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22型導彈艇放在兩棲艦上,到遠海再放出來使用會如何?

香菸飄渺35


22型導彈艇是我國海軍序列中比較神秘的一款,採用高速穿浪雙船體設計,全艇隱身處理,橫截面雷達反射面積非常小。而且,該艇採用從英國羅羅進口的泵噴推進器,最高時速可達50節。武器方面22型導彈艇可以攜帶8枚鷹擊-83反艦導彈,採用可升降的發射裝置,平時在船身內,發射時升起。除此之外,還裝備有一座AK-630近防系統作為主炮,兼顧近距離的對海和對空防禦。22型導彈艇的船電比較寒酸,主要有一座362搜索雷達,一座光電火控系統和一座衛星數據鏈。



22型導彈艇的排水量只有220噸左右,體量小帶來出色機動性和航速的同時,也使其自持力非常差,僅僅能夠作為近海防禦使用。最初22型導彈艇的出現就是用於配合陸基雷達和岸防部隊,對突破了我國海軍防禦體系的某國航母戰鬥群進行突襲式攻擊。所以這款導彈艇整個設計下來,作戰模式就只有一個。岸基雷達發現目標,通過數據鏈將信息傳輸至22型導彈艇,然後22型導彈艇向相關海域利用隱身性能高速機動,進入鷹擊83導彈射程之後,迅速發射導彈攻擊敵方航母。

如果用兩棲攻擊艦將其拉到海上進行遠洋作戰會有效果嗎?以兩棲攻擊艦作為母艦進行遠洋作戰的方式相當於將基地搬到了遠海,使22型導彈艇的作戰半徑中心從原來固定不動的陸地港口變為海上可移動的兩棲攻擊艦。雖然作戰半徑在兩棲攻擊艦的配合下可以有所增加,但是依然無法改變22型導彈艇腿短的現實,它的活動空間依然非常有限。然而,現代海戰戰場面積非常大,兩棲攻擊艦也不隸屬一線航母打擊群,22型導彈艇根本無法脫離兩棲攻擊艦編隊去執行它突襲敵方航母打擊群的任務。

不過我覺得,如果將兩棲攻擊艦改為22型導彈艇母艦,並編入航母打擊群,組成一支混合艦隊。在戰爭打響之前,將22型導彈艇放出,配合驅逐艦和護衛艦進行反艦作戰還是有點效果的。22型除了自己可憐的一套搜索雷達和光電火控系統之外,還有一套關鍵的HN-900戰術數據鏈系統。22型導彈艇可以通過這套數據鏈共享航母編隊驅逐艦和護衛艦的雷達數據,然後再配合驅逐艦和護衛艦對敵方航母實施飽和式反艦導彈攻擊。


不過,這種攻擊模式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一艘原本可以作為艦隊核心進行遠洋登陸作戰的兩棲攻擊艦改成了一艘用於攜帶22型導彈艇的導彈快艇母艦。原本兩棲攻擊艦可以執行指揮,運輸,登陸……等等一系列作戰任務,但如今卻成了快艇母艦,實在是殺雞用了牛刀,成本非常高昂。
所以說,用兩棲攻擊艦載著22型導彈艇不如直接在兩棲攻擊艦上加裝一個8聯裝的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但是這種做法又沒有必要了,一艘指揮艦,運輸艦,根本沒有必要進行一線反艦作戰。所以還是不如把武器集中到原本就用於遠洋作戰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上。從目前來看,航母打擊群由航母,補給艦,驅逐艦,護衛艦和核潛艇組成是作戰成本最低,作戰效率最高的一種模式。22型導彈艇用兩棲攻擊艦拉到遠洋作戰也算是一種新的作戰構想,使用兩棲艦可能成本過高,但我覺得或許利用戰場預置艦攜帶22型導彈艇進行提前戰場部署或許更合適。


赤焰噠噠噠


沒什麼意義。

首先,22型導彈艇的體積遠比你想象的大。

很多人以為22型導彈艇看起來矮矮小小的,應該可以塞到071的塢艙裡帶著走。

但是,別忘了22型導彈艇採用的是穿浪結構,水線下還有兩個獨立艇體。

以22型艇12米的艇寬來看,它的高度估計也差不多這個數。看看上圖的工人與022大小的對比,再看看071的塢艙,你覺得這個高度夠嗎?

