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圈子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您瞭解數碼攝影中三個與曝光相關的相互關聯的重要參數,也是三個最重要的相機設置,即:光圈,快門速度和 ISO 設置。
鏡頭與光圈
1. 光圈是鏡頭上通過調節孔徑大小以控制進光量的部件。
2. 快門速度是相機快門開啟的有效時間長度。
3. ISO(感光度)用於衡量傳感器(或底片)感受光能力的強弱。相機的 ISO 值越高則其光感靈敏度會越高;反之,相機的 ISO 值越低則其光感靈敏度越低。ISO 值過高可能會使照片顆粒感較重,畫質粗劣(俗稱噪點)。
為了拍出色彩亮度俱佳的相片,攝影師協調配合使用這三大設置。合適的 ISO 值配合恰到好處的光圈和快門速度就可成就一幅攝影大作。
有個很不錯的比喻可以說明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它們之間就好比咖啡和牛奶的關係。想象一下,所謂光線就好比導入你早晨咖啡的牛奶,那麼光圈就是牛奶罐開口的大小,快門速度則是你倒牛奶到咖啡的時間,而 ISO 值就是你杯中咖啡的濃度了。
因此,你牛奶罐開口(光圈)越大,牛奶流入量就越大(就像光圈越大,可入光線量越大);倒牛奶時間(快門速度)越長,牛奶(光線)流入量越大。如果你無法控制牛奶的量(光圈或快門速度),卻依然希望喝較濃或較淡的咖啡,你可以改變咖啡的濃度(採用 ISO 感光度設定)。
首先,選擇好你的拍攝對象,然後開始調整這些設置,同時確保拍照的時候光線充足。一旦你覺得拍攝差不多上手了,知道什麼樣的設置會產生什麼樣的照片。
接著,你可以嘗試在不同的設置組合下拍攝同一對象。比如你可以試試調高ISO值並調慢快門速度來嘗試拍攝移動的對象。
大多數的相機都有自動模式,為用戶自動設置的這三大功能的配合,不過高端一點的相機帶有手動調節功能。
對於一個攝影初學者來說,通過不斷手動練習調節這三大關鍵設置可以提升自己的攝影技巧。同時,建議初學者手動調節曝光是採用自動對焦功能,這樣你就可以專注於如何更好地曝光了。
君峰影像
光圈、快門、ISO怎麼才能簡單的理解?
圍有的小夥伴們買了微單或者單反相機後一臉憤憤不平的抱怨道,買這麼貴的相機拍出照片和我的手機沒什麼兩樣,有的還模糊不清。我有時在和他們交流,我說你相機的說明書都看過了嗎,都懂了嗎?看著小夥伴們一臉懵逼的樣子,我就廢話少說,言歸正傳。
簡單來說:
光圈就是控制相機進光量的,它是用F值來表示的,F值越小,光圈越大,如F1.8的光圈就比F4的光圈大,光圈越大進光量就越大。
快門就像一個門一樣,開著的時候光就通過,關閉時光就進不到相機的感覺元件上。
Iso感光度就是相機的感光度了,也就是指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為什麼我們有時拍出的照片模糊不清啊,主要是因為光線不好,快門速度太慢,所以就模糊了,這種情況下,就要開大光圈,光圈大了進的光多了,快門速度就上來了,如果還不行,那就調大相機的感覺度iso,調得大一些,速度就上來了,當然太大對畫質有影響,這裡不做討論。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作用的,各位攝友可以根據實際拍攝需求,進行不同的組合。明白了三者的關係,就可以很輕鬆的拍出飛濺的水滴、霧化的流水和寧靜的夜景等等。小夥伴們可以自己多多練習,熟能生巧。
再北攝影
