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正確的做法是啥?

京東李達康


秦國連年伐韓,目的就是拿下上黨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錢。趙國卻漁翁得利,天上掉下上黨這個大餡餅。所以,趙國立即派兵接手上黨,秦國當然不能忍,於是也向上黨派兵。你派兵、我就派兵,你增兵、我就增兵,長平之戰也就不得不發了。


大戰得有一個過程,很少一觸即發、觸發就打的,都是這樣一點兒一點兒累積起來的。所以,戰爭得有策源地。秦趙長平之戰的策源地是上黨,而發起這個策源的,是韓國上黨太守馮亭,具體事件是馮亭舉上黨十七城降趙。

所以,長平之戰是一個過程。從戰爭醞釀到戰爭結束,持續了將近3年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趙國完全可以做出有利於己的戰略設計和戰略調整。但是,趙國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變數。

01.秦國是戰略主動方,而且很堅定

戰略是一個方向性的選擇。對於秦國來說,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對於趙國來說,可以要上黨也可以不要上黨。所以,打不打與要不要就是秦趙各自的方向性選擇。

對於秦國來說,從朝堂到前線,早就做出了選擇,就是要打,不僅要拿下上黨郡還要痛擊趙國。

秦國的遠交近攻之策是在昭襄王時期定下的,也就是死命地揍魏國、韓國和楚國這些伸手就能夠得到的國家,而重金交質齊國和燕國這些夠不到的國家。所以,打韓國、打魏國、打楚國,秦國從來不猶豫,因為大戰略早就定下了。

在上黨之戰前,這幾個國家已經都被秦國打慫了,該割的地也割了、該賠的款也賠了。所以,秦國的戰略趨勢,就是要奔著趙國來,甚至直接大舉東出、橫掃天下。但是,在這之前,秦國得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上黨高地。

這片被太行、王屋、太嶽包圍的高地,直接控制著東出太行上的關鍵通道,也威脅著中原通道。所以,對於上黨,秦國是一定要拿下的,這不是十七座城池的問題,而是整個天下的問題。以前是出不出函谷關的問題,現在則是出不出太行山的問題,而問題的關鍵就是上黨高地。

拿下上黨,秦國首先就會遭遇到趙國這個強大對手。

除秦以外的六大戰國裡面,齊國滅了一次燕國、燕國又滅了一次齊國,這倆東西不用秦國打,難兄難弟互相打著玩,就已經自廢武功了。

楚國被打得遷了都城,魏國被打得大氣都不敢出,韓國就更不用說了,打完了還得接著打,而且正在打著。

所以,就剩下一個趙國,國力尚在,而且趙國很能打。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的武力值就沒下去過,要文學風流、趙國不行,要變法革新、趙國也不行,但是要打仗,趙國至少能雄冠三晉。所以,秦國肯定要跟趙國幹一仗,不幹服趙國,就別想踏實地東出天下。

所以,面對上黨這個局面,秦國的戰略決策很堅定,一點兒也不猶豫,不僅要上黨十七城,而且還要借這個機會痛打趙國一頓。

02.趙國是戰略被動方,而且很猶豫

在上黨問題上,秦國一直很積極、一直很主動,決策一直很堅定。但是,趙國就有些悲劇了。

上黨問題,對於趙國是一個忽然而至的新問題。

秦韓打得你死我活、趙國作壁上觀,這局面挺好。勿需討論趙國會不會安不忘危、擔心秦國打完韓國就揍它,趙國朝堂就沒這個程序設計,就是看熱鬧,而且看得很開心。

秦國攻佔野王后,徹底把上黨高地跟韓國本土給分割了。這時候,脫離韓國本土支援的上黨,就等於是秦國的了。於是,韓國跟秦國簽訂了城下之盟,割上黨郡以求和。突然,韓國的上黨太守玩了一個大么蛾子,帶著上黨郡投降趙國了。所以,上黨問題忽然而至,趙國上下不僅沒有準備而且也沒有想到。

上黨高地,到底是燙手山芋還是天降餡餅,趙國徹底懵了。所以,對於上黨問題,趙國是一種非常被動的態度,他之前沒想到、現在也沒準備。

不接收上黨,趙國捨不得,因為上黨十七城啊,真得好。接收上黨,趙國馬上就會遭遇下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與秦國開戰。對於這個問題,趙國更沒有準備,而且完全就不想跟秦國打。在昭襄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的政治績效已經徹底顯現,秦國就是戰國第一強國,打誰誰死、揍誰誰服。所以,趙國不想跟秦國打,甚至都不敢跟秦國打。

所以,趙國的戰略決策就一直很猶豫。

第一個問題:要不要接收上黨。

朝堂上分了兩派:一派主張接收、一派主張不接收。最後,貪婪佔了上風,趙孝成王和平原君拍了板:接收上黨十七城。

但是,接收上黨的依據是什麼?

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

趙國君臣,無論是主張接收的、還是拒絕接收的,統統沒有把上黨高地當成一個關係生死存亡的戰略要地來考慮。上黨問題,在趙國君臣的頭腦中,就是一個佔不佔便宜的利益問題,就是錢的問題。

秦國的戰略依據是遠交近攻和東出天下,是制勝天下的大國策。而趙國的依據卻是城池、卻是錢,是佔不佔便宜。這就是雙方的格局差異。

趙國把上黨問題定性為一個利益問題,也就是錢的問題。錢的問題,從來都不是一個要命的問題,更何況上黨這麼一個飛來之財。但是,戰略問題和國策問題,卻可以要命。

北宋拼死了趙匡胤和趙光義兩代君主,非要惦記幽雲十六州。因為在北宋的這兩代君主看來,幽雲十六州根本就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戰略問題和國策問題。如果是十六座城池,根本就不用費這麼大的勁。滿清割據東北,簡直就是拿大掃帚橫掃,大明不僅撤軍而且趕緊移民,遼東不要了,全給你。但是,關寧防線,滿清就死活也過不去。因為遼東是錢的問題,關寧是命的問題。

