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示家长每天让幼儿听故事?

雒建妮


个人觉得这就是习惯,我自己是没事就给他放早教机,就在旁边放着,醒了没事了就听听歌,听听故事…

实在不行就定闹钟,分时段定,不过比较难实现,因为宝宝的作息一般没那么规律,所以最重要还是工具(早教机…)方便,一眼就能看到,然后养成习惯。


呕嘛私享铺


我看到你真是一位爱学习且用心的家长。听到很多妈妈找我咨询说宝宝不爱看书怎么办,您直接问怎样提示家长,这个问题真是太正确了。宝宝能不能爱上看书听故事,跟家长的习惯有直接关系。

我儿子在13个月的时候,我们开始每天规律的读绘本讲睡前故事,我自己大概坚持了不到两个周,宝宝就形成了习惯,每晚都会自己去选书拿给我读,我就从主导者的角色转变成了辅助引导者。所以宝宝的阅读习惯是很容易养成的,我们做了很多故事会,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宝宝。

怎么让大人坚持下去呢?

第一,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需要一点提示,比如可以把小书架放到床旁边,用牛听听这种的早教机定时播放,加入一个一起阅读打卡的社群等等,都很有帮助!

第二,长期坚持需要继续了解宝宝的兴趣爱好,读书习惯。比如有的时候,宝宝喜欢反复阅读一本书,即使他都已经可以背出来了。有的时候,宝宝喜欢同一类书,我儿子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揭秘系列》看了一本又一本,后来又喜欢《神奇校车》系列,再后来又喜欢《卡梅拉系列》等等。作为父母,既要不厌其烦,又要适时提供新的资源,帮助宝宝拓展阅读面,多了解不同的绘本风格。

听故事长大的宝宝不一定是学霸,但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我至今都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在床头给我读书的场景!


硕宝妈育儿悦读


这也是我目前面临的问题,前段时间有坚持给孩子每天讲一个小故事,三四天背一首古诗。

可是现在忙起来已经有好几天没有给孩子讲故事了,每天为了生活奔波,一下班就想瘫在床上,就把这事给忘了。



  • 养成习惯。从今天晚上开始(白天没有时间),睡觉之前要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慢慢养成孩子睡前听故事的习惯。

  • 选择有趣的故事。我孩子比较喜欢搞笑、结局大反转的故事,比如:《阿文的小毯子》、《我的幸运一天》、《胡萝卜种子》这样的故事。

  • 有恒心和耐心。给宝贝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声情并茂一些,也可以穿插着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孩子答对了及时表扬,答错了耐心解答。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别人的妈妈,一起加油!

如花阿姨


关于给孩子放什么类型的故事,我觉得应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给小朋友做不同的引导。

1、3岁以下:建议听欢快的儿歌,童谣为主,锻炼小朋友的语感,贝瓦,亲宝啊有很多这样的儿歌童谣。

2、3-6岁:建议听一些短小的睡前故事,故事情节不要太复杂,最好能控制在3到5分钟以内,因为太长了小朋友会没有耐心听完,也可以做一些国学、古诗词的启蒙,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等。

3、6岁以上,这时候开始上小学了,小朋友也有了一些独立的思维能力,可以放一些科普故事类的音频节目,可以听一些少儿西游记,少儿中国历史,中外名著故事等情节比较复杂一些的故事,在喜马拉雅等音频网站上都能找到。

关于如何提示家长每天让孩子听故事

可以在音频网站上订阅一些儿童节目或关注一些讲故事的公众号,每天都会收到提醒,也就能提醒家长带小朋友收听节目啦。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买一个智能音箱,小米的小爱音箱,百度的小度音箱,天猫精灵等等,有问必达,放故事简直不要太方便啦。


小耳朵听大世界


第一,要对孩子进行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许多家长在生活中,已经开始培养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例如:给孩子讲故事、听故事碟片。但这些仅仅是初步的培养,因为孩子从喜欢听到自主地学需要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就像孩子蹒跚学步时迈出的第一步,看似顺理成章,而又何其艰难,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的引导与帮助。可以找一些孩子非常喜欢的内容,引导孩子表述或模仿。可以是动画片中的角色对话,也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玩具、游戏等等。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您培养孩子的教具。

第二,相信并鼓励孩子。

孩子不愿意或不善于在公众场合讲话,绝大部分原因是不够自信。孩子的自信心是家长与老师共同给予地,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的潜力,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相信孩子。“你可以。”“你行。”“只要你用心做,这件事对你而言是很简单的。这样的话语,会使孩子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