即便通過摺疊桅杆等手段勉強塞進去,別忘了22型艇和726氣墊艇不一樣,後者可以直接離船,但是22型艇必須要有足夠的吃水才可以,除非你想弄個載重能力幾百噸的傳送帶直接扔到海里去。

其次,即便你不計成本,專門弄了個巨大無比的兩棲運輸艦把22型導彈艇吭哧吭哧扛到大洋上,作用有多大?

022是世紀之交的應急產品,其典型的作戰形式是從近岸隱身處蜂擁而出,依靠地形和高速隱蔽接近敵編隊,以最快速度發射玩導彈後回撤,其身後有岸基航空兵和其他水面艦艇的掩護,還有近海複雜地形帶來的幫助。

而你要把它扔到大洋上,他的高速又有多大用處?50節的航速,我讓你跑一個小時,你能跑出個花來?而且22型導彈艇本身不具備全程制導功能,更多的只是起到一個發射平臺的作用。此外,還要考慮到發射後的回收、補給、編隊掩護等等等等,費那麼一大堆事情去扛兩艘導彈艇,你還不如直接在兩棲艦上裝幾個鷹擊12來得實在。

更何況,你為了搭載022,專門弄一個巨大的兩棲運輸艦,隱蔽性呢?


深藍防務


把導彈艇放在兩棲艦很有想法的提議,首先科普一下:


022導彈艇(北約代號:紅稗級)2004年服役於中國海軍,全長42.6米,寬12.2米,吃水1.4米,滿載排水量220噸,功率13730匹馬力,滿載最大航速42節(空載50節)。裝備有兩套導彈發射裝置,每套裝有4枚鷹擊-83反艦導彈,前甲板裝有一門俄製AK-630型30毫米近防炮,甲板正前方還配兩具有4單元發射裝置,用作發射誘餌彈。

以國內現有的071型船塢登陸艦搭載就顯得沒有意義了,畢節071型船塢登陸艦滿載排水量也才18500噸。如果使用正在建造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搭載就會很厲害了,
075型兩棲攻擊艦是我國設計兩棲攻擊艦,該艦於2012年阿布扎比防務展上展示了2.5萬噸的出口型號,自用預計會對標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排水量將達到4萬噸,擁有巨大的船塢。如果建成將可以搭載7-9艘022型導彈艇,形成海上狼群。想象一下如配合航母、052C、054A等大型驅護艦奪取海上制空權後放出9艘022導彈艇,每艘攜帶8枚鷹擊-83反艦導彈就是72枚導彈,就可以如狼群般撲上去撕碎一切敵人。


軍迷WYW


這個想法其實挺好,022目前地位確實很尷尬,放在哪裡曬太陽確實浪費了,那麼就腦洞大開想象還能幹點啥?!

裝船塢登陸艦有點浪費了!畢竟022還是不小的,船塢登陸艦也塞不下幾艘,另外船塢登陸艦人家還要搶灘頭呢!那能帶你?


既然022要出海,要陪著兩棲艦隊玩,那就乾脆用半潛船帶上他!半潛船個頭大,載的多,一個半潛船裝4艘022那是靠譜的!

那就給兩棲艦隊配上2-4艘半潛船,帶上8-16艘022!讓022負責衝灘時的近岸防空,反火力點,灘頭支援,釋放掩護煙幕等用途!


022適當改裝:

一:630最好換口徑再大點的40mm-76mm防空炮,不一定射速多高,但要打的遠,能支援灘頭部隊。




二:加裝海紅旗10防空導彈,能對灘頭敵方武裝直升機進行有效壓制和自身防禦。


三:把c802換成對陸攻擊70km的cm501導彈或多功能引信,使022能對灘頭,後方支援的裝甲集群進行火力打擊,按照這個體積,022至少能裝18-36枚cm501,考慮混搭和無人機的位置還是18枚cm501+2枚c802+2~4架摺疊無人機比較好。

並且多功能或混搭的巡航導彈有一定的區域拒止作用,防止突然出現的敵方海上,地上,固定,移動目標。


這樣022就成了兩期艦隊的保鏢和灘頭保衛者,作用還是蠻大的!加上他隱身,航速高的特點能迅速到達指定地點,快進快出。

另外022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淺水區可用,利用這個特點,022可以開進敵方內河,對我方部隊進行深入掩護,支援。甚至可以研發022專用的無人機,在內河區域對我方戰鬥人員進行情報支援和空中支援。


知識就是力量啊


這個想法技術上當然可行,不過,不是放在普通兩棲艦上,而是放在基地船/半潛船上!而且,技術上能實現,並不表示就有意義!具體如何呢?