所以,長平之戰的局面就是:趙國要錢、秦國要命。

於是,秦國的戰略決策很堅定,就是奔著玩命來的;而趙國的戰略決策就很猶豫,它是奔著搶錢來的。所以,秦國一定要用戰爭手段解決這個要命的問題,而趙國則儘量不想用戰爭手段解決這個搶錢的問題。

於是,第二個問題,就是:要不要打上黨之戰,也就是長平之戰。以及,趙國馬上遭遇的第三個問題,就是:上黨之戰要打多大規模。

對於這兩個必須要用命來解決的問題,趙國就一直沒想好。

前260年4月,秦軍出擊上黨,趙國老將廉頗應戰,戰場上開始有了死傷。

前260年6月,秦軍攻佔二樟城和光狼城,趙軍被擊敗。

前260年7月,秦軍發動猛攻,趙軍全面防守。

秦軍很主動,趙軍很被動,因為秦國決策堅定、趙國決策猶豫。廟堂問題,直接影響了軍事問題。

之後,秦趙開始議和。

但是,秦國是一邊議和、一邊增兵,不僅把關中精銳全派到長平前線,而且還把名將白起也給派了過來,甚至秦昭襄王親赴前線。所以,秦國就沒想跟趙國議什麼和,能打得過你、打過你還有好處、你還這麼不要臉,憑啥不往死裡打。

趙國呢?白白耽誤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調整期。

秦國打韓國,韓國朝堂沒腦子、一慫到底,於是割地求和。但是,韓國上黨太守馮亭卻有腦子,硬是把秦韓之間的問題轉變成秦韓趙之間的問題,就是拉過趙國、把問題擴大化。

趙國也可以這麼做,一直跟魏國親近,跟齊國、跟楚國的關係也比秦國近,因為秦國是天下公敵。所以,趙國完全可以把上黨問題轉變成六國問題,就是不要上黨郡也得把魏國和齊國的拉進來。但是,秦趙議和了,其他戰國也就沒有插手的必要了。

於是,暴風驟雨般的長平決戰就開始了。前260年9月,趙軍在被圍困四十六天後投降,然後被秦軍集體坑殺。

03.趙國到底應該怎樣正確應對上黨問題

對於第一個問題,就是馮亭出么蛾子、攜上黨十七城降趙的問題。趙國基本無解。

兩個原因:

一個是上黨太誘人。接收了就得跟秦國幹,但不接收卻真心疼。就是發動百萬大軍攻佔上黨,都不見得能奪回來,現在從天而降,趙國還擔心餡餅太大把自己砸死嗎?

另個一是不接收上黨真得跌面兒。七大戰國都是大國,大家不僅要地要錢,還要臉。你趙國放著上黨郡不敢接收,就是明擺著怕了秦國,以後真心不好出來混。

所以,就是不從戰略角度考慮上黨問題,趙國也得接收。

如果我們替趙國考慮一下,那就是:秦國佔了上黨,肯定也不會消停,馬上就得揍趙國。因為韓國和魏國都揍服了,不打趙國還能打誰。

趙國派兵接收,秦國派兵攻佔;趙國增兵、秦國也增兵,然後就是幾十萬規模的大軍對峙。這個情況,可能真得超出趙國君臣的初衷設想。但是,這個時候,趙國也就可以採取戰略調整了。也就是說,趙國可以在戰略調整中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該怎麼調整呢?

一個是學上黨太守馮亭,把問題擴大化。

馮亭能把秦韓上黨問題擴大化,擴大成秦趙韓三家的問題,那趙國也可以。

在長平之戰前,公孫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縱戰爭,楚魏韓趙燕五國伐秦;孟嘗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縱戰爭,齊韓魏三國伐秦。

所以,趙國可以借上黨之機,再次組織一個幾國伐秦的合縱戰爭。而且,趙國不缺盟友。第一個盟友自然是韓國,因為上黨郡本就是韓國的,替韓國打仗,韓國應該會同意。韓趙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礎,所以魏國也可以爭取。還有楚國和齊國,只要趙國能給出好處,這兩家也不會完全不管。

另一個是放棄猶豫、堅決作戰,就是要定了上黨。

趙國長平之敗,並非完全因為軍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廟堂猶豫。趙國廟堂一直把上黨問題當成錢的問題,所以猶豫著打還是不打、猶豫著打大還是打小。當秦國已經調集關中精銳,增兵到了幾十萬,趙國就真得沒有猶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

長平決戰是趙國主動發起的,因為是趙括組織趙軍全線出擊,所以才中了秦軍的埋伏。而趙國為什麼要主動出擊呢?紙上談兵的趙括談不死趙國四十多萬大軍,主要是趙國扛不住戰爭消耗了,趕緊計劃著打一仗了事。

決戰打完,打贏了,趙國全定上黨;打輸了,趙國退出上黨。

所以,趙國主動決戰並不是因為它堅定要打,而是開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擲了一把。如果趙國能舉國動員,就是跟秦國幹到底,它應該做的是徵兵徵糧徵物資,跟秦國死耗。甚至,這時候怎麼也得求援韓國、魏國以及楚國和齊國了。燕國別指望,它是秦國的狗腿子,不偷襲趙國就不錯了。

長平之戰,趙國的問題不是打了敗仗,而是敗得太慘,四十多萬青壯勞力全部報廢。所以,敗不是問題,慘敗才是問題。

如果要規避這種慘敗,趙國還可以單方面退出。

一個是徹底求和,給你上黨,我就是不玩了;另一個是單方面撤軍,你秦國愛咋咋地,我趙國就是走了,退守上黨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這麼做,趙國不會敗得這麼慘。

秦國呢?

