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雄心的一半是信心,

信心的一半是耐心。

——王小輝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一位餐飲老闆說:“每天一睜眼,就要25萬的成本。”

一位健身教練說:“本就不富裕的我,3月份還不能上班..."


鍾南山院士表示,我們團隊之前預測高峰在2月中接近2月底,到了2月15日,數字果然下來了。我們有信心,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


也就是說最好的情況是:4月底控制,真正恢復半年就過去了。


這場疫情,對很多行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或重創,尤其是健身、旅遊、酒店、餐飲等行業。


雖然很多企業發力線上,業績持續增長,但很多認知跟不上的傳統企業,實體店本身就在生死存亡的邊緣。


春夏秋冬,造福房東;車貸房貸,月月還貸。


我身邊的朋友工資緩發,工資減半的朋友也不在少數。


記得李笑來老師經常說互聯網的一句話:三個月就是一年,七年就是一生。


這讓我想起另一位老人《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說過的一句話,也一直是我的左右銘:“人的一生中,關鍵的就那麼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


如何走好這關鍵的這幾步?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你要有雄心

一個人年輕時候需要有個幻象

覺得自己參與著人間偉大事業


假如一切可以從年輕的時候開始,你會如何規劃自己,讓自己儘量不要與後悔和遺憾?哈佛有一項對即將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的調查顯示:


第1名:92%的人後悔年輕時不夠努力導致一事無成

第2名:73%的人後悔在年輕的時候選錯了職業

第3名:62%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當

第4名:57%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

第5名:45%的人後悔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

......


子女教育,愛人伴侶,健康身體這些都是最重要的。但是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要有一份事業,要儘早的存一些錢,邁向財富自由。


如果沒有一定的存款,一場疫情,可能讓你堅持不了多久。一場疫情,也驚醒了很多的普通的年輕人、中年人。


疫情期間,期間,不要拿生命開玩笑,儘量在家待業或辦公、創業,剛好可以好好想想這些問題。


記得羅曼·羅蘭有一句名言“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需要有個幻象,覺得自己參與著人間偉大的活動,在那裡革新世界,他的感官會跟著宇宙所有的氣息而震動,覺得那麼自由,那麼輕鬆。他還沒有家室之累,一無所有,無所懼。因為一無所有,所以能慷慨地捨棄一切。”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穿越重重坎坷,做成一份事業,邁向精神富足和財富自由。


窮人與富人的區別,首先是思維上的區別,其次才是財富的區別。讓自己精神上首先進入富足的狀態,勇敢去嘗試。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你要有信心,

這不是一個誰厲害誰做的時代

這是一個誰做誰才厲害的時代


很多人不敢嘗試,很大原因是找不到一步一步向前的方向,方法,落地的方案。美好的未來,距離自己比較遙遠。


其實,方向是幹出來的,方法,練出來的,方案是慢慢總結出來的。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臺北有一個故宮,北京也有一個。


臺北的一個作家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是去拜訪故宮,北京的一個作家到臺北的第一件事,也是去拜訪故宮。


有一次兩人被問起同一個問題:“家鄉的那個故宮是個啥樣?”一時間,他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家鄉的故宮太近,兩人都沒想起要去。


這是一個捨近求遠的故事,在不遠萬里追求價值、文化的同時,往往忽視了身邊的美好和財富。


隨著社交電商的發展,社群經濟、網紅打造、直播帶貨、短視頻等創業方式的崛起,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無限放大。


當很多人擠在地鐵裡,奔跑在光鮮的寫字樓裡,甚至通宵加班,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的時候,你的同齡人已經開始“拋棄你”。


“拋棄你”有點偏激,但是這些偏激者,往往是時代紅利的先行者,受益者。


2018年斜槓青年,2019年副業剛需,成為很多人的選擇。2020年疫情之下,隔離經濟興起,很多人已經開始“宅家創業”。


真正厲害的創業者,不僅要靠個人努力,更要靠時代紅利。從坐商,行商,電商,微商,到現在的播商,追逐真正的風口紅利。


同時我認為,找到自己適合的創業項目,打造個人IP品牌,堅持細分領域的聚焦,本身就是一種超越風口的風口。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你要有耐心

對未來越有信心

對當下越有耐心


記得之前有兩位世界首富的對話很有啟發:


貝佐斯問巴菲特:“你一直公開他的投資原則,而且也不是很難,那為什麼沒有幾個人能學會並賺到錢呢?“


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慢慢變得富有。”


疫情之下,要嘗試創業,但不要被那些“一夜暴富,躺賺百萬”吸引,盲目的開始宅家創業。


你看那些突然中鉅額大獎彩票一夜爆富的人,要麼揮霍無度,要麼得意忘形,自認是“天選之子”,結果真是一個比一個慘。


真正能好好分配這些財富,用於公益,創業,實現真正人生逆襲的真是少之又少。


為什麼?


因為他們的思維,並沒有具備駕馭這些財富的能力。


美國“金錢伉儷”帕爾默夫婦,就寫過一本《影響夫妻關係的5種金錢人格》。其中專門談到了“金錢人格”,他們把人劃分為5種金錢人格,分別是省錢王、消費狂、冒險家、求穩者和隨性者。


省錢王,穩妥又安全;

消費狂,只追求消費的快感;

求穩者,日常支出有精準的安排;

隨性者,隨時可能陷入財務的危機;

冒險家,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傾家蕩產;


平衡好的你人格,金錢不會聽命於配不上它財富的大腦,只有德智雙全的人才可駕馭真正財富。


無論你看到多少牛人,學了多少知識,上了多少課程,走了多少彎路,刷了多少認知,還是需要你自己的肉身一步步,一步步的向前蹭。

這兩個月,把風險和成本,降到最低,一部手機,一技之長,通過直播、短視頻、社交電商等方式,就可以在家創業。


在家創業,上來就月入十萬、百萬更多是那些有實體資源、人脈關係、圈層粉絲的人做到的。


但是從月入幾千,到月入過萬,找到方法,不斷努力也很樂觀的能做到。


然後做好終生價值的耕耘。


說幹就幹,此時此刻,非我莫屬。


鍾南山: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這2個月足夠我們賺一年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