你好題主,這個問題是每一個攝影初學者學習攝影過程中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個人在學習攝影初期也是把對這三個參數的理解費了一點勁,後來對於我教的攝影學員也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就打了個比方,讓學員比較直觀的懂了光圈、快門、和ISO的關係是怎樣的了。
先來看鏡頭的光圈大小的圖片
看到上圖大家看的非常清楚,光圈小的用來表示光圈值的f值數字就越大,光圈越大,f值的數字就越小,是完全相反的,有些影友一開始不是很榮一理解,我們來這樣理解簡單易懂了,看下圖鏡頭的光圈大小是靠光圈葉片來控制的
上圖的鏡頭光圈是最小的,我麼可以看到鏡頭中大部分是光圈葉片佔據了鏡頭內部的空間,也就是說鏡頭用光圈葉片來阻擋光線進入鏡頭。再來看下圖光圈變大了之後,光圈葉片佔據鏡頭內部的面積就縮小了,也就是說阻擋光線進入鏡頭的光圈葉片縮小了。
你就把f值當作光圈葉片佔據鏡頭的面積大小就可以了,光圈小,光圈葉片佔據的面積就大,光圈大了,相應的光圈葉片佔據的面積就小了。光圈f值與光圈大小相反應該大家都能理解了吧,那麼下面我們來說一說光圈、快門和ISO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要想拍攝出一張曝光準確的照片,是需要光圈、快門和ISO三兄弟一起來配合才能達成的,其中光圈和快門這兩兄弟是配合時間最長最密切的,ISO只是等到光線不足的時候才出來幫忙。那這三兄弟怎麼配合才能成功呢?打個比方吧,拍攝一張曝光準確的照片原理就好比水庫大壩放水一樣,看下面這張水庫大壩的圖片
光圈、快門的關係好比上圖,A是一個水庫,表示相機外部的環境光線,B是大壩的閘門,表示快門,開一次閘門就放一次水,C是大壩的出水孔,表示光圈大小,出水孔越大,同一時間內的出水量就越大,光圈越大,同一時間進入到相機內部的光線也就越多,D是蓄水池,表示相機內部的圖像感應器,開一次閘門,如果流進來的水正好灌滿蓄水池,那就是代表曝光準確,如果流進來的水沒有灌滿蓄水池,那麼就是代表著曝光不足,如果溢出蓄水池,就代表過曝了。
我們如果想要讓閘門開一次就把蓄水池正好灌滿,那就需要來調整出水孔大小值(光圈大小)和閘門開關的速度值了(快門速度),這兩個值都是可以調整的,假如我們先把出水孔大小(光圈大小)設置一個固定的值(相當於相機模式中的光圈優先模式),那麼我們就開閘放水,等到蓄水池正好滿了的時候關閉閘門,這個閘門開關的時間(快門速度)就與出水孔的大小(光圈值)成為了一個正確的組合。同樣我們可以先把閘門開啟時間(快門速度)設為固定值(相當於相機模式中的快門優先模式),那麼我們就要試著找到合適的放水孔大小,我們先設置一個放水孔孔徑大小(光圈值),放一次水看看是正好滿還是不滿還是溢出,不滿就放大孔徑,溢出就縮小孔徑,這樣反覆嘗試,最後找到一個合適的孔徑放一次水就正好滿,這個孔徑(光圈)就與開閘時間(快門速度)是一個正確的組合。這就是怎麼調節光圈和快門的關係了。
接下來我繼續說ISO的關係,ISO可以想象成水庫的水快沒有了的時候(夜晚或者是外部環境光線暗的時候),你的放水孔徑(光圈大小)和閘門開關時間(快門速度)就算是正確的,也沒有水(光線)流到蓄水池(圖像感應器)裡,所以蓄水池就是水很少(照片很暗)。那麼怎麼辦呢,我們只有往水庫里加水才可以讓水通過放水孔流入到蓄水池中的,這時候加水的數量(ISO的值大小)就決定著能不能灌滿蓄水池,如果加的水少(ISO值設置小了),閘門開了沒等關上的時候,水庫的水就流沒了,造成蓄水池水不滿(曝光不足),所以就要繼續加水(增大ISO值),直到開關一次閘門就可以把蓄水池正好灌滿為止,那麼這個加水的量(ISO值)就是正好的。我這樣說可以明白嗎?