秦國當然想暴揍一頓趙國,但是秦國更想要的是上黨郡,上黨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趙國是佔據上黨以後要考慮的事情,所以也沒必要這麼心急。

而且,秦軍為了打長平之戰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之所以活埋趙軍那麼多人,是因為自己也死傷慘重,甚至都沒有糧食養活這四十幾萬投降的趙軍。所以,趙國只要退出上黨、跟秦國說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會去死幹到底,非要拿下邯鄲、滅了趙國。

因為七大戰國已經存續了好多年,玩一場滅國戰爭,秦國廟堂沒做好這個準備,可以說是沒這麼大的胃口,也可以說是沒這麼大的想象力。所以,長平之戰在打完之後,前線將軍白起就是要滅了趙國,而秦國廟堂呢?卻非要停戰。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賢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國廟堂沒有滅國的想法。

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錢,秦國欺負了韓國還欺負了趙國,自己還拿下了上黨郡,真是要實惠有實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國不會非要乾死趙國四十萬大軍才停戰,全定上黨郡肯定會停戰。

但是,猶豫的趙國朝堂,卻一直猶豫著,猶豫著要不要接收上黨、猶豫著要不要跟秦國幹仗、猶豫著跟秦國幹多大規模的仗。最後,孤注一擲、主動出擊,不是改變猶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猶豫著最後一搏。結果,也就只能悲劇了。

所以,長平之戰打敗,要負責的得是趙國廟堂,不是什麼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之戰慘敗,要負責的更得是趙國廟堂,也就是趙孝成王和平原君這夥人,而不應該是趙括和前線趙軍。


減水書生


正確的做法就是廉頗的策略:堅守防禦,長期消耗,直到把秦軍拖垮。

第一,趙國野戰打不過秦軍。

這不是替秦軍吹牛,趙軍野戰是真的打不過秦軍。

長平之戰初期,廉頗也曾積極迎戰秦軍,但是戰鬥異常艱難,始終處於下風。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農曆四月,秦將王齕發動進攻,廉頗迎戰。趙國軍隊擊傷了秦軍的偵察兵,秦國軍隊的偵察兵斬殺了趙軍的裨將茄。六月,王齕再次進攻,攻破趙軍陣地,斬殺趙軍四名都尉,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二樟城和光狼城被秦軍攻佔。

經此一戰,廉頗已經認識到趙軍不可能在野戰中擊敗秦軍,率軍退至丹河東岸,高築圍牆、固守營壘。秦軍發動強攻,雖然小有斬獲,但也傷亡慘重。雙方陷入對峙。

為什麼趙軍野戰打不過秦軍?

一是趙軍人少。總體來講,長平之戰,秦軍始終比趙軍多二十萬左右。

根據史記記載,整個長平之戰,趙軍45萬人全軍覆沒。但是這45萬人並不是一次性死傷的,是趙軍前前後後所有戰鬥傷亡的總和。趙括替換廉頗時,帶來了援兵20萬,這些人也包括在45萬趙軍裡。可知,廉頗守長平時,手下只有25萬人。

秦軍曾發動河內郡15歲以上男丁增援長平,增兵後兵力達到60餘萬。那麼,增兵之前,秦軍兵力可能在40萬人左右。遠遠超過廉頗手下趙軍。

二是,上黨屬於山地,不利於趙軍騎兵作戰。


岳飛講,步兵利險阻,騎兵利平野。趙國胡服騎射以後,戰鬥力大增,拓地千里。靠的就是騎兵超強的機動性和衝擊力。但是騎兵也不是萬能的。

崎嶇險峻的山地,就是騎兵的剋星。在這種地形上,騎兵的優勢很難發揮。反而有利於步兵作戰。

上黨地區全是山地,因此根本不適合騎兵作戰。趙軍選擇這裡作戰場,簡直是揚短避長!以幾之短,攻秦軍之長,焉能不敗!

野戰打不過,就只能堅守防線。

打仗,無非是野戰和陣地戰。既然野戰肯定打不過,那就只好打陣地戰拼消耗!直到把對方拖垮為止。

打陣地戰,趙軍作為防守一方有很大優勢。因為在戰國時期,攻城武器比較落後。要攻下一座城池非常非常困難。

正如趙國平原君所講,發動百萬大軍,經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這是大實話。

秦軍要想攻破趙軍的堅固防線,也是勢比登天。要不然,他們也不會費盡心機使用離間計,欺騙趙王用趙括替換廉頗。秦軍在長平一共死傷20多萬人,可能大部分是強攻廉頗防線時被殺傷的。



如果趙王不是昏君,讓廉頗繼續堅守下去,長期對峙,秦軍必然退兵。因為秦軍的後方更遠,糧草轉運更加艱難,秦軍人數更多,消耗也更大。

在堅守陣地的同時,如果趙國能夠積極聯絡齊國、楚國、魏國、韓國等其他諸侯國一起攻打秦國,秦國就有滅國的危險。

不出一年,秦軍必然退兵!

可惜,趙王昏庸。


上將噯福斯


正確評價長平之戰,趙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一、接受上黨是正確的做法。

上黨是趙國西南部的屏障,離趙國的首都邯鄲很近,假如上黨落入秦國之手,邯鄲時刻都處於秦國的攻擊之下,對趙國構成極大威脅。

從韓國手中接受上黨,當然會激怒秦國,招致秦國的攻打,但是,秦國是個好戰且欲兼併六國的國家,趙國一味的害怕、逃避,消極對待,並不是好辦法。秦國只要願意,它隨時都可以攻打趙國,不需要任何藉口。它得到了上黨,想攻打趙國,照樣可以攻打,並不是它得到了上黨,趙國就從此天下太平了。所以,對秦國積極防禦、在防禦中進攻才是正確的策略。

而且,趙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上黨大片土地,把西南部國境防線向外擴展百餘里,將會極大地提高趙國的安全係數。

二、廣泛締結鞏固的軍事同盟。

趙國要與齊楚燕韓魏搞好關係,建立鞏固的軍事同盟,不互相攻擊,不四面樹敵,把秦國當做主要敵人。趙國要把鞏固同盟友好關係,當做長期國策來實施,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三、任人唯賢,在戰場上選拔將帥。

