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系統可以在代替Windows系統在電腦上使用嗎?

峽谷老三


當然可以,華為出品,比是精品,哄懵是要領先世界的系統,兼容世界一切cpu,一切指令集,一切架構,一切操作桌面。是連接世界海陸空的利器。


恆陸敬二


鴻蒙系統以後可以代替Windows系統在電腦上使用。但是這需要一個週期。

華為2019開發者大會8月9日在東莞召開,會上正式推出了領先的未來物聯網操作系統鴻蒙OS。

華為在大會上介紹了鴻蒙操作系統未來5-10年的長期戰略。華為鴻蒙是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OS。鴻蒙OS實現模塊化解耦,對應不同設備可彈性部署。從內核開始,往上依次是基礎服務、程序框架,最上面是各種硬件的專有服務,包括智慧屏、穿戴設備、車機、音箱、手機等專有服務。按照華為原來的計劃,鴻蒙本是要明年推出,正是因為美國製裁的問題,所以提前上來了。

會上介紹的鴻蒙歷程及路標顯示:

  • 2017年華為即開發完成鴻蒙內核1.0

  • 2018年開發完成鴻蒙內核2.0
  • 2019年完成鴻蒙OS1.0並落地產品是智慧屏
  • 2020年完成鴻蒙2.0並落地創新國產PC、手機、手環、車機
  • 2021年完成鴻蒙OS3.0並將實現鴻蒙OS3.0並落地音箱、耳機
  • 2022年及以後還會落地VR眼鏡等更多設備

可見華為早已有了鴻蒙OS在各個硬件平臺的開發和拓展計劃,PC端鴻蒙OS的上線計劃在上表中可以看到是2020年。

但是我們要注意到計劃中寫的是創新國產PC,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之前大家普遍關心的是鴻蒙OS在手機端替代安卓的問題,對於在電腦上的鴻蒙OS關注度較低。實際上在電腦上使用鴻蒙OS,和手機端替代安卓類似,最重要的也是生態問題。

電腦上為什麼之前Windows一直佔據壟斷地位?而Linux無論是在安全性、穩定性、性能上都比Windows好,而Linux除了在服務器端應用較多之外,在普通的PC上一直難以推廣應用。根本原因還是很多軟件都是開發在Windows生態下,Linux生態下應用太少了,特別是遊戲、圖形處理、多媒體、視頻音頻、辦公軟件等Linux生態下軟件太少,用戶無法找到足夠的應用,就無法使用Linux操作系統。

鴻蒙OS在電腦的版本,同樣不存在操作系統本身的技術問題,主要還是生態問題,沒有足夠好足夠多的應用軟件,技術再牛的操作系統也是零。這需要華為發揮充分的智慧來打造PC端的應用生態,否則很難推廣電腦端的鴻蒙OS。我想華為既然寫的是明年實現創新國產PC應用,這肯定是有一定含義的。在國內先實現一個小生態,局部突破,也是個好辦法。華為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鴻蒙的物聯網統一操作系統屬性,各個硬件平臺的版本開發的應用都可以在整個平臺運行或實現,這是個優勢,應該對於開發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鑑於生態打造的難度和週期,在PC端完全替代Windows會需要一個很長的週期。相信華為會有個合理的推動計劃,我們希望明年能儘早用到鴻蒙OS的電腦版,從而逐步替掉Windows。

關注W科技,關注最新科技資訊。


科技動力


鴻蒙系統替代安卓系統,我們覺得非常可行,兼容安卓應用,緩緩圖之,能夠形成生態;但是,挑戰PC界的大佬微軟,似乎有點“痴人說夢”。畢竟,PC端的很多關鍵軟件,比如說Adobe系列軟件等,就是很難替換的產品,鴻蒙系統替代的難度可想而知。

  “鴻蒙”操作系統代替windows的可能性?

  我們都知道的蘋果系統,手機端的IOS、電腦端的Mac OS X,其實是同一個內核,學名叫做Darwin,來自於喬幫主創立的NEXT公司開發的OpenStep,是UNIX系統的BSD分支。IOS、Mac OS X實現了手機端、電腦端操作系統的統一。

  根據網上曝光的消息,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基於Linux內核,同樣支持手機端的ARM架構和PC端的x86架構,完全可以實現手機、電腦、智能穿戴設備操作系統的統一,而且linux系統對硬件的支持更好一些。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有可能在linux內核、程序庫的基礎上,替換掉android系統的那部分,形成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同時兼容目前的所有安卓應用,

  華為的操作系統主要面向移動平臺而設計。其對應的基本代碼是ARM指令集。最近,ARM公司已經宣佈執行美國政府對華為的相關禁令,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能否按期推出相應的移動操作系統,還要畫一個很大的問號。就算是華為的操作系統能夠按時成功地投入市場,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它也不可能取代windows操作系統在桌面終端的地位。要將智能終端的軟硬件基本架構全部推到重來,那不是一個公司能夠辦到的,甚至絕大多數國家的傾國之力也不可能辦到。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有足夠量的積累,才可能帶來質的昇華。堅持開放合作,咬緊前沿科技緊追不放,並不斷進行力所能及的創新才是華為和我們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