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帶的侵略擴張有多難?俄國到底是不是“白撿”了西伯利亞?

靜夜史


一定程度上,沙俄還真算是“白撿”了一般奪取了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地區,一般是指西至烏拉爾山,東到太平洋沿岸,北至北冰洋,南接中蒙邊境的廣大地區,這裡地廣人稀,成為前蘇聯及現在俄羅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儲藏地。

其實這裡曾經有一個西伯利亞汗國,但是這個汗國在抵擋沙皇俄國擴張的過程中發生了內訌,讓沙皇俄國有了可乘之機。

西伯利亞汗國,是15世紀末至16世紀末時位於亞洲西伯利亞的一個汗國,由昔班家族的後裔所建立,居民有韃靼人、涅涅茨人、曼西人、漢特人,這個汗國大概位置是在鄂畢河中游與託博爾河之間,生存至1598年。

16世紀末,在擺脫蒙古統治後,俄羅斯逐漸崛起,並開始不斷向外擴張。

16世紀下半葉,西伯利亞可汗雅迪格爾於1556年向沙皇俄國求救,1569年雅迪格爾被一位名為庫楚的可汗打死,庫楚可汗起初同意服從俄國宗主權,但是後來反叛。於是沙俄以哥薩克為侵略先鋒,憑藉本民族極為耐寒的優勢,組織武裝移民不斷向東擴張,1582年10月,哥薩克兵打敗西伯利亞汗國的軍隊,佔領了額爾齊斯河邊的西伯利亞汗國首都,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向準噶爾汗國交毛皮稅尋求庇護。

沙皇俄國征服西伯利亞汗國以後,勢力到達準噶爾汗國和外蒙古喀爾喀蒙古三部的轄地,最東邊到達了貝加爾湖布里亞特蒙古的遊牧地區,此時的噶爾汗國噶爾丹一心想統一蒙古草原,然後和康熙一決雌雄,而沒有顧忌到俄羅斯帝國勢力的擴張,甚至常常勾結沙皇俄國對付清帝國。

在廣袤的遠東地區,此時也只有準噶爾汗國有能力制止俄羅斯的東擴,可惜,當時準噶爾汗國的注意力並不放在北邊,而是覬覦南邊的清帝國,當康熙皇帝親征準噶爾解決了準噶爾問題以後,喀爾喀蒙古內撤,布里亞特蒙古遊牧區域劃給俄羅斯,所以俄國很順利的在整個西伯利亞站穩了腳跟,西伯利亞地區也沒有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政權進行抵制。

到18世紀初,沙俄已經擴張至西伯利亞最東部的堪察加半島,西伯利亞地區被徹底納入了統治範圍。

雖然沙俄的侵略曾與清政府在康熙年間發生過軍事衝突,但是清政府似乎對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不敢興趣,這場軍事衝突最後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並沒有影響俄羅斯的東侵,反而使俄羅斯進一步擴張了領土。

從整個沙俄東征來看,對於他們而言,沒有外部阻力。唯一的敵人就是生活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原住民了。而顯然,這些文化落後、人數稀少、毫無現代文明可言的原住民,根本不是已經裝備了火器的俄羅斯帝國哥薩克對手。這是俄羅斯能夠順利吞併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重要原因。

寒帶的擴張,對於本民族有著極為耐寒的優勢的哥薩克來說並不艱難,俄羅斯帝國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利用哥薩克和武裝移民,在付出極為輕微的代價之後,順利佔領了西伯利亞地區。如果這算“白撿”的話,似乎也並不為過。


歷來都會意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寒帶的擴張最大的問題不是軍事,而是如果維持軍民的生存。

上圖是在西伯利亞地區舉辦的泳裝滑雪,據說當場就凍死了一個。強壯的老毛子,也架不住惡劣天氣的。


薩沙看過一份資料,記載遠東華人被斯大林掃光,其中一部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北部地區。

這個華人記載,這裡的條件極為惡劣,一年8個月都是嚴寒的雪地,農業種植時間太短,一旦遇到冬季提前到來就顆粒無收,農民全部都要餓死。

無奈之下,只能學當地的雅庫特人一樣,靠狩獵為生。

但這種地方狩獵難度很大,而且有危險性。一旦在野外遭遇惡劣天氣,獵人就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原則上這裡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連基本的吃飯都保證不了。


同時,天氣嚴寒,森林中低溫可以到達零下40度以下。

薩沙多說一句,大家知道《聖鬥士》中,冰河的鑽石星辰拳嗎?