貝殼影像
光圈、快門、iso是曝光的三個核心。
攝影是光與影的藝術,拍攝一張照片,最基本的就是控制曝光。在用數碼相機拍照時,光圈、快門和感光度是調整曝光的三大控件,通過三者的結合,我們可以實現理想的曝光。
一、光圈
光圈是鏡頭的通光孔徑,由一組光圈葉片構成。就像水龍頭的閥門,閥門大了水流就大,閥門小了水流就小。光圈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進入你相機的光線數量。
光圈的大小會影響到進光量與景深,光圈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相同的ISO與快門條件下,光圈越大畫面會隨之增亮。
(大光圈拍攝)
(小光圈拍攝)
光圈與景深的關係:F2.8大光圈,易於營造背景模糊的淺景深;使用F16小光圈,拍攝主體與背景都會較為清晰。
大光圈應用
很多拍人像或者特寫的人喜歡用“大光圈”鏡頭,這類鏡頭可以提高背景的虛化程度,在室內較暗的場景也能拍出比較穩定的圖片。在昏暗或者室內場景,建議開大光圈進行拍攝。
小光圈應用
除光圈可以影響景深,拍攝距離也可以影響。如果用微距拍攝昆蟲,使用微距鏡頭使用大光圈容易造成景深過淺,可以使用F8、F11、F13 這樣的中小光圈,保證畫面有更多的清晰範圍。
另外,如果拍攝中存在燈、水面反光點、太陽燈光源,可以選擇F11、F16 等小光圈拍攝,這些光源便會變成漂亮的星芒,使圖片更加的夢幻。星芒的數量取決於使用鏡頭的光圈葉片數。光圈葉片如果是奇數,拍攝出的星芒就是光圈葉片數量的兩倍。如果是偶數,拍攝出的星芒數與光圈葉片數一致。例如EF16-35mm F/2.8L II USM擁有7片光圈葉片,畫面上就會呈現14條星芒。
Tips: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畫質比較差,中間的光圈則是拍出來畫質比較好的。至於是哪個值最好,每個鏡頭不一樣,但通常認為它是f8左右,這個也適用於拍攝風景。小光圈超過f16畫質會大幅下降。
二、快門
快門是曝光時長,也就是拍照允許光進入相機的時間。通常在白天光照充足時,我們回選擇較短的曝光時間。在傍晚或者晚上,光線較暗,我們會選擇比較長的曝光時間,即我們所說的長曝光。長曝光需要搭配三腳架來穩定相機,這樣拍出的圖像不會因為晃動而模糊。
(光圈相同條件下的快門和慢快門)
拍攝運動的物體,比如奔跑的動物、行駛的汽車我們可以採用較快的快門速度,拍攝車軌,或者海浪拉絲可以用慢門。
(長曝光拍車軌)
安全快門速度
安全快門速度是一般人手持相機拍攝時能夠拍清晰的最低速度。這個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一點輕微的震動都會相當明顯。實際上,安全快門的速度跟焦距是有關係的。這個關係其實很簡單,安全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即:安全快門速度=1/焦距。也就是說,如果使用標準50mm鏡頭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為焦距的倒數1/50秒。如果使用200mm長焦鏡頭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為焦距的倒數1/200秒。如果是15mm焦長的鏡頭,我們仍然將安全快門定在1/30s。
B門
超過 30 秒的快門可以用 B / Bulb 快門代替。
B門是自己控制快門開啟的時間長短,在按下快門鍵時,快門就開啟直到放開快門鍵後,快門才會合上(配合快門線一起使用B快門可避免在按下快門時晃動到相機)。
三、iso
ISO是曝光三角中的其中一員。其數值高低,決定相機對光線的敏感度。數值愈高,相機對光線愈敏感,即高ISO可以讓相機在同樣的快門光圈設定下,拍攝到更亮的作品。
但使用ISO時亦有副作用。高ISO可以帶來更高的穩定性和感光度,但是這也會使成像質素下降,畫面的雜訊會大幅提升。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畫質細膩噪點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畫質非常差,噪點很多。因此,在拍攝對畫質有高要求的情況下,攝影師會盡量使用低 ISO 拍攝。
正常光線下建議入門機的ISO儘量設置在800及以下;光線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在昏暗的室內,可以提高ISO值,讓快門速度增加,以得到穩定的圖像。而拍攝夜景風光,對畫質要求較高的情況下,則建議在黃昏時間選擇ISO100,用三腳架穩定相機,提高曝光時長。
山風海棠果遊中國
光圈、快門、ISO怎麼才能簡單的理解?