基地船是近年來,由美國海軍創造的新概念,術語叫做“移動登陸平臺”(MLP)。和平時期,美軍就把陸戰隊大量作戰裝備,甚至登陸艦艇,提前裝到一艘大船上,戰前直接拉走,多快好省!所以,美軍找了些大型"半潛船"幹這事。"半潛船"吃水變化可以特別大,可以保存和運輸其他船隻,甚至可以運輸核潛艇,和萬噸級驅逐艦,能力特別強大!所以美軍將大量機械登陸艇,氣墊登陸艇,和其他兩棲船隻,以半潛船運輸,這就形成了"基地船",也就是可以移動的海上基地。



所以,像"基地船"一類的大型半潛船,理論上,當然也可以作為"導彈艇移動基地"。大型半潛船,連核潛艇都能運,運一個大隊導彈艇出去,一點都不困難。但這樣做意義在哪裡?首先得看看這樣做的目的。比如我軍22型導彈艇,是高度專業化的水面裝備。它的唯一用途,就是導彈火力突擊,打完就走!至於前沿存在、巡邏警戒等任務,22型導彈艇根本不適合。基地船將導彈艇帶到遠海,22型導彈艇只能繼續擔負突擊任務。



但是在遠海,火力突擊任務,有航空母艦就夠了,根本不需要22型導彈艇!在近海,我軍的導彈艇立足作戰體系,戰前就能依託大量漁港和小型商港展開,比飛機依託少數幾個機場,要方便多了!戰時,有岸基雷達體系指示目標,一堆導彈艇可以利用複雜地形,隱蔽接敵,再齊射導彈,火力特別恐怖!但是到了遠海,導彈艇以上這些優勢都沒了,而艇小適航差、速度比飛機慢、自身雷達差等劣勢,會暴露的非常充分!這個時候,用航母和艦載機才合適!

所以,半潛基地船帶著導彈艇出去,當然沒問題,問題在於導彈艇沒有用武之地!


軍事作家陳曦


首先我們應該肯定的是,這個想法的確很有創意,頗有當年中國海軍在初創時期使用小艇在海上打游擊“以小博大”的精神。022型導彈艇的速度快、火力強、隱蔽性好,無疑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海上刺客,中國海軍一口氣建造裝備了超過80艘,就是對其綜合性能的最佳肯定。不過022型導彈艇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噸位小、航程近、自持力差,只能在近海海域活動,屬於典型的防禦性艦艇。

於是有人的大腦靈光一閃:把022型導彈艇塞進大船的肚子裡面,拉到遠海再放出來使用,等作戰完畢以後又回收到大船上進行補給保障,豈不是優勢互補、兩全其美的妙計?更何況這樣的運作模式也是有現成案例可循的,比如噸位跟022型導彈艇(滿載排水量200多噸)相差無幾的726型氣墊登陸艇(滿載排水量150多噸),就可以配備在兩萬噸級的071型船塢登陸艦的塢艙裡面,而且同時能夠塞進四艘。

如果換成噸位更大的兩棲攻擊艦(我國正在建造的四萬噸級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就是理想的平臺),空間就更加富餘了,裝載數量也會更多,看上去似乎很好很強大。然而很遺憾的是,好的創意並不等於就有好的實用性,反而有可能淪為邯鄲學步的敗筆,所謂的“022型導彈艇海上母艦方案”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其一,船塢登陸艦、兩棲攻擊艦配套的氣墊登陸艇儘管噸位不小,但是艇體低矮扁平,一方面方便搭載各種車輛物資,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適應塢艙的限高。

022型導彈艇採用的是雙體穿浪船型設計,再加上桅杆、雷達等上層建築和附屬設施,整體高度遠遠超過噸位相當的氣墊登陸艇。因此要想把022型導彈艇塞進肚子裡面,兩萬噸級的船塢登陸艦辦不到,四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同樣很難辦到到;如果專門建造十萬噸級的大船來適應它,投入這樣的精力和成本還不如直接建造正規航母,作戰效能和任務彈性還要高得多。

