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陈赓轮番接见的“神秘人”

今天,丹丹带您打卡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华航天博物馆”

用图文和音频的方式

为您讲述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故事

……



咯吱!咯吱!咯吱!一行脚印,两行脚印……很快,雪地里脚印叠着脚印,有节奏的声响接连回荡着。这,是1955年11月25日,哈尔滨的清晨。


这一天,对于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可能和往日并无不同。但是,对于共和国大将陈赓来说,就有些不一样了。


一个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陈赓轮番接见的“神秘人”


这一天,他起得比平时要早,因为他要迎接一位重要客人的到来。寒风中,他一身戎装,提前站在办公楼下等候。


事实上,作为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他。为了这次见面,提前一天专程从北京赶回哈尔滨。这位重要客人,到底是谁呢?


此时,一辆黑色小轿车驶来。车门打开,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一个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陈赓轮番接见的“神秘人”


一个多月前的10月8日,钱学森刚刚回到祖国。3天前,他正式到中国科学院报到。东北之行,是他回国后的首次参观调研。


关于钱学森的价值,1950年美国时任海军部副部长的金伯尔说过:“无论在哪里,一个钱学森都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当时整个朝鲜战场,美军地面兵力是7个师。”因此,美国千方百计阻挠他(钱学森)回国,将他软禁整整5年……


金伯尔是有远见的,但他依然低估了钱学森的价值。钱学森日后对中国国防科技事业贡献卓越的“第一”有11项:


钱学森贡献


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


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发射


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


……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掀开火石飞溅的一页。那天,陈赓大将关切地询问:“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果断地回答:“有什么不能?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陈赓大将说:“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在钱学森的回忆里,这样写道: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起这件事的,是陈赓大将。他们的相遇,是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开创时期的加速器。


想见钱学森的,并不仅仅是陈赓。1955年12月21日,钱学森从东北回京。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听说这一消息,顾不得自己在住院治疗,立刻向陈赓大将下命令:“快请钱教授来,我要和他谈谈。”


这位在朝鲜战场上跟美军较量了3年的共和国元帅,想见钱学森的迫切心情,常人是难以体会的。朝鲜战场,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将采取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必要措施,以应对军事局势。


在回国的列车上,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主席,朝鲜战争结束了,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我们吃了大亏,亏就亏在我们的武器不如人……”


12月26日下午,在医院病房里,彭德怀元帅与钱学森见了面:“钱先生,我是个军人,今天找你来,想谈谈打仗的问题……我很想知道,我们中国人能不能自己造出导弹来?”从钱学森自信的眼神、缜密的分析中,彭德怀元帅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在彭德怀元帅的亲自安排下,钱学森在中南海向政府和军队高级干部作了一次关于发展尖端武器的报告,在共和国将帅间掀起了一阵导弹热。


1956年1月30日至2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钱学森作为新增委员,应邀出席大会,并做了发言。


1956年2月1日晚上,毛泽东主席宴请全国政协委员,将钱学森安排坐在了自己身边。1956年2月4日,陈赓陪同钱学森夫妇赴叶剑英元帅家做客。这次见面,话题依旧是导弹,三人越聊越兴奋。饭后,陈赓建议立刻去找周总理拍板。这是周恩来和钱学森第一次单独的正式见面。


听完钱学森的科学设想后,周总理郑重地说:“学森先生,把你对火箭、导弹发射的设想,尽快形成一个书面报告,好不好?交由中央讨论。”1956年2月17日,经过半个月琢磨修改,钱学森正式提交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一个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陈赓轮番接见的“神秘人”


当时为保密起见,用“国防航空工业”代表火箭、导弹和之后的航天事业。这份意见书,不仅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还开列了一批可以调来参加这一事业的高级专家名单。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开路先锋。


4天后,周恩来亲自审阅了这份意见书,并交给毛泽东审阅。半个多月后,这份意见书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审议。


1956年4月13日,国务院决定成立秘密部门——航空工业委员会,直属国防部。航委就是后来国防科委、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前身。这一部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导弹、火箭事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56年10月8日,在北京西郊一座军营的简陋食堂中,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中国航天事业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个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陈赓轮番接见的“神秘人”


中华航天博物馆介绍


中华航天博物馆位于中国航天发祥地——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展出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的航天科技与成就的专业博物馆。


中华航天博物馆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第一任院长。1993年8月30日,中华航天博物馆对外正式公开展出。


中华航天博物馆在发挥航天科普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先后承揽了航天系统“七五——十一五”科技成果展、建军80周年“中外兵器发明与创新国防科普展” “吴运铎事迹展室” “嫦娥工程” “载人航天”图片展等。


一个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陈赓轮番接见的“神秘人”

一个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陈赓轮番接见的“神秘人”

一个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陈赓轮番接见的“神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