趙王要樹立任人唯賢的思想,把具有真才實學的人選拔上來,使趙國後繼有人。選拔將帥,自然要在戰場上選拔人才,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遠離奸佞小人、討好奉承之輩。

第二、三兩點是要從日常的治理措施上就要貫徹實行的,並非是開戰了才去實行,那隻會是馬後炮。

四、發佈戰爭動員令,全國進入戰備狀態。

在秦國還在進攻韓國的時候,趙國就應該預見到秦國會繼續向上黨地區及趙國境內深入,就應該預先向全國發布戰爭動員令,全民備戰,嚴陣以待。

上黨邊境地區應該充實廉頗的軍事力量,派遣多名將領協助廉頗進行防守,而不是隻讓廉頗的邊防軍孤軍奮戰。

如果這樣實行了,廉頗的邊防軍也不會前期防守節節失利,甚至還有可能,秦國見到趙國重兵把守、嚴陣以待,看到討不到什麼便宜,而暫時退兵,另尋戰機。

五、放手任用廉頗。

廉頗將軍的軍事才能是經歷了長期戰爭考驗的,應該相信廉頗將軍,這時候需要的是對廉頗將軍的支持,充實其軍事力量,而不是削弱甚至剝奪廉頗將軍的權利。在兵法上,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會導致士兵離心離德。

實際上,廉頗將軍的以逸待勞,待機出擊的戰略是正確的。如果貫徹實行下去,必然會耗竭秦軍的銳氣和士氣,最終打退秦軍。

五、組建增援部隊,啟用樂毅將軍,整裝待命。

趙王還需要組建後援部隊,視前線戰場情況,隨時馳援。

這時期,趙國望諸君樂毅大約六七十歲,沒有得到重用,(孟嘗君田文已死),這時可以啟用樂毅將軍,率領軍隊輔佐廉頗將軍與秦軍周旋;或者留在趙王身邊參謀軍事,會大有助益。

六、派出外交使節,出使山東五國,以取得其支援。

分派外交使節,出使齊、楚、韓、魏、燕國,爭取他們出兵支援,只要有一兩個國家支援,秦國還是很害怕的,會退兵的。後來的事實證明,如果不是秦國的離間計,楚、韓、魏都有可能出兵援助。

以前,上黨守馮亭投降趙國時,就是希望韓趙結成同盟,共同抗擊秦國,只可惜,在這次秦國攻打韓國的緱氏(今河南偃師市南)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時,就是威懾韓國不要插手長平戰爭,但趙國並沒有意識到秦國對趙國的威脅,並沒有派兵支援韓國,形成韓趙共同抗秦。否則,就不會有後面的長平之戰了。

七、派出浩蕩、威嚴的外交使節團和說客,出使秦國。

目的:1、威懾秦國心理,打擊其囂張氣勢;2、打探秦國軍隊調撥情報;3、收買內奸,左右秦國決策;4、向秦王說明上黨歸趙情形,打消其憤怒心理;5,表明山東五國聯合抗秦的態勢;6、說明趙軍嚴陣以待及抗秦的決心和信心等。


南宮外史


趙國如果想贏,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換將!長平之戰是“山東最強”趙國和“戰國最強”秦國的一次強勢PK,趙國是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軍事實力直追秦國,這才給了趙孝成王硬扳手腕的勇氣。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把長平之戰的失利全部歸咎在趙括頭上,趙括冤枉麼?肯定不冤!但是趙括如果不為了出風頭選擇退而求次,長平之戰的結果就得另做他論。


我們深度挖掘長平戰場,你會發現趙國就是在“換將”中開始為失敗埋下伏筆,所有不利於趙國得天平也是在“換將”中開始失衡,而換將背後是趙國政治傾斜誘發的一些列蝴蝶效應。

長平的爆發的的原因是趙國插手秦國上黨事宜:

“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

很明顯馮亭意在禍水東引,偏偏這麼明顯的伎倆趙國就是願意上當。我在前面說過長平中趙國失利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失衡,這種失衡從趙國接手上黨就已經開始。


對外失衡

趙國擺出的是有便宜不佔的心態去介入秦、韓兩國外交,秦國欺負韓國慣了,而且韓王已經表態願意割讓上黨地區求和,至少在國際關係中,根本沒有趙國的戲份,是趙國強行介入。

趙國的崛起和圖謀上黨地區,除了赤裸裸的打秦國耳光,給其他諸侯國同樣帶來不小的壓力。我們再看看趙國的鄰居,廢齊、弱燕、不入流魏……畢竟經不起歲月摧殘,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抗衡趙國。

趙國的姿態是:你們都悠著點!

所以趙國在發動長平之戰的時候,出發點是建立在破壞國際關係的基礎上,趙孝成王甚至都沒有考慮打著劫富救貧、懲強扶弱的口號,聯合其他諸侯國一起扛秦,只是想一口吞掉到手的上黨郡。


對內失衡

趙國接手上黨郡後,秦國開始瘋狂報復,廉頗作為趙國首選將領負責指揮全軍。客觀的評價廉頗有資格、也有能力指揮這場戰役,但趙孝成王對廉頗卻很不滿意,因為廉頗太磨嘰:

“趙王數以為讓。”

趙孝成王認為廉頗膽小不敢打仗,廉頗打仗的時候趙孝成王還是個毛頭小子,為什麼不得信任?何況廉頗盛名已久。這裡就得提到趙國的政治局勢。

  • 趙孝成王長期被母親趙威後權利壓制,沒有太多機會施展自己的治國才能,等到現在中央集權,他太著急於建功立業,迫切的想證明自己。
  • 廉頗、藺相如等老臣確實能幹,但也是趙國的權臣,在趙國政治體系影響力大,盤根節錯,這讓年輕的趙孝成王很擔憂,他需要培養自己的政治班底。
  • 趙孝成王缺乏君主判斷力,這裡的君主不是指明君還是昏君,單純的指政治能力。我們關注他在長平之戰開始,一直沒有主動表態自己的政治見解,反而受平原君、樓昌這類人錯誤的引導。