這就是西伯利亞特有的現象。

因為這裡溫度太低,水汽在空氣中凝聚成非常微小的冰塊,瀰漫在四處。

一旦出了太陽,陽光照在上面,就會出現反光,就行鑽石一樣耀眼。

這就是鑽石星辰拳的來歷。

然而,只要能夠看到鑽石星辰,說明你距離死亡很近了。

在這種低溫下,人稍有不慎就會凍死凍傷。

比如在野外小便或者大便,絕對不能以平時的動作。

小便還好,畢竟時間較短,凍不掉的。

但大便時候被風一吹,很容易導致凍傷。

為此,西伯利亞人在野外一般不大便。如果急了,也必須尋找背風處甚至挖坑。


同時,一旦下了雪,這些地方就與世隔絕了。

在蘇聯內戰期間,西伯利亞有很多紅軍的游擊隊,他們就在森林中間轉戰。

高爾察克在滅亡之前,曾經集中主力掃蕩森林中的游擊隊,但最終失敗。

為啥?

沒去過西伯利亞的人根本想象不到,這裡森林裡面很多地方積雪有1米以上,人根本就無法通行,更別說大炮和重武器。

交通斷絕以後,這裡人都是自生自滅。打個比方,你得了疾病,在古代就是等死。

也許明明幾里外就有醫生,但他來不了,你也過不去。

因為種種原因,中國人從來不重視西伯利亞、遠東北部這些地區。

其實我們後來知道,滿清的愛新覺羅祖先胡裡改人,本來就生活在東北的北方酷寒地區嗎,在西伯利亞邊緣地帶。

然而,後來滿清入主中原以後,連自己的起家的地方都放棄了,庫頁島都沒有駐軍。


薩沙


對西伯利亞進行統治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中國從漢朝開始,一直到清朝,多次都和西伯利亞這個地方有來往。

然而,千百年過去了,這個地方最後還是牢牢的掌握在俄羅斯手中。可見,對這裡進行統治,確實是比較難的。

俄羅斯之所以能夠長期擁有這裡,主要就是因為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因素,尤其是這裡的氣候條件,根本不適合其他國家的部隊前來駐紮。


這裡冬天嚴寒,夏天炎熱,據統計,嚴寒程度能夠達到零下五十度,夏天的溫度在如此高緯度的地方竟然也能達到十三度以上,總之,對這裡進行統治是非常難的。

我們知道,西伯利亞還是各個強悍少數民族的搖籃,歷史上的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女真都是從西伯利亞崛起的,對這樣的少數民族進行統一,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說俄羅斯白撿了西伯利亞也是不準確的,他們擁有西伯利亞,是和幾代沙皇的擴張是密不可分的。

特別是十七世紀之後,沙皇俄國開始向動擴張,西伯利亞上的很多小國家被沙皇俄國吞併。而當時的滿族將蒙古部落征服,滿族也佔領了西伯利亞的南部,大清建立。

俄國的擴張也觸及到了清朝的利益,兩者在西伯利亞起了衝突,最後兩國通過《尼布楚條約》劃分了勢力範圍,之後就是清朝末期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了,沙皇俄國將外東北侵佔。

俄國的擴張並沒有停止腳步,他一直向東擴張到了阿拉斯加,因為沙皇俄國的擴張太大了,最後他只能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近代以來,日本多次向和俄國爭奪西伯利亞,但是近代俄國不斷崛起,日本根本爭奪不了,於是這個相當於20個法國國土面積的地方一直牢牢的掌控在俄羅斯手中。

