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貪夜蛾已經來了見蟲面積60萬畝,去年同期的90倍

近日,世界糧農組織發佈了“沙漠蝗”的全球預警,我國相關部門也緊急發佈通知稱,西藏、雲南等地也存在入侵的風險

。大家非常關心蝗蟲對我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對農業生產是否會帶來傷害?


草地貪夜蛾已經來了見蟲面積60萬畝,去年同期的90倍

與此同時,我國今年的草地貪夜蛾的防控形勢也非常嚴峻,在雲南、四川等地的見蟲面積達到60萬畝,是2019年同期的90倍。

針對這些問題,3月5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國務院聯控聯防新聞發佈會上說,去年以來農業農村部一直密切地關注沙漠蝗的發生發展態勢,今年多次經過組織專家會商,分析沙漠蝗入侵危害我國的可能性,著手研究應對的措施。

沙漠蝗入侵我國機率很小


草地貪夜蛾已經來了見蟲面積60萬畝,去年同期的90倍

沙漠蝗已有數百年曆史,主要分佈在非洲和西南亞熱帶荒漠地區的河谷和綠洲,它喜高溫、耐乾旱,遷移的適宜溫度在40度左右。而我國西南邊境地區有崑崙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有天然屏障阻隔,沙漠蝗很難越過高海拔山脈遷入,寒冷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氣候也不適宜沙漠蝗的生存。由此,專家分析認為,沙漠蝗遷飛入侵我國的機率很小。

潘文博說,即使沙漠蝗遷入我國,我們也有能力應對。

我國有上千年治蝗史,我國的蝗災主要是東亞飛蝗和亞洲飛蝗,與沙漠蝗分屬不同的生物種,生存條件差異很大,但防治方法是相近的。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蝗災發生程度已顯著減輕,積累了豐富的治蝗經驗。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監測體系、成熟的應急機制和較強的專業防治隊伍。而且防蝗的藥劑、器械儲備比較充足,即使沙漠蝗遷入,也能及時有效防控。

儘管沙漠蝗遷飛入侵我國的機率很小,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防範預案,準備4月份在雲南搞應急演練,以便科學應對,將沙漠蝗入侵的危害風險降到最低,有備無患。同時,雲南、西藏、新疆等邊境地區加密佈設了監測點,增派地面巡查人員,提早準備好治蝗的藥械和藥劑,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防範。

草地貪夜蛾已定殖我國


草地貪夜蛾已經來了見蟲面積60萬畝,去年同期的90倍

雖然沙漠蝗入侵我國的幾率很小,但是另一種害蟲草地貪夜蛾確確實實已經入侵我國了。

草地貪夜蛾源發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農業部門發現,去年首次入侵我國後,主要現身區域在西南和華南,見蟲面積是1600萬畝左右,經過全力防控,危害區域控制在雲南、廣西等局部地區,實際危害面積在240萬畝左右,蟲害地區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而且黃淮海玉米產區沒有造成損失。

農業專家分析認為,草地貪夜蛾在我國的西南華南適宜生存,目前在這些地區已經定殖了,它成為了又一個“北遷南迴,週年循環”的重大遷飛性害蟲。據監測,今年的草地貪夜蛾蟲源基數大,北遷的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

按照“早謀劃、早監測、早準備、早防治”的思路,農業農村部已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制定了今年的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提早準備防控物資。去年底下撥了草地貪夜蛾冬春防控經費5000萬元,近期下撥4.9億元資金,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的物資準備。

加密監測預警非常重要。潘文博說,根據草地貪夜蛾遷飛路徑和遷飛規律,目前在邊境地區,西南華南的源頭區,江淮的過渡區和北方防範區都加密佈設了監測網點,增配高空測報燈、遠程監控雷達等設備,組織人員地面普查,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測預警。

去年12月以來,雲南、廣西等六個省已經防治了180多萬畝次,有的重一點的地方打了兩遍藥,不僅對當地蟲災進行防控,把蟲源基數壓下來了,也減輕了往北遷飛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