光圈(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鏡頭的光圈用F1.2 F2.8 F5.6 F8 F11 F13等來表示,數字越小,光圈越大,進入相機中的光也就越多,景深也小(就是對焦點前後清晰的範圍)。
快門
相機的快門,有,1秒 1/2秒 1/60秒,1/200秒等等來表示,就是相機中的快門打開到關閉的時間,這段時間的長短會直接影響到圖像的亮暗,曝光時間越長,進光量也就越多,相應,照片也就更亮。
還有快門時間的長短,不僅影響亮暗,還會有畫面的不同變化,如拍運動的物體時,長時間快門(慢門),會記錄運動物體的行動軌跡。反之,快門速度相對快些(比運動的速度更快),記錄下來的就是靜止的物體,下面給大家看看不同快門速度拍出的瀑布。
感光度(ISO)
感光度,用數字ISO50,ISO100,ISO200,400,800,1600,3200等等 來表示,數字越大,對光更敏感,也就增加了曝光的亮度。數字越大,圖像的顆粒也相應增加。
三者是直接決定圖像曝光量的,改變其中一個數值,都可以減少或增加曝光量,如果要讓曝光一樣,可以同時改變其中兩個數值,如一個數值調大一檔,另一個數值調小一檔,這樣的曝光組合下,原圖像亮度不會改變。所以這三者,相輔相成,要什麼樣效果,再來相應的曝光組合。最終的目地就是把照片曝光準確,而且效果好。
攝影PS醉美證件照
光圈,快門,感光度,三個放在一起有曝光鐵三角一說,意思是互相影響,此消彼長。之所以很多人都沒把這事說清楚,弄明白,原因在於忽視了對前提的交代不清楚。
這個前提就是曝光量一定,也就是最終成像的照片亮度不變。有了這個前提,就很好理解了。
在曝光量不變,拍攝角度不變,不附加任何可影響曝光量的攝影附件,機身和鏡頭不變,拍攝主體所受環境光不變的前提下,它們之間的具體關注如下:
1.光圈大了/光圈數值變小/,快門速度就相應提高/快門數值變小。
2.快門速度慢/數值變大/了,光圈就變小/光圈數值變大。
3.光圈變小和快門速度變慢時,感光度就需要提升/ISO值變大。
4.光圈變大和快門速度變快時,感光度就需要降低/ISO值變小。
以上是關於光圈快門感光度以曝光值為基礎的簡單關係說明。
其實,光圈快門感光度與成像效果之間,也有很直接的關係。
1.光圈越大,焦點之外的清晰範圍越小,焦點之外的模糊程度就越大。這裡所說的模糊是虛焦模糊,也就是沒對上焦的模糊。
2.快門速度越低,畫面中的動態物體的模糊程度就越大。這裡所說的模糊是徑向模糊,動態模糊。也就是手震帶來的那種抖動性的模糊,與焦點在哪裡沒關係。
3.感光度越高,達到一定數值後,畫面中的噪點就越多,畫面物體就越粗糙,畫面的顆粒感就越重,畫面細節表現就越差,色彩偏差的可能性就越大。
更多關於此類問題的具體內容,大家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漫影一路,或點擊我頭像進入文章列表翻看查閱。
漫影一路
光圈、快門、ISO,攝影曝光三要素,是初學者必須瞭解和掌握的基礎之一,怎麼才能簡單的理解?以前的時候沒少在問答裡說過,但倒真是沒想過用簡單的方法讓人去理解,今天就試著用很簡單的道理再說一下。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所以,舉這麼一個例子:把一間密閉的屋子當成相機,屋子只有一個可以打開的窗子。首先,把窗子打開的大小想像成光圈,窗子打開的越大,進到屋子的光線就越多,窗子打開的越小,進到屋子的光線就越少,這個相當於光圈的窗子打開的大小就控制了光線進入的多少;其次,窗子打開的時間長短也決定了光線進入到屋子的多少,打開的時間越長,進入的光線越多,打開的時間越短,進入的光線越少,這個窗子打開的時間長短就相當於相機的快門,打開的時間長短決定的光線進入的多少;再次,比如屋子裡有個收集光線的東西,它收集光線的能力越強,在單位時間裡,它收集的光線就越多,它收集的能力越弱,收集的光線就越少,這個收集光線的東西的收集能力,就相當於相機的ISO。