其二,022型導彈艇之所以備受推崇,主要是因為它的隱蔽性好,雷達反射面積小不容易被對手發現,依靠自身感知設備或者數據鏈獲取目標信息,採用“打了就跑”的戰術讓對手防不勝防。如果給它配上一艘噸位巨大的母艦,那麼所有的隱身努力都會被直接歸零。試想一艘十萬噸級的龐然大物前出遠海,必然成為最醒目的目標,對手只需要盯住並且直接攻擊母艦本身,就可以讓022型導彈艇無處遁形、束手就擒。

為了保護022型導彈艇的母艦,我方不得不組織數量眾多的航空兵、水面艦艇、潛艇來提供全方位的掩護,更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另外022型導彈艇的船型結構也不適合在風大浪高的遠海活動,到時候連正常航行都困難,更不要說作戰了,簡直就是“想要解決一個麻煩,結果製造出了十個更大的麻煩”。總而言之,022型導彈艇是在“飛潛快”的指導思想下近海防禦作戰的產物,隨著中國海軍不斷走向深海大洋,退居二線是必然歸宿,大家就不要再折騰這位它啦。


晨曦談兵


不行腿短自衛能力差的弱點更加暴露

雖然兩棲攻擊艦本身具備可以搭載022的能力,但是實際上兩棲攻擊艦+022的組合還不如直接使用護航編隊的反艦導彈來的更簡單更快捷。

022是一種利用自身隱身能力接近敵方軍艦,然後突然發起進行進行“狼群”戰術的一種軍艦,它本身具備雷達反射面積小噸位小的優點,但是缺點是一貫的明顯非常弱雞的防空能力非常弱雞的續航力,也就是說022持續作戰能力太差用不了多久就要補一次油,而且在沒有防空系統的掩護下022面對具備海上巡邏能力的對手生存力太差,只有一門AK630近防武器系統在中國近海有航空兵和防空導彈掩護,在遠海那就沒有這種程度的掩護了。

遠海作戰的情況下022由於只能執行反艦任務用途太單一,所以攜帶在兩棲攻擊艦上基本上沒有什麼用,依靠護航艦隊的反艦導彈已經足夠實施反艦作戰,帶022導彈艇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戰力增加反而增加後勤的工作量。



李曉偉


這個設想貌似可行,實則不僅實戰意義不大,而且工程難題難以解決!

目前,軍事領域採用母艦、母機搭載機動裝備遂行作戰的方式,主要有這樣幾種:

第一,航空母艦搭載作戰飛機。這種形式屬於“海上作戰平臺+空中攻防裝備”的組合形式,航母主要用作支持保障的海上平臺,戰鬥機是主要的作戰力量。

第二,兩棲艦船搭載氣墊船、裝甲車和直升飛機。這種形式屬於“海上作戰平臺+水平登陸裝備+垂直登陸裝備”的形式,兩棲艦船隻提供裝載平臺作用,氣墊船、裝甲車、直升機主要負責向海岸輸送兵力。

第三,大型飛機搭載小飛機。大型飛機掛載小飛機的模式,在德國TB-3、美國B-36等轟炸機上都曾進行過測試,但效果並不如意,因此沒有獲得進一步發展。不過,現代飛機掛載導彈的模式,實際上與此非常類似,都屬於“空中作戰平臺+空中進攻裝備”的形式,飛機屬於提供空中作戰平臺,導彈則是主要的進攻作戰力量。

當然,推而廣之的話,實際很多裝備都是載體+武器的組合,包括潛艇+導彈,裝甲車+火炮,多軸輪式車+遠程導彈,等等諸如此類的方式,都是藉助載體平臺“腿長、肚大”的優勢,加上搭載武器“靈活、高效”的優勢,從而實現了作戰效能更強、作戰適應性更廣的效果。

言至於此,我們再來看看題目說到的“兩棲艦+022導彈艇”的組合會有什麼效果。

022型導彈艇採用高速穿浪式艇型,排水量約220噸,最高時速50節,航程約200海里。該艇採用隱身化設計,裝有HN-900數據鏈系統,攜帶8枚鷹擊82反艦導彈,通常用於近海對敵艦發起集群式突襲。