第三,制定短期内阶梯式目标。

这一点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成功与否的关键。到了这个阶段,一定要送孩子去学习专业的语言课程,让孩子在音色、语感、表情、仪态等方面得到提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中国式家长真实的写照。期望与要求是正常的,也是鞭策孩子进步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与能力,去制定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台阶式目标。如要求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易产生“我不行”的消极情绪。那么,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自信,也会无影无踪。例如:初学语言的孩子学习故事时,所有的孩子都能把角色的对话、表情、动作,演绎的淋漓尽致,而故事中叙述的部分却表现过于平淡。虽然这是一个极平凡、极普通的例子,但是它却真实地体现出初学孩子的敏感点,也就是兴趣所在。

第四,重视语言表达能力教育中发散性思维的拓展。

从目前状况看来,许多家长和老师过于重视内容与技巧的传授。虽然,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成功人士或各个行业优秀的高端人才,都有其独特的思维角度和非凡的创造能力;但是,如何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进行思维拓展,犹如雾里看花。

更多育儿内容,关注‘智宝邦’


智宝邦


题主说的故事是特指绘本故事这类的吗?

广义的故事的话都不用谁提醒,娃每天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就已经给娃讲故事了。娃每天都在听各种故事呀。

绘本的话如果实在不擅长讲故事,可以睡前用故事机、手机给娃放睡前故事的,习惯成自然,慢慢娃就适应了,家长也就能坚持下来了。

加油哦


灵猫不吃鱼


每天听故事,不管是家长还是宝贝,都挺难做到的,我建议这样培养小孩和家长的阅读习惯。

1.由短到长,先从格林童话,寓言故事等短篇幅的故事开始,让小孩慢慢喜欢听故事,培养小孩的阅读习惯,同时又不会占用家长太多的时间。

2、小孩子喜欢上听故事之后,再从多图绘本故事入手,文字少,图片多,与小孩多互动,渐渐宝宝就会自己慢慢学会解读绘本故事了。

3、家长要有耐心,恒心。一方面要挤出时间陪宝宝讲故事,不要长时间以工作忙等理由不讲故事,或者不陪小孩子阅读绘本,这样,小孩子就会慢慢又失去了对故事的兴趣了。

我是乐妈,关注我。



乐妈育儿故事


当我非常专注地按照书上句子念时,总是故事没讲完,女儿已经逃离现场,只留下自尊心受伤的我。

唉,怎样才能让女儿喜欢听我讲故事呢?

相信这位好爸爸很努力讲故事了,但事实上他是把念故事和讲故事混淆了,讲故事可是有学问的。做父母后,有样本领是必须的,那就是给你的宝贝讲故事。孩子的第一个偶像如果是你,也许就因为你会讲故事。

观点一、先会念故事再学讲故事

我说的念故事,就是父母逐字逐句给孩子念书上的故事。比如我自认不善表演、讲故事水平不够好,但我态度很好,能先从不需技巧的念读方式开始,为孩子讲故事。当然,由于念的方式较呆板,所以常常不能让儿子满意。不过,我也不是呆念,我选来念读的故事,一定是语句流畅的,否则不仅孩子听得不耐烦,也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所以我会选些经典的故事来念。念段时间后,我就升级成讲故事了,我能够除了表达故事内容外,还边讲边进行角色模仿和表演,这我可是用了心的,平时我看动画片就比较留意各类角色的声音、情绪。现在,儿子最爱听我讲故事,说我是讲故事高手。

观点二、不同年龄段用不同方式讲

我女儿语言能力发展特别好,这和我从小给她讲故事有关。我讲故事不是抓过一本书就读,而是根据她不同的成长阶段,采用不同方式讲。比如女儿还是婴儿时,我没有觉得她还很小,什么都听不懂。这时,我常给她讲很短的、句子重复的小故事,培养她对语言韵律的喜爱,我想,这是个扎根的过程。例如我会抱着她开飞机,边开边讲大飞机,上蓝天,呼地一下不见了等,女儿至今还记得。等女儿开始说话时,我从不用儿语,如小狗狗吃饭饭、拿杯杯等,讲故事也一样,我总是先会把她搂在怀里,边讲边让她看图,她很容易理解且接受。我想,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只要有充分的耐心与爱,尽可能地多讲多和孩子交流,成为讲故事高手并不难。现在女儿大了,我给她订阅故事画报,每天睡前给他讲故事,还和她比赛讲故事,不仅要让她吸收,还要让她消化,锻炼她语言和表达能力,也让她享受妈妈的爱。

