養天年,不但是所有農民的需要,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成果和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