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系”私募規模直逼5000億“鯰魚效應”進一步放大

私募行業面向外資放開的三年多來,外資私募機構開始逐漸擴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初,共有302家外資控股或參股從事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管理或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的機構在協會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共備案1151只私募基金,規模總計約4615.06億元,

其中,外資控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3家,共備案610只基金,規模總計約3230.10億元;外資參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79家,共備案541只基金,規模總計約1384.96億元。

從地域上來看,目前的外資機構已涵蓋了美國、英國、歐洲大陸,以及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主要亞洲市場。

據中基協總結,目前入華的外資私募機構,業務上既有富達、貝萊德、瑞銀、安本標準、景順等全球知名的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也有路博邁、英仕曼、富敦等各具特色的資產管理服務提供商,更有橋水、元勝這樣的知名對沖基金。

而在投資策略上既包括股票、固定收益等傳統策略,也有量化對沖和期貨衍生品等新興策略。

事實上,外資私募能夠大舉入華,與中基協的對外開放舉措不無關聯。據瞭解,中基協針對落實私募行業對外開放推出了不少於四項舉措——一是明確外資私募實際控制人可以是受境外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的境外機構;二是明確外資私募基金投資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標準;三是為外資私募的外籍高管和投資經理開設英文從業資格考試;四是放開外資私募產品參與“港股通”交易的限制。

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資機構正在扮演行業鯰魚,對私募行業帶來新的改變。

“外資機構的策略更加豐富,對風險管理工具的應用也更加多元。”北京一家股權母基金人士表示,“外資的進入就像鯰魚,也在悄然引發國內一二級市場投資策略的不斷改變和完善。”

“外資機構的換手率更低,持股週期更長,更偏向於長期投資理念,這種情況下也會帶動國內的投資機構降低換手率,否則就要面臨更高的交易成本。”一家外資私募投資經理也指出。

此外,外資私募機構的入華,也對國內的私募行業的生態治理形成了諸多啟示作用。

“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進入中國後,在瞭解客戶(KYC)、反洗錢、通過統一合規系統防範利益衝突和利益輸送等方面的實踐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啟發。”中基協表示,“私募基金自律建設進入新階段,區別而有效的監管方式效果逐步顯現,善法與良治開始有效互動,行業在合規運作中專業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對於接下來的私募行業對外開放政策,中基協表示還將持續在多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加大信用體系的建設,讓專注自身、努力履行對投資者的忠誠義務和專業義務的外資私募機構脫穎而出;二是繼續推動構建從優質基礎資產到專業投資工具再到多元資產配置的資產管理三層架構,最終實現為投資人提供跨生命週期和經濟週期的全方位財富管理解決方案;三是積極推動引入外資私募在資產配置、投資策略和投資者服務領域的全新方法和模式,以及相應的信息系統服務、基金行政外包服務,切實私募基金行業質量。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