要明白長平戰場的決策,最關鍵的是君主決策,君主的影響力才是絕對權利。相比秦昭王對範睢的一如既往,年輕的趙孝成王表現的過於輕浮,中了範睢的離間計也就理所當然。

如果用反證法論證,廉頗的戰術顯然沒問題。

廉頗唯一的詬病就是連續吃了三場敗仗:

“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我先確定廉頗的戰敗只是局部失敗,並不是影響長平戰敗的決定因素。首先,這幾次戰鬥類似遭遇戰,雙方還沒有拉開架勢只是試探性的攻擊。其次,趙國軍事實力確實不如秦國,雖然是試探性進攻但趙國明顯打不過。

廉頗身經百戰,自然明白裡面的門門道道,所以選擇堅守不出,謀定而後動。這下輪到秦國人難受了,攻不下,打不動,除了隔著防線過過嘴癮,雙方只能乾耗著。而這種類似龜縮的戰術讓趙孝成王很不滿意,卻是最實用的。

如果趙國堅持乾耗著……

長平戰場會進入僵持間斷,趙國雖弱也不至於被秦國分分鐘耗死,戰事會直接延伸到比拼補給的階段。很多人說,趙國輸就輸在綜合國力,打到後來缺糧才輸的。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缺糧是趙括被包圍後斷了糧道才開始的,如果趙國堅持廉頗路線,傾舉國之力補給長平戰場,誰輸誰贏還不一定。而且趙國有很大機會能借到糧食。


等到雙方都不願意耗的時候,戰爭會以外交的方式來交涉。秦、趙兩國都不傻,戰國不是兩個國家對拼,其他諸侯國還在虎視眈眈,而且整個戰爭傾向對秦國並不友好。

在商鞅變法後山東六國都被秦國欺負了一圈,他們對秦國的態度非常警覺。如果趙孝成王不換將,山東六國還是很大可能性倒戈趙國,那秦國可就危險了。

很可惜,趙孝成王缺乏氣量,在外交上連續出混招,把自己的後路徹底斬斷,又把廉頗攆出長平戰場,而趙括又不知天高地厚的站了出來……等等等,缺了多根弦的低級操作終於讓趙國入坑,長平之戰最後以白起坑殺四十多萬趙卒謝幕,趙國則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我不是易中天


長平之戰,趙國最大的敗筆,是在戰爭打了一段時間,雙方陷入膠著階段後,接受秦國的和談。

從國力看,趙國綜合實力不如秦國,但在軍事上並不比秦國弱,但在後勤保障上卻遠不如秦國。

所以,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只有兩種打法,一種是主動出擊,這是後來趙括的打法。事實證明,這種打法最終失敗了,導致趙國四十萬人被坑殺。

還有一種打法,那就是廉頗的打法,不主動出擊,讓秦軍打攻堅戰,這種打法,秦軍也很痛苦,畢竟防守比進攻的損失小。後來諸葛亮北伐,司馬懿也是一位防守,結果諸葛亮一點辦法也沒有。但是,與諸葛亮面臨的局勢不同的是,進攻方秦軍的後勤保障比防守方的趙國強,

因此,趙國要想守住,就必須要有持久的後勤保障,最終把秦國拖垮,秦軍自然退兵。

然而,趙國本身的後勤是不足的,這樣一來,就必須向其他國家借糧食。要讓人家接糧給趙國,趙國就不能首鼠兩端,與秦國媾和。換句話說,趙國必須拿出於秦國決一死戰的決心與行動。

可是,趙國居然在戰爭進行到膠著之時,與秦國講和,如此一來,其他國家自然信不過趙國。我借了糧食給你,卻得罪了秦國,你趙國反而和秦國和好了,這麼蠢的事情,誰願意幹?

所以,趙國要打贏長平之戰,或者守住長平。首先不能主動進攻,其次要與秦國死磕到底。在此基礎上,尋求各國在後勤上的支援,也許還可以爭取到軍事上的支援,只有這樣,才有獲勝的可能。


孤舟釣江雪


從戰國後期的局勢上看,無論趙國怎樣做都無法避免遭到秦國重創的命運!這是因為作為在戰國後期,唯一尚有餘力對抗秦國的力量,趙國早已被秦國視為阻撓其東進的最大障礙,是秦國必欲滅之而後快的最大標靶!

在這個大格局之下,趙國應該怎樣做,才能把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點呢?示弱是沒用的,泱決大秦可不相信眼淚!而逞強又如何呢?在秦強趙弱的總體態勢下,只怕也沒有趙國的好果子吃!

趙國的唯一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一面做好堅壁固守,採取守勢作戰的戰術,不給秦軍以大量殺傷趙國有生力量的機會。另一面緊急聯合其他國家,曉之以利害,喻之以得失,以趙國的危急存亡,將會對其他五國造成密切利害關係,說動五國對趙國施以援手,或是提供軍力支援,或是提供糧秣物資支援,從而保障趙國能有與秦軍對抗下去的,精神支持和物質保障!

並且在此期間,趙國絕對不能對秦國示弱或是企圖乞和,否則必將導致五國誤判趙國的意圖!而是要以抗戰到底的氣魄,向秦國和五國展示出趙國誓死抗爭的決心!已便起到打擊秦軍囂張氣焰,和爭取到其他五國支援的作用!這是趙國唯一的生路,舍此之外別無善策!


北疆同心侃歷史


我是無月,感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長平之戰,無月其實已經在問答裡做過了很多次的假設和推演,今天很高興看到這個提問,不妨再來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在整個長平之戰中,有幾個環節,趙國的做法是否正確,若不正確,在無月看來,正確的做法又是如何?

