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賽過程中,選手為什麼總是要用手摸摸靠球網側球桌的左角呢?

快樂石頭的快樂


乒乓球比賽雖然沒有足球比賽的對抗性強,沒有足球比賽的體力消耗巨大,但是一天三場到五場比賽,也是夠受的,很多運動員都是帶傷上場,所謂輕傷不下火線,有的比賽非常重要,很多運動員打完封閉上場也都習以為常。

乒乓球比賽不僅需要體力,更要在電光火石的比賽之間,運用策略戰勝對手,在比賽中,只要你把平常訓練的東西運用到場上,就可以有7成勝算,但是面對不一樣的對手,平常的訓練是不夠的,需要有臨場應變和睿智的頭腦。

在比賽中,每6分或者6的倍數就會有一個擦汗時間,除此之外,球員在打球中精神高度集中並且體力消耗巨大,握拍的手會出很多汗,在無法用毛巾擦汗的時候,就會有球員用手去擦檯面,往往是靠近球網的一側,除了擦汗還有別的用途。

比賽中手心出汗,就會用手去擦檯面,但是不能擦影響比賽的檯面,一般都會靠近球網附近,這個地方很少用到。另外一種原因就是,在擦汗的同時,球員都是在思考戰術,為了避免拖延時間被裁判警告,很多球員都會有很多小動作,比如用球拍扇風,繫鞋帶,用毛巾擦桌面。還有就是用手擦汗擦桌面這些都是戰術思考方面的因素。


老樂說球


這是一個很有討論價值的問題!

在乒乓球比賽過程中,你會經常看到選手用手摸摸靠球網側球桌的左角,事實上這是右手打法選手的習慣性動作,對於左撇子打法,他們會用手摸摸靠球網側球桌的右角。

為何會有這樣的動作呢?第六人帶來分享:

乒乓球是一項很講究技巧的運動項目,對手指手腕的發力要求比較高,再加上比賽時心裡比較緊張,用手握著球拍手心很容易產生汗漬,給人不舒服的感覺,這個時候就需要運動員找地方擦一下手掌心的汗。

劃重點:但是根據比賽規則,每局雙方比分總和在達到六的倍數時,可以到裁判桌位置使用毛巾擦汗,否則運動員只能在使用技術暫停或每局間隙的時候才可以擦汗。

那在其他的時候想擦汗怎麼辦?於是有運動員索性就直接在球桌“摩擦”擦汗。其實還有很多運動員會在球檯上直接擦汗,只要沒有很明顯的汗水,裁判一般不會干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性動作。

當然這個動作除了擦手心的汗以外,還能起到調節比賽節奏的作用。尤其是當比賽處於被動局面時,我方想放慢比賽節奏,在發球或者接發球前,故意去小三角位置擦擦汗,這個時候很可能會分散對手注意力,打亂對手的技戰術安排,成為尋找戰機的有效途徑。

最後,總的來說,打乒乓球看著是簡單的有來有往的運動,其實雙方在鬥智鬥勇,更多的是比拼雙方的心理。去小三角擦汗只是一方面,還有很多小動作,比如昔日直板名將馬琳發球前的“十八摸”,為了發出一個高質量的球,馬琳除了擦汗還要繫鞋帶、拿球拍當扇子等等。如此看來,想打好乒乓球,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期待大家的點贊和關注。


國球第六人


據我所知,這個動作主要是為了擦汗,球員在比賽中,手心會出汗,但是根據比賽規則,又不能隨時用毛巾擦汗,於是球員們就習慣性的把手上的汗漬擦在球檯上了。
但是球員為什麼都要在靠近球網的地方擦汗呢,這個也簡單,越是靠近球網,對方的球打過來越不可能落在那個地方,從而影響球彈起後的飛行軌跡。

如果隨手擦在身前的球檯上,由於那個地方有了汗漬,很可能對方擊球的落點正好落在汗漬上,球可能打滑,自己接起來增加難度。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是球員的比賽策略,球員往往會在比賽遇到困難時,想盡辦法打亂對方的比賽節奏,比如摸摸球拍,整理一下衣服,借這個機會想一下應對方法,如果是沒有這些動作,故意磨磨蹭蹭,會被裁判員警告故意拖延比賽時間。

當然,還有可能就是運動員的習慣動作,打順風球時沒什麼需要調整的,但是打逆風球時,總會覺得哪裡不對,於是下意識的會做出一些多餘、但又不會被裁判員處罰的動作。

運動員在比賽時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總之,只要他覺得不順,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調整自己。


逸飛嶺伯爵


打乒乓球有的選手在賽前賽中喜歡到中近網前摸一下,說明白你聽著,這僅僅是一種心理行為而已。為什麼呢?因為打球時執拍手心會有汗,為了防止手打滑,在比賽間隙有意識地去擦一下,那又為何要擦在近網處呢?這就是心理因素了,當然也可以擦在己邊正面,但因怕潮氣粘在己桌面,會怕影響來球的變化。所以到近網處擦一下,也可以藉機思考下一個的應對之策,以及讓對方手也涼一會,自己也冷靜點。僅此而已!


寒友3


實際的比賽中,打不完一個球,運動員就出汗了。但為了比賽觀賞性,交換髮球時才能擦汗,所以運動員打完一個球,手上有汗就有可能去抹抹那個位置,因為那個位置用的少。身上的衣服通常也溼透了,摸衣服手還是溼的。


天外雲意


在失誤,被動或對方起勢時,有時要走幾步摸一下球檯,一是調整一下自己的思路,二是干撓,打亂對方的節奏。


tianming啟明星


釋放靜電。


張世超回收染料


摸球檯這個動作是從八十年代初開始有的,那之前也許有,但在電視轉播中第一次看到是蔡振華在比賽中老去摸球檯的小三角位置,幾乎每球打完了都要摸,我想原因可能是這樣的:當時的訓練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沒有空調,天熱時門窗是不會關,空氣中和地面上的灰就會落到球檯上,雖然是薄薄的一層,在手出汗時摸摸球檯沾點灰讓手乾燥一些,選擇小三角位置是那地方很少有球落到那裡,就是汗擦到那裡有時候不一定馬上會幹也不會影響訓練和比賽。後來摸多了,習慣了形成了條件反射,不摸找不到狀態,不摸覺得不順,於是被他的徒子徒孫發揚光大了。


w無邊的思憶


一,確實有汗,擦。

二,確實沒汗,干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