然後再說一下這三要素的特點。特點我們反順序來說,從ISO開始,因為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首先選擇ISO的高低,以儘量獲得更好畫質。
ISO特點
那個收集光線的東西,就是ISO,它的能力強弱說明了它收集光線能力的強弱,它能力越強,也就ISO越高,畫質的噪點就越高,畫質就越差。
想獲得更好的畫質,就要儘量用更低的ISO。
快門特點
窗子開啟的時間長短,就相當於快門的速度,速度越慢,進入的光線就多,速度越快,進入的就越少。但速度越慢,在手持相機的情況下,低於了安全快門,照片就會有“糊”了可能性,在沒有三角架的情況下,快門速度還高一些更安全。
快一些的速度才會定格運動的主體。
光圈特點
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線進入的多少,但光圈的大小影響的是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開大,增加了進光量,但同時景深也會縮小。
攝影,就是在快門、光圈、ISO間尋找平衡,換句話說,就在相機的穩定、照片清晰度的範圍和畫質間尋求平衡。在這方面,有一種酒叫“捨得”,攝影三要素間,更符合這個道理,有舍就有得,有得必有舍。
我這樣是不是就算比較簡單化呀?哈哈。
南方之南
光圈、快門、ISO三種照片核心要素,想要拍好照片,必須懂得這三種參數,而不是一味得使用P檔自動檔來拍照!那麼,我就來簡單普及一下三種要素的簡單理解!
相輔相成
四個字,相輔相成,我在現實中跟朋友就是這麼溝通的,打個很簡單比方:快門速度對照片帶來的影響是一方面,光圈也是一方面,ISO屬於比較極端的一方面了!拍攝運動中照片時候,快門速度就需要加快,曝光就嫌低,這時候就需要將光圈最大化來進行正常曝光。追求虛化,光圈就開到最大化,曝光就容易過爆,這時候需要快門速度加快來進行正常曝光!如果說快門速度已經達到1/125甚至更低,光圈已經最大了,曝光還是不足,那麼,只有倆種選擇:1.架三腳架進行慢快門長時間曝光,2.極端化增加ISO,以達到正常曝光為止!
多練多研究,這三要素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都感覺互相壓制確有互相扶持的感覺,快門速度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要素,無論快還是慢,都可以拍出你想象不出的照片,各種意境都是可以的!
光圈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虛化了,這沒辦法,天生的,光圈越大虛化越強,光圈越大,曝光越亮!光圈本身就是增強曝光的一種手段,只不過虛化只是附帶的副作用而已,反而這個副作用更顯的重要哦!反之,光圈越小,越清晰!
ISO我為什麼要說它比較極端,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去理會它,正常拍攝都是放在100或者50數值中,對於照片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如果曝光不足,一直增加ISO的話,基本上數值越大照片越不能看,畢竟增強曝光的同時,帶來的副作用就是躁點!好的單反好大幾千ISO都沒有太大關係,這得看你的機器設備再去增ISO哦!
婚禮攝影師Tanke
這樣的問題真的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因為這三個參數可以有無數的組合方式!然後通過任何一種正確的組合方式 都能得到正確曝光的圖片!
