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追求大光圈是錯還是對?

攝影微談


在日常的人像攝影中,大光圈的使用極其普遍。對於這種現象,個人感覺是非常認同的。下面談談我的理由:

1,略有一點攝影常識的人都知道大光圈的虛化效果非常明顯,在日常的人像拍攝中,為了突出主體,往往需要淡化背景。因此大光圈便可以充分發揮它的這種優勢。

2,有些時候,我們構圖的背景難免會出現雜亂無序的情況,而追求大光圈便能夠極好的消除與主題無關的元素,呈現簡潔的畫面,保證人像的唯美效果。

3,大光圈由於能夠保證儘可能多的光線攝入。特別是弱光的環境下,更有助於表現人物的清晰度與細膩感。

以上就是我對人像攝影追求大光圈的明確態度。事實上在我日常拍攝人物時,也對大光圈情有獨鍾。歡迎大家留言或指導!我是行攝日月,每天都會更新攝影旅遊的相關圖文,期待你的關注與鼓勵。很希望能夠與你一起分享生活裡的點點滴滴。


行攝日月


拍攝人像追求大光圈沒有對錯之說,根據你的需要而定吧!

先說大光圈吧,虛化雜亂的背景,突出人物形象,這個很有用。





大光圈可以把夜景燈光變得更加漂亮的,

有時候需要人景交融的場面,




但是擁有一隻大光圈鏡頭是我的夢想。


靦腆的狼2


攝影圈有很多鄙視鏈,不僅機身,題材,連鏡頭都有鄙視鏈,這個簡單來說跟鏡頭的光圈有關係,一般來說鄙視鏈底層的就是一般入門級變焦狗頭,光圈不恆定,畫質一般,然後就是變焦大三元,恆定2.8光圈,畫質直逼普通定焦鏡頭,再有就是一般定焦鏡頭,光圈可以到F1.4畫質比變焦鏡頭優秀。最後就是在鄙視鏈頂端的牛定,不僅畫質極致,還擁有F1.2甚至更大光圈。

大光圈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大光圈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更大的進光量,暗光下拍攝可以壓住感光度獲得更加純淨的畫面。更淺的景深,意味著可以拍出背景更虛化的照片,對於人像來說更能凸顯人物。一般大光圈牛頭光學素質很高,意味著你可以輕鬆獲得更高的畫質。

攝影圈流行著大光圈鏡頭拍攝糖水人像,為什麼吸引人呢?因為糖水人像就是非常漂亮的人像,而且背景虛化的人像照片有著非常強的陌生感,非常吸引人。但是糖水嘛,喝多了就膩了不是。





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新的鄙視鏈,底層的肯定就是糖水人像了,因為技術門檻低,沒有營養嘛,上面可能是紀實人文了,因為不僅要考慮主體,還要考慮背景還有環境故事性等因素。糖水之所以容易被鄙視因為拍好糖水只需要器材好模特漂亮就可以,攝影師只是快門工。

追求大光圈不好說對與錯,攝影是一種內心的表達,光圈大小隻是攝影技術的一個曝光參數僅此而已,任何人都可以表達,用任何形式任何光圈去表達,沒有對與錯。只有你表達什麼內容。

感謝您的點贊轉發,更多攻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這個問題不能用錯和對來解答,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大光圈景深淺,小光圈景深深。由於大光圈的清晰範圍小,所以大光圈的選擇性比小光圈好。那麼一般情況下,拍人像用大光圈就會弱化背景,讓被攝主體人得到突出,所以多數情況下,拍人像追求大光圈是對的。但拍剪影人像,一般用天空做背景,被攝主體人與背景之間距離非常遠,就用不著用大光圈突出主體了,這時候人體的輪廓清晰是最重要的,所以應該用光圈8這樣成像效果最好的光圈,即使用光圈16也是合適的。


老井攝影


人像攝影主要看背景是否與主題相關或者背景是否乾淨整潔。如果背景雜亂無章與主題無關或者干擾主體,那就用大光圈虛化背景突出主體,反之,如果背景有趣有諸多攝影語言(光影,線條,幾何圖形,色彩)等和主題相互襯托,則應該用小光圈更好的交代環境,使人物主題溶於背景和環境來拍攝環境人像。記住一點光圈是控制景深的一大要素,光圈大景深小有助於描繪主體,光圈小景深大則能更好的記錄空間交代環境。


扎卡映像


由於大光圈景深淺,易於把主體從環境中分離出來。拍攝人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突出主體,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大光圈把人體從環境中分離出來,所以拍攝人像追求大光圈一般情況下是正確的。


青竹視界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喜歡大光圈人像吧。很多攝影師也為了”投其所好”所以從大流,久而久之大光圈人像就成為了一種潮流。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光圈淺景深帶來的虛化效果,確實在塑造人物以及營造氛圍方面有獨特的魅力。但是也要根據表達的主題而言,如果一味的使用大光圈追求極度虛化的效果,那麼你慢慢就會陷入“糖水片”的泥潭裡無法自拔。所謂的“糖水片”,其實就是指那些看起來好看,但是沒有內涵和深度的人像片子,就像喝糖水一樣,嚐起來甜甜的很好喝,但是一點營養也沒有。而我們日常拍攝的很多大光圈的人像片子就屬於這個類型。

當然有的時候,在特殊場景下我們也會利用大光圈的特性而進行人像拍攝。比如在低照度環境下或者拍攝夜景人像時,我們為了不讓過高的ISO值給畫面帶來噪點,我們也會使用大光圈進行拍攝。

其實在人鄉攝影中很多時候我們反而會使用小光圈進行拍攝。比如在影棚裡的人像拍攝,我們就經常使用小光圈。在影棚裡面由於所有的光線都可控,而且背景,場景的佈置也可以根據主題而設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利用鏡頭的小光圈大景深來表現出人物以及產品的整體造型。

除了室內影棚拍攝以外,我們在拍攝很多外景人像時,也經常會使用到小光圈。比如我們在旅遊景區或者一些大場景拍攝環境人像時,為了讓人物主體和環境都能清晰的呈現出來,這時候我們就會用小光圈進行拍攝。

總之,不管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我們都要根據拍攝的主題以及現場情況而定。不同的光圈大小,會有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合理利用光圈,讓畫面恰到好處。


廣東孫猴子


肯定是錯的。這種基礎的問題都還提出,別說攝影兩個字。


漫步雲端37310651


那看要拍什麼樣的人物環境,如果拍旅遊紀念,一般都是環境人像,不需要太小景深,景物和人物一樣清楚,就不需要大光圈,想拍一些人物特寫,寫真,或者夜間人像,拍出模糊背景效果的,就需要用到2.8F這樣的大光圈。


行天下看世界


人像攝影,追求大光圈是錯還是對?

大光圈的淺景深帶來的虛化效果,確實在突出人物以及營造氛圍方面有其獨特的魅力.但是也要根據表達主題而言,一味的追求大光圈帶來極度虛化的效果,反而會忽略一些重要的細節.比如拍攝人像時,在光線可控的情況下,根據主題而佈置好的背景,使用小光圈大景深來表現人物的整體造型.總結;不管大小光圈的使用都要根據拍攝的主題以及拍攝環境而決定,大小光圈帶來的效果各有千秋,合理運用才是王道,讓畫面恰到好處才是攝影的追求.正所謂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

我是酒窩裡的酒,歡迎大師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