观点三、选择最好的时间讲故事

以前我总认为临睡前是最常规的讲故事时间,因此,常被这种约定俗成束缚住,比如我恰恰在那个时候疲惫不堪,这时给孩子讲故事就有种上刑的感觉,弄得孩子也不满。所以,我的经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家的开讲时间,可能在早餐后,也可能在晚饭前,只要自己和孩子感到放松和愉快的任何时候就好。另外,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听从孩子的指挥,因为父母又不是广播电台,所以讲什么、讲多长、讲几遍不该是父母说了算,也得听听孩子的想法。比如,我常请孩子选书,哪怕那个故事他已经连续听了3天。而且,我从来都允许他在我讲述的时候打断我,提问题或发表评论。还有,在他表示累了或不想听了的时候,我会依照他的意愿中止讲述。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听故事时获得快乐。

观点四、起好头和创造不同的结局

现在可是讲究个性的年代,象从前今天,我给你讲个关于的故事不能吸引我儿子了。我只好开始研究新鲜有创意的开头,吸引他注意力,比如我会用提问式开头、猜谜式开头、一首诙谐儿歌也是讲故事的好开始;和开头相对,一些老掉牙的结局,孩子也不会满意的,如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妖怪终于被打败了我的经验是,要想成为讲故事高手,故事书只是个基础,父母要和孩子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比如我就将小矮人描述成中国式的、日本式的、太空式的,情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我甚至还为女儿创造了个属于她个人色彩的白雪公主,7个小矮人分别拥有不同的颜色。于是,故事的情节、结局也就变成了好多种,女儿百听不厌。

观点五、戏剧化一些,孩子很喜欢

我认为讲故事的方法比故事本身更重要,因此,给孩子讲故事时,父母有时候要把尊严和个人形象抛到脑后。比如我就想方设法给故事里的每个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有时,单凭声音和语气实在没法区别,我就会捏着鼻孔、把食指塞进嘴里来产生特技效果,我想讲故事的关键是把快乐传达给孩子。因此,我想和广大父母朋友共勉:放下长辈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伙伴,讲到开心处,和孩子一起尽情地笑;讲到紧张的地方,也要握紧拳头,怵怵发抖,这样才能和孩子取得共鸣,孩子一定也更爱听你讲故事。

观点六、不要忽略讲故事时的提问

我的经验是,给孩子讲故事要从容,不要像赶火车那样着急,目不斜视、照本宣科。我一般会在需要的时候停下来,可沿着故事的情节线索,问孩子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强化故事的效果,比如我会问儿子:你可以看出大灰狼化装成的外婆和真外婆有什么不一样吗?青蛙自己想不想变成王子

你猜农夫会再向金鱼要什么礼物等,引导孩子感受和理解。提问很重要,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同时也使他听故事时特别专心。但是,给孩子讲故事并不是在上课,如果问题无趣又让孩子无从回答,比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就很不妥。我会将提问当作游戏,当儿子回答不出时,我还会提出辅助性引导,以拓展他的思路。

结语:童年时光,父母讲故事是每个家庭的固定节目,故事时间也会成为童年回忆的重要内容。在此,我们也给您些小提示,让您的故事时间更完美。2岁前,孩子更喜欢艳丽的颜色、可爱的插图,他们会陶醉于父母讲述故事的声音,以及坐躺在妈妈怀里的那种温暖感觉。2岁后,孩子开始关注故事的本身,他们留心故事的主要脉络,并能记住故事里的每个角色,他们甚至能够提炼出某个场景发生的主要情节,这时,孩子已经在通过故事认识整个世界了。


金梅123


朋友,你好,我是玲玲姐姐,也是一名幼儿老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给孩子讲故事是每个家长都会做的事情。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都很难坚持给孩子讲故事,要是一个故事讲很多遍,孩子不厌其烦,家长枯燥无味。
但如果家长能知道听故事对孩子的好处,也许家长们就不用提示,也不会轻易放弃给孩子讲故事啦。
听故事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1增加孩子词汇量;能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品,语言,发音能力等等。


2能开发孩子的大脑;使孩子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能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
3能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有些父母白天很忙,就得更应该利用晚上时间,给孩子讲故事,不是简单的敷衍,而是温柔的讲诉中,和孩子亲密互动,将父母的爱传递给孩子。
听完孩子听故事对孩子有那么多好处,我想作为一位家长,不用提示你也会抽出时间每天让幼儿听故事的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您关注玲姐,乐意帮你解决更多的育儿问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7489d61ab54424793fab3522855b31f\

玲玲姐姐


如果父母没有睡前读书的习惯,那开始可以定一个闹铃,提醒自己到给宝宝讲故事时间了。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提醒你,爸爸妈妈讲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