其實說的簡單一些、光圈 快門 iso 都會直接影響曝光 也就是照片的亮度,你調整他們其中任何一項 都能達到改變曝光度的作用!那問題是: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調整那一項呢?那這裡就要講到它們各自的作用了。
光圈的作用
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大!光圈越小 進光量越小,除了控制曝光量這個共同的作用之外、它還影響景深! 景深 說的通俗一些就是照片清晰的範圍。光圈小 景深大 清晰範圍多!光圈大 景深小 清晰範圍少! 那麼我們拍攝照片的時候 如果覺得曝光度不夠、同時景深的變化不會對我們的拍攝結果有什麼影響,那麼我們就可以調整光圈大小 來獲得足夠曝光度。 如果我們對於景深大小有要求、那麼就只能考慮調整其它兩項了!
快門速度的作用
快門速度越快、進光量越少,快門速度越慢、進光量越多!除了影響曝光、它同時也影響瞬間定格物體的能力。 比如你用1/2000s的快門速度拍一臺移動的車、那麼你拍下來 車就是靜止且清晰的。但你要是用1/2s的速度拍一臺同樣速度移動的車、那麼你只能拍到一片殘影。 同樣道理、在我們對快門速度沒要求的時候,那就可以調整它來改變曝光度,如果有要求 同樣只能求求去調整其它兩項咯。
iso的作用
iso越高、接收光線的能力就越強,iso越低、接收光線的能力就越弱。除了這個 iso還會影響畫質,iso高 畫質噪點多 看起來就粗糙、iso低 畫質噪點少 看起來就更乾淨。如果我們對畫質要求不高、那麼可以調整iso來平衡曝光度,如果要求高畫質 那麼也只能調整其它兩項咯。
以上三個參數都有自己的極限,當其中一項調整到了我們認為的極限 卻依然無法達到正確的曝光度,或者由於拍攝需求不能去動它的時候,我們就調整其它參數!
所以方法大概就是這樣,但具體怎麼去匹配它們三個、這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熟悉的。
光影的光陰社
新手看我的回答很好理解的。我用最通俗的一個例子解釋一下光圈和快門,就是水龍頭出水:
光圈就好比水龍頭出水口大小,快門速度就好比出水時間,水就好比進光量。
我們拍攝照片,實際上是光線通過鏡頭在底片上形成圖像:
用水龍頭原理來理解就是,用水龍頭接滿一杯水,杯子就相當於照相中的底片。
那麼用杯子接滿一杯水,杯子恆定是500ml的,水龍頭出水口越大,接滿一杯的出水時間就越短,就像拍照,光圈越大,快門時間越短。
反之同樣成立,水龍頭出水口越小,接滿一杯的時間越長。光圈越小,快門時間越短。
光圈的數值:
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
數字越小,光圈越大。
還是用水龍頭原理來記憶會很方便:
1號水龍頭就是消防栓,開口特別大:
32號水龍頭就是注射器,開口特別小:
這樣一來是不是很好理解了。
快門的數值:
1 1/4 1/30 1/100 1/200
這個很好理解,單位都是秒,數值是多少,進光時間就是多少秒,就相當於出水時間。
感光度
感光度解釋為底片對光線的靈敏程度。
同樣用水龍頭原理來解釋,我們可以把感光度理解為滴水穿石。
前面的水龍頭原理不變,石頭就相當於感光度。
堅硬的石頭就好比低感光度(ISO 100),水龍頭要流很久的水才能把石頭滴穿,因為石頭堅硬,就像底片對光不敏感,需要長時間(快門速度時間長)或者大口徑水龍頭(大光圈)。這裡大家可以這麼理解。
如果是用一張紙,紙脆弱就好比高感光度(ISO 16000),一會就能把紙滴穿,這時候時間短(快門速度短),小口徑的水龍頭也可以(光圈小)。
以上解釋我對光圈、快門、感光度的一點通俗理解,其中可能有悖生活常識但也是藉助我們大家都明白的原理來解釋。
對於光圈大小、快門快慢能夠營造什麼效果,這個要等把什麼是光圈、快門弄懂、搞明白之後再去了解,所以我在這裡不再贅述了。