趙國該不該接受上黨

這是第一個問題,趙國該不該接受上黨?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被完全截斷。

當時的韓桓惠王非常驚恐,派陽城君跑去秦國謝罪,請求通過獻出上黨郡為代價來換取秦國息兵 。

但是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馮亭聯合上黨郡的百姓,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謀劃利用趙國的力量來抗秦。

趙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以防備秦軍來攻。

以上是歷史上,趙國接受上黨郡的始末。
(長平之戰前,上黨形勢草圖)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當初馮亭把上黨郡獻給趙國,是禍水趙引,而趙國接受上黨郡,則招來了秦國的攻擊,導致最終有長平之戰的慘敗。

很明顯,這是通過結果來推敲起因,不能說沒有道理,卻很容易失去客觀性。

當時的趙國,該不該接受上黨郡?

要無月來說,該!趙國就應該接受上黨郡。

理由有四:

  1. 接受上黨郡,可以擴大趙國的領土,增加趙國的戰略縱深。

  2. 上黨郡畢竟是韓國失地,日後秦趙開戰(秦趙必定會開戰),可以將上黨作為緩衝地帶,減少趙國本土的損失。

  3. 此消彼長,秦國多拿一塊地,趙國就反減一份實力,反之亦然。

  4. 藉此事件表明趙國對待秦國的態度,那就是趙國不畏秦。

秦國遲早都要對趙國開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趁機壯大自己。

防守和出擊,哪個正確

現在很多人從小學課本里,就已經知道了,長平之戰,趙國換掉老當益壯的廉頗,改用“紙上談兵”的趙括,結果趙國大敗。

所以,很多人爭論的焦點都在於是否應該派趙括去。

但是,在爭論“派趙括是否合適”這個問題之前,其實還有個環節需要先討論。

那就是趙國接受上黨郡後,到底是該堅持防禦,還是應該主動出擊?

廉頗是防守派的代表人物,趙括則是出擊派的代表人物,當時趙國朝堂上先是爭論該不該接受上黨,接受上黨之後,則是爭論該防守還是出擊。

我們正是應該先討論這兩個策略哪一個更為正確,然後才去討論廉頗或者趙括是否稱職。

(影視劇中的趙括形象)

經過權衡,我比較支持防守一方,認為趙國不應該主動出擊。

秦國自周赧王五十五年開始,派秦將王齕開始軍事行動,先是攻下上黨,接著與駐守在長平的廉頗軍展開激戰,廉頗最初採取主動出擊策略,結果王齕攻破趙軍陣地,擊敗趙將廉頗,斬殺趙軍四名都尉,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軍攻佔。

這之後,廉頗改變策略,採取守勢,堅守不出,結果秦軍強攻,攻佔下趙軍西邊的營壘,再斬殺趙軍兩名都尉。

廉頗退至丹河東岸,繼續堅守不出。
(秦將王齕攻擊路線草圖)

戰事發展到了這個時候,秦趙兩國都發生了變化,這裡恰好是個轉折點。

趙國方面,因為廉頗出戰以來連戰連敗,如今又堅守不出。

在主攻派看來,這是廉頗畏戰,無力擊敗秦軍,就該換個更強的將領去;

而防守派認為秦軍勢不可擋,不如嚴防死守,抵抗秦軍進攻,消耗秦軍糧草,秦軍必不持久。

秦國方面,自打廉頗由出擊轉為防守,秦軍強攻得勝之後,秦國也開始活動起來,因為強攻的代價太大,雖然秦軍依然擊敗了趙軍,但這樣大的傷亡,對秦國並沒有好處。

秦國開始在趙國安排人遊說趙王換掉廉頗,然後秦軍偷偷的換掉了長平前線的主將,將戰神白起給派了過去。

秦國在這時候換主將,恰恰說明了秦國感覺到了趙國不好對付。王齕並不是平庸之輩,在戰國時代也算是名將,但秦國仍然換將,並派上戰無不勝的白起,可見秦國承受的壓力之大。

最後,趙國決定出擊,換掉了廉頗,讓趙括帶著二十五萬援軍進駐長平;而秦國,在白起的指揮下,先是誘敵深入,接著切割趙軍為兩部,圍困趙軍,斷絕趙軍糧草,趙軍多次突圍不成功,降。

白起作戰的一個特點是每戰都以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為目標,所以接受趙軍降卒後,出於多方面原因,白起坑殺了趙軍降卒,僅放歸240名年幼士卒,讓他們去散播秦軍的恐怖,為白起攻邯鄲做鋪墊。

(影視劇中的白起形象)

看上去似乎秦軍贏的很輕鬆,而趙軍卻是慘敗,其實不然。

這是一份長平之戰,秦趙兩軍傷亡的對比表,秦軍儘管獲勝,傷亡約有二十萬,傷亡比例達到了50%,可見,秦軍贏的一點也不輕鬆。

結合秦軍在廉頗採取防守之後的活動,以及長平之戰秦軍的傷亡,可以得出結論,如果趙國採取防守的策略,則相對而言更為正確。

秦軍強攻防守的趙軍營壘,要付出更大的傷亡,這是秦軍無法接受的,時間一長,秦軍必然退卻。

而主動出擊,無論是老將廉頗,還是青壯趙括,都以失敗告終。(影視劇中的王齕形象)

趙國犯的另外兩個錯誤

除了上述以外,其實趙國還犯了兩個錯誤,這兩個錯誤大大影響了長平之戰的進程,甚至大大影響了趙國的存亡。

哪兩個錯誤?