所以,從這些論述看,俄羅斯獲得西伯利亞也是經過努力的,他並不是白白獲得的。而這個地方也成為俄羅斯的一大寶地,二戰時期這裡就是蘇聯人的心裡支柱和戰略後方,現如今這裡更是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朗照千江月


對於農業社會為主的中國來說,西伯利亞是毫不值錢的苦寒之地,中國曆朝歷代對西伯利亞都沒有長期佔有的興趣。然而對於沙皇來說,佔領西伯利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整整花了300多年的時間才消化掉整個西伯利亞。

過程:16世紀末,俄國擺脫蒙古統治而獨立。公元1581年,沙皇組織遠征軍,整整打了7年,才將西伯利亞汗國佔有。然而這僅僅是開始,廣袤的土地上,依然存在很多小的部落。沙俄以哥薩克騎兵打頭陣,不斷向東擴張,到18世紀,俄羅斯才擴張到西伯利亞最東部的堪察加半島。



結果:此時的中國統治者,滿足於康乾盛世,對沙俄的擴張不予理睬,畢竟苦寒之地,沒啥興趣。西方更是在對全世界侵略,無暇顧及俄羅斯的擴張。俄羅斯順利地佔領了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地區。這片充滿天然氣的土地,如果康熙乾隆知道這塊地現在這麼值錢,估計也會氣的跳腳,畢竟中國現在要花大錢從俄羅斯買天然氣。


VV看歷史


寒帶地區的生存條件確實非常差,因此在清朝及以前時期,在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就人煙稀少,主要是分佈著一些遊牧部落。

而且越是往北,人口分佈越少,而且當時中原王朝政府管轄範圍也難以覆蓋那裡。

俄國人往東擴張也是在特定的利益驅使下,當時毛皮是歐洲貴族比較喜歡的奢侈品,價格昂貴,堪比軟黃金。

因此在利益的驅使下,俄國的毛皮商人就開始從歐洲一路向東尋找毛皮資源。

而烏拉山以東地區,除了是一些遊牧部落以外,只有幾個蒙古族建立的汗國,這些小國實力比較弱。

當時,俄國商人派幾百個哥薩克人組成的商隊就可以征服這些部落和小國,因此俄國並未付出過大的成本和代價。

俄國人征服西伯利亞地區以後,在一些河流沿岸地區建立據點,然後在繼續一路向東開拓,直達太平洋岸邊,然後再跨國白令海峽,一路進入阿拉斯加及北美大陸,最遠到達美國的西海岸。

即使在俄國和大清爆發雅克薩之戰時期,俄國在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兵力也不過是幾千人,所以整個西伯利亞可以算是俄國人白撿的。

可見,探險精神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開拓疆域是多麼的重要。


銘蘇先生


西伯利亞一帶位於高寒地帶,土地是凍土,農作物難以生長。士兵,與槍械在這種區域難以作戰。

拿破崙就是例子,強力的軍隊依舊在這種環境裡折戟沉沙。再比如希特勒也是在這種環境裡戰敗。

遠處的歐洲國家與西伯利亞距離過遠無法一下子拿下西伯利亞,考慮到利益關係,歐洲的列強紛紛放棄西伯利亞

而俄羅斯就在西伯利亞旁邊,西伯利亞對於“毛熊”俄羅斯人完全不是問題。

俄羅斯擁有不間斷糧草,在西伯利亞處於主場,加上惡劣天氣,幾乎很難與俄羅斯為敵。

於是俄羅斯便順利“撿到”西伯利亞。




長山簡談


寒帶的侵略擴張有多難?俄國到底是不是“白撿”了西伯利亞?這兩個問題我來為大家一個個解答。

首先,寒帶的侵略擴張有多難?

