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對於同一個問題,如果下屬與領導意見相左,領導卻堅持己見,沒有采納下屬的意見,最後導致失敗。領導是應該放下架子,認識錯誤,坦然面對,接受現實;還是覺得自己被啪啪打臉,很沒面子,威信全無,難以面對下屬呢?劉邦和袁紹就遇到過同樣的問題,他們分別採用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方式,誰更高明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劉邦封賞劉敬

劉敬本名婁靜,因建議劉邦定都關中有功,劉邦賜姓劉,拜為郎中,號奉春君。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楚漢傳奇》老年劉邦劇照


漢七年,即公元前200年,韓王信起兵造反,勾結匈奴一起攻打漢朝。劉邦大怒,派遣使者出使匈奴探聽虛實。狡猾的單于冒頓(讀作mò dú)把匈奴的精兵強將和肥牛駿馬都藏了起來,使者看到的都是老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前後十多個使者回來都說匈奴沒啥了不起的,不足為懼,可以放心大膽地進攻,打敗他們指日可待。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匈奴騎兵


劉邦還是有些忐忑,又派遣劉敬出使匈奴。劉敬回來後,得出的結論正好相反,他認為匈奴不可擊,“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並且闡述了他的理由:“兩國交戰,按常理來說應該是炫耀本國的優勢。我去那裡看到匈奴的士兵老弱病殘、牲畜瘦弱不堪,這是他們故意示弱,引誘我們出擊,而伏奇兵來取勝!”可見,即使每個人看到的現象都一樣,但是看到的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真相往往掩蓋在表象之下。無疑,劉敬看穿了事情的真相,看到了事物的本質。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楚漢傳奇》劉邦出征劇照

此時,劉邦已經率軍向匈奴開拔,二十萬大軍過了句注山(今雁門山),一聽劉敬的彙報,火冒三丈,大罵道:“你這齊地的奴才,靠耍嘴皮子撈了個官做,現在竟敢胡說八道,胡言亂語,擾亂軍心。”下令把劉敬戴上刑具,關押在廣武縣(屬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代縣西南十五里)。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楚漢傳奇》漢匈講和劇照

結果跟劉敬預計的一樣。劉邦率軍前行,先到平城,在巡視白登之際,被冒頓單于傾全國之兵團團圍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被圍困了七天七夜之後,劉邦才靠陳平的奇計得以解圍。回到廣武,劉邦便赦免了劉敬,對劉敬說:“我因為不採納您的意見,導致被困平城。我已經把那十幾個人都殺了,他們在您之前出使匈奴,回來都說可以進攻匈奴。”《史記》記載:高帝至廣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斬前使十輩言可擊者矣。”並封劉敬為關內侯,食邑二千戶。

2.袁紹斬殺田豐

歷史驚人地相似。整整四百年後,公元200年,袁紹和田豐又上演了相同的戲碼,只可惜田豐就沒有劉敬那樣的好運了。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三國演義》袁紹劇照

官渡之戰前,劉備襲殺徐州刺史車胄,佔領沛縣背叛曹操。曹操親自率兵征討劉備。田豐作為袁紹的謀士,勸袁紹立即襲擊曹操後方,與劉備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定能取勝。袁紹無動於衷,以兒子生病為由,沒有動兵。田豐痛心疾首,舉著柺杖敲著地說道:“哎!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稍縱即逝啊!居然因為嬰兒生病而錯過,真是可惜啊!”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三國演義》田豐劇照

劉備被曹操打敗後,投奔袁紹。於是袁紹決定此時進兵攻打曹操的大本營許都。田豐認為此一時,彼一時也,最好的機會已經錯過,眼下只宜堅守,不宜出兵,說了兩點理由:一是曹操打敗劉備,許都已經不再空虛;二是曹操擅長用兵,變化無方,人數雖少,不可輕敵。並且提出了下一步的具體措施:堅守不出,利用游擊戰消耗對方。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三國演義》曹操劇照


《三國志》記載:田豐說紹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大意是說:要不了兩年,我們可坐等克敵制勝。現在廟堂之上穩操勝券的計策不用,而畢其功於一役,萬一被對方擊敗,我們後悔都來不及了。”袁紹不聽。田豐極力勸阻,袁紹大怒,認為田豐擾亂軍心,下令將田豐下獄,關押起來。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三國演義》田豐進諫劇照

官渡之戰最後以曹操大獲全勝而結束。有人得知消息,對田豐說:“事實證明你是對的,這下你肯定會得到重用!”田豐說:“如果袁公取得了勝利,我還能保全性命;現在袁公失利了,我就難逃一死啊!”果然,袁紹回來對下屬說:“我沒有采納田豐的建議,才有今日之敗,現在肯定要被他嘲笑,我已沒臉見他,乾脆把他殺了吧。”可憐的田豐,雖有才華,卻未遇到明主,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沒采納謀士的建議導致失敗,劉邦和袁紹不同的處理方式,高下立判

《三國演義》田豐被殺劇照


相同的劇情,不同的結果,劉敬受封,田豐被斬。關鍵取決於他們效命的主子:封賞劉敬的劉邦,胸襟寬廣,知人善任,起於亭長,三年反秦,四年滅楚,最後開創了大漢基業;而賜死田豐的袁紹,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慘敗於官渡,便難復元氣,兩年之後,一命嗚呼,創下的基業也被曹操所據有。

參考文獻:《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列傳》《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