  1. 趙國接收了上黨,卻未在上黨牽制秦軍,反而讓廉頗駐軍長平,這是第一個錯誤;

  2. 趙國陣前換將,卻全國徵兵25萬,讓趙括帶至前線,趙國主動挑起了大決戰,這是第二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趙國接收上黨後,卻未在上黨佈置防守兵力,廉頗駐軍長平一線,長平是趙國領地。也就是說,趙國並未將新接收的上黨郡作為戰略前線,參與上黨的防守。

明擺著秦趙很可能馬上就要起干戈了,但是趙國仍然只是在自己的國境一線陳兵作為威懾,而不將上黨作為秦趙交戰的緩衝地帶,既反映了趙國本意不想與秦國衝突的矛盾姿態,更反映了趙國在對待上黨的方針上,沒有一個具體且完善的方案。

趙國其實開始是抱著撿便宜的心態:

上黨主動來投,不收下實在可惜,收下了趙國又怕秦軍,不如收下後先放著,派大軍在邊境壓陣。如果秦軍後續放棄了上黨,趙國就派兵進駐,正式控制上黨;如果秦軍攻打上黨,趙國就觀望不出兵,坐視上黨成敗。只有在秦軍向駐守長平的趙軍發起攻擊時,趙軍才出戰。

趙國以這樣的態度來接收上黨郡,實在還不如不接收上黨郡,這樣或許秦國還不會這麼快就攻打趙國,趙國也不會在後來遭遇長平之戰慘敗,喪失全國戰力,從此一蹶不振。

正因為趙國這樣的舉動,才真正造成了上黨郡“禍水趙引”的局面,趙國想撿秦國的“漏”,簡直是太天真了。

第二個錯誤,趙國臨陣換將,換上了趙括,並全國徵兵,將剛成年的少年都派上了前線,又湊了二十五萬大軍給趙括,讓他帶到了長平。正是趙國自己將國運押在了長平之戰上,用舉國之力,主動挑起了秦趙兩國之間的大決戰。

如前文所述,趙軍採取防守比出擊要有利,因為秦軍不願承受過大的傷亡去打擊趙國,秦國這時候的處境非常敏感,秦國很害怕魏、楚兩國在這時候出兵攻打秦國。

秦國在換白起的同時,秦國還和前來求和的趙使假顏歡笑,給六國造成秦趙兩國即將和解的誤解,盡力避免各國可能的出兵干預。

因此,秦國自身是不願將舉國兵力投到長平一線去冒險的,秦國本意就是藉著上黨郡事件打壓趙國,攻佔趙國部分領地,這對當時的秦國而言是非常的有必要。

秦國自趙國接收上黨之後,便開始掉轉槍頭向上黨發起了攻擊,秦國出兵上黨的理由有三:

  1. 趙國虎視眈眈陳兵長平,秦國要打掉上黨,趁韓國驚懼不敢反擊,各國未有動作,主動出擊長平趙軍,避免被兩面夾擊

  2. 秦國對上黨本已勢在必得,趙國橫刀奪愛斜插一槓,秦國勢必要做出反應,維護自己的威嚴。

  3. 秦國本來就要打趙國,上黨事件可以作為攻打趙國的藉口,攻佔部分趙國城池。

所以說,秦國的本意不是和趙國進行大決戰,因為秦國這時候根本沒有滅掉趙國的打算,要不然,長平之戰後,範睢就不可能阻撓白起滅趙了。

但是趙國自己擺出了要全力一戰的架勢,秦國在當時那個情況下,沒辦法退讓。一旦退讓,可能前面辛苦打下的戰果都要吐出來,諸侯甚至還可能趁勢圍攻秦國,因此秦國只好咬緊牙關,和趙國在長平賭國運了。

其實,趙國如果不再增兵長平,即便長平敗了,趙國仍然有兵力防守各地城池,秦國也沒有一城一城打下趙國的長期打算,時間一長,秦國必然結束對趙國的侵攻。趙國依然有東山再起的空間。

秦軍換白起為帥,秘不外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秦軍換下王齕,秘密將白起換上,不讓外界得知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我們一般都認為,秦軍是要麻痺趙軍,麻痺趙括,使趙括輕敵犯錯誤,所以故意保守換帥白起的秘密。

其實恰恰相反,之所以秘密換白起,不是因為要麻痺趙括。前面說過了,王齕也是名將,趙括難道會輕視王齕?不可能的。

秦軍之所以偷偷換白起,提防的其實是其他各國,提防他們可能出兵干預。

白起是戰無不勝的戰神,他所在的戰場,對手都不寒而慄。當時,秦國為了應付趙國在長平的增兵,也傾舉國之兵,將國運押在了長平之上。秦國國內及各大戰線此時兵力空虛已是世人皆知,但是各國為什麼就不出兵呢?

因為各國都畏懼秦國,害怕白起,所以即使秦國兵力空虛,仍然不敢出兵打秦國。如果讓各國知道了白起已經被調往長平戰場,一段時間內無法抽身,那麼各國就可能蠢蠢欲動,挑戰一下秦國,到時候,秦國很可能就會有一場大災難了,甚至會導致長平戰場的秦軍主力的潰敗。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歡迎評論交流。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長平之戰,趙國的失利,不僅僅是換了一個廉頗那麼簡單。雖然趙國經歷胡服騎射以後,一下子就成長為僅次於秦國的軍事大國,但趙國和秦國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秦國的變法,是經濟、政治、軍事全方面的變法,而趙國的變法,僅僅只是軍事方面的變法。

而趙國當時的君王,從其接收上黨的行為來看,就知道他並非是一個明君。其和秦昭襄王相比,差距也不小。最後,儘管廉頗和白起同屬於戰國四大名將,但是廉頗是打不過白起的,因為廉頗在長平之戰初期,連白起的面都沒有見到,就連戰連敗,不得已才轉攻為守。

趙國無論是比拼國力、君王還是將領,都略遜一籌。因此,趙國想要獲勝其實還是十分苦難的。

好在,趙國也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那就是秦國的戰線比趙國長。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優勢。古代,尤其是戰國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運糧食及其不易,往往十份糧食,在運送過程中就會被消耗掉八份,最後能夠送到目的地的只有兩份。

因此,廉頗當初的選擇是十分正確的。在彼此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趙國想要獲得勝利,唯有拖,拖到秦國無法承受這份損失,拖到秦國糧食不足。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趙國尋求他國的幫助。不過這樣以來,趙國必定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因為長平之戰,是由趙王的貪心引起的,在這件事情上,趙國是不佔理的。

因此,其他國家如果不獲取足夠的利益,很少會出兵幫助趙國,從而得罪強大的秦國。


小云軒談史


趙國,並不是沒有機會打好這一仗。

他們唯一的機會是:外交戰。而且,他們本有機會打贏這場外交戰!