我們都知道,寒帶是指南北緯66°34”以上高緯度地區,氣候終年寒冷,最低氣溫甚至可達-55°。而自古以來的有影響力的國家和勢力基本都集中在北半球的亞歐大陸,所以我們今天就主要說說在亞歐大陸寒帶擴張的困難。

先說說中國

由於我們中華文明建立的區域主要是在黃河與長江流域之間的中緯度地區,自秦朝建立大一統王朝以來,就曾經向北發起過一次次的征服。

但是,嚴酷的寒帶氣候條件,以及落後的後勤補給情況。極大的制約了中原王朝對北部荒原的征服。

即便是後來的蒙古帝國,其征服歐亞大陸的過程獲得成功。也主要是建立在蒙古人本身就是生存在高緯度的蒙古高原,習慣這一區域的自然環境,並憑藉著自身的遊牧特性以及以戰養戰的征服形式才最終將寒帶完全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可這種納入更多的也僅是形式上的納入,在無法完全解決氣候及後勤補給方面的問題,對寒帶的統治都將是十分鬆散且薄弱的。

以至於,但龐大的蒙古帝國最終分裂成各個汗國之後,在寒帶地區的統治又再次成為了空白之地。

再說說俄國

俄國無疑是迄今為止對寒帶地區侵略擴張最為成功的國家,但是我們都知道,俄國對寒帶地區,主要也就是現在的西伯利亞地區的征服,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當16世紀莫斯科公國在吸收和吞併諾夫哥羅德共和國、立陶宛大公國以及原來的主子金帳汗國之後,逐步發展成為俄羅斯帝國。在對土地的渴望原動力支持下,他們向西和向南方向的擴張行動,受到東歐列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阻擊,寸步難行之後。

開始將目光轉向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西伯利亞地區。

此時的西伯利亞地區除了一個緊靠著烏拉爾山脈東緣的西伯利亞汗國以外,幾乎都是荒原,沒有任何國家和組織的存在。於是俄國人利用他們那在歐洲只能算三流的軍隊,憑藉著火槍、大炮輕鬆的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這裡說一句,這個西伯利亞汗國雖然有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但全國人口只有20萬,根本就無法抵禦俄國的入侵。此後西伯利亞的大門就為俄國人打開了。

但是簡單的開始,並不代表俄國人能夠簡單的獲得這一區域。

此後,俄國人用了將近200年的時間,採用逐步蠶食發展的策略,才漸漸佔據了整個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這些所謂的無主之地。

由於這一地區冬季氣候極度惡劣,每年俄國的拓殖人員都要忍受大半年的無補給狀況,但值得他們慶幸的是也正是由於這些地區環境過於惡劣,根本就不為亞洲其他國家所看重,才令俄國人能夠輕易的得到。

直到1916年,修建26年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竣工,才真正確立了俄國在寒帶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地位。

結語

看過我的解答,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楚了。對寒帶的征服真的很困難,只有在解決了氣候和補給的情況下,才能在寒帶立足。而正是在其他國家嫌棄這一地區的貧乏和畏懼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拱手將這一地區送給了俄國,這簡直就是讓俄國白撿了西伯利亞。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俄國不是“白撿”了西伯利亞。寒帶的侵略擴張有多難,只看氣溫的數據有點抽象,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小夥伴們可以腦補一下西伯利亞冬天的美麗凍人。

【西伯利亞地理和行政區域】

學生是首都平原人,山區更冷,單說。在此首先感謝明成祖朱棣,如果不是燕王老前輩力排眾議、遷都,現在這大概率還是軍事要塞的城市性質,找地圖看看長城離市區有幾十公里(我們區縣還有一道長城),再看看燕王麾下的軍力規模,軍事要塞無疑。感謝完回正題,本地冬天一般零下十幾度,罕有超過零下20度,形象一點:室外買早點手機掃碼不等付款已經凍關機了。