假設兩棲艦攜載022艇進入大洋後發現敵情,立即釋放022準備作戰,022下水後組成小規模編組,採取通信靜默的方式快速接近敵方,在並在距敵260公里處通過數據鏈裝訂敵艦數據,併發射數十枚導彈,隨後立即返航。

這種作戰方式好像利用了022艇體積小、隱身好、突防快、火力強的優勢,但存在的問題也非常明顯:

首先,022只有大約200海里的航程,前出兩棲艦最多隻有100海里,也就是180公里,延長出來的這點距離,對於海上強國的遠洋編隊,尤其是航母編隊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一方面,航母編隊的海上防禦圈至少600公里以上,兩棲艦根本沒有釋放022的機會;另一方面,即便022有較好的隱身能力,但其母艦編隊仍然是非常顯眼的海上大型目標,在敵方太空、海上、空中預警偵查體系之下,仍將無法遁形。

其次,022進出船艙較為困難。兩棲艦雖然體量不小,但用於搭載船艇的塢倉容積有限,通常搭載氣墊船和小型登陸艇,特別是氣墊船可通過墊升離開水面,能夠方便的進出塢倉。相比726氣墊船,022的外形尺寸大了很多。726艇長寬分別為30米、16米,估計艇高5米;022艇長寬分別為42米、12米,艇高估計會達到10~12米。當前世界各國的兩棲艦塢倉,都無法裝載022導彈艇,除非進行改造以降低022船高,或者加大塢倉高度,這兩種方式都無異於重新設計建造,不僅工程代價很大,而且很難保證最終效果。

最後,022艇採用雙體穿浪艇型,儘管獲得了高航速,但其艇型和噸位難以適應大洋上的浪湧,這一點就大大降低了其遠海實戰價值。

綜上,兩棲艦搭載022艇(或者縮小的022艇)執行突襲作戰的價值不大,不如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幅增加反艦導彈射程。中國鷹擊18A雙速制導彈射程560公里,相比鷹擊82多出來300公里,這就好比延長的手臂,比022艇的180公里更長,當然突襲效果就會更好。

二是為726型氣墊船裝備遠程導彈。726型艇的航程大約320公里,與022基本相當,但航速高達80節,比022要快得多;而且726的外形更加小巧,可以搭載更多數量。因此,可以設計模塊化導彈系統,每個模塊4枚鷹擊18A導彈,一艘726艇裝載兩個模塊,在執行對艦任務時,一艘兩棲艦就能投放4艘726艇,三艘兩棲艦就能部署12艘726氣墊船,在距離目標500公里處,可同時發射96枚導彈進行飽和攻擊。這個火力,就算美國福特級航母編隊,也絕對難以應付!


軍備解碼


用兩棲攻擊艦把022運輸到遠海戰時區域,然後把022放出來進行快速機動佈防,或者向我軍登島部隊提供火力支援,阻止敵人其它支援登陸艦艇靠近島嶼,配合其它大型艦支進行立體式作戰(兩棲登陸戰),而不是讓022出去和敵人單挑進行的大型海戰。這玩意只在我國且只在特定時期有作用。配合海上民兵的漁船,在南海一次出動幾百上千艘500~1000噸級,藉助密佈的島礁為跳板,可以將敵艦隊逼出海上國境線,畢竟一枚空對艦導彈的價格比漁船要貴好多,不可能把幾百上千條漁船都擊沉。

022 不能放上兩木西艦。 首先是自身的改進沒完成,噴水出入口。其次是沒必要! 若要達成南海應用,則其必備的是中大型補充後勤平臺。就是戰時補充基地的全功能,包括檢修,補油彈,補給食物水。所以理想的是浮島平臺,平時吊起架空式的備用維護。戰時放下即戰!可強力控制二百海里方園的海域!經劑合理!022再快也沒飛機快,現在反艦手段更多更強應該用不上了。022現在最佳用途,要麼看家護院巡查,或者消耗黴菌自由航行,要麼改造成頻海戰鬥型的海上戰車,具備支援登陸作戰的火力支援、防空、快速運輸的功能。