趙國此前多此挫敗秦國的關鍵:合縱+將略

坦白地說,趙國從來沒有獲得過獨自與秦國爭雄的能力。

此前,趙國曾幾次大敗秦國,由此名聲大震。

可是,這幾次的勝利,既在於廉頗、趙奢的將略,也在於有利的外交形勢。

秦昭襄王時期,秦趙之間的戰事。趙國取勝,多有盟友支援。

著名的閼與之戰,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

此戰中,趙奢以奇謀忽悠秦軍,急取北山,擊潰了秦軍。

但是,北山爭奪戰,趙軍打的只是一個擊潰戰,秦軍仍未敗退。

此後,正因為魏公子咎率銳軍擾秦軍之後,秦軍前無可勝之機,後無後顧之憂,才徹底敗退。

可以說,趙國挫敗秦國的勝利,既仰仗廉頗、趙奢的將略,也依賴當時有利的外交環境。

長平之戰,趙國不可能以單純的軍事手段取勝

說回長平之戰。

前期的交戰中,已經暴露出:在長平多山地形中,趙軍戰鬥力不如秦軍的問題。

前期,秦軍連續擊敗趙軍。而且:趙軍所丟失的二樟城、光狼城、西壁壘,都是易守難攻之地。

儘管此時秦軍主帥還不是白起,但經過伐楚之戰的鍛鍊,他們在複雜地形中的作戰能力已經遠遠超過趙軍。

最後,廉頗才依靠丹河與百里石長城的雙重防護,站穩腳跟。

可以說:至少在長平戰場這種地形中:趙軍真不是秦軍的對手。

這種情況下,廉頗能穩住形勢,已屬不易。

那麼,廉頗能不能拖垮對手呢?

1V1,拖不垮。

姑且不說秦、趙兩國的國力差距,就地理形勢而言,秦也不吃虧。

由於秦國已經攻取了野王、魏南陽各地,得河運之便。

表面上看,長平戰場離趙近,但趙國補給,只能走難行的陸路。

而秦國因已經控制了原屬於韓國的黃河段,補給可以以河運到韓上黨,再運至前線。

因此,廉頗死守,只是無奈之舉。不是某些書中所說的:利用秦國路途遙遠,主動堅壁不出。

當然,考慮到秦、趙的國力差距,趙國更加耗不起了

唯一的機會:外交戰

果然,進入僵持階段後,先緊張起來的是趙國。

趙國只有採取外交手段破局。

外交,有兩個選擇。

1、繼續選擇發起合縱。

2、認慫。

合縱,趙國不是沒有條件!

儘管趙國與魏、齊等國也經常打來打去,但是,“秦國是最大威脅”,已經是大家的共識。

而且,趙、魏、楚三國在抗秦問題上還是曾多次達成合作的。

另外一方面,秦國確實有威懾。

但是,長平之戰後,魏、楚尚且敢於出兵救趙。此時,如果趙國外交得當,也是有較大機會出兵來救的。

此時的秦國,1對1打趙國已經盡力。如果魏、楚擾其後,是很難受的。

蹩腳的外交戰

對於如何外交,趙國君臣也進行過討論。


趙國外交家虞卿的主張是唯一正確的:直接認慫,外交的主動權就交給秦國了。應該先獲取其他諸侯的支持,才有籌碼去和秦國談判。

趙王不聽,直接派人找秦國議和。

虞卿說:秦王必然隆重招待趙使,告訴諸侯秦趙即將和好。如此,魏、楚也就不會來支援我們了!媾和必然失敗,趙國必敗了。

結果,秦國果然如虞卿所說的那樣操作。

魏、楚不敢來救了。

趙國失去了最後的機會,他只有選擇趙括出擊,決一死戰!

全軍被圍!

此時,趙國似乎進行了最後一次外交努力:向齊國借糧。

拜託!這都什麼時候了?你的軍隊已經被人圍困了!現在去找齊國,人家敢借嗎?

全滅!


我認為:趙國以單純的軍事手段是不可能打贏長平之戰的。

但如果外交戰成功,即便趙不能取勝,也斷然不會被逼得孤注一擲、全軍覆沒。

趙國在此戰中最大的失誤不是換帥,而是趙王蹩腳的外交戰!

能戰,才能和!

不循此理,自取滅亡!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以樂毅(時,樂毅以在趙國避難,雖已過巔峰,但要面對白起,我還是選擇同為“武廟十哲”的樂毅)為主將,接手的上黨山區,堅壁清野,節節退守,縮短自身補給線,延長秦軍補給線;由平原君、藺相如出使諸國,穩住齊、燕,爭取楚、魏兵列邊境;請回龐煖(長平後,此人於公元前241年,最後一次合縱,曾經成功的於浦阪渡黃河,擊蕞,呂不韋領軍擊退楚軍,龐煖手中兵力不足,無秦軍精銳,不得已退軍,時,趙國精銳已盡喪長平,然,龐煖回軍仍拔齊一城),以龐煖為主將,李牧、廉頗為副,將武靈王胡服後的騎兵精銳出北地,繞過函谷三路襲擾關中,就糧於敵,將戰火燒到關中;此時可謀劃合縱抗秦,楚、魏兩國是爭取的重點,一有郢都之恥,一有河西之敗;形成僵持後,可考慮與秦苟合,藉口韓國挑撥秦趙關係,平分韓國,增加人口土地,於上黨築要塞防禦秦國,翻身先拿下燕國,再與秦協議平分魏國,如此三晉之地大部在手,春秋時秦國難出關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晉”的阻擋,可惜三家分晉,三國國力不足以阻止商鞅變法後的秦,復得三晉大部後,可考慮與楚攻伐齊國,如此可保百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