【西伯利亞植被分佈】

咱們再看看西伯利亞冬天會不會凍關機?西伯利亞地方大了,約1200多萬平方公里,北冰洋沿岸不用比,極地氣候,只能地衣苔蘚生長,找個比較大的城市作對比,俄國第三大城市人口百萬的新西伯利亞,該地一月份:歷史低溫-46.3度:平均低溫-21.8度,日均氣溫-16.7度。這說明西伯利亞南部相對最溫暖宜居的城市比我家這還冷,寒冷會造成神馬嚴重問題呢?不是手機關機,是吃飯。

【西伯利亞的河流和荒野】

現在我們這冬天最受歡迎的美食基本是涮羊肉無疑,南方的蔬菜、內蒙的羊肉。學生年輕的時候冬天食材沒這麼豐富,主菜就是土豆白菜,每家冬儲大白菜幾百斤,每天吃各種做法的白菜。回頭再看俄國,哥薩克1578年東侵西伯利亞,相當於明朝萬曆6年,試想,當年的哥薩克吃啥?

綜上,俄國人的征服對象是西伯利亞原始生產生活方式的土著部落,比他們更可怕的是西伯利亞的酷寒。工業革命以前的生產力水平,無論是誰,開拓寒帶都不是易事。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自打十五世紀以來,俄國似乎就一直走在侵略擴張的路上,而且似乎樂此不疲。從當初僅僅只有數萬平方公里的莫斯科公國,再到後來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沙俄,及至今天世界第一領土大國的俄羅斯,貌似俄國的地盤已經足夠大了,為什麼還要堅持不懈地進行領土擴張呢?

原因很簡單,俄國的大片領土地處高緯度寒冷地帶,河流的結冰期特別長,土地的耕種期特別短,而且糧食作物的生長週期短、社會生產的環境條件差。總而言之,這裡想要發展極為艱苦,所以歷數俄國幾個世紀以來從未停止的侵略擴張,本質上就是在尋找兩樣東西——適宜耕作的土地和暖水港。

俄國領土的擴張

向東向南,從十七世紀中期染指清政府管轄下黑龍江流域,再到十九世紀中期奪取朝鮮半島,以及在日俄戰爭期間搶佔旅順控制權,都是為了尋找在太平洋沿線上的暖水口和出海口;

向西向北,從擊潰瑞典奪取波羅的海的控制權,到擊敗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帝國獲得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的權益,都是為了在大西洋沿岸上爭取立足之地。現如今俄羅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沿線的暖水港雖然還是捉衿見肘,但毫無疑問,領土擴張為俄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選擇。

而在另一方面,俄國的農奴制和封建君主專制一直是限制生產力發展的束縛,所以相比於西方國家,俄國缺少推動經濟有效發展的動力。而落後的封建思想和與西歐國家之間的相互排斥更阻礙了俄國的思想解放,導致俄國的社會發展長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因此在這種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俄國想要攫取財富積累資本,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侵略戰爭掠奪資源,通過對領土的侵佔來積攢發展資本主義的原始條件。

比如說在佔領西伯利亞地區以後,豐富的毛皮資源便落入了俄國人之手,而利潤豐厚的毛皮生意也被俄國人所壟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俄國長期依靠領土擴展來發展的模式,正所謂“無土不歡,噬土成性”。甚至就算在今天,這種固念依然存在,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的那樣——“俄羅斯的邊界沒有盡頭”,為何沒有盡頭呢?因為領土擴張永遠不會止步!

話又說回來,俄國雖然長期以來依靠領土擴張的方式攫取資源和財富,但從戰果來看,真正的勝利並不多,恰恰相反,多數戰爭是以慘勝或者失敗而告終。

俄國人雖然生的高大威猛,而且素來有“戰鬥民族”的美稱,但事實上,他們並不善戰,之所以能夠奪取如此廣闊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依仗了自己的人口優勢。

為什麼在這裡侵略擴展如此困難呢?