我覺得目前海軍缺乏一種“搗蛋 添堵 摩擦艦”。056小動物在我們這打雜,在周邊國家很多都是主力艦。022很適合“搗蛋”“添堵”“摩擦”的角色。試想一下,4艘022海警船出現在釣魚島是啥感覺,海自也好海保也好得累死。特沒譜派來的伯克100米範圍就跟幾艘022並且雷達都打開,伯克得跑費掉。22型導彈艇服役時間不算長,這麼年輕就封存實在可惜。可否專門建造幾艘導彈艇母艦加強一下艦上的遠程放空和雷達探測能力。一艘母艦帶上四艘導彈艇。這樣就可以去遠海作戰了,前提是導彈艇的高度還要適當降低。導彈艇可以在母艦的一百公里出活動,艦上的遠程放空導彈可以提供對空防護。

兩棲攻擊艦是立體搶灘登陸作戰,必要時兼顧艦隊反潛和航空兵對陸打擊的任務,跟導彈艇分工不一樣,隱形導彈艇是黃水海軍的近岸防衛,兼顧反中大型艦艇的任務,搞大型兩棲艦搭載導彈艇還不如多造056和054a的驅護艦,搞中遠洋制海防空,分工不一樣浪費金錢,而且075,071設計的時候就沒安排要求搭載022艇,估計是放不下的。在驅逐艦帶直升機面前,022無疑就像靶子一樣。這只是我國當年海軍實力不強的時候,拿出來過渡的無奈之舉。主要對付的不是美軍,而是彎彎。現在和以前不能同日而語了,海軍實力大增。022也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封存022是因為有更好的替代裝備可用了,新型的隱身無人艇不但航程遠,而且高航速隱身,各項性能指標有的比022還好,而且還無人駕駛,只是蛋蛋少點而已,效費比高多了,還沒有後顧之憂,封存是它最好的歸宿,當然能出口給最需要的盟友國家就再好不過了,我們不要了可朋友會當寶貝看的,既處理了雞肋裝備又賺了外快,還幫助了好朋友一舉三得是我肯定會做的。當然022上有些先進技術和理念還是可以再移植拓展的,比如老美就有一型高速隱身的運輸艦,我國海岸線很長,島嶼眾多,利用儲備的技術打造一款同類型的運輸艦或者其他某種船艦還是可行的。


歷史深度揭秘


首先我們要清楚022型隱身導彈快艇從我國海軍戰鬥序列中快速退役的原因——戰鬥力不符合藍水海軍的建設需求。而制約該型導彈快艇戰鬥力的主要原因並非它那200海里的短航程,而是快艇本身對戰場感知能力太低,所以即便利用兩棲攻擊艦將其運送到遠海再放出來使用僅僅解決了它的航程問題,對提升戰鬥力則毫無意義。022型導彈快艇是一種排水量為200噸級的超輕型水面艦艇,小身板註定了它無法安裝大型雷達的現實,而它所配備的主武器為8枚“鷹擊-83”反艦導彈,該型導彈射程為150公里,然而在022型導彈快艇上使用時只能攻擊30公里以內(數據鏈制導)和15公里以內(雷達制導)的海上目標,嚴重製約了“鷹擊-83”反艦導彈的性能發揮。小艇抗大彈是我軍在艱苦歲月的無奈之舉,因此當大量056型護衛艦服役以後,我軍果斷結束這這種“小艇抗大彈”的過渡性舉措,讓大艦來抗大彈才能充分發揮大彈的遠距離攻擊優勢。下圖為正在發射鷹擊-83反艦導彈的022型快艇,導彈出艙看似威武,而實際上它只能對付距離不超過30公里的海面目標,足足打了鷹擊-83反艦導彈七折的性能水平發揮。

