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自身体质正确调理养生

养生等于长寿,预防胜于治疗,在现代人人重视养生的大环境下,有好的养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虽然重视养生,但用了不适合自己的方法,反受其害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比如说,听人说吃阿胶好,就不管自己是什么体质,一味的去补,如果恰好是湿热或痰湿体质,就容易加重湿邪,使身体的问题更加严重。人先有体质,后有疾病,所以,想养生,先了解自己的体质,然后再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是很有必要的。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中医体质辨识为中医体质与易发健康风险的宏观对应开辟了新的标准化途径,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体病相关、体质可分、体质可调”的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和中医调理方案,可以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目标。 九种体质有: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 你是哪种体质,应该如何调理养生,加贤颖老师微信13634845369,让贤颖老师告诉你!

如何根据自身体质正确调理养生

人的体质不同,养生的方法也不同。中医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按人的胖瘦、体型、肤色、姿态、言谈、举止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把人的体质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阴虚型、阳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型、气血两虚型,这些人,如能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来养生,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阴虚型:表现为身体消瘦,面颊潮红,口舌干燥,尿黄便秘,心烦少眠等,这些人应加强自身保养,养成冷静、沉着的性格,不宜参加激烈的社会活动与竞争,应多练气功、太极拳、钓鱼等,调剂自己的精神,从而增强体质。

阳虚型:表现为身体白胖,喜热怕冷,四肢倦怠,大便稀溏,善恐善悲,情绪不佳。这些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多参加社会活动。散步、慢跑、打乒乓球、游泳,是这些人最适宜的体育活动。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面色晦暗,口唇、眼眶发黑,舌头青紫,皮肤干燥,指甲干瘪。这些人应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精神乐观,思想开阔,跳绳、踢毽子、蹦蹦跳跳、扭腰转身、全身按摩,有利于将身体各部位都活动起来,帮助气血运行,解除气滞血瘀,从而增强体质,调剂精神。

痰湿型:表现为身体虚胖,肌肉松弛,四肢无力。这些人应戒除烟酒,吃些容易消化的软食,为了增强体质,应选择哑铃、拉力器、投掷、跳跃、慢跑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并用核桃、大枣、动物肝脏等滋补品进补,避免遭受风寒潮湿,以免身体生病。

气血两虚型:表现为面色皓白,心慌气短,头晕目眩,手脚麻木,容易出汗。这些人应加强营养,吃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也可吃些含人参的食品,如人参糖、人参饼干等,西洋参不发燥、不生火,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由于体质虚弱,容易疲劳,故应适当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如果每天早晨起来能做做广播操、打打太极拳、散散步、慢跑一会、按摩一下四肢及胸腹,则对调整气血、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养生中不可忽视。

《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

1,阳虚体质--怕冷派

2,阴虚体质---缺水派

3,痰湿体质---痰派

4,湿热体质--长痘派

5,气虚体质---气短派

6,血瘀体质--长斑派

7,气郁体质--郁闷派

8,特禀体质---过敏派

9,平和体质--健康派

大部分人的体质是一种为主,兼有其它,当体质出现偏颇,我们就要从主体质调起。但大家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建议朋友们每3到6个月要重新测一下体质,然后,根据体质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调理,目标就是把偏颇的体质调理成平和质并努力的保持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