其中多半原因要歸咎到寒冷的氣候頭上;前面已經說到,俄國大部分領土都位於高寒地帶,這裡凍土面積廣闊,非常堅硬,無形中便給守城部隊增添了一層防禦,而且寒冷中士兵的往往難以施展開來,炮火槍械更是容易失效,再加上這裡糧草供應非常不便利,對於進攻方來說,打起仗來極為困難。

這樣一來,俄國雖然能夠憑藉人口優勢和曠日持久的作戰來消滅臨近的國家,但對於距離稍遠的歐洲國家卻無能為力。同樣的,歐洲國家雖然覬覦俄國的大片領土,但考慮到那裡惡劣的環境,也不得不飲恨放棄!

當然,也有那不服輸不信邪的,比如說拿破崙,再比如說希特勒,曾經的拿破崙橫掃歐洲,所向披靡,然而卻偏偏在遠征俄國的過程中遭遇大敗,為法蘭西帝國的覆滅埋下了種子。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雖然擁有當時最為強大的機械化兵團,而且士兵鬥志高昂,但面對死守城池的蘇聯紅軍,卻終究是敗在了低溫酷寒之下,最終不得不退出俄國。強如拿破崙、希特勒這樣的梟雄,尚且不能奈何俄國這片酷寒之地,其他人還能怎麼樣呢?

綜上所述來看,想要在俄國特別是西伯利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搞入侵是相當困難的,且不說這裡在低溫寒風的環境下難以被攻克,由於這裡終年寒冷,農業生產和資源開採都相當困難;再加上如此面積的土地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員來管理和駐守,所以就算是打贏了戰爭也恐怕難以完全掌控。在這重重因素之下,西伯利亞地區雖然面積廣闊,但卻成了無人問津的“荒地”。

俄國到底是不是“白撿”了西伯利亞?

僅僅是這樣的描述恐怕難以真正說明西伯利亞的寒冷,咱們不妨以氣溫統計來說明一下。

根據氣象臺統計,位於西伯利亞地區的伊爾庫茨克氣溫常年位於零攝氏度以下,其中一月份左右平均氣溫更是低至可怕的零下三十度!試想一下,在零下三十度的環境中生活,該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然而低溫還不是最可怕的,由於地處高緯度,導致西伯利亞地區白晝時間短光照不足,糧食產量往往很低,再加上適宜耕種的土地本來就不多,所以西伯利亞的糧食問題是當地居民需要克服的首要難關。

而且氣溫過低導致當地的河流長期處於冰封期,陸路交通本來就不發達,現在又碰上航道停運,可想而知西伯利亞地區交通之不便。

實際上,西伯利亞地區期初是有一個國家的,名字就叫做西伯利亞汗國。然而在這樣一片偌大的國土上,卻只生活著二十萬左右的居民。啥意思呢?平均幾十平方公里的地盤上,就只有一個人!可想而知,這樣一個人口稀疏的國家根本沒有組織防禦的能力,所以當年沙俄輕輕鬆鬆就佔領了這裡,並將其納入俄國的版圖。

而在西伯利亞被納入沙俄以後,幾乎在沒有遭遇過任何實質性的入侵,這一方面跟眾多臨近的國家無力匹敵沙俄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咱們前面提到的那些,既缺糧又缺人,關鍵是這裡還難以打理,既然如此,誰還懶得去入侵西伯利亞呢?怪不得有人會說“西伯利亞完完全全就是被俄國給百白撿了去”。

不是白撿,西伯利亞地區也是俄國通過戰爭拿下的

其實說“撿”也不準確,畢竟這裡是當年沙俄出兵打下來的,而且再後來的法俄戰爭和蘇德戰爭中,俄國人都曾為保衛這裡的領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而其他心有覬覦的國家,卻又無力從俄國人手裡奪取,所以西伯利亞地區落在俄國人手裡無可厚非。

當如今來看,俄國人佔據著西伯利亞卻是賺了大便宜的。

首先,西伯利亞的存在極大地壯大了俄國的國土面積,使之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這也讓他在同不少歐洲國家的較量中佔據上風;