022型隱身導彈快艇的船電性能

由於022型導彈快艇噸位實在太小,並不具備安裝大型雷達的條件,所以在傾斜主桅上裝有小型對空/平面搜索雷達一部以及航海雷達一部;艇橋頂端設有光電火控球(應為紅外線熱影像儀)的裝備 ,而桅杆頂部也佈置了多個電子截收裝置,用來快速標定敵方雷達輻射源的位置(對高頻率的目標指示/火控雷達實施快速定位,對中/長程搜索雷達實施方位差定位),在不開啟本身雷達的情況下獲得目標方位遂行作戰(工作原理類似於無源相控陣雷達);此外,桅杆上還裝有HN-900戰術數據鏈的天線,用來接收運-8電子戰飛機提供的戰場情報以及為鷹擊-83反艦導彈提供遠距離打擊時的中繼制導信號;022並未配備許多西方導彈快艇常見的X波段火控雷達作為導彈與火炮的近距離精確火控標定,而是完全依賴被動的光電火控儀作為這個部分的火控,可能原因包括簡化系統、降低體積重量或減少雷達訊號,或者以30mm機炮的射程,光電火控就可勝任,X波段雷達並非必要。022可通過自身搜索雷達、光電系統截獲目標,亦可由被動截收裝置對敵方艦艇雷達輻射源進行定位,亦可 通過數據鏈而從友軍船艦、地面觀通站、航空機獲得遠距離的目標信息,比過去只能自行以雷達搜索目標的024河谷級/021黃蜂級導彈快艇不可同日而語。下圖為海軍航空兵部隊裝備的運-8電子戰飛機,022型導彈快艇的船電性能雖然比上一代導彈快艇有劃時代的提高,但是畢竟雷達太小,在攻擊遠距離目標時必須使用數據鏈從運-8電子戰飛機上獲得導彈中繼制導信號。

022型隱身導彈快艇的優缺點

優點是造價低,成本低,便於大量建造服役;在近海作戰時以狼群戰術威懾入侵我國領海的敵方艦隊,發射大量反艦導彈迫使敵方艦隊從進攻模式轉變為防空模式,從而減輕我軍主力艦隊的正面壓力。缺點為:第一、航程短。200海里的航程只能在沿海海域活動,威懾力有限;第二、打擊距離短。由於艇上的那部小型對空/對海平面搜索雷達只能在15公里的範圍內為反艦導彈提供製導,所以022型在依靠自身雷達制導時只能對15公里以內的目標實施攻擊,即使在擁有運-8電子戰飛機提供的中繼制導支持下也只能攻擊30公里以內的目標;第三、防空火力羸弱。022型的防空武器只有那門俄製AK-630多管速射炮(6管30毫米),在桅杆上那部小型雷達的有限搜索和制導下只能對低空低速飛行的直升機進行不確定性的攔截;第四、無反潛能力。事實證明,近海防禦以及近海作戰的對象並不是敵方艦隊,而是進行監視、偷襲的地方潛艇,因為敵方艦隊在距離我國主力艦隊50~150公里時便可以巡航導彈、反艦導彈、艦載機等發起攻擊,甚至距離300~500公里時艦載機和巡航導彈就已經升空,而當敵我雙方艦隊主力開始膠著起來時,正好是潛艇伺機潛入進行監視和偷襲的好時機,因此近海作戰的主要任務不是反艦,而是反潛,這正好是大量056型護衛艦下水服役和快速代替022型導彈快艇的原因所在(056型反潛能力很強)。下圖為正在對150公里外的遠距離目標發射鷹擊-83反艦導彈的056型護衛艦。

綜上所述,022型隱身導彈快艇的硬傷來自小噸位制約的戰鬥力發揮,這個問題是無解的,因此即便利用運輸手段(包括題主所提的兩棲攻擊艦運輸)將022型運送至遠海,然後釋放出來展開戰鬥的設想只解決了022型的缺點之一,即短航程。然而打擊距離近、防空火力弱、無反潛能力這三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恰恰這三個問題正是戰鬥力發揮的核心問題,如果戰鬥力上不來,那麼跑得再遠再快又有什麼意義呢?022型導彈快艇上的主武器——鷹擊-83反艦導彈還是讓它回到大艦上好好發揮它那150公里射程的優勢才是正道。雖然022型導彈快艇從2004年開始批量造到2015年完成84艘全部退役封存只度過了11年的軍旅生活,並沒有發揮想象中的作用,但是它11年的過渡期卻是我軍由弱到強的發展見證,同時軍隊果斷將其退役封存,將編制讓給功能更強大的056型護衛艦也體現了我軍現代化作戰思想的快速轉變。下圖為參加節目談及我國海軍在艱苦歲月的屈辱時不僅潸然淚下的海軍少將張召忠,022型導彈快艇時代的快速終結標誌著我軍受盡屈辱的年代已經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