其次,包括西伯利亞在內的遠東地區擁有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位俄國的後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而能源恰恰是一個國家的發展之基,饒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和德國,即便兵勢再強大,缺少了礦產資源的支撐也只是紙老虎而已;

最後,伴隨著農業生產技術和品種改良的進步,有力地促進了俄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為解決俄國貧困人口的糧食問題貢獻頗豐。

這樣來看,西伯利亞還真有點“撿了個大便宜”的意思,畢竟它的存在對俄國的政治軍事以及生產和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貓眼觀史


沙俄還真算是“白撿”了一般奪取了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地區,一般是指西至烏拉爾山,東到太平洋沿岸,北至北冰洋,南接中蒙邊境的廣大地區,這裡地廣人稀,成為前蘇聯及現在俄羅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儲藏地。

其實這裡曾經有一個西伯利亞汗國,但是這個汗國在抵擋沙皇俄國擴張的過程中發生了內訌,讓沙皇俄國有了可乘之機。

西伯利亞汗國,是15世紀末至16世紀末時位於亞洲西伯利亞的一個汗國,由昔班家族的後裔所建立,居民有韃靼人、涅涅茨人、曼西人、漢特人,這個汗國大概位置是在鄂畢河中游與託博爾河之間,生存至1598年。

16世紀末,在擺脫蒙古統治後,俄羅斯逐漸崛起,並開始不斷向外擴張。

16世紀下半葉,西伯利亞可汗雅迪格爾於1556年向沙皇俄國求救,1569年雅迪格爾被一位名為庫楚的可汗打死,庫楚可汗起初同意服從俄國宗主權,但是後來反叛。於是沙俄以哥薩克為侵略先鋒,憑藉本民族極為耐寒的優勢,組織武裝移民不斷向東擴張,1582年10月,哥薩克兵打敗西伯利亞汗國的軍隊,佔領了額爾齊斯河邊的西伯利亞汗國首都,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向準噶爾汗國交毛皮稅尋求庇護。

沙皇俄國征服西伯利亞汗國以後,勢力到達準噶爾汗國和外蒙古喀爾喀蒙古三部的轄地,最東邊到達了貝加爾湖布里亞特蒙古的遊牧地區,此時的噶爾汗國噶爾丹一心想統一蒙古草原,然後和康熙一決雌雄,而沒有顧忌到俄羅斯帝國勢力的擴張,甚至常常勾結沙皇俄國對付清帝國。

在廣袤的遠東地區,此時也只有準噶爾汗國有能力制止俄羅斯的東擴,可惜,當時準噶爾汗國的注意力並不放在北邊,而是覬覦南邊的清帝國,當康熙皇帝親征準噶爾解決了準噶爾問題以後,喀爾喀蒙古內撤,布里亞特蒙古遊牧區域劃給俄羅斯,所以俄國很順利的在整個西伯利亞站穩了腳跟,西伯利亞地區也沒有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政權進行抵制。

到18世紀初,沙俄已經擴張至西伯利亞最東部的堪察加半島,西伯利亞地區被徹底納入了統治範圍。

雖然沙俄的侵略曾與清政府在康熙年間發生過軍事衝突,但是清政府似乎對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不敢興趣,這場軍事衝突最後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並沒有影響俄羅斯的東侵,反而使俄羅斯進一步擴張了領土。

從整個沙俄東征來看,對於他們而言,沒有外部阻力。唯一的敵人就是生活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原住民了。而顯然,這些文化落後、人數稀少、毫無現代文明可言的原住民,根本不是已經裝備了火器的俄羅斯帝國哥薩克對手。這是俄羅斯能夠順利吞併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重要原因。

寒帶的擴張,對於本民族有著極為耐寒的優勢的哥薩克來說並不艱難,俄羅斯帝國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利用哥薩克和武裝移民,在付出極為輕微的代價之後,順利佔領了西伯利亞地區。如果這算“白撿”的話,似乎也並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